《好朋友们》观后感100字
《好朋友们》是一部由李道允执导,朱智勋 / 池晟 / 李光洙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好朋友们》观后感(一):贤泰更像是平凡的大多数
贤泰对于民珠的抛弃,判定的标准是他以为仁哲先抛弃了他们。自身不去努力一个朋友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他的付出完全等待对方先付出,他的朋友观是等价交换。仁哲则是完全付出,倾尽全力。很多人说贤泰是为了照顾这段友谊太隐忍了二十年,其实更多的是怕自己失去。三个人代表不同的朋友观。
《好朋友们》观后感(二):好朋友们
创作意图显而易见 导演对世间最纯粹的三种情感之一的友情产生质疑 私欲如何在有福同享的情感约束下萌生并爆发最终迷失的过程 三个朋友最后都被自己的私心埋葬 没有什么不同 活着的才是最痛苦的 就像你一直相信自己是最纯洁无私 再多的心理暗示 将客观现实转化成为自己的主观臆断 只不过是在悲哀的超度自己罢了
《好朋友们》观后感(三):好朋友们,走一辈子真的好难
当罅隙已生,朋友关系的破裂其实是注定的事情。民洙是最善良的那一个,自己吧事情全部背负了。仁哲是付出最多的那一个,为民洙摆平麻烦,为贤泰照顾父母、提供保障。贤泰看起来最正直、最真诚,其实却是最懦弱的一个,朋友关系里最忌猜疑,当嫌隙产生,破裂在所难免。看看我们身边的朋友,是否也是如此?
《好朋友们》观后感(四):看着最可怜的人竟也是最不值得同情的人
电影总体偏压抑。再看到最后几分钟之前 我一直都以为贤泰是最可怜的一个 仁哲是最不招人喜欢的一个 而我也跟在机场贤泰的想法一样 可是看到最后才发现 最讲义气的原来不是贤泰 而是仁哲 把所有的钱 车 甚至是自残抢回来的保险金都给了贤泰 但是贤泰却是最想抛弃朋友的那个人 。看完之后略心塞 明天好好补影评
《好朋友们》观后感(五):骗
泰贤在保险公司工作,应该是骗保惯犯,里面多次特写的宝马,应该也是靠骗保得来的。 我觉得贤泰这个人挺虚伪的,如果妈妈真的对他那么重要的话,就不会在妈妈生前连短信也不发一个问候。他要找出犯人,主要是因为想要保险金。但是仁哲和民洙,就真的以为他因为失去妈妈而很痛苦。(他们三个在灵前喝酒那段有点奇怪)
《好朋友们》观后感(六):好朋友们
“太聪明”,外冷内热,好像做了个大坏人其实在默默承担又默默付出的仁哲。
“太自以为是”,其实我不觉得泰贤是自以为是或者自私的角色。我想其实世上最多的人是泰贤这样的。我们没有民洙单纯,没有仁哲隐忍。知道妈妈的生意不光彩没在认妈,虚荣。“你二十年来都是这样看我的吗”,不信任又不想破坏友谊。
《好朋友们》观后感(七):悲剧
贤泰是满足一个人的自我,本我的想法是放下民洙自己逃生,所以他才会在随身听的问题上以小人之心夺君子之腹。不过超我的部分又促使他回到了木屋,背起受伤的民洙一起离开。
贤泰就像大千世界任何一个渺小的你我他,胆怯但是又逃不过良心要求。反而仁哲更加的纯粹,他的投机取巧更多的是使公司利益受损
《好朋友们》观后感(八):只关于结尾。
1.放高利贷的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放过捡到账本的凶手(灭口),最后派去杀仁哲的人电影前面就已经给过镜头的,很明显的细节。
2.仁哲之所以受伤了还假装没事,就是害怕贤泰来帮助他,惹上麻烦。
3.贤泰下电梯时看到了放高利贷的小弟,就知道仁哲受伤了,但他这次和17年前选择不一样,没有选择回头!!!
《好朋友们》观后感(九):停滞时做的小事最动人
一开始看的时候是冲着演员去看的,也肤浅的以为是一部开头即可料到结局的片子。但认认真真看完之后,觉得是自己略肤浅了。首先每个演员的演技都在线,对人物性格的刻画都很到位。讲三个男人友情的电影,没有血腥的打斗,只是心理的战争。离开的人也许得到了解脱,留下来的人也可能终生煎熬。其实我们都没错,只是因为我们是人,是男人。
《好朋友们》观后感(十):世间最纯粹的友谊
也有译为:世间最纯粹的友谊。友谊有多长?其实只要拥有过,值得了,便是永恒吧!友谊很坚固,雪地里那互相搀扶着的背影,便可以是生命的全部;友谊又很脆弱,一个小小的心结就足以使信念崩塌。人性没有那么多的恶意的,意外造就的悲剧,却也虐心伤肝。电影节奏偏慢,但剧情拿捏到位,平静中暗藏压抑,高潮处更显释放,尤其朱智勋的几场戏,演技惊人,太入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