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好朋友们》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好朋友们》经典观后感集

2018-05-05 21:1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好朋友们》经典观后感集

  《好朋友们》是一部由李道允执导,朱智勋 / 池晟 / 李光洙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好朋友们》观后感(一):不要让你难过

  最后机场仁哲被刺反应出了仁哲和贤泰二人在对友谊的真正截然不同态度

  之前喝咖啡桥段已经埋下伏笔,对贤泰来说,一旦怀疑,就怀疑到底,整整20年。

  对仁哲来说,随你怎么怀疑我,我就不是你这么想的人,也不想多做解释

  所以被刺后,贤泰是想看仁哲死了没有,却发现他踉跄走了出来,内心应该是觉得即便刺杀没成功,仁哲也受到了惩罚,毕竟你把我父母都杀了,我杀你也正常

  而仁哲的表现却真的出乎我意料,强忍着若无其事,让贤泰看到自己没事,是想保护贤泰不被高利贷的报复,毕竟账本是自己自残换来的,怕好不容易努力化成泡影,但却不知道贤泰和高利贷合伙杀他。

  因此最后一刻两个人心境又回到了20年前的那个雪天。

  1.贤泰觉得仁哲要负罪逃跑因此和高利贷合伙杀之;

  2.仁哲是把所有的一切留给贤泰,内心备受折磨伤心离开,以这样一种安排让自己心里好受些,却没有被贤泰理解甚至是误解

  最后,看到遗嘱受益人是自己,还有那些照片,贤泰终于顿悟,那年仁哲没有想要丢下他们,机场仁哲也没有想到是自己合伙高利贷刺杀他。

  随身听的上帝视角解释了这个陈年误会起源!!!

  《好朋友们》观后感(二):CONFESSION

  “过去20年就用这样的心态看我的吗,”仁哲带着抽泣声像是失了魂一样说:“太累了。”朋友间的友谊与信任经过17年,不仅没有化开猜忌与误会,反而变得面目全非深深痛惜。 太累了,这段友谊。民洙满带着愧疚先去了。那个满口脏话有些自私又不像好人的仁哲,是小时候独自找来救援救了受伤的朋友,长大后为了朋友和朋友家人想方设法不惜拿刀自残和高利贷对抗也要保住朋友资产的人。这样的仁哲却死在了绝望中。剩下的贤泰在看到保证书明白了一切后却什么也做不了,毕竟民洙信中所谓的“人生全部”现在支离破碎生死两隔,贤泰除了流泪还能怎样。他永远也解不开那个二十年前的误会,永远也无法得知民洙死时的煎熬,永远再不能和朋友搂在一起开怀大笑。他多么用心地保护这段友谊啊,他宁愿心中的结打不开也不愿选择提起。 仁哲闻讯赶到的时候民洙已经在停尸房了。他走近,掀开白布看到民洙已僵直的躯体和惨白的脸,嘴角下撇,盖回原位,嚎啕大哭。仁哲跪倒在台子旁,像以前一样大叫着狗崽子却再也听不到回应。民洙一直责怪仁哲,责怪仁哲拍自己的头,责怪仁哲催自己找女友,责怪仁哲怂恿自己去纵火,责怪仁哲不去自首,可最终所有的一切责怪还是给了自己,只给仁哲留下了“照顾好贤泰,管好臭脾气”的遗言。就像他说这段友情是人生的全部,他自认毁了人生的全部后自尽,遗书却稀松平常没有怨言和责怪,最后一句话仍旧是“我的朋友们”。朋友是命,是人生的全部。 仁哲被刺后挣扎地坐到椅子上拿出民洙留给自己的信困难地读着,他已经没有力气挺直腰板,却硬生生的把所有力气留给了眼泪。他断断续续地看着“如果没有朋友”,“不想让你辛苦”这样的字眼,直到最后停留在了“对不起”。仁哲在崩溃中送走民洙,在痛苦中送走贤泰,在泪水中送走自己。 关于仁哲的死,网上有很多讨论,我个人认为仁哲必死,因为他有账本的复印件,所以高利贷的人会杀他。 贤泰是知道仁哲会死的,在机场,贤泰与高利贷手下擦身而过,而高利贷手下一直是眼神跟着贤泰的,那种认识要打招呼状态,所以双方至少是通过气的,绝不会是贤泰指使的。贤泰在那里等着只是为了看仁哲看了信之后有没有想说的,贤泰其实一直想听到仁哲的解释,贤泰等到仁哲出来时那发光的眼神,然后是仁哲表现出一副无所谓,贤泰才伤心的走的。 全片节奏虽慢,却拿捏得非常均匀,有高潮,有平静,有压抑,有释放。除了编导的功力不容小觑外,三人的表演也让我惊叹。很动人,很深刻作品,想来是能一直回味下去。 海报上定格着三人搂在一起大笑,就像最后贤泰举起的那张照片一样,没有人该被责备,哪怕绕了几道弯最终落下了最差的结果。愿这些好朋友们下辈子都能过上幸福安稳生活

  《好朋友们》观后感(三):好朋友们有话一定要直说

  当出现猜忌的那一刻,友谊就彻底破裂了。好朋友们都在各自坚守那份友谊,可是悲剧还是发生了!

  看完影片,我觉得仁哲的人物形象更为鲜明,他很重情重义,性格独立!但是有些自私!泰贤兢兢业业真诚但爱猜疑,有着美满家庭!最可怜的应该是民洙吧,胆小怕事,生活窘迫,经常靠两个兄弟救济过日子!悲剧的开始应该是从二十年前的雪地里!那时仁哲最有主见,他要去找人来营救!可是当泰贤发现随身听不见的那一刻,他怀疑了仁哲,带着疑惑过了二十年……

  仁哲打算决定联合伯母骗保险的那一刻,他是自私的,可是没有想到会因为民洙的懦弱胆小造成了一系列无法挽回的错误。民洙自杀了,因为他无法面对泰贤!其实仁哲看似自私却是最有情有义的人,泰贤看似正直却心存芥蒂!所以朋友们有矛盾一定要说出来,憋太久悲剧迟早会发生!

  《好朋友们》观后感(四):我失去了你,但你从不曾失去

  什么是友情,《好朋友们》给了我三个截然不同答案

  民洙一直是傻傻的——17年前傻傻地摔伤晕倒,17年后傻傻地跟着仁哲去实施骗保的砸店,最终傻傻地没有抗住内心的愧疚选择自杀。也许可以说三人中他对于友谊的感知和回馈是最纯粹的,朋友们啊,只要你们能过得好,我可以为了你们犯罪,也可以为了你们死去。

  贤泰则从17年前开始便是寡言的少年。猜疑不安脆弱胆怯。因为随身听遗失怀疑自己和民洙被仁哲抛弃,并丢下民洙一个人逃生。但是,走出没多远又折回带上他一起,并把心中的猜忌深埋17年。这并不比民洙的容易,他的笑,他的关怀,都是发自内心可能无数次想起,又提醒自己,他是我的好朋友。

  至于仁哲,这个剧中性格最鲜明的角色,真是从头到尾都那么轰轰烈烈,充满争议。多坏啊,满嘴脏话,目中无人,更严重的是野心过大,怂恿民洙,以至于闹出这么一场大悲剧。可是他心里也始终藏着和他俩一样的心情:他们是朋友啊。我的朋友,我要自己穿越茫茫白雪把你们救出来,我要救你要带着你一起摆脱这件事,我要帮你拿回保证金让你过得更好。甚至于我在被刺伤时,也要遮掩伤口,让你看到我昂着头毫无悔意,离开你,开始新生活。希望这会让你心里好受些。

  电影从很早就开始铺展开悲伤气氛。但真正让我哭出来的是在仁哲对着民洙的尸体嚎哭时。前半段仁哲表现得与贤泰更为要好喜欢拍打民洙的头,喜欢唠叨训斥他,当看到他唆使民洙一起犯案时我真的觉得,仁哲并没有那么在乎民洙。可是看到停尸房那一幕,可以说,它既丰满了电影,也彻底解决了我心里的芥蒂。仁哲费尽心思去弥补过错,去挽救,民洙的自杀却让这一切都崩溃了。

  细想全篇,这三个人还真的是互补到了一定境地经营小本生意的民洙单纯质朴作为消防员的贤泰安静内敛,做保险业务的仁哲狂放不羁。你们不做朋友,不可惜了么?对于他们三个来说,用两个人的死换来了二十年来真正的平静,似乎只剩下贤泰孤零零一个人。但这恰恰把这三个男人的友情展现到了极致——因为我们的感情曾经遗失在随身听里,曾经辗转在化不开的愧疚里,曾经纠结在对弑母之仇的思量里。但最后,都找回来了。虽然不是最圆满结局,却是我能想到的,对你们俩,最好的结局。

  《好朋友们》观后感(五):看完整个人都不好

  节奏很慢,就着a站难得清静的弹幕看的,外面雨一直在淅淅沥沥。在停尸间看光洙尸体的时候哭了一次,仁哲死的时候又哭了一次。虽然我是那么迷池城,那么不愿意相信,但我还是坚定的认为,仁哲就是他雇凶杀的。

  他在机场向仁哲摊牌这二十年的怀疑,最后问,你还有什么要对我说的吗,这已经是友尽最后的摊牌了。仁哲这个大男人就是要硬守着最后的那一点骄傲,作为男人/大哥做事就是不要向人解释,好朋友之间就是不需要解释,就不能说那句“随身听丢了啊,我没拿啊”,甚至最后中刀之后单手插袋,昂着头酷酷的走进便利店,就是要守着大哥的骄傲和尊严

  一定是他雇凶杀的,黑社会的小头目在机场也认出了她,可能还有点奇怪,为什么雇凶的人要来到杀人现场。还有,他之前也提过好几次其实是很爱妈妈的,如果不是因为女儿可能早就抛弃妻子回到家里。和保险调查谈话的时候,他也说过,当事人自己会解决,其他人不要管了,也就是说,他会用自己的道德来做出最后的判决

  最后对儿时的回忆和眼泪,是他对自己内疚救赎,不论怎样,我从来没有背叛我们的友情,虽然我这样想过,但我从没有对不起你们两个。

  写这么多,就是想说,池城啊,虽然我那么爱你清澈的眼神,美好肉体,亦正亦邪的笑容,可是你这样的结局,想起仁哲滴滴答答流在地上的血,实在是让我太伤心了啊,唉。

  《好朋友们》观后感(六):一点一点的看,心里越来越不好受了

  看了开始那场山里三个人的事,然后到后面娱乐室安排的事故,总觉得仁哲怎么变成了“坏人”,倒回去又看了一边他们三个人之间的关系,(对思密达星人有脸盲症!!!尴尬),看着仁哲和民洙去娱乐室,遇到了预料之外的事故,仁哲做出了最理性的最现实判断,说着:“这难道是我的错?”这样的事本来就谁都没错,仁哲和民洙都是为了贤泰一家和自己的利益,本来是大家“共赢”的一件事,结果成了最大的悲剧,民洙是最善良的,他只是想帮贤泰,让他们家庭和睦,仁哲是好心的,也为了自己的利益。本来就不是正规合法的事,出了事大家都有责任,贤泰的妈妈也有很大责任,到后来民洙的慌张再次让贤泰妈摔晕。我觉得是我会选择放弃这次计划,先抢救伯母,并不会造成谋杀,这是题外话。但是仁哲选择了无法回头,也许是贤泰妈是摔死了,仁哲是一个理性的人,他知道怎么选择把损失减少到最小,即使我们知道,即使贤泰懂仁哲的心情,还是会记恨他。生活中我们知道别人没有办法才做出来这样的选择,但是依旧会有怨念,依旧会有仇恨。贤泰是一个大众人代表,想独立,与不好的家庭背景摆脱关系。但是从说“不是因为女儿,可能就抛弃妻子回到父母身边去了。”光鲜的话大家都会说,真实的现实的压力,不是说说而已,他说这话让人感到很恶心,唾弃。但是现实就是现实,他没有抛弃妻子,人都有私心,都有受不了的时候,都有不光鲜阴暗一面,结果就是结果,贤泰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人物,他有自己的压力,有家庭的难堪,但是这并没让他变成一个可憎的人。

  仁哲对那场意外的处理并没有到位,监控以及被无所事事妹妹拿走的钱和账本,还有保险公司的调查,仁哲想尽办法。他也不想的,但是发生了,就只有去挽救,不管他说的真假,确实像他说的那样,事情已经发生了,自首?贤泰怎么看我们,以后我们三个就是仇人了,亲人没了,还要增加两个仇人,还是自己的兄弟。仁哲拦截了妹妹,没有拿走钱,只是追账本,因为他最在乎的不是钱,是兄弟三人的未来,有了账本贤泰就不会有那么多压力,还有民洙,不能让他那么囧迫。

  民洙,至始至终都是善良的,慌乱的,出错的是他。起因是仁哲,但是过程在民洙身上,在葬礼上的失态,已经陷入了慌乱,不知所措,内心挣扎逃跑,去自首,向贤泰坦白。在仁哲分析利弊之后做出思考了整个事情局势。在被保险公司诱导,良心备受煎熬,这时候他不是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这时候他做出了最让人意外的选择,把所有事都自己承担,也许是民洙的善良,让事情本可以最好的解决,民洙用牺牲自己,来换得大家的和睦。民洙的遗言并没有提多什么,他希望自己的死能让事情变简单,一切不好的都让自己带走。

  本来这样理论上是很好的,但是仁哲不甘心,民洙用自己生命换来的是和以前没有两样的生活,贤泰的生活应该要更好,他去找高利贷要回保证书,要回本应该属于贤泰的美好生活,贤泰母亲憧憬着留给贤泰的生活。

  这时候的贤泰充满了猜忌,几十年来,一直埋藏在心底的,小时候那件事,仁哲独自下了山,没电的随身听不见了,他一直认为仁哲是独自逃跑了,事实是随身听早就丢了。有了这样的猜忌,然后民洙的认罪自杀,贤泰总是会猜忌到仁哲身上,觉得仁哲就是这样的人,利用民洙的死来获取自由,最后仁哲的死,高利贷手下的出现,多少与贤泰脱不了干系,贤泰从内心就怀疑他,觉得仁哲亏欠自己,该对自己说些什么。直到仁哲最后被刺,远远的在贤泰面前选择了一个人默默的离去,仁哲不想把不好的给贤泰,如果可以,起码他们一个要获得幸福,所以仁哲从心里是没有愧疚的,他只是在做他觉得对的事,意外不是他能掌握的。

  贤泰最后才知道真相,当时在山上,仁哲不见了,贤泰想过独自逃跑,他的内心终于爆发了,无比的自责,活着,不一定是最幸福的。他的良心受到谴责,但是最终他还是回到了民洙身边,即使以为两个人都会死在雪地里,看结果,不管过程怎样,不管内心有多挣扎,贤泰当时的结果并没有独自逃跑,不管有过多么邪恶多么自私,最终贤泰是选择了兄弟,人都有不好的一面,一是看自己把不好的想法实践了没,付诸于行动也没事。二看有没有造成恶劣的结果。所以,当时的贤泰还是天使战胜了恶魔,到后来看到了仁哲给他留下的车里的保证书,他终于懂了,不管仁哲和民洙做了什么,他们都是为了自己好,只是过程出了意外,他们尽力了,自己却一无所知,到一知半解。错怪,怨恨,现在早已化作悔恨,如果他们还活着,上一代的事就让他们过去吧,三个人永远是兄弟,现在,已经不可能了。(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仁哲不是好人,结果却是最理性最冷静的一个,还是小时候哥哥的样子,为了自己,为了两个弟弟,也为了他们三个)

  事出必有因,因为贤泰的猜忌,因为他想知道结果,因为他片面的以为,注定了一场悲剧。与人无关,种下的种子最终发芽,才知道是仇恨还是理解的树木。

  《好朋友们》观后感(七):为某某写的第一次长评,哈哈,顶上去让他看到

  某某要我写影评后才给我推荐新的电影,哈哈,无奈只好随便说说啦,感觉《好朋友们》深深地刻上了韩国电影的标签,一个小故事可以透露很多真实的社会状况,从而反思一些人性问题,这也是我认为中国电影所欠缺的,先说说印象最深的三个镜头吧。

  1,民洙在贤泰妈妈葬礼上忍不住哭出来的时候小女孩也开始大哭起来,很心酸。

  2,仁哲为拿回借条拼命的砍自己的手臂,呼哧,也是不要命了哦,太傻了。

  3,在机场被砍还在贤泰面前逞强最后读完民洙给他的信安静的死去,简直泪奔。

  因为是前几天才看的,有些镜头已经不太记得了,电影还是蛮值得一看的,诠释朋友间都不愿意去面对的一个现实,猜疑,不信任,逃避。想想如果事情一开始贤泰就问仁哲,你是不是一开始就没打算回来救我们,而不是在20年后,也许他们的友情就能更坚定一些,如果贤泰妈妈在目睹双手沾满血的仁哲时还能及时的去问清楚而不是立马就逃跑,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悲剧发生,不过人生总是得有很多的错误和意外,才能叫人成长,特别喜欢仁哲最后对贤泰说的一句:过去的20年你就是以这样的心态看我的啊?太累了,贤泰。感觉一语道破了友情的心酸啊,一直以来为朋友所做的,最后换来不理解和自己不知道的被猜忌,真的会很累。很心疼仁哲啊,还有民洙在事故发生后心里的那种挣扎,自责。感觉三个演员都很实力派耶,无论是演技的碰撞还是没有对白的处理,很喜欢。非专业人士,不喜勿喷啊,哈哈,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多给个赞,我要去某人那领赏去,哈哈,么么哒。

  《好朋友们》观后感(八):打碎美好的是人性

  首先说三个主演的演技我是服气的,跟国内流量小生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开心的时候放肆大笑毫不做作,无聊的时候插科打诨乐在其中,崩溃的时候嚎啕大哭感染观众,隐忍的时候眼神有戏让人心疼……我评价演员的演技就是看一部戏他能把我带出戏多少,而就算光洙也没有让我在观影过程想到他的综艺,我看到的只是民洙。

  这是一部讲友谊的电影,开头的兄弟情谊让观众感叹生活的美好,但观影经验让我看的过程小心翼翼,因为一般美好的不会长存,果然一场意外打碎了这场美好,使之变成悲剧。

  打碎美好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每个人的本性中的弱点,仁哲想要骗保为的不光是他自己,部分原因是泰贤和父母团聚,民洙生活好转,但不可否定他也看到20亿的赔偿金,而且他投机取巧不止一次了,明明只是个银行业务员却不务实,为满足他奢侈的生活借了高利贷,西装革履却入不敷出,如果不是他的贪婪驱使也不会有这次事故的开端。

  民洙在事故发生后多次崩溃不知所措,被愧疚折磨不安的他选择逃离未果后,再次选择永远离开,始终不敢直面面对,就像小时候不敢抢回自己的随声听一样,这一次他不敢面对自己的错误,是他的懦弱害了他,选择了用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法让自己全身而退。

  最后说泰贤,他看起来是三个人中最正直的人-一名正义的消防员。但他却是这段友谊最不忠的人,当年雪山上因为自己的猜疑误会朋友多年,因为自私险些抛弃朋友,如果不是和妻子有了孩子早就抛弃妻子回到父母身边,当知道事发前几天仁哲去过他母亲家他也怀疑过仁哲(虽然事实确实如此,但证明他们的友谊并不无坚不摧) 泰贤对他们的友谊始终保持警惕,他心里一直有雪山上自以为的猜疑,所以大火事件只是个导火线,而正是这次事件让他们得以坦荡,终于彼此再无保守,但也再无长守。

  以上是说的片中三位主演的性格弱点,但他们对彼此做出的努力以及对友谊有过的坚守同样令人感动,人无完人,所以也没有非常纯粹的任何感情,事实是现实中如果有他们这样一段情谊已经难能可贵。

  《好朋友们》观后感(九):在一起20年,不易。

  从毕业季的三个少年,到三个青年,友谊娓娓道来。不管是民洙和仁哲为宥莉过生日,还是民洙喝醉仁哲和贤泰照顾他,仁哲照顾贤泰的父母,到后来民仁为了贤泰的幸福打砸骗保。不成想好心办坏事,最后不得不放火烧掉娱乐室。贤泰的妈妈离世,父亲重病。民洙内疚自杀,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仁哲为了帮贤泰拿回保证书,一刀刀割伤自己。仁哲决定离开,贤泰说了17年前的疑虑,他以为仁哲在大雪中抛下自己和民洙自己走了。仁哲心都碎了,“你这二十年就是这么看我吗,贤泰啊。”仁哲被击垮了,后来在血泊中艰难地体面地和贤泰告别。然后独自读着民洙留下的信,孤独地死去。17年前的误会缠绕着贤泰。原来他曾丢受伤的民洙,放心不下才回去带上他。

  这份友谊看得心情很沉重。他们为彼此做了很多,民洙很傻,只要他们好就好了。仁哲一边骂他们一边照顾他们。贤泰最后放弃再追究责任。最后的最后,当仁哲看到沾满血迹的保证书,明白了所有,可是已经太晚。

  三人的合影定格了青春,也见证了好朋友们一辈子的承诺。

  《好朋友们》观后感(十):安逸等死者李光洙,在崔英道坏坏哒爸爸催化剂下直接上了路,RM里外号背叛者的李光洙在本片是最大的友谊死忠者。此刻,李光洙虽然out了,但是背叛者的名号被洗白白了。ps:朱智勋是去自杀,池城身后暗藏危机

  安逸等死者李光洙,在崔英道坏坏哒爸爸催化剂下直接上了路,RM里外号背叛者的李光洙在本片是最大的友谊死忠者。此刻,李光洙虽然out了,但是背叛者的名号被洗白白了。ps:朱智勋是去自杀,池城身后暗藏危机

  好朋友们

  影片开始就是三个running boy在雪地里面临人性的考验

  李光洙毫无悬念地成为了朱智勋和池城的累赘,于是选择放到了这两个人的身上,鉴于池城的脚已经冻伤了,朱智勋选择了独自下山喊救援。

  此时,观众的目光跟池城一样,在关注着朱智勋下山的路上会发生什么。

  然而,直到本片结尾,我们才发现,我们忽略的是那间屋子里发生了什么。

  屋子里的池城跟光洙,要么等来救援,要么就是等死。出于对死亡的恐惧,产生了不信任,这种不信任促使池城翻看了光洙的书包,发现光洙的随身听不见了。他陷入了恐慌,意识到朱智勋可能拿着之前在意的物品独自下山不再回来。于是他背着光洙朝山下走,却等来了朱智勋的救援。此时的池城哭了,因为的他更多的是怕,怕自己因此就这样死了,夹杂着羞愧,因为自己以小新之心度了朱智勋,可从那时至今没解决的问题是,随身听去哪里了?这随身听就像一个疙瘩,横亘在池城跟朱智勋之间。

  画风一转,当初的三个骚年如今都成长了各自的模样——

  金钱追逐者朱智勋

  爱情守护者池城

  安逸等死者李光洙

  从池城一直不愿意跟父母和好,可以看得出来,池城应该是典型的处女座,由此不难判定,多年前那个不翼而飞的随声听在他心里会一直存在。所以,他在三个人的关系中似乎显得尤为和蔼可亲,从唱歌的时候三个人的态度可以看出来,朱智勋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最放得开,然后是光洙,而池城总有约束感,即使跟光洙打闹,向朱智勋扔烟头,也没过于随意。

  反观朱智勋跟李光洙,从一进门就顶到地上,脱裤子,打头,对骂。

  女生之间关系好一般是:亲爱的,老婆,我想你了,么么哒!

  男生之间关系好却是这样:儿子,过来,叫爸爸,傻逼!

  从朱智勋对池城的妈妈毕恭毕敬到可以答应纵火砸店。

  意外从池城的爸爸介入开始。

  不信任又从池城的妈妈开始,当她看到李光洙手上的血便固执地认为李光洙是蓄意杀人,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子。

  李光洙的惊慌失错和朱智勋的放声大哭和失去理智地打,都反映了两人的情感波折。

  而崔英道坏坏哒爸爸,直接作为催化剂送了李光洙上路,从遗信可以看出李光洙是一个本分人,甚至希望可以用自己一个人的死扛下所有的罪过,让两个好朋友可以继续生活下去。讽刺的是,RM里外号背叛者的李光洙在本片是最大的友谊死忠者。此刻,李光洙又out了!

  较有争议的朱智勋,初衷都是为了大家好,且最后他放走拿钱的女友也不是为了钱,而是那个可以帮他们洗脱罪名的账本。

  此时,警察,保险公司躺枪了,首先是账本里有池城妈向警察行贿的记录,所以,警察希望用罪证换回账本,而保险公司也成为包庇警察受贿的帮凶。所以,有人说本片就是告诉我们不要骗保是略失妥当的,因为保险公司最终还是赔付了2亿的保险金。

  为了争取保险金,朱智勋不惜自残并在机场被捅。

  可更让他伤心的,是池城说出了他一直怀疑不翼而飞的随声听是朱智勋拿了,并不打算救他跟李光洙。并且将这三个好朋友的关系拉至冰点的是池城回溯当初的自己,其实自己为了逃命也是往山下逃了,后来又折返了回去,不信任的人是他。

  此时的一个上帝视角交代随声听其实是他们遗落在雪地里,更是给了池城一记响亮的耳光。

  影片最后的结尾更是心酸,在机场被捅快死的朱智勋硬是死挺着不让池城发现,而倒在了候车室。

  池城看着镜中的自己,也越发觉得里面的自己很陌生。

  另外,本片的几个小彩蛋:

  1.朱智勋最后走的时候,导演特意特写了几次行李箱,可见行李箱里面很空荡荡,朱智勋并不是逃去哪里,而是自杀,因为躲不过良心的谴责。然而,最后让他死的并不是被捅了一刀,而是知道池城回头并怀疑自己对他们的友情,哀莫大于心死,所以他宁可死也不愿让池城再去救自己。此时也有一个不大不小的bug,韩国的机场就那么空旷,死一个人都不会被发现的吗?

  2.池城下机场电梯的时候,后面还有站了一个形迹可疑的人,不难预见,此人后续会从池城手中夺回保险单还是做些什么,实在不可知,此人犹如定时炸弹,也预示了池城接下来的日子也并不会好过。

  3.池城女儿送给朱智勋的是四叶草,代表幸福幸运,此时更像是讽刺,看完电影,可以听听李易峰的《四叶草》和tfboys的《heart》,消减一下这哀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