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明室》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明室》的读后感大全

2021-01-05 02:21: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明室》的读后感大全

  《明室》是一本由(法)罗兰.巴特著作,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页数:18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明室》精选点评:

  ●我觉得是关于摄影的最好的一本书。

  ●最后一篇预言如今摄影现状 准到极点

  ●应该先看这本再看桑塔格的书

  ●原来曾发生在我心里的一切是这样的不自觉但极具美感

  ●行间距太大。经典多读几遍系列 “摄影不疲倦地表现的是时机、机缘和实在的事物。”

  ●翻译不是很影响阅读,有些东西能通过语言的藩篱直抵人心(这是大四重读此书后的感悟)。在发现科学无法给出“摄影的本质是什么”的回答后,罗兰巴特决定以个人情感作为衡量标准,去罗列摄影的根本特点。本书呈现了罗兰探索摄影本质的一个思考过程而不是思考结果,看着他娓娓道来、抽丝剥茧,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正如他发现的:照片之所以“奇特”,是因为照片里的二元性(studium&punctum)暗含着文化、教养、知识、时间、死亡还有这所有一切的根基:爱。“随着照片一起消失的,不仅仅是生命,还有爱。”

  ●真不是我想吐槽翻译……

  ●摄影的形而上~

  ●随笔闲读

  ●随笔

  《明室》读后感(一):悲由心生

  悲由心生---呵呵!看了3次才看完的书.

  第一次看了前面两章,好象有点明白写什么.第二次看了半本,不明白写些什么.第三次看完了,悲由心生.呵呵!短时间对摄影失去兴趣,哈哈哈!

  《明室》读后感(二):毒完

  读完整本被传神了的

  罗兰·巴特的《明室》

  才知道

  为什么一些大陆所谓的“摄影师”拍人像时

  总让人一个个傻站着 像兵马俑似的

  不过对于初学者读读也无妨

  可做为摄影创作的依据

  但千万不可误入歧途

  《明室》读后感(三):架上的书

  巴特的作品看完的实在不多,但收集思想者的碎片是我的嗜好,就像有人喜欢拍照,但拍照的意义完全不是即时的.拿到冲晒片后,每次翻出来,都会有新的心情和新的感觉.

  明室把暗室里隐匿的潜意识延伸到一条狭长而明亮的通道,你可以完全放松的挑字块挑相片,组合成自己的拼图,自己的意识之境_解构的游戏如同一个孩子,执著但不固执.

  《明室》读后感(四):看书时随笔记下的东东

  2012.8.17 明室的罗兰巴特,喜欢在照片上发现自己生活中的记忆和痕迹,对所谓的摄影技术视若无睹

  2012.8.17 作者太爱他的母亲,在一张母亲五岁的照片里看到了母亲的温柔,这种感觉非常温馨,但又不由得让人有些不安,可能这种感觉本身就是作者所说的那种刺的感觉吧

  2012.8.19 看明室时看作者说照片的本质就是无可辩解的真实存在过,而且他反感当时给黑白照片上色,觉得那不够真实。有意思的是,现在摄影已经有了色彩,不止有了色彩,更有了ps,那么存在过也变得不那么确定了。

  《明室》读后感(五):照片

  照片把一些往事在相框中定格,却无法阻止它们在时光里渐次淡去。灵动的图像就此凝固,标志着时间的流动由此开始。思绪也可以籍由这一张张小纸片触发,无所向,无时序,呈现一种随意的烟似的形态。有人说往事如烟,有人说往事并不如烟。随着记忆的模糊,一切开始变得不确定起来,无论是亲历还是道听途说者的叙述都显得可疑。那些鲜活的面孔永远隐匿在二维的平面下,纸片后那些单纯或复杂的线索因为你很难回想起当时情景的而被层层遮蔽。此刻目光从照片上离开,投向远处天际,像那片边缘模糊的流云一样,往事再也无法追回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