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宗教的本质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宗教的本质读后感1000字

2021-01-07 01:35: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宗教的本质读后感1000字

  《宗教的本质》是一本由费尔巴哈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0,页数:9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宗教的本质》精选点评:

  ●我信仰的不是宗教里的神,而是那背后蕴含的思想,道理。正是这些给了我力量。而不是那些神魔鬼怪。。

  ●希望有更好的译本,《真德亚吠陀》是什么?《阿维斯陀》是也,诸如此类,太多太多

  ●这是一本足以让书名党彻底觉醒的书……作者就跟喝完酒时无意中写出来似的,内容不仅空洞枯燥并且杂乱无章……我与精分晚期患者之间只差这么一本书。

  ●很薄的书但是很难懂/图书馆

  ●人类似乎是孤独地伫立在宇宙间的,想证实自己的曾经存在过,与神对话也许是一种途径。

  ●天地千古如斯

  ●这是本好书。不厚却有分量

  ●一本可以读的书

  ●没看明白。。。

  ●通向马克思

  《宗教的本质》读后感(一):推磨

  这本书不厚,但说的意思也不多:宗教崇拜本质上是对自然的崇拜(这里的自然指的是世界一切物质的总和),如果神控制自然且只控制自然那么如果不存在自然,神也就百无一用。总之整本书把这个意思翻来覆去地推磨,愣是写了百多页

  《宗教的本质》读后感(二):宗教的本质

  宗教就是人们抽象意志的具象,我们赋予了上帝人的气息,而又将自然的属性附加上去,他客观、永恒而又善良有同情心。我们崇拜上帝就是崇拜自然,就是崇拜我们自己。

  我们中国人崇拜的是概念神,就像老子提出的道的概念,而西方人则崇拜人格神,就像上帝。

  《宗教的本质》读后感(三):矛盾的结合体+金句创造者

  个人的感觉,第一就是费尔巴哈真是个矛盾的结合体,既全面否定了“自然”以外的客观存在(当然他如何定义自然我也不晓得),又坚持对“我”的执着,让我脑海里闪过金光闪闪的“梵我合一”四个大字。第二,一些例证可以看出费尔巴哈在针对“宗教”和其他拜物教进行批判或批判性地解说时,并没有太考虑过佛教和印度教。第三就是感觉他的有些举例和认知并没有超过时代的桎梏,时代的语言和思想对他的语言和思想有着太深的烙印(此处get上帝视角)。第四就是感叹王太庆先生的翻译,真的是让人如鱼游水,没有丝毫的隔阂感。果然好的翻译才是思想的桥梁,作为一名原专业翻译,我真的太懂像王太庆先生这种神翻译的难能可贵了!

  《宗教的本质》读后感(四):宗教的本质

  知道费尔巴哈是因为马克思,而此书也算是他的著名作品了。宗教是全人类各民族几乎都拥有的。可是它的本质是什么呢?作者认为是自然。   按人类学理论,这也是对的,在原始人时,对大自然力量的恐惧,人类创造出了巫术和宗教,所以一开始的宗教都是多神教,并且神都是自然神。当然随着文明的进步,非自然神也渐渐出现。于是神位越来越多,最离谱的一是基督教前的罗马,二则是日本号称八百万神。可要真这样神就毫无意义了。于是拟人化的一神教开始出现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神教是宗教的高级形式。比如说基督教,伊斯兰教也勉强算。而佛道两教反而不是,当然这有利有敝,也许就是这样避免了狂热的宗教战争。福兮祸兮。

  《宗教的本质》读后感(五):自然宗教与一神教的本质

  “信仰一位上帝,若不是信仰一个人性实体的(主观的)自然(客观实体),就是信仰作为自然实体的人性实体。前一种信仰是自然宗教、多神教,后一种信仰是精神——人类宗教、一神教。多神教徒把自己奉献给自然,给自然一只人眼和一颗人心;一神教徒把自然奉献给自己,给人眼人心以支配自然的力量和权威;多神教徒使人依靠自然,以神教徒使自然依靠人;”

  中国的道教、日本的神道教都属于多神教,

  道教早期经典《太平经》说:"三气合并为太和之气。太和即出太平之气。断绝此三气,一气绝不达,太和不至,太平不出。阴阳者,要在中和。中和气得,万物滋生,人民和调。"这里的"太和",即为"太阴、太阳、中和"三气的和谐,"太平"则指三气和谐而达到平衡,即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平衡。也就是说,三气的融合达到和谐就是太和,进而就可以实现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平衡。《太平经》还进一步指出,人是自然万物的一部分,也是自然中和之气所生,即"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又说:"天、地、人民万物,本共治一事,善则俱乐,凶则俱苦,故同尤也"。也就是说,天、地、人同为自然界中一部分,本身就有着共生共荣的关系,因此必须要互相尊重、和谐共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