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世家(上下)读后感精选
《金粉世家(上下)》是一本由张恨水著作, 出版的精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65.00,页数:13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粉世家(上下)》精选点评:
●喜欢了电视 开始看书 金粉世家 那个金燕西 是真实的吗 真实的 有点残酷 最初那么执着 认真 去追求来的 怎么可以 那么容易的就放开了呢
●跟电视剧简直两码事……
●08年一个人的寝室,一个人的暑假,就抱着这两本厚厚的书
●2011.10
●电视剧原来改得很棒啊,小怜的结局更合理了!在原著里,金燕西是个渣男,金燕西是个渣男,金燕西是个渣男,重要的是要说三遍!
●比电视剧绝情的多
●我喜欢恨水先生的
●夏天冬天不知道多久,看了无数遍开头,终于看完,天下妙的女性真多,和糟糕的男性一样多
●有钱,没有泡不到的妞儿。
●不错
《金粉世家(上下)》读后感(一):对人生,看淡些
书和电视剧是完全不同的感觉,尽管都是悲剧。
前者给人感觉是必然的,金燕西公子脾气的必然结果,真的令人气愤。 金燕西是最最不明事理的混球!
后者是感人的悲剧,感觉是冷清秋终归无法融入那个上层社会的家庭生活。
看完以后整整哭了一夜,突然有去念佛的冲动,想去寺庙里静静心。真的,世间无论奢侈,无论情谊,竟都一场最浮华的梦,醒来后烟云散尽,泪流满面,曾经的一切成了一个灯火阑珊中的影,可望而不可即。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不愿醒来,早早的清醒,面对现实。回忆只会兀自加重自己的痛苦!
看空些,看淡些。地位,名望,金钱,成功,义气,算什么?人生不过如此!
《金粉世家(上下)》读后感(二):有仿红楼梦的嫌疑
燕西整个性子就是宝玉的再版,只不过褒义变成了贬义。清秋就有些黛玉的影子。金铨说过,这孩子福薄,从诗集子里就可以看出,她性子太冷了。另外一大串就不说了。
另外,以金冷婚姻为分界,前半段写了金家的盛,后半段写了金家的逐渐败落。又是红楼梦的布局。
虽然这样说有人会觉得有些牵强,但我在读的时候就总是在发生错觉:这不就是红楼梦嘛。
劈开这点不论,但这书还是有些意思的,引发了我对婚姻问题、恋爱问题的诸多思考。
《金粉世家(上下)》读后感(三):冷清清
电视剧红极一时的时候,我漠然的走开了,我总是这样,等到繁华散尽再去看那些轰动过的东西。
国庆窝家里的时候用手机看的,那几天正冷,我重感冒整天窝在被子里,冷清秋这个名字一下子就让我全身冰冰凉,我因此讨厌太闷骚的女人,因为我就是。
总怕悲剧的命运,我心底看得一片凄凉,连表哥的婚礼都怀着纠结的情绪像是不敢开心。
这本书来的很及时。因为有它,我已很久没想过恋爱这个问题,挣扎着很久想要安静下来学习的心就真的这么静下来了。
爱情爱情,我想要除去浮华,若是不能,我便不能再闷骚了。
还是喜欢温暖。
但也没法接受电视剧改编得那么欢乐。
本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那也就够了。
遗憾我总觉得结尾太仓促,开头开得那么大,一不留神它就收尾了,看到他其他的作品评论好像也有这个说法,便不知道何时才有勇气又看他的书了。
《金粉世家(上下)》读后感(四):金粉世家之部分语录
1、联床夜话
2、无事不登三宝殿,此来必有所谓
3、情人的眼光,是没有定准的,爱情浓厚的时候,情人就无处不美。爱情淡薄的时候,美人就无处不平常。
4、牡丹虽好,也要绿叶儿扶持。
5、来而不往非礼也。
6、月圆则缺,水满则倾。
7、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8、骑着驴子读皇历,走着瞧。
9、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10、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11、并不是金钱买的爱情靠不住,不过看金钱够不够满足她的欲望罢了。
12、过后思量尽可怜。
13、孔夫子曾说过,君子有三戒。老年的时候,戒之在得。得即贪钱的意思。壮年的时候,戒之在斗。斗即和人生气的意思。少年的时候,戒之在色。
14、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15、艳如桃李,冷若冰霜。
16、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天文地理,无所不知。
17、风景已殊,举目有河山之异。
18、世事就是这样,一场戏紧跟了一场戏来,哪里一口气看得完呢?正是:西郊芳草年年绿,多少游人似去年。
19、千古情场得失,究竟是男子之过呢?还是女子之过呢?
20、嗟夫!人生宇宙间,岂非一玄妙不可捉摸之悲剧乎?
21、最亲近者莫如家人,最能自主者莫如吾身,而吾家吾身,吾终莫能操其聚散生死之权。然而茫茫宇宙间,果何物尚能为吾有耶?吾自有知识以来,而读书,而就职业,而娶妻,而立家庭,劳矣!而劳之结果,仅仅能顾今日,且仅仅能顾今日之目前。可痛已!
22、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23、其一,父母的恩情不敢忘记;其二,兄弟的情谊不能舍弃;其三,自己的爱人不能让于他人。
24、不论是多长多黑的夜,只要握着你的手,我就能清晰地看到你,有你就好,别的什麽都不重要。
《金粉世家(上下)》读后感(五):暗香
想了很久都想不出应该用什么样的标题来表达我对这本书的看法,突然想起电视剧中的主题曲,唯有暗香才能娓娓道来这部经典之作。似乎每个人看到金粉就会想起暗香,或是听到暗香就念起金粉,这二者已经完全融合,密不可分了。
犹记得我是上小学时看的电视剧,当时候根本不明白这部剧到底有什么乐趣,看得人头昏脑涨,顿觉索然无味。长大了以后,大家都力荐这部剧,说是好看极了,正好当时电视台播放中,我就又看了一遍,这遍看完整个儿被电视剧中的浪漫吞噬,无法自拔。心想世上怎会有这样轰轰烈烈炙热如火的爱情,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心中都装着一个金燕西。
百合花的邂逅,向日葵的爱恋,葡萄藤的信誓,玫瑰花的结合。清秋和燕西的爱情正如这些花朵一般,由肆意纵情的盛放到最后无声无息的凋落,正如了那曲暗香残留,香消在风起雨后,再无人来嗅…
电视剧拍得太唯美啦,这是在我看完原著之后的第一感受。电视剧着重表现了燕西和清秋的邂逅恋爱到结合,而用后来金家败落,人去后空的萧瑟之景草草结尾,难怪当年看不懂为什么燕西和清秋的感情突然就破碎而最终到了无法弥补的地步。但是看完原著之后,我还是更希望是电视剧的表现形式,没办法,我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人。
齐大非偶,这是冷清秋用她人生中最好的年华验证的四个字。本以为自己是新时代的知识女性,拥有着对世事独到的见解和独立人格的坚守,没想到却因为金燕西三番四次的诱惑,就轻而易举的屈服了。清秋其实很早就知道燕西纨绔子弟的性子,但却心甘情愿为了自己放弃华丽丽的大宅子而搬到狭窄的落花胡同,用尽一切的方法只为了逗她开心让她快乐,她怎能不动心。与其说是年轻屈服了金钱,倒不如说是屈从了爱情。
其实从某种层面上来讲,我是很佩服清秋的。她明明洞察世事,却仍旧跟随自己的心走,她从不肯委屈了自己心的方向,即使是嫁入金家,处处要看人眼色,小心行事,她仍然有自己的主见和态度。坚守自我,我想这是她最令人折服的地方。想想如今的我们,又有几人能做到在这混沌的世上,始终不忘初衷不忘本心的?
至于金燕西此人,电视剧中还依旧替他保持着专一的好品质,书中已经把他描述成一个完全失了本性的人了。夜夜笙歌,纸醉金迷,在家庭还没倒的时候还没看出什么异样,直到靠山一倒,他整个人完全不像个人样了,连自己都分不清了,更何况是对清秋的态度了,冷漠到底,残酷绝顶。其实看到这儿,我慢慢回想他们刚刚结婚的时候,两个人还有点温情,可是慢慢地新鲜劲过去了,君心已去,骄人不再。我不禁感到绝望,如果天下男子都像他一般,得到了就扔了,那爱情的坚贞与永恒是虚无飘渺的期望吗?
爱情是美妙纯洁的,而生活却是琐碎纷杂的。我们都是凡人,永远离不开茶米油盐酱醋茶。生活需要磨合与包容,如果一方不愿意迁就,那另一方一味的退让就让原本的爱情变成了主与仆的关系,而这要建立在彼此人格地位相等的基础上。所以古来齐大非偶是非常有深意的,环境背景奠定了一个人的见识和眼界,确定了一个人的三观和人生目标,所以很难想象两个连生活目标都不一样的人要怎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所以那些嫁与豪门的人都不被看好,总是门当户对的思想惯性引发的感慨。
还好,如今的社会,不再像当时对女性的评价只在于家庭背景了,女性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想要的生活,也能通过自己的睿智达到想要的社会地位。所以大家都说,在年轻的时候,不要轻易浪费光阴,不如静然奋发,到时候遇到那个人,不会觉得高攀,也不会自卑而爱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