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九八四 上来透口气》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一九八四 上来透口气》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2-05-28 02:0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九八四 上来透口气》经典读后感有感

  《一九八四 上来透口气》是一本由[英] 乔治·奥威尔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3.80元,页数:51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九八四 上来透口气》精选点评:

  ●上来透口气:没有存在感的中年胖大叔用假牙撕开了社会的烤肠并发现了它的真实成分

  ●赞赞赞~一口气读完……经典啊

  ●不仅仅反思战争,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使得乡村或者作为概念的”故乡“沉沦的必然,即使是左派在一个非政治化的历史阶段当中无可作为的尴尬(这一点体现得很少,或许是我的猜测)还描写了大城市中社会中下层处于一种压抑封闭的环境中得不到任何慰藉的心灵状态。小说总共四部,第二部专门回忆过去,英国乡村在一战前的安逸生活正是”我“的少年时代,那一部分写得非常引人入胜。乡村,现代化之前,成长,这些全是经典的叙事主题啊。第三部回忆了”我“参战的经历还有战后回到正常体制生活状态下的庸常状态。最后一部突发奇想回到二十年没有回去的故乡,想要找寻的东西却全然不见,上来透口气根本不可能。

  ●上来透口气比一九八四更强大。

  ●夏天才看过的,知道奥威尔是通过王小波的作品,级级崇拜的产物.

  ●这次,重点是后半部分

  ●政治预言什么的最可怕了

  ●1984@china,2010

  ●高铁上读完孙仲旭先生翻译的《一九八四》。震惊感难以言传。。

  ●看完老梦见文革、

  《一九八四 上来透口气》读后感(一):一九八四 写的非常好!

  2008-04-17 11:44

  一九八四 写的很深刻,很精彩,入木三分,要结合中国的历史看啊 呵呵~

  后面那一篇刚开始看,应该也不错的,乔治·奥威尔的小说写得没说的!

  《一九八四 上来透口气》读后感(二):1984--某个时代的精神需要

  读1984,感觉这部小说,不仅是故事预言,而且可能真的存在我们时空中的某个时段,所以,定义为“某个时代的政局”可能更好、更恰当。

  人们在自由中无序的奔跑,疲惫、饥渴、困顿、忧伤、疾病、精神萎顿时,想要回归到一个不需要自己思索不要自己安排,总想懒惰将自己托付出去的强烈想法时,那就是解开枷锁的时候,有时也可能就是获得一定意义上的自由。那么,如同1984那种象征意义的作品,我领会就是给过分自由主义的一种前所未有的颠覆征服,当然,被管理被约束也是自由相对的代价,没有免费的午餐吗,所以,个人获得意志自由的同时,就是人人都在寻求混乱的来势,这个时候需要一种理性的平衡,那就是1984式的管理。总的来说,人没有自由,活在这个充满矛盾的世界里就是这个样子。

  《一九八四 上来透口气》读后感(三):值得一读的政治小说

  小说带着强烈的政治立场讽刺了变种的社会主义,批判了极权的党组织惨无人道地毁灭人性,人人都像机器一样重复着每天一样的枯燥生活,毫无思想,除了对老大哥的热爱和无条件的疯狂崇拜,别无其他感情。人就像牲畜一样。历史被篡改,党掌管着一切,历史真相只存在于那些少数还有人性的人的记忆里,而这些人,毫无例外地会被思想警察抓到而拷打处死。这本书的成功之处,不仅仅是它让读者自心底里痛恨极权主义,痛恨老大哥,还有奥威尔及其细致入微的环境描写。作者的描写手法很独特,白描加上通感,还有另类而形象的比喻,初读者会不太习惯,但读上一章,你就会沉醉其中,虽然在他手下的景物总是那么破烂不堪。《一九八四》是奥威尔的思考,关于政治的思考,他使某种担心执政党极权而导致人人自危的意识深入人心。这是一种对未来的预言,读了它之后,我迫切想看一下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期待这两种截然相反的预言在心里碰撞摩擦。

  《一九八四 上来透口气》读后感(四):Oranges and lemons

  Oranges and lemons

  ay the bells of St. Clement's.

  You owe me five farthings,

  ay the bells of St. Martin's.

  When will you pay me?

  ay the bells of Old Bailey.

  When I grow rich,

  ay the bells of Shoreditch.

  When will that be?

  ay the bells of Stepney.

  I'm sure I don't know,

  ays the great bell at Bow.

  Here comes a candle to light you to bed,

  Here comes a chopper to chop off your head.

  Chop, chop, chop

  The last man's dead!

  《一九八四 上来透口气》读后感(五):一九八四

  这本书,用“新话”来评价是:“加加好!”

  当当上面一直缺货,从林大图书馆借来读了。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不是董乐山的译本。

  政治预言小说,设想了一个超专制的社会主义社会:老大哥领导下的大洋国。故事发生在一九八四年(我出生的年份),写于一九四八年。

  有人说这是“恐怖”小说。听多了专制故事的人并不会觉得它离奇,反而它处处都有现实的影子:禁锢思想、排除异端、批斗揭发、口号政治、扭曲历史、毁灭文化,虚假增长的数据、群众贫苦的生活、没有效率的政府、漫无休止的战争……

  有人说这是对社会主义的诽谤。若非如此,它也不会一度在那么多国家都成为禁书。让人想不到的是奥威尔本人会是一位社会主义者——只不过他是民主社会主义者。一个同样有着社会主义信仰的人,他从未在专制制度下生活过,却如此悲观地预言着世界的未来,不幸的是很多情节竟被他言中了。

  “咬朱莉娅吧!咬朱莉娅吧!别咬我!咬朱莉娅!”面对可怕的老鼠,温斯顿狂乱地叫喊,他终于背叛了他的一切。看到这世上最后一点良知的泯灭,读者心碎了。老大哥是对的,每一个人都有他最害怕的东西,不是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