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儿与阳光读后感100字
《月牙儿与阳光》是一本由老舍 / 李全武 / 徐勇民 / 王书朋 / 叶武林著作,解放军文艺(昆仑)出版的平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1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月牙儿与阳光》精选点评:
●借回来做论文参考 没想到越看越惊喜
●通篇只有悲哀和无奈
●“自由不会给你饭吃”!记住!
●其实,电视剧印象更深刻一些。
●女人,必须强大自己。
●读完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是忘不了张小月的那种固执,或许当初真的换个选择,最后也不会沦为暗娼。
●我几乎忘了我看过这月牙儿
●一部很棒的悲喜剧。
●只因为是女子,所以命途多舛。
●08.01.24 阳光要是常被掩住,春天也可以很阴惨
《月牙儿与阳光》读后感(一):初遇老舍
说是老舍的文搞笑,借来看看,发现是老舍唯一几部悲情小说合集。很久没看过一本小说写得如此绝望,在阳光下看完仍觉得无论如何都不能摆脱宿命。一时间怀疑自己相信的都是假像。算了,只能甩甩头,还好在新社会!
《月牙儿与阳光》读后感(二):琐念
下晚自习后,我慢慢悠悠地走在主干道上,晚上有些冷,天给人幽蓝色的微妙感觉,天上只有一轮毛黄色的月牙儿孤单地挂着,旁边点缀着两三颗黯淡羞涩的小星星,不管身边经过多少吵闹的同学,可我的心情还是无比的安静,心里装着千万种小说的结局,老舍先生的月牙与阳光让我怜惜,想着他在为那三个惟妙惟肖的女子写下动人而惨淡的词句时,心里会不会有那么一丝不舍呢?他会不会也想起他某段无疾而终的初恋,或者是他那常年为别家洗袜子谋生而瘦弱不堪的母亲?
如果在那个时代,如果我有能力的话,我一定会帮助她们的。。。。。。
也许还是黄磊那句话:苦人是容易死的,苦人死了是容易被忘却的。可是我不会忘记她们。。。。。。
《月牙儿与阳光》读后感(三):月牙儿与阳光
【月牙儿】
“是的,我又看见月牙儿了,带着点寒气的一钩儿浅金。多少次了,我看见跟现在这个月牙儿一样的月牙儿;多少次了。它带着种种不同的感情,种种不同的景物,当我坐定了看它,它一次一次的在我记忆中的碧云上斜挂着。
它唤醒了我的记忆,像一阵晚风吹破一朵欲睡的花。”
“我心中的苦处假若可以用个形状比喻起来,必是个月牙儿形的。它无倚无靠的在灰蓝的天上挂着,光儿微弱,不大会儿便被黑暗包住。 ”
“我仿佛看得很清楚:有朝一日,我得比她还开通,才能挣上饭吃。可是那得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万不得已”老在那儿等我们女人,我只能叫它多等几天。”
月牙儿是个穷苦人家的女儿,她从小看着母亲改嫁,做了暗娼,再次改嫁。她也从小就明白自己的最终命运,她也有过挣扎,留在学校里,在乌黑的深夜里望着月亮;她也尽力去找过工作,最后却发现,只不过是原地转了个圈。在那个落后的、腐败了的社会里,究竟埋葬了多少月牙儿。
【阳光】
如果你认为,贫穷与封建思想是禁锢了旧时代女子,残害了她们的罪魁祸首,那么这篇老舍就是要来打你的脸了。
《阳光》写的是一位生长于富有家庭,接受了新时代教育的富家女的悲哀。
“自幼我就晓得我的娇贵与美丽。自幼我便比别的小孩精明,因为我有机会学事儿。要说我比别人多会着什么,倒未必;我并不须学习什么。可是我精明,这大概是因为有许多人替我作事;我一张嘴,事情便作成了。这样,我的聪明是在怎样支使人,和判断别人作的怎样:好,还是不好。所以我精明。”
“我并不为他们生活着,可是我所有的光荣是他们给我的,因为他们给我光荣,我当初才服从他们,现在再反悔似乎不大合适吧?只有一条路给我留着呢,好好的作太太,不要想别的了。这是永远有阳光的一条路。 ”
阳光才更可悲。
她原本是有希望脱离于那个桎梏的,她有富有的父母,有学习的机会,可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她既是一个“新式”小姐,还是一个旧式小姐。
新式小姐告诉她,应该反抗,于是她用玩弄男人感情作为反抗。
旧式小姐告诉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于是作了一作后,她也便就嫁了。
可是这两种小姐都没有告诉她,她最应该做的是自己。
月牙儿悲哀在她看清了自己却无能为力,阳光悲哀在她明明有机会真正的改变,却任凭了自己的贪心毁灭一切。
【微神】
“我在山坡上晒太阳,一点思念也没有,可是自然而然地从心中滴下些诗的珠子,滴在胸中的绿海上,没有声响,只有些波纹走不到腮上便散了的微笑;可是始终也没成功一整句。一个诗的宇宙里,连我自己好似只是诗的什么地方的一个小符号。 ”
“初恋是青春的第一朵花,不能随便掷弃。我托人给她送了点钱去。留下了,并没有回话。”
这本短篇的故事取材于老舍的初恋,语言如诗歌般优美,字里行间带着初恋的羞涩。这本书成为了无数老舍研究家要解开的谜,微神vision的含义也耐人寻问。
“Vision”在英语中有如下含义
名词:(1) 视、视力、视觉; (2) 眼光、远见、想象力;(3) 梦幻、幻想,梦幻(或想象) 中所见的物、幻象、(宗) 显圣; (4) 极美的人(尤指妇女) 、绝妙的物。
及物动词: (1) 幻见、梦见、想象; (2) 能预卜未来、做先知。
如果说,这本书是他纪念初恋的话,或许他认为初恋对于他来说是梦境中的极美的,是幻想,是不切实际,是未来不可及的存在。
《月牙儿与阳光》读后感(四):活出自己想要的一万种可能 ——读“老舍”与萧秋水有感
“狱里是个好地方。在我的经验中,世界比这里强不了许多。在这里,在这里,我又看到了我的好朋友—月牙儿。多久没见着它了,妈妈在干什么呢?我想起来一切......” ——《月牙儿》
月牙最终还是难逃悲剧的命运,狱里是她最终的归宿,那曾经是一缕多么纯洁清澈的月光啊。
“那时我们都才十七岁,所以谁都没说什么,所以四只眼彼此送来的都是欣喜的目光。当我往她家里走的时候,我看着她那双小巧的绿拖鞋;她往后收了收脚,连耳根都有点红了,但仍然笑着。我们无言以对地坐着,彼此企望着对方说出一句真正值得要说的话来。她两手交换着轻轻地摸小凳的沿,显得有些不耐烦。最后,她深深地看了一眼,极不情愿而又不得不说地说:走吧!”
——《微神》
如果“我”早点回来或是永不回来,“你”会不会永远都是“我”心中十七岁时的样子。
“自然我还不能完全忘掉那个无利于实际而怪好听的字——爱。但是没法子再转过这个弯来。我只好拿着个当做一种牺牲,我自幼还没牺牲过什么,也该挑个没多大用处的东西扔出去了。况且要维持我的‘新’还另有办法呢,只要有钱,我的服装,鞋袜,头发的样式,都足以做新女子的领袖。只要有钱,我可以去跳舞,交际,到最文明而热闹的地方去。”
——《阳光》
阳光是最可悲的了吧,她是最有可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人,可贪心不允许她放弃自己的身份又不想放掉自由。
之所以想读老舍的《月牙儿与阳光》这本书,是因为之前看过马伊琍演的同名电视剧,时间间隔太久以至于忘记了具体剧情,于是想读原著。这本书收入了老舍先生的《月牙儿》《微神》和《阳光》三篇小说,是老舍先生仅有的专门写年轻美貌女性悲惨命运的作品,其在豆瓣上的评分是8.7,仅显示106人读过。我读来感觉还好,只是触动很深。我心疼月牙儿的坚强与无奈,同情《微神》中男女主人公阴差阳错的遭遇,怜悯阳光这位一面想追寻爱与自由一面难舍荣华富贵的“新”式小姐。女主的悲惨命运绝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社会的黑暗与压迫,当时正处于新旧社会交替的年代,那个时代不允许女性尤其是贫苦女性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男女尚未平等,女性想要仅凭自己的能力生存下去太难了,不禁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感到满足。
这三篇小说中最喜欢的是月牙,最心疼的也是月牙。月牙出身贫寒,自幼丧父的凄惨遭遇注定了她一生的悲剧。但是她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却看得到,甚至可以触碰的到。她护着自己的纯洁,努力念书,饿着肚子一分一分地攒钱,随时准备逃跑,不肯走母亲的老路,后来她不惜和母亲分手,她去给校长帮工,她四处苦苦地求职,直到她被骗失身后仍然不肯放弃自尊,当打情骂俏的女招待能挣钱她也不干。但一切努力都失败后,她服了,她没法不承认“肚子饿是最大的真理”。饿,长久的饿,确实是很可怕的东西,它常常能降服人的生活准则,道德观念,让人不再顾得上尊严。“若真挣不上饭吃,,女人得承认自己是女人,得卖肉!”她只得接受这个事实。她最终还是走了母亲的老路,沦为暗娼。
在读《月牙儿与阳光》的同时,还读了萧秋水的《用所有的存在与世界相会》和《这一生,静待时光检验》,读萧秋水纯属意外,并没有多喜欢她,只是觉得这是一个正真有个性的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老师。她的学习力,意志力,饥饿感穿透过文字给了我一种无形的力量。工作不满意了,可以换,从银行到IT再到自由职业者,她转换的游刃有余;栖息地从山东到北京再到深圳(通过文字的个人理解),适应能力折腾能力令人佩服;婚姻生活不如意时便潇洒放手,一个人逍遥自在快活去罢......哦,原来生活还可以这样精彩。世人对她的评价虽褒贬不一,但我想她才是真正把生活过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了吧,她才是真正的新社会的受益者吧。
一边读老舍的“月牙”,一边读萧秋水,这两者鲜明的对比,使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嗯,我们要在能为命运做主的时代里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我们的人生真的会有一万种可能。此时或许有人会反驳我:刚刚大学毕业,每月领着固定工资的单身狗幼师,你的人生还会有一万种可能?别开玩笑了!我所说的“一万种可能”并非要拥有多么光彩夺目的工作,赚了多少人民币想干嘛就干嘛,也不是拥有叱咤风云的权利可以一呼百应……我希望未来的生活会有一万种可能,每天都以崭新的面貌精神抖擞地投入到工作中,即使工作平淡枯燥也绝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我希望未来的生活会有一万种可能,可以对整个世界保持一种饥饿感,当感觉知识技能匮乏依旧有精力有能力去读书学习进修,甚至可以重返校园;我希望未来的生活会有一万种可能,可以永远对生活充满热情,哪怕只是一杯白开水,也可以为其认真清洗高脚杯,细细品出人生百味……过一种永不厌倦的生活。
每个人对生活的定义不同,当然对“一万种可能”的理解也不同。我只是通过阅读比较这几本书,对未来生活有了新的希望与期待,我心向往之,必以行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