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尔.艾吕雅诗选》读后感精选
《保尔.艾吕雅诗选》是一本由艾吕雅著作,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25.40元,页数:5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保尔.艾吕雅诗选》精选点评:
●这个,翻得不是很好
●译者应该是尽力了,可还是不伦不类
●翻译真烂
●打开了我的眼睛的你的字你的诗
●我们默允对方在彼此共处的世界里当一个懦夫。
●一星给坑爹的译者,和艾吕雅无关,请李玉民out出翻译界
●哦,艾吕雅,我根本记不住我是否读过你的诗了
● 艾吕雅有《凤凰》一首足矣。 译本实在是让人读得糟心。
●李玉民是一个爱用「酥胸」「玉腿」「芳唇」「销魂」这种词的流氓译者。而且诗中大部分的「男人」他都翻译成「男子汉」,真是个自恋的直男癌。 在这么可怕的翻译的前提下我还能打三星,可见艾吕雅的实力是多么强:「在这里 见到词的创世者 他为世间所有名字的遗忘命名 并在他的线网中自我毁灭」
●先知道达利, 然后知道达利老婆, 然后知道他. 可见我小时候是个多八卦的小孩.
《保尔.艾吕雅诗选》读后感(一):李玉民译得干巴巴的
李玉民不适合翻译现代诗李玉民不适合翻译现代诗李玉民不适合翻译现代诗李玉民不适合翻译现代诗李玉民不适合翻译现代诗李玉民不适合翻译现代诗李玉民不适合翻译现代诗李玉民不适合翻译现代诗李玉民不适合翻译现代诗李玉民不适合翻译现代诗李玉民不适合翻译现代诗李玉民不适合翻译现代诗李玉民不适合翻译现代诗李玉民不适合翻译现代诗李玉民不适合翻译现代诗李玉民不适合翻译现代诗李玉民不适合翻译现代诗李玉民不适合翻译现代诗李玉民不适合翻译现代诗李玉民不适合翻译现代诗李玉民不适合翻译现代诗李玉民不适合翻译现代诗李玉民不适合翻译现代诗李玉民不适合翻译现代诗李玉民不适合翻译现代诗李玉民不适合翻译现代诗李玉民不适合翻译现代诗李玉民不适合翻译现代诗李玉民不适合翻译现代诗李玉民不适合翻译现代诗李玉民不适合翻译现代诗李玉民不适合翻译现代诗李玉民不适合翻译现代诗李玉民不适合翻译现代诗李玉民不适合翻译现代诗李玉民不适合翻译现代诗
《保尔.艾吕雅诗选》读后感(二):超现实主义与写诗机器
艾吕雅和布勒东一样,当年参加了达达主义运动和超现实主义运动。而超现实主义一直也是我喜欢的。记得在高中时买的《科幻世界》,里面的名家插画总是配一首不知所云,但意象荒诞怪异的词汇所构成的的诗。艾吕雅与达利、毕加索等画家也曾以诗配画、画配诗的形式举行过超现实主义作品展,真是令人艳羡。
网络近两年曾兴起过一种“写诗机器”,就是把各种词汇搅成一锅,然后按照你所编好的行数、关键词、字数形成一首令人一头雾水,啼笑皆非的诗。其实早在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就曾描写过一种制作书籍的机器,把字符排在机器上,然后四周站满工作人员,一起摇动把手就形成一部部无法索解的书,没想到现在竟成了现实。不过反观布勒东和艾吕雅会发现,他们的写作意图在本质上与“写诗机器”蛮像的,也曾使用“催眠术”来使人在意识混沌下写出一些词汇、句子,并在聚会时把各人写在纸片上的动词、形容词、名词排列就形成一句“超现实主义”的句子,记得我们小时候好像也玩过类似的游戏,呵呵。有人会说诗歌就是要表达感情、表现一些哲理,我觉得这只是一种方式而已,我完全可以选择缤纷的意象、美丽的色彩,把诗歌变成一副绘画。这也是我选择了这部诗集的一个原因。
《保尔.艾吕雅诗选》读后感(三):艾吕雅的浪漫与超现实 达达主义的忧愁与唯一
话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路易-阿拉贡和布勒东在荣誉军人医院值夜班时的共同爱好是在甬道里高声朗读《马尔多罗之歌》。作为超现实主义的奠基人,布勒东是这样说的,“况且文字已不再游戏,文字在做爱。”艾吕雅关于爱情的文字给你这样的感觉:男女都在爱情中享受,也在享受中抗争。总之,那个时代的文学产物大抵如是。
所以说,艾吕雅是诗风别具一格并非因为其在超现实主义团体中的意向性优势或者领导力优势;也并非因为其能够承接起波德莱尔,戈蒂耶以及奈瓦尔的象征主义飘逸之风甚至洛特雷阿蒙和兰波两人被加缪看成是脱离现实的诗风。艾吕雅诗歌的核心,在我看来,是“自由”。正是自由,促使艾吕雅当年入伍参加一战;能够促使艾吕雅毅然加入西班牙人民反对弗朗哥粗暴统治的战线。
自由,平等,博爱。法兰西的国训被历代诸多诗人有无数种方式来表现,但法国不容易出现白居易和惠更斯这样的现实主义诗人:如果洛特雷阿蒙和兰波是一种极限,那么我们只能把缪塞甚至维永当做另外一种极限。艾吕雅夹在区间里,游刃有余:他半就浪漫,半就超现实,附以达达之训。
艾吕雅的极限之处体现在将卡拉让给达利之后毫无怨怒。话说当年布勒东和路易-阿拉贡们组织过对达利的批判活动,但这个加泰罗尼亚人硬是在大热天穿着大棉袄口含温度计将大伙儿征服了,审判无法继续,达利继续是超现实主义的一员。大概达利是有意为之,不愿脱离超现实主义团体;当然,不管有意还是无意,艾吕雅终究证明了卡拉不是他唯一的情人,诗歌才是。
马拉美说,“我在说一朵花,猛然间花束里就少了这朵花。”那么,在艾吕雅诗歌纯粹的意向里,人们会有这样的感觉,“他在说一朵花,猛然间花束里就冒出了两朵花。”其实,艾吕雅之所以伟大,之所以是超现实主义运动和达达主义运动的永恒坐标,理由大概有三个,一是纯粹,二是高产,三是反叛:因为达达主义的奠基人查拉是这样说的,“即使从未写过一首诗,也能成为诗人。”显然,纯粹和高产直接导致了反叛的产生。
萨冈在大作《你好,忧愁》的开篇便引用了艾吕雅的诗歌《直接的生活》中的片段:在那首诗中,艾吕雅追逐了忧愁的去向,在天花板的缝隙里,在爱人的眼底......其实,艾吕雅终其一生的忧愁都刻在蓝白红三色的法兰西旗上,自由,平等,博爱,这三种元素才能映射出这位巴黎人的一世忧愁。
所以说,艾吕雅的忧愁是诗歌的幸运;艾吕雅的忧愁也是法国的幸运:你看,受他影响极深的萨冈挥笔写就《你好,忧愁》之后,让密特朗也感受到了这种逆袭的力量从而将法兰西小魔女带到世界各地出访甚至直升机接送。从某种意义上说,艾吕雅改变了密特朗;考虑到当年和路易-阿拉贡以及斯大林和昆德拉在苏联问题上的纠葛,这一切其实也不那么意外。
《保尔.艾吕雅诗选》读后感(四):目不暇接
aul eluard·目不暇接
手之外曾经是目不暇接——指点
信手拈来曾经目不暇接——信赖
我们中许多的人由于疲竭,视而不见,更谈不到镜像这世界,
踏着自身行进 是 一种惩罚,难以走远。
在狱中呼喊,无人听见。
人并不是在空乏身心的高墙之内被构想
不怪罪我们,却相反。
然而,你,知:稍有罅隙,
阳光便穿透我们;无须多大的春,
就能把夏牧放大地;张开双手,
拓开额头。
你,熟谙最高的围墙,并不在墙角下。
你,不是每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总看到脸上的三道深纹。
一道,眉宇间;
两道,从鼻子两侧,斜贯下颌。眼睛在黑板上刻出的三个字。
眼睛供养着手,永不合上的眼。手捧着日益沉重。
眼睛是熔炉,手是母亲。
母亲公正,公正的如一把将世界劈成两半的利斧:一半光明,
一半时间。
这利斧砍的不是一颗树木,是一片森林,不是荒漠里的一块石头
是芸芸众生——和现时。
在对面的窗口,有一位哺乳初生婴儿的女子**。
她同你般,拥有世界的另一半。
----------
*Ralph Gibson
**毕加索的妻子和儿子
2005/10/29 0:5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