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一方》读后感锦集
《在水一方》是一本由琼瑶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366图书,本书定价:16,页数:1996-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水一方》精选点评:
● 因为问一个台湾小姐姐有木有看琼瑶奶奶的书,她说她有看在水一方,而我看了好几本恰好没看这本。 读完发现故事情节和之前看得有些类似,卢友文赌博那一段已经在好几本书中有过了。从我自身经历来看,误入赌博之途的人很难迷途知返了,so,要是今后遇见这样的人,我应该比杜小双更早放手。 琼瑶奶奶的事业观非常正,just do it,不要说,只要做!! 从这点上来看她是令人敬佩的。我敬佩她,向她学习。 同时深深发现,贫穷、缺陷的确会让人变得自尊敏感,琼瑶奶奶很好地写出了人性。
●初中真是杂食年代
●好恨卢友文喔!不过像他这样躺在床上等着诺贝尔奖砸过来的人,好像还真不少呢!
●很久以前读过的唯一一本琼瑶的小说。只记得朱诗尧的执着。
●苍天啊,这是我读过的唯一一本琼瑶的小说,而且还是纸质版... 这么老的书是我母上大人的,当时读完还觉得琼瑶火这么多年不是没道理啊,这书写的挺好的啊,后来看了其他的琼瑶故事的简介才知道她好的作品可能并不是很多==
●貌似是小学五六年级看的,我的言情启蒙……
●“你治好了两个残废”
●杜小双和卢友文挺像琼瑶和她第一任丈夫。遗憾的是琼瑶的前夫到最后也没有实现自己的写作梦。
●(T)
●歌词比小说好。冲着这首歌给四星。
《在水一方》读后感(一):生活并非泡沫
在我闹青春那会,是个好高骛远的少年,反倒瞧不上琼瑶的言情小说,到了之后某天,突然碰到这本小说,终于体会到一口气畅读到停不下来的乐趣。才发现不仅仅是大众所云的,只有情情爱爱的,生活日常细腻,和人性剖析思想启蒙,这些是小说作品范畴,并非是一味的泡沫剧。由此我想到,年轻那会真可笑,为了迎合一些大众观点,而放弃做一些事。因为认为琼瑶是言情,而不屑于去读她的小说。当然也是被大众观点害惨了。是个方刚的少年。当然而今可能是有生活沉淀的缘故,读起来才特别有感。也特别佩服琼瑶真是会写小说的人。其他作品不谈,单从这部书中,浓浓生活味,都能看出些许自己的影子。这或许就是魅力所在吧!小说本身内容暂且不探讨,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从某些层面而言,精彩程度不比武侠小说低。
《在水一方》读后感(二):很搞笑的在水一方
第一,表白要趁早.这决不是为了方便而抄袭张爱玲.你看看人家诗尧白白浪费了387天的时间,白白放弃了387个机会,最后终于有勇气说出口了,结果呢?哎,错过了387天就是错过了一生啊!
第二,浪子是可以回头的,只要他是个作家.在我身边,有不少的赌徒,我还没见过有谁象卢友文这样因为离婚而不赌的呢?要知道深陷泥潭的人就象吸上了白粉的人一样,是一旦进去了就出不来的那种.
第三,苦难还真的是能成就一个作家哦!君不见卢友文,因为赌钱弄得妻离子散,居然还能用三年世界憋出一部长篇.到头来不仅是引起了文学界的注目,还换来了与妻子的三个月团聚.酷哦!!!太酷了!!不过我还是不明白,他既然那么有种写出书来,为什么就不能自己出版呢?最后还是要靠妻子才行.自己在病床上哼哼唧唧,连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也要妻子来做,不是男人!
最后,终于明白了什么叫不食人间烟火.那含义就是,一个秀外慧中,美貌与智慧并重的大美女,物质生活虽然贫乏,精神财富却一大堆。但是在书中周围的人偏偏就说她只是一般PL,却又独树一帜的人。
《在水一方》读后感(三):平凡和不平凡
在看到387次的时候我落泪了,眼泪簌簌得往下掉,诗尧的隐忍昂人看得心疼。而后又看到小双对友文的隐忍,友文对小双的残忍,看得揪心地疼。
直到最后看到友文隐居六年写的长篇叫《平凡的故事》,我当时忍不住笑起来了,琼瑶这是在说路遥的平凡的时间吧?最后路遥也是因为身体的原因,写完长篇就倒下了。
总体来说,我还是很喜欢琼瑶写的小说的,人性的丑陋和善良,都体现在任务的个性中,很鲜明。每个人物岁然都被夸大了一点,但是我相信这个世界上确实有那样的角色存在。
摘自文中
每个人的人生,是悲剧还是喜剧,都由他自己的个性造成。
她有多么奇怪的个性,热情的时候像火,温柔的时候像水,寒冷的时候像冰。
人生要处处退一步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她该具有丰富的常识、纯熟的国语、高贵的气质、优雅的风度、高深的学问,最要紧的一项是必须言之有物。
一部文学作品,最起码要有深度,有内容,要提得出一些人生的大问题,要反映一个时代的北京,要有血、有肉、有骨头。
爱与恨是人类的本能。我反对的是无病呻吟,不值得爱而爱,不值得恨而恨,太落伍,太陈旧。不朽的文学作品并非要写一个伟大的时代,最起码要描写一些活生生的人。一些小人物,一些像小丑般的小人物,他们的存在不受注意,他们的喜乐悲欢却更加动人,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常取材于此,卓别林的喜剧可以让人掉泪。这就是所谓的深度。
人,必须吃得苦中苦,方能成为人上人。何况,我自幼与贫穷为伍,早已炼成金刚不坏之身。
人类的历史不断的重演,因为,历史是人创造的,人却永远有人的共同弱点。要避免历史上的悲剧,只有从过去的经验中找出问题的症结,避免重蹈覆辙。
远树两行山倒影,轻舟一叶水平流。
每个人有每个人自己的幸福,每个人也有每个人自己的不幸。
写作的人必须要有艺术良心,作品先得通得过自己这一关,再推出去。否则骗人骗己,非但没有意义,也没道德。
颜回精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世界上只有一样东西,永远不会加快变慢或停止移动,那就是时间。分分秒秒,时间固定在消失,所有事情,无论好的、歹的,总会到眼前来的。
请你相信我,你带给了我一生没有忍受过的痛苦。
我感激你对我的这番心,永远感激,不但感激,而且感动。
结婚是两个人自己的事,两情相悦,两心相许,结尾终身伴侣。这份信心和誓言更超过一纸婚书和法律的手续。所以,我不在乎结婚的形式,也不在乎隆重与否,只在乎我们自己是否相爱,是否要永远在一起。既然决定要在一起,我们就要用最简单的方法,完成这道法律上必须通过的手续。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命。
我注视着她,她微笑着,忽然间,我觉得这个屋子里的一切都是不实际的,不真实的。尤其,是她的那个微笑。
他们配合得真好,两个人能同心合力向一个目标迈进。
请你静静听我,为你唱支悲歌,有个小小女孩,不知爱是什么,她对月亮许愿,但愿早浴爱河,月亮对她低语,爱情只是苦果。如今她已尝过,爱情滋味如何。为谁忍受寂寞?为谁望断星河?为谁长夜等待?为谁孤灯独坐?
该相爱的人没有缘分,有缘分的人又不知珍惜。
人一生有多少时间,让你来反反复复,出尔反尔?
你原是一个很有才气、很有前途的青年,但是,你的好高骛远、逃避现实和自我陶醉的个性毁了你。你的悲剧是你自己造成的,谁也无法帮助你。
在情场上,我确实败了一仗。胜败乃兵家常事,败了只要努力,不会永远败,胜了如果放弃,也会转胜为败。
一个小小的女孩子治好了两个残废。
大仲马说,人生就是不断的等待和期望。既然有所等待和期望,我又有何苦?
《在水一方》读后感(四):一种属于自己的喜欢
虽然会让人笑话,不过我昨天却用了一天,把琼瑶的电视剧《在水一方》翻出来看。
我最近本来一直在看《雪山镇》,觉得很好看,然后网上没有翻译全的,我就买了英文字幕的,我突然觉得文字的力量是很历害的,看了英文字幕的版本的,好看的美剧吸引力居然锐减,因为我突然发现我根本不想做翻译工作,特别是在一个周末,一个我想好好躺在床上看碟不动脑子的周末。于是我换了一个片子,《拉字至上》,老无在看这个片子的时候,大呼小叫了好几次,然后我不知道在哪儿看到网上介绍的编剧的意思是,他们只是想编一个好看的故事,也就是,拉拉们都是很漂亮的,未必与真实相符。然后我耐着性子看完了一集,我就把它退出来了,虽然这故事加了不少色情景头,但是一点儿也不诱人,一对拉拉一心想找个能贡献精子的折腾了半天也没有,按美剧的玄念也不好说,也许这问题一集就能解决,也许是三四季以后再解决,我对于同志问题还是比较开放的,可是这一对女人怎么看也不是那码子事,没有啥爱情的感觉.
然后我选择了看《在水一方》,我一般看碟就是读碟,因为我不喜欢主角在里面说话,说得急死人的,所以我一般选择在*4或者*8的倍速上,我阅读字幕,然后看着角色们晃动,语气都是在我的脑子里闪现的,也许语气其实永远都没出现,然后我居然看完了这个故事。四十集呀.
事实上,我在看这个剧之前,也用了某一个晚上,把这本书重温了一下,当时还有一段感动得眼睛都湿了。其实看这个碟的时候,也有一段,眼睛也湿了,却与爱情无关。
我觉得有时候属于一些黄金的时期,往往都不是一个人的奇迹,如果不是琼瑶,可能刘雪华一辈子都不会出头,如果不是有刘雪华这样的演员,也许琼瑶的电视剧时期会早早结束,起码我自己是不能相信,象赵薇林心如这样的女演员能演多久的琼瑶戏。
也许每个人活着都要做一件事,而每个写作者活着,都有一个一定是属于她来写的故事,而每个演员也是都有一个属于她自己的角色,然后,她就真正活下去了。
琼瑶的故事被翻拍成电视剧的那个时候,我还只是读初中,我就是觉得那故事应该是很好看的,很吸引人的,我想看的,但是其实我都根本没有什么机会看过,奇怪的是,我们那时候,是能去录像厅里租碟的,租得到电影的,而且琼瑶的电影还多数是由大美人林青霞演的,可是我就不喜欢林青霞演的。
琼瑶片的电影时期里还有一个女主角叫吕绣菱,那个女人我会更喜欢一些,前一段时间又不知道在哪里翻到了网上的八卦,提起这个从小就会弹几种乐器的女演员,原来还曾经有过很伤心的一段被人批评演技的时光,只是我觉得有些人是不需要会演戏的,因为怎么着看起来,她们就是琼瑶戏里的女主角呀。
虽然琼瑶一直都颇受争议,近几年来,不少男男女女还很不屑地骂骂她,或者拿着她剧本里的台词说事儿。
比如,我知道你的感受。
你怎么知道我的感受,连我都不知道我的感受,你怎么可能知道呢,你倒是说说看,我的感受到底是什么?
我一边看着一边笑,但是我仍然还是愿意看。
刘雪华演的杜小双说,“脚跛的人不是残废,思想肮脏,行为不端的人才是残废。”
我想琼瑶片肯定很难再创出以前的生世,因为再也不可能有赵薇来演小燕子,也不可能有刘雪华这样的可以坚强也可以柔软的女演员了。
卢友文说,你这样的女孩子应该有人照顾。
杜小双说,你觉得我很柔弱吗?
卢友文说,不,你柔中带刚,可是柔弱和刚强都是很脆弱的东西,都是很容易受伤的东西。
这或者是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觉得,我愿意向琼瑶去学习的原因。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去写台词,因为我们也很少去下结论,对人对事,其实结论很好下,但要下一个让人心服口服的结论很难。
有时我真的在想,琼瑶一辈子在写自卑、自尊、自信,起码她说服了我去接受她的理论,这并不容易。
我妈说写电视剧的话,应该写一个大坏人,要不没有人看,我说琼瑶片里就没有大坏人。
她里面所有的人物,妈妈或者爸爸,或者喜欢人的被人喜欢的,都只是因为爱做错一些事情,误会一些事情,但是却不是坏人。
我昨天在看这个片子,却刚好留意到了另外一个女演员,叫“徐贵樱”,她在琼瑶片里演了好几次的配角,比如海鸥飞处彩云飞和庭院深深里面,停在我原来的印象里,她是年龄显得有点大的,演戏有点儿老的,她的角色一般来说,原书里面都没有,是编成了电视剧后,再加进来的,但是在这个里面,她却演个朝气勃勃的女学生,后来得了失语症,我才觉得,她还是演得好的……而我说的让我哭的一个镜头,是已经失去了记忆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她,打开了记忆深处的钥匙,拿出了准备给杜小双的礼物,一对天鹅。
杜小双说,谁说她失去了表达能力,看,她表达得多好。
我就哭了,大概是因为不相信,也不可能有这样深厚的友情,但是也因为不可能,所以被感动了,我很少在看什么片子的时候,想到会有人这样对我,但是在这一时刻,我还是觉得我其实是希望有个朋友这样对我,这样喜欢我。看,毕竟这样的台词也是琼瑶写的。
琼瑶的片子里面,总是在对人说,爱情是可以创造一些奇迹,我已经三十多了,但是我还是觉得我愿意带着微笑来看这样的片子,看的时候,脑子里浅浅地滑过一些这样那样的印象吧,反正好象是为了弥补自己的青春,弥补我觉得我应该看着这些个片子,幻想我将来生活的那些黄金时光,那些时光很珍贵,和我现在没啥幻想的时光一样珍贵,因为过去的我将再得不到,现在的我,以后来看,也仍然是得不到。
电视剧和书作的改动还是很大的,诗尧在原书中是一个自卑得没有完全自信的小儿麻痹症者,而在电视剧中却是一个有一个喜欢他到无法摆脱的女友的大好青年,我自己其实还是更喜欢原作一些...
我也喜欢书里说,一个女人治好了两个残废,如果诗尧没有那些自卑复杂的心理,这个人物就已经削掉了一半的灵魂。
理想主义者卢友文其实是被夸大了,但是我觉得在他身上仍然还是有很多代表性的,有才气有见识但是同时眼高手低的人,只是人这一生到底要怎么样去均衡自己的理想和现实呢?人到底是要如果安于平凡,又珍惜自己的不凡呢?
我想,我还是喜欢琼瑶的,不仅仅是因为她在写爱情,起码我觉得,比起八十年后的女性代表,比如说,给我感觉就是个木娃娃的刘亦菲,还是明明白白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不手软的章子怡,我都不会看不起,但是我知道我只尊重他们的运气,他们的努力,却不尊重他们的思想,他们的人,但是我还是尊重琼瑶,因为那是一个女人,站在她自己角度已经尽力在表达,她能关心、可以关心,和关心到的世界。
女人的世界也许确实很小,但是,我却觉得很实用。
于是我在某一个周末,用了一天的时间,虽然是快进看的,但是看完了,她的故事,当然,我还是觉得书要更好看些,这电视剧拍得是拖了点。。。不过,我还是觉得享受到了一种回顾和自怜我的年轻岁月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