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饶之海(上下)》经典读后感有感
《丰饶之海(上下)》是一本由[日] 三岛由纪夫著作,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106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丰饶之海(上下)》精选点评:
●之前读过晓寺
●放弃。奔马看得人心累,没有春雪有意思,可能是年少的故事要比成年之后的纯粹多彩。很多使人心头一震而摘抄下来的理论?话语?感觉得要多年后经历了更多才能感悟过来的感觉
●”凡有表象,皆是虚妄“。有一天我忽然醒悟,洋洋洒洒四大本,转回落到这样的结局上,叫做坑爹。
●这是一座别无奇巧的庭院,显得优雅、明快而开阔,惟有数念珠般的蝉声在这里回响。此后再不闻任何声音,一派寂寥。园里一无所有。本多想,自己是来到既无记忆又别无他物的地方。庭院沐浴着夏日无尽的阳光,悄无声息……
●三岛里唯一喜欢的作品
●四个字:生幻死灭。这是我造的词组合,感觉也符合三岛的理念。对现实的不屑、不满、不妥协和一丝留恋,对彼世的幻想、哲思、窥视。只有活着才能让思想的轮回扩展生命的广度,只有自己裁决的生死才能让青春之美画上洒脱的句号。期间虽然有枯燥,但他的文字蛊惑力和每个故事必有一个高潮的到来都会让你不枉此读,在阅读过程中有所享受。读完这1070页对以后读大部头的信心倍增啊,说来还有段渊源呢,高中末期看到的这本出版于2001年的老版北京燕山出版社,看序言里说三岛由纪夫在《忧国》中边做爱边剖腹。高考后买了《美与暴烈》,之后3年间接触了两本小说也看到了《忧国》,11年冬天梦到了《丰饶之海》这本书,第二天在书架角落买到,现在正式读完就像河流的发源和注入大海一样。推荐+,力荐-
●囫囵吞枣了,他啰嗦的毛病显露出来了。喋喋不休自己的美与暴力,可正巧我有一致观点在,还是打上五颗星。毕竟最后他是把自己轮回进了清显君的永恒中,我在想他写完最后一个字的状态...之后的自己就是坦然面对切腹的未来了。一个偏执的勇士,军国主义也罢,我喜欢。最后聪子否定了清显的存在,这。。真的是个梦而已吗?不想相信。
●不错,逐色之徒。三岛由纪夫写完了他最后一部小说天人五衰,貌、言、视、听、思,五衰,预示其死亡纪事。然后偕其同志们赴自卫队驻扎地市谷,呼吁自卫队觉醒以武士道的行动力 改造 社会文化,然后切腹自杀。他是我们当中伟大的烈士,殉色者。
●4.5,4,4,5
●《春雪》与《奔马》都看得如痴如醉,哪怕人物再痴再傻都乐此不疲地接受~~《晓寺》读得很是抓狂,而《天人五衰》则尽显颓唐之意。如同书名《丰饶之海》一样,从最初源源不绝的饱满到最终的荒凉与空寂,似乎更显现出所谓真实的不可见。不懂那些佛学与印度哲学,哪怕看着《晓寺》中的那些条条框框的理论也很是头大,小说似乎越往后写越玄乎了~~到最后只有一句话,本多你真是个老狐狸~~
《丰饶之海(上下)》读后感(一):丰饶之海
三岛由纪夫是怀着怎样的崇敬与热爱,将”丰饶”这个词献给大海.”在这里,一个环绕世界的海洋规模的机器雄伟庞大的规划最终化为泡影……然而,这又是多么平静温柔的挫折啊.”
不常看日本小说.是在打着满怀新奇的,对一个民族的窥视中开始阅读,并中止于叹服.
久闻三岛由纪夫的暴力美学观,我也分明在一派高雅与浪漫中嗅出血腥味,这是个变异的矛盾体,但自有其让人欲罢不能之处,既爱,又深感罪恶.
《丰饶之海(上下)》读后感(二):过去与轮回,没有开始,只有结束
所谓艺术就是巨大的晚霞,是一个时代所有美好事物的燔祭。自古延续下来的白昼的理性,被晚霞无意义地滥施色彩所践踏。以为会恒久持续下去的历史,也突然意识到了末日的来临。美,横亘在人们面前,把人世间的一切变为徒劳。每当看到晚霞的灿烂辉煌,看到火烧云翻卷奔涌,就觉得“更美好的未来”之类的呓语黯然失色。呈现在眼前的就是一切,空气里充满了色彩的毒素。它预示着什么即将开始呢?什么也没有开始,只有终结。
《丰饶之海(上下)》读后感(三):三居书评之《丰饶之海》
1、三岛自杀前才搁笔的作品,是其阴柔美学的集大成作品。
2、这本书的思想混杂了阴阳、轮回和复杂细腻的心理描写,尤其是轮回之说,是本书的经典之处。不停的轮回,不停的变幻主人公的角色,但却无法解决本来就已经存在的问题,答案始终都不在人的掌握之中,冥冥中似乎自有天意,却又无法琢磨出所以然,既然如此,又何必锱铢必较,耿耿于怀呢?
3、如果能够早点看到这本书,就会更早的了解到一些问题的本来面目,岁月的尘积并未降低风采,反而更能理解现代人的忧虑。
《丰饶之海(上下)》读后感(四):“凡一切相,皆为虚妄”
故事架构气势磅礴,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刻画入木三分,三岛在人物心理活动刻画方面堪称一流,文笔婉转,清新,细腻。故事讲述了十多岁的少年本多到八十多岁的老年本多,经历了好友清显的病逝以及此后六十年间亲眼目睹清显的三次转生。尾声部分实在让人唏嘘不已,本多活六十年的唯一目的就是再访月修寺,而主持尼聪子却说不认识清显的时候,本多寄托此次会晤长达六十年的迷梦瞬间灰飞烟灭,聪子否认了清显的存在,等于同时否定了清显的三次转生,本多听完后觉得自己也可能不存在,聪子回答说:那也是因心而已罢了。三岛借聪子之口传达了“一切皆为虚妄”的虚无主义观点。
《丰饶之海(上下)》读后感(五):丰饶之海
初次拿起这本书,我从未想到可以这么喜欢上这本书,喜欢上三岛。那时候它躺在图书馆的角落,虽然已经上架好久了,但是封面与里面的纸张还是新的。不知道是突然性起的热爱还是注定要爱上,读着里面的内容,感受着三岛与小说人物的情绪,不自然的会联想的自己,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其实这本书的内容离我们生活太遥远了,不过就是这种极端的美好与极端的错失构成了三岛的,或者也是日本最魅力的核心。我读了很多很多遍,每一次都会有极其不同的感觉,不是自己情感的波动,而是丰饶之海的魔力。我也尝试着在不同环境下读这本书,在安静的图书馆读,在旅途颠簸的火车上读,在小镇的车站一个人读,在有海风的路边的椅子上读。是的,我可能无法真正的理解丰饶之海所表达的情愫,不过我知道它是我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