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柳如是别传(全三册)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柳如是别传(全三册)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1-23 04:07: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柳如是别传(全三册)经典读后感有感

  《柳如是别传(全三册)》是一本由陈寅恪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125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柳如是别传(全三册)》精选点评:

  ●陈寅恪先生半生精力倾注于此,与胡适之研究《水经注》有异曲同工之处。只是我辈不免一声叹息。

  ●他为什么为这个女人立传却还是个问题。

  ●“当时后世竟以轻佻游戏之作品目之,诚肤浅至极矣”

  ●趁着疫情期间,闲余时间增多,边读边查,总算把最后部分看完了。这套书从大学时候买,读读放放,看看查查,断断续续,竟然持续了近十三年!阅读中深感主旨之宏大,涉及人物之繁浩,诗词典故旁征博引,再加之繁体印刷,实需心平静气之时才能享受到阅读该书的乐趣。

  ●真是一本好书,可以当小说看。比小说还有阅尽世情之感。

  ●花了很长很长很长时间....

  ●与其说是传记,不如说是探究还原历史。本着研究历史的角度来讨论柳如是的姓名、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的关系、过访半野堂、复明运动这些问题。

  ●讀完此書,始知稟魯鈍之資,挾鄙陋之學,而欲尚論儒宗國士於三百年前,誠太不自量矣。

  ●谬之深矣。当斯易代之际,以一妇人之行迹,岂能改鼎革兴亡之大势?螺蛳壳里做道场,发挥太甚,则入小道也。

  ●大师考证的滴水不漏,当代学者里,几人能及。

  《柳如是别传(全三册)》读后感(一):感慨

  卧子因老孺人一言而与河东君分袂,似迂腐之极,在明室将倾之际欲挽狂澜,终不克而效汨罗之举,满清亦目之为忠义,专谥忠裕。牧斋为东林领袖,文坛宗主,河东君最后之归宿,可谓是终遇眷属,然当南都沦陷,竟反戈迎虏,虽晚年致力于复明大计,却难洗前耻,被乾隆定为贰臣传乙等第一,并销毁所刻诗文集。何二人之分别如此,不禁嗟叹

  《柳如是别传(全三册)》读后感(二):金明池·咏寒柳

  金明池·咏寒柳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著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柳如是别传(全三册)》读后感(三):陈老流行后

  什么都是香的,这书是他影响最大的书吗?几人认真读过?

  老实说,我读不懂,但不会不懂装懂,写那么多无聊乱扯的文字……

  我最喜欢他那些比较短的学术文章,还有书信,序跋。

  读起来倒有不少收获。

  文人啊,文人,

  自古共道文人笔

  最是文人不自由

  史家与文人合一的陈先生,赶上那个时代,生活不痛苦才怪

  《柳如是别传(全三册)》读后感(四):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陳寅恪晚年因撰《柳如是別傳》,頗受不少學人譏諷。陳對摯友吳宓解釋道:“研究紅妝之身世与著作,蓋藉以察出當時夏夷之防与道德氣節之真實情况,蓋友深素存焉,絕非清閑風流之行事也。”

  余讀《非常道二》證誣一篇,玆錄于此,以饗讀者。是爲記。

  《柳如是别传(全三册)》读后感(五):与《柳如是别传》的因缘

  少不经意间于三联书店读到《柳如是别传》一书,见封面“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惊焉!复以为小说,翻开书页读之,皆考据钱柳半野堂本末之事,文字艰涩难读,遂放回原处。

  后3年屡经友人谈起先生,谈其书之博大精深,其人之傲骨嶙嶙云云,然无奈书店书架上此书已售罄。又2年终觅得先生文集全套。终于可以在安静的夜晚灯下细细翻阅其中文章,于卌载下追慕先生之遗风,不胜欣幸之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