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焦虑症的自救 演讲访谈篇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焦虑症的自救 演讲访谈篇读后感锦集

2021-01-31 03:39:5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焦虑症的自救 演讲访谈篇读后感锦集

  《焦虑症的自救 演讲访谈篇》是一本由[澳]克莱尔•威克斯著作,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2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焦虑症的自救 演讲访谈篇》读后感(一):心理学:治愈焦虑,从心甘情愿的接受它开始

  

文/墨然

之前看过关于《焦虑症的自救》从神经系统角度出发治愈焦虑症,还有通过实战治愈焦虑。

在这两本书中,我看到了很多关于焦虑症的一些真实现状,怎么判定自己焦虑,从而怎么战胜焦虑,最终治愈焦虑。

这些都是需要一个过程,更多的是从自己的内心出发。要知道,真正的平静在于恐慌的对岸,不接受恐慌,就永远到不了安宁的彼岸。

那么通过这本演讲访谈篇,我看到了很多真实的案例,通过真实的案例分析和治疗过程,到最终的结果,从这些人身上,其实是可以找到真正治愈自己的方法的。

01、

一个人要想想彻底地治愈焦虑,其实别人真正帮不了什么,只能在一旁辅助,帮你分析问题,最终要走出来,还是得自己想明白。

看清楚,依靠自己,试着去接受和理解去克服自身的症状。

对于处在焦虑的人们,其实都是会有或多或少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感受到焦虑和害怕,由于长时间得不到抒发,内心就过度产生敏感而引发各种症状。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很多真实的例子,也清楚的解释了一个人为什么会焦虑。

而焦虑之后导致的各种身体变化,人的激素上升加速内心的恐慌,从而陷入恶心的循环当中。

那么要怎么去治愈焦虑呢?其实更多的是得自己心里开始接受焦虑,正确的面对它,保持内心的悠然。

为什么要保持悠然呢,其实就是像自己浮在水面上,可能会没有安全感,这时候会恐惧,而恐惧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要想解决问题,就得让自己的身体随波飘动,才不至于沉下去。当你可以保持这种心态,正视这个问题时,就已经跨出去了第一步。

通过完全接受这个事实,再让自己的内心保持淡定,直面恐惧,才能战胜恐惧。等你可以真正面对所有事情的时候,你就不会被任何一件事所影响。

心甘情愿地去接受,去做你必须要做的事情,那么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02、

其实,治愈焦虑,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直面焦虑,心甘情愿的接受它的存在。

就像你的心脏一样,能够适应任何情绪变化,不会说停就停,你的任何想法和恐惧也伤害不了它。

当一个人达到这种境界时,大概就真的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影响你的生活了。

看到卷宗,关于焦虑症病人,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为某些特定的情况,因为悲伤,内疚或者羞愧的事情,从而引发的焦虑。

一类是可能因为身体原因,或者暂时的压力,可能来源于生活,事故等,因为这些原因,内心没法保持安定。

知道焦虑产生的原因,从而才能看清从哪入手,去缓解焦虑,保持心情和肌肉的放松。

一个人有压力,会导致肌肉,情绪,脑力,精神疲劳,从而产生一系列反应。

肌肉疲劳会伴随情绪波动,就会状态不稳定,内心紧张,从而产生焦虑。你越是焦虑,感到紧张,这种外部的力量就会越强,根本没法去控制。

03、

一个人没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了,就没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最后就没法控制自己的人生。

说白了,只有情绪和心态放宽了,保持平静了,一个人才能安心生活,做自己的事情。

那么要想去控制这种行为,最先要做的就是完全地去接受事情的发生,包括接受恐慌。

试着去调整自己,保持呼吸,保持内心的安静,试着去放下,不想太多,凡事遇到问题一步步来,不过多去在乎结果。正视它,才能战胜它。

当你不再惊慌的时候,自然就没有什么能够影响你。所以说,一个人只有接受它,才能掌控它。

时间会治愈一切,但是首先你得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么,放宽心态,让自己的内心归于平静,自然你就会慢慢治愈,不再焦虑,从而会更加有自信,变得更好。

  《焦虑症的自救 演讲访谈篇》读后感(二):20岁抑郁、37岁成为心理学博士,临终前应对焦虑症这样说

  

《焦虑症的自救》是澳洲作家克莱尔·威克斯博士临终前最后一本著作,这本书以简单易行的操作,令无数深受焦虑困顿的人们,从困惑和痛苦中走出。

而这本由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焦虑症的自救》,以演讲访谈的形式,告诉焦虑症患者:焦虑症并不可怕,通过面对、接受、飘然、等待就能重拾信心,最终过上正常美好的生活。

焦虑症是如何产生的

焦虑症又指神经症,主要指没有缘由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以及心悸、疲劳等现象。这样看来大部分人都处于焦虑症或焦虑症的边缘,那么这些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

在这本书中作者认为,所有的焦虑都是生活中的压力而引起的,只不过大多数人在初期时并没有关注焦虑,直到后期焦虑到无法入睡时,才会想着去解决焦虑问题。

同时因为有焦虑症的人对自己焦虑的原因,从来都不在意,所以一直无法从焦虑中摆脱。这可以理解为他们根本没有想过自己会因为焦虑,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正是因为没有正视焦虑症的存在,所以才从小的焦虑逐渐扩展为大的焦虑,直到无法排解,影响正常的生活。

从这里也能看出来,之所以焦虑症从轻微到影响生活,主要是因为重视度不够,或者说没有接受自己焦虑的事实。

所以说,当有焦虑倾向的人,并不承认自己焦虑时,就会使焦虑占据整个生活,甚至会毁掉人生。

解除焦虑症的四个步骤

既然知道焦虑是因为忽视而造成,那么已经变成焦虑症的人又该如何面对呢?作者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缓解:

第一,面对焦虑症。也就承认自己有点焦虑,然后适当使用镇静剂,但不要过量。这是因为要在迷茫中让自己安静下来,学会面对焦虑症;

第二,接受现状。接受意味着接受自己好的一面,也要接受坏的一面,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情绪稳定;

第三,飘然地经历过程。飘然的意思就是很云淡风轻和佛系的态度,有点类似于随遇而安的态度,也就是很轻松、很平静地接受焦虑的过程;

比如说焦虑的时候,可以对自己说:焦虑就焦虑呗,总会过去的。这时候就会不把焦虑当回事,而仅仅只是一种经过;

第四,等待焦虑的缓解。当做到面对、接受和飘然的时候,缓解是必然的结果,无非是时间的问题。所以说只要耐心的等待,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好的。

也可以说无论是焦虑还是恐慌,每个人都会有,这时候放松和直面现实,意味着勇气,也意味着将焦虑缓解的必要经过。

不与自己抗争,才能有效应对焦虑

除了解除焦虑的四个步骤,作者还认为不与自己抗争,才能最终有效应对焦虑。

比如说当我们恐慌和焦虑时,很多人都陷入要么自责,要么痛苦或者抱怨中,也可以说跟自己拧巴,但越是这样,越会觉得陷入混乱而无法自拔。

这时候如果试图改变自己的心情,把对自己的要求改为无所谓的态度,换句话说就是不与自己抗争,这时候虽然会随波逐流和顺从,但会更容易获得平静。

这是因为越与自己抗争的人,越容易强迫自己,这样就会越紧张,反而什么都不敢做,或者说什么都做不好,从而使事情越来越糟糕。

如果告诉自己:不要硬碰硬,放松下来,反而会有不错的效果。同时遇到的问题与情绪的崩溃也会迎刃而解,而这就是顺其自然的力量。

结语

心理学认为,所有的焦虑都是由于心理疲劳而产生的,并不是因为外因或想法不同而导致。所以说越是陷入焦虑的人,越不要强迫自己去拒绝焦虑,而是学会接受。

也只有当接受的时候,才意味着有机会摆脱焦虑,进而不再胡思乱想,直到接受真实的自己和现状。

对于焦虑症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态度,只要有一个对自己现状接受的态度,有时候就算当时没有办法,随后也会慢慢缓解,甚至会完全恢复。

这是因为相信自己会恢复的人,最终都能身体健康,这是因为乐观的情绪能让所有的恶性循环不断变好,最终真正的改变工作和生活。

  《焦虑症的自救 演讲访谈篇》读后感(三):焦虑到“秃头”怎么办?80岁女博士用8个字给出方案

焦虑症又称神经衰弱,是指一种特殊的恐惧症。

这是悉尼大学80岁女博士克莱尔·威克斯,在《焦虑症的自救》实战篇中谈到的焦虑症的定义。并且在书中给出了克服焦虑8个字建议,即:面对、接受、飘然、等待。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诱发焦虑症的原因,也提出了只要我们不甘心放弃,任凭焦虑滋生时,那么就一定能够克服焦虑症。

敏感是焦虑最简单和直接诱因

焦虑我们经常会遇到,因为当下生活压力大,而时间又很紧张,所以有时候难免会产生烦躁或者说不出的悲伤。

这时候就容易情绪崩溃,很多人会有种想哭又哭不出来的感觉,但又不得不继续面对无可奈何的生活。也可以说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现象。

焦虑与敏感,不开心与失落,与阶层、地位、收入层次没有关系,是每个层级的人都会遇到焦虑。就像是现代人最发愁的不是吃不上饭,而是发愁“发际线”,所以“秃头”变成一种趋势。

在《焦虑症》自救一书中,作者认为焦虑的本质是敏感,而敏感本身不是错,错的是因敏感带来的负面效应。

心理学则认为敏感是指神经以一种夸张的方式对压力做出反应的状态。

也就是说,当在面临压力或不好的事情时,就会出现神经略微紧张,而在紧张的状态下又会引起脱发、疲惫不堪和焦虑苦恼等症状,这是轻度敏感。

重度的敏感则会出现心跳加快、胸闷、心悸、恶心等,甚至会引起失眠、悲伤,这也因为个人压力过大而引起的各种不好的现象。

克莱尔·威克斯教授从焦虑的症状上,分析个人越敏感的举动恰恰代表着因压力过大而的生的焦虑与压力,直到改变情绪的时候,才能真正从敏感中“跳”出来。

敏感是如何产生的

那么敏感是如何产生的呢?敏感与神经症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作者在这本《焦虑症的自救》中也说出自己的心声,敏感并不是一种天生的事物,而是常见的现象。

如此看来焦虑也并不可怕,只是对待焦虑的态度不同,也使人生过得不同。

换种思路想,如果因为过于敏感而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比如说我们与闺蜜吃饭,因为一句话说得不对,而内心产生不满,这就过于敏感造成的结果。那么我们该如何不让敏感发生呢,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做起:

第一,有意识和控制方式。也就是说当我们要生气时,或想要有情绪时,可以延缓几秒钟,让自己有意识控制情绪;

第二,明白敏感决定个人成功轨迹。当我们认知到过度的敏感,不仅使我们的人生变得糟糕,同时也会让生活陷入恶性循环时,就会不断想办法去抵御敏感的发生;

第三,释放恐慌情绪。实际上,很多敏感的发生,都是在有情绪的状态下产生的,想要规避敏感,就需要尽可能多去释放情绪。

这三点对于调整敏感有着关键的影响,也可以说当我们勇于直面自己的不足和弱点时,就能以更平和的心态去调整自己的心情与状态。

如何去克服焦虑

作者也提出用8个字去克服焦虑,比如用面对、接受、飘然、等待。我们可以将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境,通过以下八个字去解决:

首先面对。承认自己是敏感和痛苦的,这时候就像承认自己的无能为力一样,反而变得内心坦然了;

其次接受。是接受好的东西与不好的东西,要明白它们都是生命中的一部分,无论是否令自己满意,都是与生俱来的,既没有必要嫌弃,也没有必要懊丧;

再次飘然。就是飘然,飘顾名思义就是顺从自己的心意,然后用快乐的心情去面对不快乐的事情;

最后等待。就是等待,也就是说在进步和努力的过程中,要有足够多的耐心去等待结果。

这八个字很简单,但真正做到其实并不容易,但一旦做到不仅真正改变自己的情绪,也能终身受益。

结语

走出自我设限,走出自己狭小的思维,去认识更多的真相,开阔眼界,然后带着不断的思考去真正做到和解。

也可以说当你能当你面对和接受自己的现状,然后通过飘然和等待,就一定能等来柳暗花明和自信乐观。也可以说接受你原本的自己,就接受了最好的生活。

今日话题:你的发际线还好吗?欢迎留言

  《焦虑症的自救 演讲访谈篇》读后感(四):20岁患神经症自愈,37岁转行学医,她帮无数人走出阴影迎接新人生

  

有这样一位医生,她在20岁时患上了神经症(简单的讲就是一种精神障碍,它包括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等等)。三年时间里,因她通过自我的努力明白了“接受恐惧会让恐惧平静下来”而成功走出。

在37岁时她转行学医,成为一名内科医生,她根据自己的人生感悟和专业知识开拓出了一套治疗此类心理疾病的方法,而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她的理论也不断升华,并取得了“解开焦虑症密码的女人”等一系列享誉世界的称号,无数人也在她的帮助下成功走出。

克莱尔·威克斯( Claire Weekes)

她是谁?没错,她就是克莱尔·威克斯( Claire Weekes),一个平凡的女人,却创造了属于医学史上的传奇,她的理论如今依旧备受尊崇,尤其是关于焦虑症和抑郁症的知识,比如她提出的一套简易的康复计划:“面对、接受、飘然、等待”的基本治疗原则。

她留下了三本关于此方面的书籍,分别是《焦虑症的自救:从神经系统角度出发治愈焦虑症》、《焦虑症的自救:实战篇》、《焦虑症的自救:访谈篇》。本文就让我从这最后一本中来为大家揭示她的观点。

01.《焦虑症的自救:访谈篇》是访谈,更是克莱尔·威克斯后半生的故事

这本书记载了作者本人接受的多次采访内容,从采访中她谈了她自己的许多观点,有电视节目的采访、也有电台、访问和观众提问等等多种形式。

在克莱尔·威克斯本人看来,任何神经症患者,特别是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他们并不是一辈子都只能活在这种状态之下,在访谈中他明确说道:无论你目前处于何种状态,都有自愈、拥有以前幸福生活的可能。

访谈中她讲述了许多治疗的病例,一次次治疗过程中,是她一生的回忆,更是每一个人病人重新开始新人生的起点。作为一名医生,在访谈中主持人也问道过她:看见患者这么开心,你一定也很开心吧!

克莱尔·威克斯:是的,我很开心,当一个人步入老年之后,自己以前有多快乐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一生你都做过什么!

02.克莱尔·威克斯的简易治疗理论贯穿访谈主线

克莱尔·威克斯在访谈中其实一直都贯穿着“面对、接受、飘然、等待”的基本治疗原则。从一次次谈话中这些理论被再次升华,它们的正确,为克莱尔·威克斯的这本《焦虑症的自救:访谈篇》的诞生提供了基础。

那么面对、接受、飘然、等待”的基本治疗原则是什么呢?简单的理解,“面对”指的是要正面面对你当前的现状,然后试着去“接受”,不再逃避,正如她说道的“接受恐惧会让恐惧平静下来”,然后学会以一种“飘然”的态度去生活,学会等待,让时间来治愈自己。

飘然:对待自己的人生持有目标,但在付出努力的途中不会给予自己太强的压力逼迫自己。

03.一位医生实际救助的病人可能有限,但是间接救助的病人是数不胜数的

克莱尔·威克斯一生是在实际治疗这些神经症患者下得出的结论,这本《焦虑症的自救:访谈篇》的许多内容,其实就将的那些治疗案例。

正如她说道的:治疗每一位患者都需要很长时间,短则数月,多则数年。可想而知,如果作为一名医生,仅仅是靠自己的实际行动亲自去治愈患者,可能数量是十分有限的,但治疗的经验却是可以间接救治无数人的。

据我国目前来看,平均每10个人之中,就有一到两人会患有抑郁症等神经症,如果都去医院找心理医生就诊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学会自愈。

克莱尔·威克斯留下的这套简易治疗法和她一系列的相关书籍都对治疗有着很大的帮助,不仅仅给其他医生提供了借鉴,更是直接教会了每一个人自我自愈的方法。

结语

内心强大是治疗一切心理疾病最好的良方,克莱尔·威克斯20岁时也是一位神经症患者,没有人指导她,但她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自愈,就是因为她找到了属于自己人生新的信念。

神经症的治愈区别于其他疾病,对于此类患者所有医疗和治疗手段都只能作为辅佐手段,最终目标也只是帮助患者从新找回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

克莱尔·威克斯医生她把自己的后半生全部都奉献在了此领域的研究上,在写完这本《焦虑症的自救:访谈篇》的第二年,很不幸的她永远地离开了人士。

但正如那句:“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描述的一样,克莱尔·威克斯虽然离开了,她的理论和贡献将一直保留。

写在最后,不知道你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在看这篇文章,不知道你是否也有着这方面的困扰,如果是的,那么推荐你可以看看她的这三本著作,尤其是《焦虑症的自救:访谈篇》这最后一本,相信对你一定会有所帮助。

  《焦虑症的自救 演讲访谈篇》读后感(五):我们的一生,其实是自我救赎的过程

文 |晴风

图 |网络

最近,看了《焦虑症的自救》一书中的系列三,令人感慨不已。

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我们遇见的困难都是自己的不幸,但其实更多的源自于我们自己。

而真正能够拯救我们的,也其实是我们自己。

本书的作者是克莱尔·威克斯,而这本书也是他生前的最后一部著作,在整本书中,他分享了如何面对焦虑症,如何面对自己的焦虑,如何去自我拯救。

01 面对未来,你是不是很担忧

其实,如今社会快速地发展,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节奏也变得很快。

每天我们总有很多的事去做,总有很多的任务需要完成,有时候我们会累到崩溃,有时候我们会忙到发疯。

可是不管多累,多忙,我们都能接受,唯一接受不了的是忙完,累完没有结果。

比如在工作中,我们期待自己努力后可以涨薪,期待自己拼命后,可以升职,于是我们比别人付出更多,比别人更努力。

在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们在工作,在别人聊天玩乐的时候我们在工作,只为了能够做好工作,可以多拿一点工资,让生活变得更好一些。

可是倘若我们这样做了,薪水却依然一成不变的时候,我们就会焦虑。

我们想要有新的赚钱途径,却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我们面对未来,越来越担忧。

比如在生活中,我们想要经济更宽裕一点,想要夫妻关系更和睦一些,可是不管我们做什么,我们发现都会是无尽地吵架,甚至不管我们多么努力,生活还是一团糟。

也许一开始我们会想办法去解决,会想办法改变现状,可是慢慢时间久了,依然没有改变的时候,面对未来,我们就会很焦虑。

其实,总结下来,我们每个人的焦虑,都是因为对未来的恐惧。

02 担忧的背后,是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恐惧

可是为什么我们会恐惧未来呢?

其实恐惧的背后,是我们对未来的不确定,因为我们发现我们努力后,依然不能改变现状,我们努力后,生活依然一团糟。

此时我们会担忧,我们会着急,我们会害怕,我们甚至不敢想未来的生活。

我们不知道未来将要面临什么,不知道未来的生活会有多么糟糕,于是我们越想越害怕,越想越害怕。

最终我们会陷在这种恐惧的情绪中,不可自拔。

一开始这样的情绪会影响我们的心情,让我们没有心思去做一件事,慢慢这样的心情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在生活中一点就炸,每天都烦躁不已。

时间久了,我们依然无能为力的时候,我们就会失眠,就会心慌,最终出现焦虑症的情况。

其实与其说焦虑症是一种病,倒不如说是我们的心理在作怪。

而焦虑症的出现,其实就是我们的心理出现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调解,只要我们学会了调解,慢慢就会恢复。

03 其实我们可以自我救赎

很多人,一旦有了焦虑的情况,就会觉得很丢人,无法说出口,但其实这样的焦虑不是自己不够好,恰恰是自己太好了,责任心太强了,才会如此。

所以我们要学着慢慢去治愈自己。

而作者在《焦虑症的自救》一书中说:焦虑症最好的诊治办法,就是自我救赎。

那么要如何自我救赎呢?作者在书中说到了几个简单的办法,我总结归纳为以下这三点:

接受现实

首先,我们要学会接受现实,也就是接受自己遇见的困难,甚至接受自己无法改变现状这个事实。

也许这样的事情,看起来很难,但其实只要我们下定决定去做,就不难。

只需要我们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告诉自己,这件事我好像没有办法,好像不能解决。

其实,很多人,焦虑的原因,就是不能接受现实,总觉得自己其实可以做得更好,无法接受没做好。

而此时我们要做的就是,接受自己做不好这件事。

只有当我们接受了这样的事实,我们的内心才不会那么焦虑。

放松心态

接下来,我们要学会放松心态。

当我们接受了自己做不好这件事的事实后,我们就要学会自我安慰,比如我们可以告诉自己,其实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好每一件事。

也许我不能升职,可是我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也许我工资不高,家庭也不幸福,可是却有一个爱我的孩子;也许这一切都没有,我们依然要告诉自己,我们还有爱自己的父母,再不济,我们还有爱自己的自己。

然后再去想想那些名人,或者身边的人,我们看到了他们的优点,他们的闪光点,此时我们要告诉自己,其实也许他们在这一点优秀,但是他们也有无法解决的问题。

这样想我们就会好受很多,我们也会轻松很多。

学会在现实中找到平衡点

最后我们要在现实的生活中,找到平衡点。

也就是也许我们无法赚到很多钱,那么我们就不追求赚很多钱了,我们只需要追求在现在生活情况下,安稳踏实就好了。

不要去想大富大贵,也不要去想出人头地,只要我们过好自己,其实对父母来说就是最大的安慰。

所以不管是什么事,我们都要学会找到平衡点,让自己变得轻松一些,这样慢慢我们就会减少焦虑,让我们的心态越来越好。

其实现在的社会,焦虑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我们要学会去自我调整。

毕竟我们的人生还很长,不要被眼前的一件事所打倒。

所以,告诉自己慢点走没关系,一步一步走没关系,只要自己心中舒服就好。

穷一点又能怎么样呢?只要心中开心就好。

-END-作者简介: 晴风,用一书一笔,了解人生百态,唯愿握书解人生,执笔暖人心。

  《焦虑症的自救 演讲访谈篇》读后感(六):得了精神焦虑症如何自救?用好访谈中的这4招,让你学会自我治疗

  

有个女孩子,她以前在一所精神病医院治疗,但是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最后医生建议她回家,说根本没救了。后来,这个女孩子找到了新的医生,而这个医生最后帮助到了她。

这个医生是怎么做的呢?她每天早上都去接这个女孩子,带着她来到医生的诊室,甚至周末也是如此。经过1年的治疗之后,这个女孩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并且找到了一份打字员的工作。虽然这个女孩患有风湿病,但这并不影响她使用打字机。

这个女孩子的治疗过程并不容易,她在精神病院受到打击之后,才找到这个医生。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女孩就躺在床上,甚至不愿意看医生一眼,她虽然按时吃饭,但却不想做任何事情,最后是靠着医生的耐心开解,她才愿意接受医生的治疗,事实证明,这个女孩子选对了。

一、《焦虑症的自救 演讲访谈篇》:针对神经症状的访谈,并给出相关建议

这个医生就是克莱尔•威克斯,这个女孩子就是她其中的一个精神焦虑症患者。得了精神焦虑症的患者,他们会害怕看到让自己恐惧的东西。

这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一位能发现他的问题出在哪里,了解他在想些什么,了解他对自己的状态的看法,并鼓励他重拾战胜病魔的信心。而跟女孩子有这样烦恼的患者还有很多,在《焦虑症的自救 演讲访谈篇》这本书里,威克斯医生根据实际给了患者更多的建议。

《焦虑症的自救 演讲访谈篇》是现代焦虑症治疗的先驱克莱尔•威克斯经典代表作《焦虑症的自救》系列的第三部,也是她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

《焦虑症的自救 演讲访谈篇》是威克斯医生在专著之外面向观众、患者和同行专家,对自己的治疗思想和治疗要点的重申和探讨,是她在86岁高龄时面对全世界读者的最后一次答疑解惑。

通过对话的形式,让读者能更加真切地体会到她的治疗理论和方法的精髓。《焦虑症的自救 演讲访谈篇》这本书与她之前的作品有所不同。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来自她在1983—1986年间接受的访谈和公开发表的谈话,是她在专著之外面向观众、听众、患者和同行专家,对自己的思想和治疗要点的重申和探讨,是她最后留给这个世界的贡献。

二、《焦虑症的自救》:威克斯医生的治疗方案,让数千万焦虑症患者受益无穷

克莱尔•威克斯医生的治疗手法和传统的不同,可以说她的方法是独辟蹊径式的,虽然她在患者中影响极大、备受拥戴,但在主流心理治疗领域,她的理论和方法却在很长时间里被嗤之以鼻。

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认知行为疗法的积极发展,她的理论和方法的价值才被广大医生和治疗师正视和承认,逐渐被吸纳进现代心理治疗中。

如今,她的治疗思想和方法已经成为现代心理治疗的一部分,国际知名临床心理学领军人和精神病学家、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家奖获得者戴维•H.巴洛评价她:“多年来创造了一种治疗方案,让数千万患者受益无穷。”

1、为什么说威克斯医生的治疗方法是独辟蹊径式?

之所以说克莱尔•威克斯的治疗方式是独辟蹊径且有效的,是因为她曾经也深受神经症的折磨,所以她说的话很接地气,而不是居高临下式的说教。她善于聆听患者的心声,对患者的苦痛感同身受。

威克斯在20多岁时患上了神经症,在经历了几年的焦虑和恐惧状态之后,才悟出“接受会让恐惧平静下来”这个方法,而她也靠这个方法最终治愈了自己。

她开创性地将神经系统的生理原理与神经症联系起来,一针见血地指出患者根本的致病原因,帮助患者看清病症,重拾信心。

2、《焦虑症的自救 演讲访谈篇》中的治疗方法和传统的有何不同?

克莱尔•威克斯是一位享誉世界的神经症医生、内科医生,现代焦虑症治疗的先驱,被称为“解开焦虑症密码的女人”。她提出了一整套简单易行的康复计划,首创“面对、接受、飘然、等待”的基本治疗原则。

并把关于神经症的知识点和解决方法写进《焦虑症的自救》系列作品里,帮助世界各地的患者学习自我治疗。这四个治疗方法如下所示:

(1)面对:意味着不要消极逃避,越是恐惧越是要进入到那个环境中去;不要担心情况会变得更加糟糕,也不要焦虑不安地给自己找事情做。我们要做的就是先进入让我们恐惧的环境中去,有恐惧的地方,就有康复的机会。

(2)接受:不要固执抵抗,放平心态,给自己找点事情做,接受让你恐惧的东西。

(3)飘然:不要过分关注让你恐惧的东西,不下任何难以达成的决心,尽可能少地逼迫自己,放松身体。

(4)等待:不要太过于心急,时间是最好的良药,时间和理解会抚平所有的伤痕。等待是这4个原则里面最难的,很多在看不到好转的时候,马上就放弃了,觉得这种治疗方法没有用,觉得自己没救了,然后陷入新一轮的恐惧当中,从而病情更加严重。

三、克莱尔·威尔斯对于焦虑症的贡献:有些人死了,但她的精神还活着!

克莱尔·威尔斯对于焦虑症的贡献是非常大的,在完成这部作品的第二年,威克斯医生离世。她把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献给了神经症治疗领域,献给了患者,这本书也成为她留给世界的最后瑰宝。

有些人死了,但她的精神还活着,克莱尔·威尔斯在神经症上的贡献也是如此。她留下的关于焦虑症的理论和方法的价值逐渐被广大医生和治疗师正视和承认,被吸纳进现代心理治疗中。

她首创的“面对、接受、飘然、等待”的基本治疗原则和方法,会一直帮助世界各地的患者学习自我治疗,从而在再次面临焦虑症时,能够学会自救。

  《焦虑症的自救 演讲访谈篇》读后感(七):焦虑症的自救演讲访谈篇丨现代治疗先驱,焦虑症患者社群力推读物

  

题记:因为自己患有焦虑症且被困扰多久,所以为了走出焦虑症的困扰之中,我不断地行走在如何治疗焦虑症的路上。一次偶尔,接触到克莱尔·威克斯的作品,并且按照他所写的《演讲访谈篇》以及《实战篇》这两本书中所讲到的案例、治疗方法成功摆脱了焦虑症的困扰。

在全世界,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遭受神经症的折磨。这种折磨主要表现为对“正常生活”的无力感,还有的人,由于家人试图应对他伴随焦虑症而来的大量令人困惑的症状。所以,焦虑症在摧毁患者本人的同时,也摧毁了他的家庭。《焦虑症的自救 演讲访谈篇》整本书用演讲访谈的形式向大家介绍了神经症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帮助患者走出疾病的困扰,重拾自信心!

通过此文,您将了解到以下信息:

一、本书作者克莱尔·威克斯医生的简介

二、什么是“焦虑症”?患者该如何摆脱疾病的困扰?

三、什么是“神经疲劳”?患者该如何摆脱疾病的困扰?

四、恐惧症和强迫症是一回事吗?患者该如何摆脱疾病的困扰?

五、什么是抑郁症?患者该如何摆脱疾病的困扰?

六、总结:康复之路上的“拦路虎”

一、本书作者克莱尔·威克斯医生的简介

克莱尔·威克斯,享誉世界的神经症医生、内科医生,现代焦虑症之类的先驱,享有“解开焦虑症密码的女人”美誉。

退休之前为一名内科医生,主要诊断内科疾病。

1963年从医院退休,在退休之后的26年里,一共写了4本关于神经症的书,全都畅销海内外。

20多岁的时候,她自己患上了神经症,和所有患病的患者一样,她也同样经历了几年的焦虑和恐惧状态之后,悟出“接受会让恐惧平静下来”而最终治愈了自己。也正是因为她本人的这段经历,才开始了她对神经症产生浓厚的兴趣,37岁转而学医,并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成为一名内科医生。

当时,在心理治疗领域中,还无法对神经症做出一个明确的解释,并且也没有任何有效治疗方法的时候,她开创性地将神经系统的生理原理与神经症联系起来,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患者致病的根本原因,提出了一套简单而行之有效的康复计划,首创“面对、接受、飘然、等待”的基本治疗原则,并写进了《焦虑症的自救》这系列作品中,帮助了世界各地的患者学习自我治疗,看清病症,重拾自信!

二、什么是“焦虑症”?患者该如何摆脱疾病的困扰?

焦虑症是一种最常见的神经症。焦虑症患者长期处于焦虑状态,而这种焦虑状态最终会演变为内心的恐惧感。

焦虑症主要分为两种:

1、由某些特殊原因,可能是悲伤、愧疚或者羞耻的情绪导致的焦虑症。这类焦虑症患者心里清楚自己的致病原因,并且会努力尝试与疾病做斗争。2、焦虑症是由某些突然出现的压力或者严重的身体创伤,比如一次严重的大出血、突如其来的车祸或者是任何其他突发事件而带来的压力造成。

威克斯医生引用患者实例分析:

之前接诊过一位女患者,如果没有人陪同,她甚至不敢迈出家门半步。威克斯医生对她只进行了一次咨询,她就痊愈了。后来,她找到本书作者威克斯医生,告诉她说:“恐惧感已经烟消云散啦!不管做什么都不会再有那种恐惧感。甚至去高楼的顶层(一座14层的大楼),都不会有任何恐惧感。”

如何引导患者走出恐惧感之中?

引导患者按照4步来走:面对、接受、飘然和等待!

直面恐惧,尽量让这种感觉来吧,放松身体,对于任何症状都要完完全全地接受。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改变自己的心情,打破病症形成的套路,从之前对病症感到恐惧转变为勇于直面恐惧,通过直面恐惧的症状来摆脱恐惧,而不是通过习惯某个特定的地方。

所以,即使康复之后还有可能感到恐慌,但是它已经不那么中亚哦,也不那么可怕。

这其实就是康复的关键所在!

康复的关键其实并不是病症的消失,而是自己要打心底里不怕它!

三、什么是“神经疲劳”?患者该如何摆脱疾病的困扰?

神经疲劳堪称神经症中最令人痛苦的基本之一。

患者安妮自述病情:

在我患上神经症......在我20岁的时候,我就患上了神经症,现在我已经30多岁了。一天半夜,一个小偷进入了我们的家里。当时,我听到有人正在上楼,我害怕极了,甚至说魂飞魄散也不夸张。我想谁遇到这种情况都会被吓坏的。由于不知道来的人是谁,更不知道他是怎么进来的,所以感觉更加恐怖。自那以后,我的睡眠就出了问题,因为我已经被吓坏了,这件事完全打乱了我的正常睡眠模式。大家都知道,人如果无法获得充足的睡眠,身体机能肯定会出问题。更糟的是,那时我正在准备结婚的档口,压力巨大......后来情况越来越糟。我越是劳累,内心就越是恐慌;越是恐慌,睡眠就越是不足,自己就感到越是累。

威克斯医生分析:

神经疲劳可以分为四种:肌肉疲劳、情感疲劳、心理疲劳以及精神疲劳。

神经疲劳的产生是循序渐进的,人们几乎察觉不到。最后出现一些复杂症状的时候,患者常常以为是什么“妖魔鬼怪”在兴风作浪,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只是神经疲劳而已。

如何引导患者走出神经疲劳之中?

首先,向患者解释他们的真正处境是什么;其次,告诉他们这个境况是可以改变的。最后,强调坦然接受病症,这样才会使得情况有所好转,最终获得康复。

四、恐惧症和强迫症是一回事吗?患者该如何摆脱疾病的困扰?

恐惧症和强迫症是一回事吗?

威克斯医生:这两者不是一回事,但是它们确实有相似之处。

恐惧症是指对某些特定的对象或处境产生非理智的持续性恐惧情绪。

强迫症则是指强迫性思维和强迫行为以一种不正常的方式占据人的正常思维。

威克斯医生引用患者实例分析:

患者真实故事:

一位妇产医院的护士,是一位恐惧症患者。和其他恐惧症患者一样,她所患的恐惧症表现为害怕自己会伤害别人。

当她抱着刚刚接生出来的小孩,准备为孩子洗澡的时候,她会感觉到自己分裂的另一面,似乎控制不住自己的那种想要伤害这个新生婴儿的想法。

当她看着怀里软弱无助、任由自己摆布的婴儿时,她和普通人一样都会产生:“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要让宝宝受到任何意外的伤害。”可是,她的神经却又实在太过于敏感,想法很容易发展成为:“要是我故意去上海这个婴儿怎么办呢?”

当她抱着婴儿站在窗户边时,她又会控制不住地想:“要是我故意把婴儿扔到窗外怎么办?”

......

她整天都害怕婴儿会出现什么意外,所以整天都把婴儿抱在怀里。

威克斯医生逐步引导患者:

引导患者明白那种想法只不过是因为心理过于疲劳而产生的,并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告诉她,不要强迫自己去阻止那些奇怪的想法出现。因为越是告诉自己千万不要那样做,反而会让自己越注意那一点,从而愈发地胡思乱想。应该学着接受自己会出现的这些想法。让她知道,那些想法究竟是为何产生的,究竟是些什么东西。明确告诉她,那些想法不过就是心理疲劳状态下产生的一种奇怪的、有些可怕的想法而已。自己并不是攻击性的人,也没有什么不正常,自己是富有爱心,但心灵脆弱的善者。

五、什么是抑郁症?患者该如何摆脱疾病的困扰?

抑郁症也是神经症患者在康复路上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障碍。

抑郁症患者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1、患者没有患神经症,只是会受到抑郁症的反复发作困扰。

这种患者会在不同程度上进行自我治疗,但是他们自我治疗的方法是错误的。

面对这种抑郁,应该这样做:

当感觉到抑郁感要出现的时候,应该坦然接受。保持平稳的速度,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这种抑郁只是暂时的,可能是由生活中的某件小事、某个想法或某段记忆引起的,也可能是因为太疲惫了。

威克斯:正确的做法是——面对它、接受它,放轻松,不要试图逃避或者抗拒。

2、深受情感疲劳和心理疲劳的折磨,最后陷入了抑郁症中而无法自拔。

对于这种抑郁症的患者,及时发现很重要。

这种情况的患者,康复需要更长的时间,因为这种抑郁症会耗费患者大量的体力,并且可能会使得患者体力透支。

康复关键:

患者家属:对于这种患者来说,家人的理解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患者本人:

应该明白,自己的肾上腺素会枯竭,所以需要补充、调整肾上腺素的分泌;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不要把自己逼的太紧,给自己施加太大的压力;永远要记住,自己的身体需要调理、元气需要恢复;需要保证进食,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保证充足的睡眠......等等;最重要的是,肾上腺素枯竭状态需要慢慢地调整过来。

六、总结:康复之路上的“拦路虎”

“拦路虎”之一:记忆。

疾病带给患者的记忆很可怕,总是喜欢在那里虚张声势,企图让努力想要变好的患者相信,他是不会变好的,或者是他并没有好转。

记忆通过两种方式来操控患者:

立刻发挥作用:即所谓的“记忆闪现”。必须学会正确处理自身情况,学会不要让记忆在康复之路上拖自己的后腿。在很久以后才发挥作用:这是一个挫折,患者本人需学会以正确的方式面对挫折,获得更多应对病痛的经验,对康复更加有信心。

不管用哪种方法,治疗的目标只有一个——帮助患者培养正确的内心声音!

如果你也不幸被焦虑症疾病的困扰,不妨翻开《焦虑症的自救》系列书看看,对照书中所写的实例以及康复方法一一去做,相信你也一定要走出焦虑症的困扰之中,重拾健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