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三千的你》读后感1000字
《月薪三千的你》是一本由燕子坞主人著作,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月薪三千的你》读后感(一):月薪三千的你,路在何方?
前段时间,和刚刚大学毕业的表妹聊天。言语间,她透漏出很多不甘心。作为一名普通的二本毕业生,她在求职中屡屡碰壁。有几家向她抛来橄榄枝的企业,给出的薪资令她十分失望,大多都是3000元左右。她又失望又不甘心,不甘心只拿3000元的工资。我劝她说,职业生涯需要一个起点,不妨找一家企业先去试试,积累一些经验。不甘心只拿3000元的工资是一件好事,人可以拿一阵子3000元的工资,但不能一辈子拿3000元的工资。
人生就像一场游戏,不断地升级打怪兽。在这个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技巧是必不可少的。燕子坞主人的新书《月薪三千的你:从能力提升到能力变现》给出了年轻人成长的路径。这本书中有很多人的亲身经历,从这些事例中,我们能够明白年轻人实现自我突破需要掌握的能力。
一、月薪3000的你,该懂的说话技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高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
职场是讲究情商的地方,我们要把握人性,说出来的话要让别人爱听,避免“祸从口出”。
美国第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有一个外号叫做“一扇老橡木做的门”。意思是他定听不进去任何批评的声音。只要有人提出批评的意见,都毫不例外的被挡在了门外。
然而唯独有一个人的话,威尔逊能听进去。此人就是他的智囊团之一,爱德华.豪森斯,人称“豪斯上校”。豪斯上校很善于捕捉总统的心理。他发现威尔逊总统,是一个固执己见的人,而且非常抵触别人在公共场合提出相反的意见。因此每当有不同的意见时,他都不会在公共场合提出,而是私下去总统的办公室进行沟通。随后总统都能够采纳他的意见并做出改变。
职场新人懂得沟通技巧,可以帮助职场新人更好地完成任务,实现突围。
二、月薪3000的你,该怎样做事
月薪3000的你,该以怎样的态度做事呢?是破罐子破摔么?反正你就给了我3000块,就好分内的事就行了,其他的都不关我的事。
你需要明白:你必须在拿3000工资是,先体现出8000的价值,老板才愿意买单。
还是穷小子的洛克菲勒,非常仰慕大公司。他认为大公司是成就自己人生的重要阶梯。他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要到一流的公司去,要成为一流的职员。因为一流的公司,会给人一流的历练,塑造一流的能力,让人得到一流的见识,还会让他得到一笔丰厚的薪金--那是开创他未来事业的资本。
但是在他求职的过程中也吃了很多苦头。被一家银行拒绝了,被一家铁路公司拒绝了……在炎炎的夏日里,每天8:00出门,迎接新一轮的预约面试。一连几个星期,接连失败。直到1855年9月26日,他被亨特.特尔公司雇用。他一直把9月26日作为自己的“重生日”来庆祝。
这份工作无疑是他事业开始的转折点。他在这里蛰伏充电,等待展翅翱翔的那一天。
三年后,洛克菲勒带着超人的能力和自信,离开了亨特.特奥尔公司。他和格拉卡先生合伙创办了格拉卡-洛克菲勒公司,开创了为自己工作的历史。
大部分人都需要有一个人生的蛰伏期。想要走向人生巅峰,除了那颗不甘的心,更多地是需要脚踏实地。
《月薪三千的你》读后感(二):撬起世界最佳的支点是你自己丨写给月薪三千的你
文丨十里荷塘
今年的疫情像一面残酷的照妖镜,把我们惧怕的某些生存中艰难的点放大,让人在人生多艰的感慨中忽然就看到了自己的不安全来自于哪里。
朋友小苏说刚入职的时候,觉得老板看不起自己,那我们还不在乎他呢!就给我们那么点儿工资,吃不饱,饿不死,他指望什么要求我们对待工作精益求精?然后就理直气壮地放任自己一路那么疯玩下去。可是忽然有一天,公司的业务上出了点岔子,一个和小苏同期入职的妹子,在那个紧要时刻胸有成竹地顶上了那个“缺口”,不仅没有造成损失,还给整个业务汇报带来了让人意想不到的风采。一下子将那张岌岌可危的大单留住了,公司老板兴奋之余,除了给妹子奖励了带薪休假,单子的提成,还给妹子的工资从2800一路开到了6000块钱,说只要干得好还有升职的可能,小苏的心都颤了。
下来后他跟我们算了一下,这个妹子这次的临危不惧带来的是将近6万块钱的收入,和工资的翻番。小苏说,这下子他算是知道了,不是老板不给他们高薪,是在你没有拿出你值得那份高薪的能力之前,老板不会轻易给你开出高薪,毕竟,在我们的大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才了。
从那次开始,小苏开始发愤图强,和以前相比简直算得上是脱胎换骨。当然事实上,他的公司老板也不是傻子,很快小苏的业务能力也显露出来,没过多久就成为了老板的左膀右臂,那待遇还用想吗?
所以,如果你现在还是发愁为什么你的薪金只是区区的三千块钱,那么你应该反思的只怕还有为什么你的业务能力还没有得到全面的提升,在关键的工作场合能够“技压群雄”?
反正,换位思考,如果你是老板,你会不会给你这样的员工开出匪夷所思的高薪呢?
人生就是这样吧,总会有不同的人生阶段需要人不断地精进,你不可能永远在同一个位置停留。人总是要进步的。
《月薪三千的你:从能力提升到能力变现》也是这样的一本书,作者在书中也为我们解析了为什么有的人的薪金总是跟不上他的欲望,但是他在这一时刻最需要的就是和前文中的小苏一样,在能力提升方面有个质的飞跃才可能实现能力变现。
有的人认为自己非常努力,可是获得的却不值得,那么你要反思一下你是不是只是貌似很努力?毕竟实质上的进展是骗不了别人的,有没有在业内的行家里手面前不太可能藏得住。有句比较刻薄的话是“怀才”就像怀孕,是不可能永远不能被发现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比了解世界更重要的是了解你自己,人生在世,什么最重要,在你的人生清单里一定会有顺序的。如果你认为你的待遇比不上你的能力的投入,那么你需要在众人面前的精彩亮相,你要为此寻找机会并将自己的不可替代的实力展现在众人面前。
现在是自媒体创作风行的时代,为什么李子柒、李佳琦和薇娅脱颖而出?在他们蝶变之前也有一段难忘的艰苦岁月,扛过去了你就是胜者为王,抗不过去的话你就要自甘平庸。这是成年人都懂得的道理,没有什么捷径和玄机。
作者燕子坞主人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在你月薪三千的时候,做月薪八千的事》,引起了各界争议,这也算是切中了社会的痛点。实际上这篇获得广大认同的文章的主题只有一个就是停止对生活的抱怨,找到自我变现的切实方法。这也是后来作者写作这本书《月薪三千的你》的初衷。
没有人可以什么都不付出就能收获到不可思议的成功,所以,月薪三千的你,加油吧,给自己一个努力进步的机会,终有一天,你会感谢那个默默无声努力拼搏的自己!
(全文完)
《月薪三千的你》读后感(三):《月薪三千的你》:为什么你的努力不值一文?
每个人在职场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月薪过万。不管是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月薪过万,仿佛就是一个标准,评判你过得好不好的标准。那么,谁最想月薪过万呢?我想,就是那个月薪三千的你吧。
很多人仿佛有这么一种错觉:你给了我3000块,那么我只需要做3000块的活就好。可是,老板不是傻子。他只看你的“价值”。而这种信息差和不对等,也造就了一个现象:年轻人频繁跳槽,企业家老是找不到人。
01、为什么月薪三千的你喜欢说“不”
曾发现这么一个有趣的事,一个人的爱争辩指数和他的月薪大抵是有点关系的。也就是说,一个人拿三千以下的月薪,要比月薪涨到8000的时候,爱跟别人因为鸡毛蒜皮的事不停的争辩。
我跟朋友说:当你收入越高,眼中值得争辩的问题的段位也越高,争辩的方法也是越科学的,自然无谓的争辩也就少了。可是朋友并不赞同,反而说:应该是你不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争辩上,才有更多的时间去考虑经营自己的事业。
其实,在那些无谓的“战争”中,你定义的胜利并不是对错,而是出一口恶气。我们争辩的不是某一些事情,而是借着这些事情,发泄我们工作的压力、生活的辛苦,以及工资的低廉。
02、为什么你的努力一文不值?
职场中,有这么一种错觉:我已经很努力了。可是,努力似乎并没有被看到。其实这很正常。在老板看来,你的努力其实毫无价值。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工作以后还把“努力”当成免死金牌的人,都是混入职场的“学生党”,或者是刚毕业的大学生。
很多人在职场上会不由自主的代进一种错觉:只要你努力了,犯错了并不要紧。小时候,当考试没考好,但因为努力了,所以会得到父母和老师的安慰。可到了职场,努力并不是“免死牌”。
试想,你可以不努力吗?肯定不行。努力,本就是每个职场人站在起跑线的基本配置。如果一个整天喊着“我已经很努力”的人,在职场上,并不会得到重用。
不仅如此,我们的工资也不是按“努力”来计算的。
大多数公司的工资构成大抵是:底薪+绩效。而绩效则是由人物的数量和质量构成的,也就是说你做了多少和你做了多好,与你努力了多少并没有半点必然的联系。
努力,在职场中,说他重要并不是特别重要。说不重要,但也不一定。可是站在老板的角度上看,如果一个人并没有业绩,也没有贡献。那么,即使他天天007,迟早也会下岗。
最后,空喊着努力的人其实只是不会时间管理。
如果有甲乙两个人,甲每天加班到半夜十二点,家人父母什么都不要,一心只在工作上,但任务还是完不成。而乙每天上班喝咖啡看杂志,准时下班,但交代的任务都完成了。如果你是老板,你会更喜欢谁呢?
毫不怀疑,大家肯定选乙。
这不禁让我想到一部日剧《我要准时下班》,女主角结衣在一个加班环境浓厚的国家中,一反常态。每天准时下班,到点就走。可是,很奇怪的是,她的任务完成的都是特别好。而且还升到了项目负责人。
所以,努力和工作完成成正比吗?不是的。我们喊着努力,其实只是为我们没有能力找的一个荒谬的借口。更多成功人士其中的一个特点就是擅长管理和使用时间。
如同东山结衣,上班的时候,认认真真的上班,甚至连厕所都来不及去,只为了准时下班。这是她的追求。
所以,年轻人,要给你一个忠告:职场,不看重努力,只看重业绩和结果。
《月薪三千的你》读后感(四):874万大学生就业难,偏有人月薪20万:想要一飞冲天,就从现在做起
金秋9月,又有一批大学生毕业,转型为“职场新鲜人”。和以往不同的是,今年874万应届毕业生,既没有喧闹的毕业仪式,也没有酣畅淋漓的同学聚会,突如其来的变故和应聘无门的压力,让他们荣获“史上最难毕业生”的称号。
而另一方面,做自媒体、当主播、开网店等父母眼中“不务正业”的职业,被教育部7月一则通知,纳入就业渠道,开拓了就业的新思路。
一方面是有需要企业的虚位以待,另一方面是传统教育下学生的无法就业,为什么就业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总是这么微妙?
答案其实很简单:在父母和老师羽翼下,悠闲过四年的大部分大学生,还沿袭着传统社会中的人生剧本,以为世界还是过去的模样。
更令人扎心的是,那些在大学里看似不着调的同学,却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胜出了。
有新闻报道,南京有一位学生刚毕业,就月入20万。因为她正式将干了1年多的直播事业“转正”,成为了一名网络主播。
虽然这份工作远没有他人想的那样光鲜亮丽,但是依靠自己努力,不伸手向父母拿钱,让她感觉无比骄傲。
豆瓣人气作者,燕子坞主人在新书《月薪三千的你:从能力提升到能力变现》就这样总结:
“一边是志得意满中的你的人生赢家,一边是泱泱大众中的你,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如此心碎的差距?……最大的差距只在于‘选择’。” “一个选择的得失看似无关紧要,却以‘后台积分’的方式,不断运算这你的人生结果。”早晨起来,是选择翻身继续睡回笼觉?还是一个挺身下床,为吃一顿营养丰富的早餐?
午饭后,是自己一个人沉下来,静静读一本好书?还是和别人吐沫横飞地聊八卦,侃大山?
回家后,是锻炼后就在10点关灯入睡,为第二天养足精神?还是熬夜刷剧打游戏,第二天起床昏昏沉沉?
……
你现在每一个不起眼的选择,都造就了未来的自己。
和一般作者相比,燕子坞主人的个人经历,也颇为传奇:
他是福建互联网龙头企业市场负责人,利用业余时间写作,成了豆瓣人气作者。专栏“月薪三千的你”长居豆瓣职场类专栏榜首,为很多处在迷茫的年轻人,指明了发展方向,作品也被《福建日报》《青年文摘》《读者》等多家知名媒体发表。
燕子坞主人从自己的个人成长的经验出发,用42篇案例,总结了个体精进的要点,文笔幽默风趣、直指要害。
《月薪三千的你》虽然乍一看是职场图书,但是我真诚建议每一位大学生,都读一读。因为大学校园,其实就像一个“小社会”,可以帮助你提前演练可能遇到的困境和挫折,并且及时修正。
书中一共六部分内容,我会结合在高校工作的经验,分享其中两部分内容,剩下的四个部分:如何自处、有效努力、如何与人相处和“早些出发”,也一定要自己读一读,绝对不会后悔。
从现在开始,经营自己的品牌
也许你看到这个题目,会感觉诧异:
疯了吧,我也不是网红大V,也不是商家企业,上大学是读书,经营什么品牌?
但是不要忘记一点,现在好多内部招聘,都是通过老师和师兄师姐的推荐。让自己成为别人眼中“靠谱的人”,被看见的概率肯定大大增加。
有的人,甚至在微博上和公司高管互动,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被对方青眼有加。
想一想自己最希望给别人传达出什么样的形象,可以参考如下内容:
“我们最希望在别人心中留下的印象,不外乎三种;对某些领域很有研究(才华),为人做事很可靠(人品),有成熟的社交圈子(人脉)。”很多人会不屑一顾:这样太累了啊,年轻人就要活得中二潇洒!有啥好装的呀?
请注意,我这里不是让你装,而是根据自己的特点,打造属于自己的人设和品牌。你爱好摄影,就可以在朋友圈分享图片;你爱好阅读,就可以在朋友圈转发自己的文章。
当然,干货和休闲内容的比例,可以按照7:3的分布来做,或者直接朋友圈分组,对某人可见。
总是迷茫,那是因为你对自己不够狠
很多大学生最常见的状态,就是迷茫与纠结:
你刚上大学,专业是父母选的,根本提不起劲去学习;
你明明立下新学期要好好学期的FLAG,但是总没办法坚持,总忍不住下课开电脑、上课玩手机;
你和同学总说不上几句话,你看不上他们,他们也看不上你,想改变又没有技巧。
……
承认吧,其实你就是没那么想改变而已!
专业不喜欢?那就考到年级前15%,按照学校政策申请转专业;
没办法转专业?那就修第二学位和专业,为人生提供多一种选择;
没办法专心学习?那就拔网线、退微信、做番茄时间……
日本时间设计师荒河菜美分享过一个例子:
有位重度沉迷网络的女生,到了不上网一分钟都难受的地步。 后来终于把心一横,用剪刀把电脑的电源线剪了,瞬间就治愈了。荒河菜美说,每个人都有成长的欲望,但真正获得成长的人,懂得去除妨碍成长的东西。
这就是人间真相:只要你想改变,方法总比问题多!
最可怕的是,你一边哀叹自己做不到,一边又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那就谁也拯救不了你了!
写在最后:
英特尔前CEO葛洛夫有句名言,当我不知道答案时,我总是选择更艰难、更痛苦的道路。
对很多人来说,大学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选择。但是没办法人人都能顺心如愿。没有达到理想的分数,只能将就上一个不入流的学校,任谁都没办法对未来充满希望。
这些人,恰恰忘了人生最关键的秘密:
认知决定行为,行为改变命运。
想要接尽那道光,守株待兔是没有用的,只有不停地走,坚韧地做。
注: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月薪三千的你》读后感(五):《月薪三千的你》:找准方式技巧,助力能力的提升与变现
作为职场奋斗者,你是否曾在工作中遇见这样的困扰:
工作中力不从心,自己的能力达不到岗位需求;明明讨厌自己的主管和同事,还要每天带着面具虚伪地打招呼;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可是不知道自己能做点什么?
种种问题的出现,当困扰已经开始变成阻碍时,我们到底该怎样去做出改变呢?
今天,我们要解读的书是燕子坞主人的作品《月薪三千的你》,全书将带你通过突破当前自身局限,开拓全新的成长路径。
在这本书中,燕子坞主人融入了丰富的职场经验,为你清晰呈现精准提升自我能力的规划路径。
学会自处和努力、练就职场高情商、正确认识和规划发展,通过以上三大能力提升的方式,直击职场人能力缺失的痛点,深入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用全新视角带你找准方式技巧,扫清事业发展道路上的各种阻碍,提升自我格局,改善思维,助力能力全面提升。
思维导图制作:秦浅接下来,我将分析三种能力提升的方式,通过拆解其中具体技巧和案例给大家分享一下这本书的精华。
能力提升方式一:学会自处和努力
当我们的月薪还远远达不到我们的要求时,究竟应该通过何种方式提高我们的竞争力呢?
第一种,学会自处,这将为你的能力提升做好铺垫。怎么做呢?
首先,技能和态度很重要。你必须要有做好事情的技能和想做好事情的态度。只有技能没有态度,做事就没有冲劲儿,遇到困难你主观上就不想解决;而只有态度没有技能,做事就只剩莽撞和空谈。你可以想想平时自己做不好、做不成、坚持不下去的事,是不是都有以上的问题呢?
其次,我们需要在工作、生活当中减少自己说“不”的频率,停止无谓的争辩和谩骂,拒绝做情绪的奴隶。养成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而不仅仅是提出问题和吐槽。在和别人交谈时,尽量减少发表毫无价值、毫无建设性的意见和观点,有时候一份肯定与倾听非常重要。
再者,自处的过程当中,多点阅读和旅行,这将帮助你找准自我成长的动机,从别人的世界中看到更广的视野和格局,逐渐完善你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最后,你必须要有自信。自信能让你成为自己的头号粉丝,让你的缺点变成优点。其中不得不提的是,有时候自爆缺点是会有“神奇效果”的,别害怕出丑、别担心自嘲。其实,当你能够真正接受自己的缺点时,最美最酷的自己,就会不经意间出现。
这里就可以来聊聊德云社相声演员岳云鹏。
岳云鹏本命岳龙刚,早年经历里他给人看过门,学过电焊,在饭馆当过服务员,后来因为机缘巧合认识了现在的师傅郭德纲,得以投身德云社门下,开始了自己的相声演员生涯。为了说好相声,岳云鹏曾经在大冬天站室外拿着《法制晚报》大声朗读,练习普通话;在小剧场打杂时,也经常通过看别人表演来学习,他的这份坚持和干劲让他稳扎相声基本功,也正是这样的历练,即使是初次登台的胆怯也并没有击退岳云鹏想好好打磨这项技艺的心。在舞台上的自信与洒脱,得益于日常的舞台积累,得益于多思多问多练的勤奋,从原来月薪只拿1000块钱的服务员,到现在家喻户晓的相声演员,岳云鹏靠着日积月累地打磨,最终得以在舞台上发光发热。
岳云鹏的奋斗故事,透露出简单的小人物身上往往也能集聚巨大的能量,这股能量,恰恰是需要依靠努力来迸发的。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第二种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方式:懂得努力,它将为你的能力提升添加动力。
你知道怎么努力吗?努力是需要用对方式的,错误的做法只会让你瞎花力气白做工。正确的途径是:在你整个“努力”过程当中,需要让它“开花结果”,顾名思义就是你需要取得实质的成绩,例如通过你的努力你掌握了快速制表的技巧、通过你的努力解决了顾客投诉后产生的棘手问题等。同时,你还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增加努力的可见度,例如碰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尤其是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有好的结果的,这时更要让你的主管能看到你的“努力”,也就是从中看到努力的价值,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的智商与情商得到了双重的锻炼。
用对方式固然重要,但你一定要知道,努力是需要付诸行动的。这里有值得注意的三个小点,分别是:重视“早到”、重视“运用”以及重视社交礼仪。当我们当下此刻还没有办法拿到高薪时,蛰伏修炼是最好的方式。自处,是锻炼心态和技能;努力,是磨炼意志和毅力,这两者在你能力提升的过程当中缺一不可。
能力提升方式二:练就职场高情商
有的人可能听过这样一句话:成功人士不一定要很聪明,但一定要情商很高。
果真如此吗?在职场中,高情商到底能够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到底应该怎样练就职场高情商呢?
这里有三种不同的小诀窍:
第一,掌握当机立断的决策意识。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职场当中必然会出现的问题了,关于“跳槽”那些事儿。
同一年毕业的同学小郑,拿着同样的大学本科学历,却在3年发展后接连不断地跳槽,每次都是恰逢拿年终奖之前就离职,但奇怪的是,每次工作都越跳越好,职位、薪资也越跳越高。同学会的时候聊天说起,他告诉我们:“有机会可以拿到更高的薪水为什么不跳?更何况,还是同行业有竞争发展的龙头企业呢。”这个时候你可能会问,那小郑为何不等过完年再跳槽,放弃年终奖不觉得可惜吗?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他放弃丰厚年终奖赶去新公司报道的决心,且证明了人心都是肉长的,公司同意了他提出的补偿条件,小郑的月薪比原来谈的还增加了3%。从长远看来,增加的收入肯定超过那笔年终奖。
跳槽的时机很重要,但是,这个时机是掌握在你自己手中的。
当你能真正理解时间价值比年终奖重要时,那么做决定只是当下一秒而已。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跳槽过程当中能否当机立断,最可以验证新工作在你心中分量,同时,它也在检验着你对新工作的把握。关于跳槽,看的是你全局谋划的观念。权衡利弊固然不错,但同时需要你有坚决、果断的决策意识。
第二,掌握高情商的处事方式。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提出:
情商比智商更为重要,它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能力。高情商可以运用在职场当中的方方面面,比如说当你想要获得一份新工作时,高情商的处事方式,能帮助你在面试过程当中,最大限度地展示自身优势与竞争力。
又比如,当你如愿进入心仪的企业公司时,如何处理与老板、主管(领导层)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异常重要,因为这将关系到你在该公司的发展和成长。如果你熟读历史,会发现辅佐朝政的大臣,都是变着花样、抢着让皇帝关注自己、重用自己的,就拿耳熟能详的和珅来说,史书中透露出和珅得盛宠的首要秘诀就是“迎合帝意”,放在当今时代的都市职场来说,其实就是教会我们,做事要符合领导的想法。学会察言观色、投其所好,诸如此类的做法,绝不是让你溜须拍马,而是让你更好地站在领导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破除对立面的偏见,当你发现与领导的相处变得不再困难时,工作不就更加得心应手了吗?
因此,尽管你还是会在工作中遇见讨厌的领导或主管,但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同样能帮助你解决工作中不必要的人际摩擦和阻碍等问题。这里,给大家一点小提示:
面对难缠、讨厌的主管时,你可以尝试着将他/她的缺点转化成优点,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调整情绪,起码不要臭脸相对;
2、懂得挖掘优点,例如他/她们身上的经验就值得你好好学习;
3、学会“管理”主管的缺点,即通过一些工作技巧,引导上级主动做出你期望的动作,这就是“向上管理”的魅力所在;
4、坚定地与主管共进退,是一个下属最基本的优点。
当你懂得了如何运用高情商技巧为你的职场生涯保驾护航时,那么你大概率已经获得了最佳生长的机会。虽然成功者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但情商一定不会低。
最后我们来看第三点,保持细致、长远的思维模式。
“细致”的思考能帮助你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而对“长远”则可以帮助你看清未来并展开规划。
如何判断离职的节点是否已经到来非常重要,例如你每天工作开不开心?你的简历有没有可喜的更新?在各大竞争同行中,在人才市场或猎头的眼里,你有没有变得越来越抢手?这都能判断出此时离职的决定是不是正确的。那离职后,你又该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呢?只有对自己有清楚的认知,认清自我核心能力以及核心能力带来的延伸方向,才能更好地找准下一份工作,实现自己的价值。有时候,“高薪”是需要远见和魄力的。
能力提升方式三:正确认识和规划发展
听过很多职场新人的抱怨:因为家里人逼着,所以干的都是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因为家里人要求,所以每年都去考老师、考公务员….反问你们一句,那你喜欢什么样的工作?你未来的规划又是什么?两个最简单的问题或许你从来没有仔细想过。其实,正确认识自己、科学规划职场和找准人生方向这三大主线的汇合,才是你“能力变现”最缺一不可的关键。
第一,正确认识自己
在前面,我们讲过关于“能力提升的第一个技巧”——学会自处和努力。第一个版块的内容,其实就是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对情绪、知识、能量等多方面的内化,多角度、多层面地找到身上无限发展的可能性。
因此在第三板块的这一部分里,让我们来进一步详细看看关于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具体方式。
例如方式之一,树立起你的个人形象。
职场者千千万,你就像沧海中的一粟,就像空气中无数一样的尘埃,如何凸显魅力、鹤立鸡群,就真的需要看本事了。一个有才华、有人品、有人脉的职场人,难道他在职场中会不吃香吗?你给他人留下的好印象,其实无形之间就在塑造专属于你个人的品牌形象。个人品牌形象的好坏决定了你能否在“同行”中脱颖而出,因为职场个人品牌也就是一个人在职场上的形象和职场标签。
就拿互联网第一代创业者张朝阳来说,张朝阳通过经常在媒体上露脸宣传,借此打造个人品牌,成功带动了搜狐的知名度。企业家王石依靠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个人品牌,树立了万科极其正面的形象,他本人也成为中国企业家的榜样。再比如,黄小厨被质疑涉嫌抄袭,黄磊凭借自己的正面人设,做出客观回应;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黄建平指出淘宝假货泛滥,马云以遵纪守法的坚定态度积极回应,表明打假决心。通过以上例子,你不难发现,对于大企业家而言,个人品牌是能为企业造势的,还能赢得更多的宣传、曝光的机会,甚至可以化解危机。而做好自我定位同样也很有必要,当定位明确之后,就不怕恶意的诋毁和污蔑了。
除了对个人形象的重视,你还可以关注技多不压身的重要性。
例如阅读中学会的“速读”,或许这项技能可以帮助你解决大量文字信息所带来的繁重压力的困扰。不要低估这些看似无用的技能,它们实则能在关键的时候起到重要的作用。正所谓好马配好鞍,将士上阵杀敌也需要有一把称手的武器,因此,这些技能都将成为你在职场打拼的“枪支弹药”,多学、多“装备”,以便不时之需。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其实存在一部分这样的人,他们因为家庭的缘故,职业发展道路已经被各种安排,长期受到的约束较大,导致在职场生涯当中很难正确地认识自己。如果恰好你也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必要条件下,你可以选择重新“教养”自己。勇敢地脱离来自家庭的要求和约束,抛开这个看似“稳定安逸”的借口,让这份压力化成你出发前进的动力,重新带着家人的祝福和鼓励,你会发现未来的道路可以走得轻松许多。
第二,科学规划职场
关于如何科学地规划职场,这里我们直接、简单地告诉大家3个方式技巧:
1、找准“你想做什么”、“你能做什么”以及“社会需要什么”;
2、摆脱你的“既然做了,就继续做下去”的惯性;
3、一定要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再进行切实规划;
当真正做好这三点时,你有理由相信,撬起世界的最佳支点就是你自己,当你用发展的眼光科学规划未来是,你一定会在正确的职业道路上愈走愈远。
第三,找准人生方向
你还记得小时候老师总问我们的一句话吗?“长大以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的梦想是什么?”现在,你能回答这两个问题了吗?找准人生方向,就像是定好了大海中的航线,随时随地能够扬帆起航。因此,你需要摆脱安逸,着眼未来选择,并且为自己设定明确的目标。记住,目标一定不要大而空,要小一点、少一点!你必须确保定下的目标可以变成文字,方便你随时查看;你必须确保能告诉自己每天该做什么,这才是目标的实际意义,然后严格执行。
当你真的能把三大主线的内容融会贯通时,即使你只拿三千的月薪又有什么关系?因为接下来的蜕变将让你的前途无可限量。
好了,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我们通过分析讲解了三种能力提升的方式,从而进一步掌握了从能力提升到能力变现的几大技巧:
1、学会自处和努力:为能力提升做铺垫、添动力
2、练就职场高情商:掌握当机立断的决策意识和掌握高情商的处事方式,保持细致长远的思维模式
3、正确认识和规划发展:真正做到正确认识自己、科学规划职场和找准人生方向
引用本书的一句话来作为总结:
职场当中能够脱颖而出的,往往是与众不同的光芒。但别人没有欣赏和发掘你的义务,你只能想办法让自己发亮。最后,祝愿大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不再局限眼前微薄的薪资,着力全面提升能力与价值,把自我能力最大幅度做到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