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手·婚礼之路》经典观后感1000字
《杀手·婚礼之路》是一部由岸谷五朗执导,上野樹里 / 木村佳乃 / 寺脇康文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杀手·婚礼之路》观后感(一):画蛇添足
这部电影是难得的一部很另类的片子~
从开头到结束都有一种无厘头的感觉,但是最后走的是一种难得的珍惜友情和亲情的路线,和一些无厘头的幸福~
本来以为这片子最后的无意杀人的“临尾香”,最后阴差阳错地把祸嫁给了那两个罪犯,没想想到导演并没有如此,反而画蛇添足,弄成了一部彻底的无厘头的片子,在结束的时候,一个反传统的不一样的悬念,让“临尾香”又把未婚夫杀了,最后却快乐地认为这次也会有什么惊喜~
不过没有这样的结尾,是一部好片子,有了这样的结尾只能算是一部好玩的影片了~
《杀手·婚礼之路》观后感(二):在路上
一部现代比较正常的无厘头的作品。泽尻泓子是个总是一事无成的女孩。可是这样的她竟然要结婚了,显然对方条件还不错,难怪上司会不高兴而周围的歌舞也充满了不甘。当然这是有原因的,因为泽尻泓子是为了让爷爷能够看到她出嫁。可是婚礼前一天出事了,她无意中造成了房东死亡,而为了完成婚礼心愿,她带着尸体出发了。在路上她遇上了因无法得到爱情而寻死的女人小林,于是两个“奇怪”女人的历险开始了。
感觉有些西方流浪文学的味道,虽然有目的但依旧是茫然不知所措的上路(其实把杀死人当成人生无法避免的困境比较容易理解),在路上的各种人与事,寓意着编剧的理念。结尾怎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路上。
《杀手·婚礼之路》观后感(三):追求幸福的不幸之人,你就是大家的小天使(ง •̀_•́)ง
#ヽ(゚∀゚)ノ短评写不下,所以记录在长评。这应该是我最后一个补的上野树里的影视了吧。juri女神要继续活跃啊# “大家的幸福是不是必须建立在一个的人的不幸身上?”——“大家的幸福建立在一个努力追求幸福的天使身上。”其实这两句是一句话。仔细想想是有那么一点点伤悲。 但我的意思是,就演出效果来说:juri(以及墙裂暗示这句话,至少三次,的编剧导演)做到了,至少让我,很自然的把第一句话转化第二句话。做到什么?——“努力幸福”&“天使”。 同时表演出这两点对演员的演技是个考验。为什么呢?因为努力总是要有点心机,要是演成心机婊怎么办?那就是小恶魔嘞。(具体一点,大约等于串戏到爱丽丝,脑补一下感觉很崩坏(:3▓▒) 还有一路不断的路人不断补充的笑料。 故事是喜剧风格。 但最后爷爷那段看juri哭的时候,却真心心塞。笑不出。这时回想起和自杀女一路的交流,也就是自杀女和juri各自的自白,突然一瞬,理解了大量juri的难过。自杀女求死那一段,可以说juri把天使两字作了最直接的叙述。——常人来说,有这故事里juri童年阴影,成人后,就算不反社会也要有点自闭吧?然而那些纯纯的对话实在堵的我呕血。(当然第一遍看对话的时候其实是笑吐血ヽ(゚∀゚)ノ) 但是元气满满的juri马上就让人不再难过,因为也不怀疑juri会得到幸福——至少一定在追寻幸福的路上,至少作为一个能给大家带去幸福的《旅人》。 然后是大家都得到了juri的祝福。 最后,编剧的脑洞挺不错,配角也出彩,故事萌萌的~带有悲剧主视角的喜剧。 ps感觉和《乌龟意外速游》一样,是另类喜剧。 pssjuri哭的真是令我心肝颤~ psss“juri小天使一路都遇到绅士然后无意的除害”这个诡异的设定也是萌萌的呐。不仲裁不审判不夺人性命~(ˉ▽ ̄~) 哈哈。 pssss理论上木村也是主角……其实“害怕杀人犯的自杀女”这个角色也有趣。“我的悲伤难过可以用简单的一幕幕欢快的歌剧来展现,但是我的人生我的感情可不是歌剧”。惨惨惨(:3▓▒。
《杀手·婚礼之路》观后感(四):傻逼少女超幸福养成之路
世界上的年轻姑娘大致分两种,其实就是甜甜嗲嗲有点儿发腻企图明显攻击性强的姑娘,和不甜不嗲不腻的姑娘。
大致以外的中间内一种,看起来英姿飒爽干干净净,平时从来都穿牛仔裤,中性OVERSIZE大外套搞不好还有点朋克范儿,一出声儿说话的强调忽然给人一个激灵,羞涩模式一起动脸上两坨巨大的红晕少女状堪比AKB48,传说中的刚柔并济天下无敌。
典型人物有黄小柔和上野树里。
女生们总是讨厌内些张含韵式少女,冠以脑残二逼饥渴做作的形容词,在她们表示“人家含羞啦~~~”的时候表示“看起来胃都要抽筋了那么恶心”,但是在黄小柔脸红陈述跟JUNIOR的恋情的时候,诱发男人的护花之情大喊“好可爱啊”。
会讨厌嗲兮兮的女生无非也是出于竞争意识,她们看起来就一股要把男人全抢走的劲儿,为了平衡她们在“浅薄”男性群中过高的受欢迎的程度,骂臭她们其实是以防自己被剩下的自卫之举。
但是过了十几年她们会捶胸顿足地发现,抢走优质男性同胞的根本不是张含韵们,而是各位上野树里这样的傻逼姑娘。
EE? 就像电影里内段,被抛弃的就都是“这样千依百顺,健康,美丽,优雅的淑女”。
太牛逼反而会成为获得幸福的障碍,首先常年生活在较高的水准当中就已经把幸福的标准升高了,又以为我这么牛逼我必须幸福啊我凭什么不幸福啊。
但是看看历史上牛逼的人有谁是幸福的?牛逼跟幸福本来就是不可双选的。
内些什么都没有,一心追求幸福的傻逼姑娘才真正的可怕,最可怕的是,她们还真的追求得到。
* 木村佳乃倒在车上说了一句KIREII~~~我还以为接下来是一片星空,下个镜头居然是一颗........不太看得见的星星,剩女是多么的容易满足啊。
(当下人家还没有获得幸福嘛~~~~)
让我想到赵落落的:岳飞背上是“精忠报国”,剩女背上就是“我要求高”,诸葛亮泪洒《出师表》,剩女泪洒“要求高”,荆轲刺秦王,剩女要求高,郑和下西洋,剩女要求高,林则徐销烟,剩女要求高,改革开放好,剩女要求高。
超级方尼。
《杀手·婚礼之路》观后感(五):其实,你很被需要!
首先,介绍下片中提到的树海-
quot;青木原樹海" 的資料~
根據2005年日本方面公布的統計資料,日本每天有將近100人自殺(即約15分鐘就有1人)。而其中一個熱門自殺聖地就是「青木原樹海」。
明白了这个,您就或许可以了解到导演这不电影不仅仅是无厘头的娱乐。或许某个hold不住自己人生即将终结自己的某桑看了这部电影就能暂时hold住。
世界上最强的不是钢,而是水。当然电影最打动人的不是剧情,而是人心。当您的心随着电影的进度不断被触碰时,那感动就会从心中沁润出来。而这才是真真的好电影。相反,如果忽略了这最本质的东西,就会出现经典《血迷宫》,变成搞笑二人转了,这样即使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也米作用。
那电影中展示了什么摄人心魄的东东了!那就是需要!更准确说被需要!其实从片中叙述来说,树里和御姐都是不被需要的,一个是千年吊车尾,一个是万人嫌。但庆幸的是树里有个在后面永远支持她的爷爷,即使外界如何排斥小树里,迎接树里委屈的永远是爷爷温暖的拥抱。于是,小树里走了过来,因为她明白她是被需要的,爷爷的需要,当然也有爷爷开导他即使是吊车尾也是能带给大家幸福的大家的需要。而且真情永远是双向的,树里对爷爷的需要进行了回馈,千辛万苦也要让爷爷看到自己穿婚纱的样子。而御姐了就比较杯具,永远不被需要,但这种情绪积累久了她才会最终选择自己对自己也不被需要,执着地走进树海。从而邂逅了树里开始了人生的洗涤!经过荒诞曲折的过程,她也找到了自己被需要的人,于是新的人生开始了。
您终有被需要的时候,只是您发现。而这正是本片荒诞中打动人心,无厘头中透出真意的真谛所在!常言道,大道至简,大象无形。言简意赅的几个经典句式,都能让您回味无穷,虽然有点无厘头。但就如嚼槟榔一样,越嚼越有味。
类似的片子,还有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入殓师》,体外话角逐同一届最佳外语片的是张艺谋的《英雄》,对比下您会发现这奖项被入殓师拿实至名归。形式总是斗不过内容的。真佩服日本的导演能拍出这么感人至深的片子,能扑捉到这么沁人心脾的情感表达。而这些不是中日电影界量的差别,而是质的差别。
总之,这是个好片,值得一看。其实,你很被需要!
《杀手·婚礼之路》观后感(六):为什么,我要告诉你这部电影值得看。
先从大家不推荐的理由开始吧。——“片子不好,都看完了,我还是不懂导演要表达什么。”
电影,我们说是艺术,但电影不是绘画、雕塑这般动辄千百万的收藏艺术。去理解一部电影,也不是要靠评论家的夸张宣传和暴发户的热烈追捧。电影是讲故事的娱乐艺术。
在故作姿态中,我们似乎忘记了电影纯真的那一面,娱乐,丰富的娱乐···电影也是可以传达出高深的意境,就像是诗歌、绘画、书籍一样。可说到底这不是电影的本职工作,一部不安本分的电影不会是好电影。电影的本份是给大众最完美的娱乐,不管这份娱乐是感情上,或声斯力竭或开怀大笑:还是精神上透彻的感悟或觉醒。一部电影好好地对你讲完了一个故事,赋予你120分钟满足的娱乐,难道还不够吗!
为了"看懂导演的意思"来看电影,不过是一份“看懂”的优越感,为了完成这个“成就”跑一趟真是大可不必。拿本书,插面旗子,在十字路口写上“伤不起”才是满足你情绪的途径,别拿电影来装。
简单的享受这份娱乐,你会发现《杀手·婚礼之路 》是如此亲切。
一个倒霉的前半生,一段荒诞的经历,一个一直常伴自己的鼓励,一次对自己从迷茫到认可的旅程。都是能发生在你我身边的一切,这样的片段衔接的又是如此自然。
“你或许并不成功,但不要去否定自己,总有人需要着你,你会成为为大家带去幸福的天使,只是需要一点努力和时间”
导演耍坏般地定下了喜剧的基调,主角道路上的一幕幕遇见,一幅幅回忆在前半部分是那么闹腾有趣,却在慢慢的走入结尾之中揭开回忆的另一半,“爷爷”的关心让原先场景里的有趣一下伤感起来。先笑后哭,所以我说导演耍坏了。
这是一般荒诞的剧情,有着天真的想当然和各种的巧合,可又是如此地注重细节,细节又促使电影真实地触动你我的心灵。
等明天婚礼结束了再去自首吧——婚礼是我的幸福我必须去——不想一直是“临尾香”——只有爷爷说我能为别人带来幸福——只要爷爷看到我穿上婚纱幸福了,就不会再担心了——必须让爷爷看到我穿婚纱——等明天婚礼···一下子主角行动的动机是如此值得认同,我们认同,以为主角不是为了自己,而为的是那份深刻羁绊。
《杀手·婚礼之路》观后感(七):不是無厘頭,也不是變態,它只是一個關於人生的故事。
大家都說不好看的同時我想說你大概沒怎麼投入吧。這部電影光看簡介就是三個字:無厘頭。
但是認真看除了好笑之外其實編劇也是下過功夫,並且有意義的。
中段小林說:「哈哈哈,你殺了我後就不會得到幸福,看到你得不到幸福我就會很幸福。」
但是女主卻很傻很白痴地說:「你都死了怎麼看到?」
我覺得這裡是在表達:「人如果死了話就算再幸福的事你也不會看到」
記得仁醫第二季的第一話出現過這樣的一句話,不曉得是不是看過仁醫後再看這部電影,所以當時我第一個想法就是這樣。
或許這個情節是有點扯,不曉得、看不懂會批評編劇變態,思想扭曲,但確實在兩位主角不停重複的時候你的等一個想法就是:你都死了還怎麼看到?
當時我一下子腦裡就跳出這樣的一句話來,主角還在糾結小林的話時我就差點哭了。明明是那麼搞笑的情節但是裡面卻包含了另一種東西,而編劇卻偏要交代得那麼婉轉。
中間還有很多地方也是包含著意義的。比如小林決定不理女主角,讓她一個人解決屍體,女主角卻深知自己不能一輩子依賴別人,所以她斷然決定游水,不惜在冬天寒冷剌骨的日子裡跳進去。為的只是穿一次婚紗給自己快要去世的爺爺看。
人總有一些執著,那怕是重要的人也好,重要的事情也好,我們會為了這些去奔跑,去奮鬥,但是因為是自己最重要的,所以只能靠自己來保護,別人是不能幫助你一輩子。
所以女主角向著這個方向奔跑了,為了最重要的東西所以一直努力著。
所以我更加不明白為什麼有些人會把別人的努力看成是滑稽可笑無厘頭。
片中木村佳乃的角色是一個想死但無論如何也死不掉的女人。說實話其實她根本就不想死。如果她真的想死的話她不會知道女主角是個殺人兇手後就嚇到逃跑。
但是她對生活失去期昐了。多少次的背叛造成的心理創傷,編劇只是用歌舞劇般的歡快鏡頭簡單交代,然而人生又豈是那麼簡單的幾個鏡頭。
她過去所背負過的,那麼長的一段時光,受過的傷,編劇也沒有仔細地交代過,沒有過往的片段,沒有可歌可泣的動人鏡頭,只有她站在森林裡唱著獨腳戲。
聽別人說過:【擅长幽默的人,往往是人群中最痛苦的那一个,只有经历过锥心刺骨的灵魂,方能拼贴出令他人忍俊不禁的言词。】
其實她也許並不是真心愛上她過去的那些男友,她只是一直都在尋找一個需要她的人而已。然後她找不到。
但當最後,女主角說她需要她時,她感動了,她找到活下去的希望。
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是不被需要的,只要活下去就能找到需要自己的人,只要活下去才能笑到最後。
爺爺那裡確實是一個淚點,是一個比較正常一點的感動位,一個爺爺雖然明知道自己的孫女做什麼也不行,但為了給她信心,還是在她面前笑著為她打氣,明明自己是最心痛的人,但卻還是裝作沒事兒的鼓勵著她。
她一直都知道,雖然自己的爺爺什麼也沒說,但是她感受到爺爺的愛,爺爺的愛是她世上唯一的溫暖,但是爺爺很快就要不在了,在擔心自己找不到愛的之前,她更加擔心的是自己爺爺會放不下自己。
所以她努力地想找到自己的幸福,希望自己能在爺爺面前綻放一個美麗幸福的笑容,雖然自己一無是處但至少也想自己的爺爺死而無憾。這是她用她僅有的能力所表達的愛。
而最後,為什麼當女主角再一次踏上殺手之路時,竟然由驚慌轉變成之後的腳步輕浮呢?
關於這一點開始時我沒想明白,甚至覺得有點不舒服,但是當福山雅治的《旅人》響起時,盯著屏幕的我突然覺得,也許這也是編劇刻意的。
殺了人居然也不緊張這簡直就是一個變態,但是這不是什麼懸疑推理劇,推銷的不是良心和人性,傳遞的不是一個殺人魔終究還是要繩之於法之類之類……
它只是利用一個無厘頭的故事去交代人生。也許是你的人生,也許是我的人生,也許是他們的人生,也許是編劇的人生。
它絕對不會是一個強行推銷親情溫情的爛片子,它總是害羞地轉彎抹角,總是含蓄地說一些不會讓大家都明白的東西。
殺人就好比是人生裡的一個苦難,錯手殺人也好蓄意殺人也好,我想稍為正常一點的人也會覺得很苦惱。
如果它能算上是一個苦難、一件痛苦的事的話,那麼我就能理解最後一個鏡頭的意思了。
最後女主角沒有拜託小林幫忙,她只是自己拉著行李箱,走著走著甚至愉快地跳了起來,但不要忘記,一開始她的腳步是沉重的。
從一開始的誤殺開始,女主角其實很不安,殺了人卻又不得不把屍體藏起來其實她很難受,她老是提心吊膽,但是到了最後,經歷了那麼多的女主角卻忽然明白到,人生就是這樣,會不斷遇上各式各樣的事,各種各樣的苦難、煩惱、痛苦,但是自己也沒有辦法控制,只能欣然接受。
後面的事情編劇就沒有交代了,也許女主角是笑著地跑去警局自首,也許她又一次踏上藏屍之路,但最重要的是,她學會了一個人積極地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