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断舍离(2019年新版)》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断舍离(2019年新版)》读后感摘抄

2021-02-28 00:01:4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断舍离(2019年新版)》读后感摘抄

  《断舍离(2019年新版)》是一本由[日]山下英子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断舍离(2019年新版)》读后感(一):断舍离——人生极简状态

  人生就是不断的加加减减,但很多人一味地想要去拥有。有时候我们都会忘却让自己过得更轻松些~看了这本书感觉到整理真的是一门艺术啊~不论是哪个角落都有大大的艺术感,不妨让我们过的更有些仪式感更舒适,让自己每天醒来,都能觉得:哇~美好的一天。太喜欢整理了~每天整理就是在放松减压~睡前整理太爱了,也推荐给每一位热爱生活或者想去热爱生活的朋友呀

  《断舍离(2019年新版)》读后感(二):评《断舍离(2019年新版)》

  上大学期间的东西越来越多,今年因为疫情连续两次搬家让我发现我的囤积癖实在是太严重了。很多东西我只有在搬家的时候才发现他们存在。旧的课本,作业,试卷,笔记,我也都不愿意扔掉,甚至高中的化学笔记也都留着,总觉得自己哪一天会基础知识忘记回去翻看。然而其实真的一天都没有过。非常想要做一些改变,所以看了这本书。同时服用的还有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很受启发。

  《断舍离(2019年新版)》读后感(三):断舍离的启发

  高视点、宽视野、深洞察。

  断舍离就是做减法。

  不轻易的入手物品、放手不需要之物。

  学习欣赏物品而不去占有,学习与人分享而不独有。

  以空间为主体核心的思维方式——空间轴。一开始就没有断然“因为看起来将来也没有使用的需要,可以扔掉”,过后再处理的话,物品在手中就会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有人会把住所里的物品占比换算成房租。

  《断舍离(2019年新版)》读后感(四):与身边人的关系

  

临近过年,读《断舍离》时,边读边整理家里,通过整理东西,也是整理自己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和身边亲密的人的人际关系。

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空间里,一旦开始整理东西,必然跟家里其他人发关系,整理时会受到干扰,甚至引发予盾。

有些时候,要扔的东西哪怕是你自己的也可能担心被家人指责,说你败家浪费。

  《断舍离(2019年新版)》读后感(五):1out1in 坚持合适自己的

  这本书应该算是听说了好久

  但是也因为各种各样的鸡肋评论差点让我错过了它

  从之前出差和频繁搬家的过程中就让我意识到多余物品所具有的负担感

  但是我真的是一个太不舍得丢东西觉得浪费可惜的人

  书里对于这种想法也有分析 说用不上的东西怕可惜而不丢掉就像是闲置的老大叔

  其实用不上不丢,也是有成本的

  就像人体也需要新陈代谢,空间也是

  最大的收获是1out1in这个原则

  我觉得贯彻下来 生活就会通透很多了

  《断舍离(2019年新版)》读后感(六):整体笔记

  

一、先减少物量,再进行收纳;原则:1、先把已经发霉、过期、明显不能用的东西扔掉;2、再根据必要、合适、愉悦原则进行删选排出;

二、物品收纳技巧及标准:1、满仓比例:A、看不见收纳的7成;B、看得见的5成;C、展示类的1成;2、摆放原则:自立(竖起来)、自由(不叠放)、one touch (一个动作即可收取);

三、各种鸡汤:断舍离带来的空间、思想、习惯的改变,及断舍离后带来的好运。

  《断舍离(2019年新版)》读后感(七):评《断舍离(2019年新版)》

  断舍离,不单单是单纯的扔东西,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居室和物品的整理,细心地体会自己与物的关系,一点一点提升到自己与他人,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人们总是倾向于对未来过度的忧虑或是对过去无法放手的执念,往往忽略了自己对于当下的感受和把握,而正确的断舍离则是帮助你一点点找到对当下和对自我的体会与了解。2020年的新冠疫情让我们不得不停下过快往前迈进的脚步,与其整日忧虑未来/缅怀过去的美好,不如乘着这个暂停休息的机会,好好了解自己,体会自己,着眼于当下,然后全力以赴,行动起来。危机,危机,每一个危的另一面都有隐藏着的机,能不能抓住它,才是改变生活的关键。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若有不成熟之处,欢迎大家指点。

  《断舍离(2019年新版)》读后感(八):不拘泥于一种形式,生活的智慧也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年前看了大半,后来搁置下来,今日突然想起,一口气看完了结,还是没有多大的感触。 「断舍离」好像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类似于轻奢的生活理念,入手这本书也是无意间发现排在销售榜单的前列,应该是大受欢迎的,那就顺手买来看一看。 作者从家庭生活习惯入手,嗯...感觉受众更多的是面向被琐碎家务烦困的主妇们。随书赠送一本收拾家居的小别册,大致过了一遍,好像对我真没什么用。全书大致都以整理家居切入,如何选择需要断,舍,离的物件,如何重新安置断,舍,离后的心情,而后收获一些自我,家庭,事业上的转变。从举出的事例来看,似乎完成得还不错。作者的理念应该是要完成哲学向美学的成长与转变。 但是,从我个人出发,相比较于「断舍离」,我更倾向于「戒、定、慧」。

  《断舍离(2019年新版)》读后感(九):体会

  

《断舍离》是本可以实操的书,边读边实践,

一扔,一整,感觉一个浑浊的世界变明净了。

其实“我”的物品折射出了“我”的内心世界,整理了物品也就整理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内心世界明净了,精神也爽了,真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快感!

断舍离也改变着我的购物观,曾经看到喜欢的就买,现在我会问自己:喜欢吗?合适吗?需要吗?还真发现有些喜欢的东西其实不适合自己,买回后更是用不上。从物品到情感到人际关系,都是如此,聚集“现在.此地.自我”,“需要.合适.愉快”会让我们的日子更舒服!

  《断舍离(2019年新版)》读后感(十):《断舍离》读书笔记

  50 从小地方就是做起 建立信心

  59 认识到物品与自己现在生活的关联度

  63 必要 合适 愉快

  易取 好收 美观

  81 看不见:看得见:展示性的收纳空间=7:5:1

  149 人际关系无论是双方距离走的太近还是太远,接触频率太高或是太低,都会出现问题

  167 ……这些烦恼绝大部分都是源于“单方面的期待过高”——过多的给对方施加自己的价值观

  190 ……结婚并不是两个人结婚,而是两个家庭结合的问题……

  193 癌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幸福的死亡方式。并不是像心脏病或脑中风这种突然死亡的病症。在死亡来临之前,还有力气来做想做的事情。还能在死亡来临之前,全身心的用力生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