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行我素》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我行我素》经典观后感集

2021-03-05 23:18: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行我素》经典观后感集

  《我行我素》是一部由弗森·殴兹派特执导,里卡多·斯卡马乔 / 妮可·吉玛多 / 阿莱桑德罗·普莱齐奥西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爱情 / 同性 / 家庭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行我素》观后感(一):风格独特

  台词不错““他永远和我在一起,即使他不在我的身旁。在我的脑海里我和他一起入睡,清晨和他一起醒来。这么多年来我从未停止过爱他。是很美的一件事情,却让人难以承受。难圆的爱永无止尽,直到永永远远。””

  本片风格独特,镜头干净简洁,取景优美,景深焦距的调整都是完全清新的味道。情节不错,尤其是老奶奶最后吃着甜品去死去的节段,震撼人心。

  《我行我素》观后感(二):不要不忠于自己

  哥哥出柜,老爸气得进医院。弟弟再出柜,老爸岂不是要气死。弟弟说他哥你这样不顾别人感受,你会一辈子单身的。但最终弟弟也做自己,忠于自己的志向。他爸爸特别害怕别人对他指指点点,他似乎不知道其实很多人并不是他想象中那样的品味。 世人对同性恋的态度近二十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上一辈的观念和下一辈也是天壤之别。 不论为了什么活,别为了一些让自己觉得白活的事情吧。

  《我行我素》观后感(三):《流弹》

  混搭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时而搞怪时而哀伤,并不是一部单纯关于出柜的。其实和去年意大利影片《我与谁不同Diverso da chi?》异曲同工,后者将同志与政治结合的喜剧效果也挺不错。

  对于意大利爱这么处理同志题材还是觉得挺不错的,没必一提到同志总是苦大仇深的,而且影片对于家庭社会的压力也给予了一定严肃的探讨。

  喜欢祖母那个插叙故事,虽然俗但拍得很美,卡洛琳娜·克雷仙蒂尼 Carolina Crescentini很美,虽然没看过她其它影片。

  《我行我素》观后感(四):《流弹》对比《教父》:意大利电影的规律

  1.在强势的哥哥庇佑下成长的懦弱的弟弟。

  2.哥哥意外离开,弟弟被迫接管家族产业。

  3.绝对的父权。

  4.姑姑(父亲的妹妹)年轻时候都很叛逆,然后杯具地孤独终老。

  5.开明的奶奶。

  6.会闪回到爷爷奶奶辈年轻的时候。

  7.餐桌永远是矛盾产生的地方。

  8.最后都是通过一场仪式化的婚礼或者葬礼解决了矛盾,证明了血浓于水。

  9.然后大家一起跳舞。

  这些情节在《教父》《流弹》里面都能找到,惊人地相似,意大利人真是家庭观念最传统的一个民族了。

  还有没有补充的大家继续~

  《我行我素》观后感(五):由于突如其来的变故引发的各种啼笑皆非的变故,却给了每个人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

  非常好的一部电影,虽然是一部讲述同性恋的电影,但是导演和编剧非常有才华,非常大气,不仅仅是拘泥于同性话题之中,而是用明线暗线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一个保守大家庭三代人的爱恨情仇。刚从罗马回家的托马斯本来打算向父母出柜,却不料被哥哥抢先,面对哥哥离家出走,父母恐同,家族企业无人打理的困境,被迫继续隐瞒自己的取向和梦想。然而在爱人朋友和奶奶的鼓励下,最终选择忠于自己的内心。而家人在一系列啼笑皆非的变故中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大爱奶奶,在人生最后时刻选择极端叛逆的方式为悲情的人生释怀。画风很美很有质感,人物性格刻画的很饱满,台词不多,但很经典。如果只是想看肉戏什么的,很抱歉,直接关电脑吧!

  《我行我素》观后感(六):我喜欢

  我很喜欢意大利电影中浓浓的家庭味道,我喜欢看的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挤出各种火花,我喜欢看到一家子因为一个家族成员的问题而鸡飞狗跳可在变故来临时因为某种神奇的纽带而紧紧连结在一起,我还喜欢在电影中欣赏到华丽的古希腊罗马建筑,看那落寞安静的小巷,听那瑰丽充满异域风情的音乐,品尝那精致可口的甜点,逛那些精美的时装店。我喜欢妈妈和姑姑在街上那种不安和遇到充满敌意的攻击时却又毫不客气的反唇相讥的可爱,我喜欢姑姑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我喜欢托马森在纠结之后猛然打开门将马克揽入怀中的那一刻和马克那得意的微笑以及他们在海滩上的亲昵,我喜欢托马森朋友身上那种可爱却又矫情的感觉,我还喜欢奶奶那华丽的死亡,穿上盛装,抹上脂粉,尽情地享用糕点将糖尿病与死亡抛之脑后。我喜欢浪漫,瑰丽,华丽,落寞,孤独,美好,快乐,诗意,自我。

  《我行我素》观后感(七):找个人去爱

  我将我的理解放进了电影,在这个平安夜,我希望有一个人在等待着我,等待着我更强烈的回应。我也希望这是真的。

  这些流弹是指老人的小叔子,是指tommaso的感情疏漏,是指tommaso的无意之间被家族所累吗?其实,导演的意旨我看不出来。唯觉男男的激情戏少了点,对女猪脚的情意怎么也让人看的不顺眼,从一个小gay来看。

  “并不是害怕离开,其实所有东西都不曾离开过我们”。他们做得并不洒脱。antonio忍了快三十年。tommaso也还是忍了,生活有时候迫不得已,有时候是为了别人而活,其实,意大利人想带给我们的是个人主义的思想,我们何尝不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接受西方教育呢?

  电影没有最终的答案,似乎在跟我们讲着:孩子,还是自己找吧。其实,越是退后就遇难明白tommaso的初衷。算了吧,我只是看电影而已。

  《我行我素》观后感(八):爱情流弹

  《爱情流弹》

  意大利家庭生活类型影片,导演弗森-欧兹派是土耳其人,出生伊斯坦布尔,十几岁的时候看了意大利电影《埃及艳后》,迷上了电影艺术,然后到罗马求学学电影,然后在意大利这个国家一直生活下去,开始了他所追求的电影梦,然后他成功了。作为外来人,导演洞察意大利人的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也许会更有说服力,所以他拍出来的意大利,深得意大利观众的喜爱,票房口碑双丰收。这部影片也呈现了浓浓的意大利韵味,意大利是个家庭观念浓厚的国度,影片围绕着家庭展开,讲述了一个制造意大利面的家族企业,父亲由于大儿子是同性恋,身心受到打击,害怕丢脸,不愿接受事实,赶走了大儿子,进了医院,二儿子也是同性恋,为了不伤害父亲,不敢说出来,逐而试着接受家族生意,但他毫无兴趣,他只想做一名作家,还想念远在罗马的同性恋人,其间发生了一系列的挣扎,作为家族企业创史人的奶奶,年事已高,看到了家里的这一切,通过自已的智慧,用吃甜品死亡的方式,写了一份遗嘱,告诫了家里的所有人,安排事项,让大儿子回来,用最宽容的方法令大家思考,父亲与儿子重归于好,一同托起了老奶奶的葬礼。影片轻松幽默之余,还能令人平静的思考,家庭伦理剧,又是商业片,拍成这样,真的很有水平了,配乐也非常动听,看完令人心情愉快。

  《我行我素》观后感(九):VS

  传统手工制作VS 流水线制造

  影片虽然没用太多的笔墨去庙会传统工艺面对流水线的挑战,却不时地从奶奶的口中表达出对于传统工艺的留恋,那个制作意面的圆盘,以及触摸刚出炉的面条的温度与柔软度,然而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机械代替手工,即便这样,他们还是慢了。

  继承家业 VS 自谋出路

  Tommaso根本无心继承家业,从一开始就不愿意,即便是在哥哥离开后被迫去工厂上班,他依然对家族事业提不起兴趣,即使是在他的写作生涯受挫的情况下,他依然想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即使出版社不会出版他的文章,那么他就写给自己看。

  传统男女婚姻观 VS 男同

  影片对于男同的论点好像是集中在没有子嗣上,虽然导演用了很大的篇幅去描写这个冲突,但我认为这只是影片众多对比中,最直观但并非导演最想表达的,因为本片并未对男同表露出歧视、厌恶的态度,只是他们家族到他们这一代就要绝后了。

  真性情 VS 假面子

  奶奶和小叔子,妹妹的那段伦敦私奔往事,在爸爸看来,都是难以启齿的,其实说穿了,不过就是爸爸的面子在作祟,在大哥是同志这件事上,亦是如此。于是才有了后来的,奶奶做最后的化妆,尽情享用自己最钟爱的美食,即使对自己的健康是有害,因为此时,她已经太累了,累的想要到另一个世界。

  只是对于这部影片,tommaso的感情世界,我没有很明白,他对于marco,对于那个女孩,对于两者到底是个怎样的态度?影片很含糊其辞,是留给我们自己思考想象的空间呢?还是导演其实也捉摸不透他们之间的情感?

  还有那个女佣,她对奶奶说的我也非常爱你,是在表白呢?还是单纯的安慰奶奶?(也许是我多想了)

  《我行我素》观后感(十):Mine vaganti

  Mine vaganti (2010)

  110 min - Comedy | Drama | Romance - 12 March 2010 (Italy)

  片名直译过来是指战船上挣脱锁链的大炮,也常常用来比喻那些不听从指挥,一意孤行的人。台湾给这部影片命名为“爱情流弹”,中国电影资料馆给的中文译名则是“我行我素”,都算是比较准确地与主题契合。

  一次“计划外”的出柜,如同流弹般击垮了家庭原本的平静与和睦……通观全片,这应该算是一部非典型的同志电影,虽然故事是因“出柜”引发,且男主角与其男友及一众基友的戏占据了大量篇幅,但创作者并未沉溺于描述同志境遇本身,而是由“出柜”作为引子,一步步揭开片中每个人物内心深藏的秘密,带领大家反思人生的意义。

  影片在人物塑造上做得很成功,除开男女主角外,要面子又好色的父亲,孤单寂寞的姨妈,意外来访的一众基友们,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喜剧桥段的设置上,本片继承了意大利电影一贯的特点,嬉笑怒骂间带着生活的丝丝酸楚,有趣味,不轻浮,让人笑过之后还能想到点什么。

  说起片中最让人难忘的一幕,个人最喜欢男主角Tommaso向女主角Alba叙述他和男友Marco过往生活点滴的一段对白:“有时候,当我在这里的时候,我会想象他突然的在大街上出现。在罗马,他总是走在前面,因为他走得比较快。于是我会停下脚步,从后面注视着他,看他怎样移动双肩,看他怎样在人群里独自的一个人走着,就好像我不在那里。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是这些事情会让我感动。当他觉察到的时候,会转过身,对我微笑。我便会停止注视,快步走到他身旁。”来自平淡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让人动容。

  是无惧风雨,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还是继续压抑内心,在世俗中平静,却不快乐地生活下去?电影结尾,男主角奶奶所做的决定代表了主创人员的态度。可是当放映结束,从光影回到现实,独自走在北京初春依然寒冷的夜里,你又能拿出多大的勇气,去倾听并面对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