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当宫斗剧鼻祖,遭遇“低龄式”饭圈语言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当宫斗剧鼻祖,遭遇“低龄式”饭圈语言

2021-03-10 08:01:24 作者:肥猫 来源:易简读书 阅读:载入中…

当宫斗剧鼻祖,遭遇“低龄式”饭圈语言

  作者 | 肥猫

  前段时间,重温了宫斗剧鼻祖《金枝欲孽》。

  这部2004年的香港电视剧,现在看来依然经典。

  每个角色塑造得有血有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世背景。

  在宫墙之内,他们或是为了自保、为了私欲、为了家庭,互相争斗。

  彼此间没有真正的朋友,只有利益交换。

  然而,这样一部脱颖于普通家长里短的难得好剧,弹幕里更多的不是分析和讨论人性。

  而是被毫无智商的“言论”充斥着。

  围绕尔淳、玉莹两位女主,网友分成两派,互相诋毁:

  “我家尔淳心地善良,她从来没有害过无辜的人”

  “尔淳粉别洗了,从第一集就看出不是什么好人!”

  “哎哟,玉莹一脸绿茶的样子,还好意思给人泼脏水?”

  甚至,还上升到角色饰演者的人身攻击。

  本以为如此低龄的评论,应该出自心智不太成熟的未成年人之口。

  可当我看到“我们公司就有玉莹这样爱装的人”“尔淳就是小三相,前夫就是这样被勾走的”的时候,三观都要崩塌了。

  作为一个成年人,能不能别这么幼稚?

  主创们费劲心血,塑造各种人物,以及复杂的心理变化和情感纠葛。

  却被极其简单的词汇,直接把人片面化刻板化。

  我又打开了一些最近热播影视作品,弹幕也都大同小异。

  难以想象,这些观众的思想价值观何其单一。

  即使在现实的复合概念上,也只停留在简单的思考模型。

  如今网络上普遍语言表达的低龄化,背后是多少脆弱到连人和事物的多面性立体性都无法接受的年轻人。

  这样的现象,让我深感担忧。

  “低龄化”的世界,非黑即白

  记得小时候,我们总对电视里的角色爱恨分明。

  反派让人咬牙切齿,正义的一方则令人热血沸腾。

  在幼小的心灵里,绝大多数人物,都被简单分类为,好和坏。

  好人只做好事,坏人只做坏事。

  后来随着年龄增长,对世界有了更充分的认识,自然会知道社会并不是非黑即白。

  但如今,多少人仍停留在低龄阶段,对人做着简单的道德评判。

  要么,是完美全能纯净如莲花,要么,就是十恶不赦坏到骨子里。

  好人做了坏事,就会“黑化”。

  坏人做了好事,就能“洗白”。

  但生活,真的就这么简单吗?

  在电影《我不是药神》里,这套逻辑彻底失效。

  每一个人物都很立体,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

  男主程勇,一开始家暴,和妻子离婚,为了钱走私卖药,是十足的渣男、违法分子。

  但后来心态转变,为了治病救人,宁愿承担坐牢风险,不赚钱也要帮病人们买药,仿佛菩萨下凡。

  警察曹斌,刚毅正直,追查“假药”案时公事公办。

  但做事方式,也不是完全正义。

  为了抓卖药人,他不惜抄病人的家,将他们关起来逼供。

  在人们心中,他就是“情感上的坏人”。

  可当老奶奶质问他,“你能保证这一辈子不生病吗”之后。

  曹斌承受不住良心的煎熬,选择放弃侦办,成了一位放人生路的“好人”。

  那么,医药公司是坏人吗?

  很多人觉得医药公司咄咄逼人,正版药定价昂贵,病人无法承担。

  还打击价格低廉的仿制药,不顾他人生死,看着确实可恨。

  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无奈,巨额的研发成本,几十年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专利保护期却只有20年。

  如果仿制药泛滥,不仅让他们血本无归,还将严重打击医药界研发新药的动力。

  细看下来,全片没有一个坏人,却发生着最坏的事情。

  难免让人心里憋屈。

  要是真的有坏人,把坏人抓住,一切都平息了。

  可现实却是那么无奈,人性就是这么复杂。

  没有绝对的纯善和纯恶,也没有纯粹的受害者和加害者。

  只要是人,就有闪光和阴暗两面。

  可惜的是,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

  他们憎恨思考,只喜欢寻找并辱骂“坏人”。

  不仅骂影视剧中的虚构人物,还对现实中的人进行简单的贴标签。

  渣男,绿茶,垃圾,傻逼……

  这样“低龄式”的语言,往往还伴随激进的见解,在信息碎片化的生活中,肆意宣泄着表达者的情绪。

  但其实,每一个辱骂的词汇,都不代表对方有多坏。

  反而彰显着辱骂者内心的匮乏。

  马克·李维说:

  “你不能随意评价别人的生活,因为那是他的人生。”

  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有错综复杂的关系,和数不清的言不由衷。

  绝大多数人透过世相看到的,都只是冰山一角。

  人性,从来就不是非黑即白。

  升级的情绪,退化的大脑

  不可否认,简单的语言,有利于表达情绪。

  可以迅速炒热语言气氛,减少交流摩擦,拉近朋友之间的距离。

  但当人们总习惯于形成情绪认同,因害怕被群体疏离而趋同,久而久之,将不利于思考和分析事物本质。

  在饭圈文化里,这样的现象尤为明显。

  前不久,肖战在“227事件”一周年时,才首次公开发文道歉。

  这一举动激起了众网友不满,也让人回想起了饭圈粉丝的可怕。

  在当时,肖战粉丝因不满一部叫《下坠》的同人作品疑似将肖战“女化”。

  于是大规模举报该作品,以及刊登作品的AO3平台,导致平台被封。

  这种党同伐异的行为,惹怒了同人圈子,形成反对联盟,与肖战粉丝对峙。

  最终引发了“227大团结”的重大互联网事件。

  仅因为对疑似事件的不满,就行使“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网络霸权。

  这种典型极端排他,打击异己的非理性行为,在饭圈文化的荼毒下屡见不鲜。

  清华大学副教授常江曾经说过:

  “如今的粉丝文化更具主动性和攻击性,在于互联网对他们实施的‘情感动员’。”

  情绪上的站队,让一些饭圈粉丝脱离具体作品,对偶像绝对地盲目崇拜,不能容忍任何评价和质疑。

  在他们眼里,对偶像的情绪只有“喜欢”和“喜欢得不得了”。

  夸奖词也是千篇一律:

  “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吗?”

  “没资源靠自己打拼”

  “XX太有礼貌,太有才华了,他是最棒的!”

  在这种只能交流“如何喜欢”的群体中,真正的思想文化交流极少,成员文艺鉴赏能力低下。

  高度的娱乐化让他们情绪升级,大脑却不断退化。

  只要有人说出哪怕一点他们偶像的不是,立马群起攻之,贴黑粉标签,实施网络暴力,甚至人肉别人。

  试想,如果只要人数足够多,就可以让看不顺眼的事物消失,那么可以预料,我们的文化将变成一片荒漠。

  因为任何一样东西,总能找到相当数量的人不喜欢,而且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资深媒体人王小峰曾在《粉丝的30种可能》一文中提到:

  “狂热粉丝往往是孤独的,他们喜欢参与,希望被认可。”

  一旦投入过多情感,就很难理性判断。

  不管在与人交流还是骂战中,都希望他人可以鸦雀无声。

  当足够多因为某种情感投入和热爱的粉丝聚集到一起,就会出现很强的“共鸣”心态,进而转化成无意识状态。

  本质上,这是群体对世界的二元式认识。

  他们绝对地自我为中心,又比个人更具有影响力和破坏力。

  当这样的群体不受控制地发展,无疑是一股非常可怕的力量。

  回归思考,培养交流能力

  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吉尔兹说过:

  “人是悬挂在意义之网里的动物。”

  现实世界的事物,大多是网状的而不是直线的。

  简单的语言,往往只能代表立场,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了维护自己言论观点的垄断者。

  在豆瓣影评区,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句评论: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这是部烂片吗?”

  除了这句没头没尾的话,没有任何补充说明。

  烂在哪?

  是剧情,人物设定,还是演员演技。

  一字未提。

  直接剥夺了讨论的空间。

  实际上,这不是真正的表达观点,而是宣告“组织在这里,队员快来归队”。

  《非暴力沟通》中有这样一句话: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是邪恶的。”

  现实中,这种带有倾向性的评论时常发生:

  “某某下巴这么尖,一看就整容了,这个爱慕虚荣的女人,怪不得她平时这么刻薄,你说是不是?”

  面对这样毫无逻辑的“提问”,你除了回答“对对对”,别无选择。

  因为一旦表露出一丝不赞同,对方就会给你定性为“支持整容”“爱慕虚荣”“刻薄”等形象。

  然后进行同等的审判。

  正如马东在《奇葩说》里所说:

  “大家都喜欢表达自己的立场,然后把跟自己意见不同的人,推到另一个决绝的立场当中去。”

  “为什么?因为这件事容易。”

  容易的事情,往往伴随着困难的结果。

  单一化的语言,单一化的思维,会让人固守自己的评判标准。

  只要认为别人站在了不同的立场,无论所说内容多么科学,多有说服力,通通变得一文不值。

  长此以往,人就会变得偏执和愚蠢。

  有句话说得好:

  越是闭目塞听的人,往往越是振振有词。

  真正的智者,都学会透过现象,进行觉察和思考。

  世上哪有那么多“一言以蔽之”。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件事都是复杂的。

  只有在互相考虑别人的感受和做法时,才会理解别人。

  只有多去了解,才能做一个更加全面的评论。

  不要把意见的不同,变为立场的对抗。

  要记住,思想是由语言建构的,语言简单则思想无法深入,词语暗含褒贬则论述难以摆脱预设。

  世界是复杂的,思维是复杂的,语言也要复杂、细致、多面,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语言本身不可贵,只有开口表达之前的那一段思考,才是弥足珍贵。

  —END—

  喜欢这篇文章

  别忘了点“在看”哦~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