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陷害布兰妮·斯皮尔斯》影评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陷害布兰妮·斯皮尔斯》影评摘抄

2021-03-13 23:00: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陷害布兰妮·斯皮尔斯》影评摘抄

  《陷害布兰妮·斯皮尔斯》是一部由Samantha Stark执导,Nancy Carson / Felicia Culotta / Kendel Ehrlich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陷害布兰妮·斯皮尔斯》影评(一):谁陷害了布兰妮?是这个男权社会

  

看完的最直观感受就是,无论古今中外,厌女文化真的无处不在,在pop culture当中,对“疯女人”的塑造,八卦媒体更是首当其冲。

客观来看,这个纪录片解答了很多,但也留下了很多疑问和迷思。比如,布兰妮的母亲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是默认她的父亲控制一切,还是也在反抗?在决定布兰妮最关键的conservation的官司里,有一份关于布兰妮精神状况评估的报告,这份报告决定了她无法自行雇佣律师,只能由法院指定律师,究竟这个报告威力有多大?此外,布兰妮的精神状况至今也是一个迷思:因为没办法接触到她本人和目前和她最亲近的那些人,所以片子也无法判断她现在精神状况,对她是否正常的评价,都是来自那些和她短暂接触的人的主观感受。

导致这个片子有可能全面被否定的,就是布兰妮家人的态度和立场,毕竟除了布兰妮的诉讼官司和指控文件,至始至终,布兰妮还有她的家人,都没有人出来说出她们之间到底存在多大的矛盾和冲突。导致了整个片子其实是有它的苍白之处的。

但从我非理性的思考来说,布兰妮一步步走到今天,就是这个男权社会所造就最大的悲剧。从傲慢的媒体人当面开她的身体玩笑,到在电台肆无忌惮暴露隐私的前男友,到控制她的财务和健康的父亲……一切都是这个男权社会在一步步毁灭这个曾经如日中天的女明星。她的每一步,都充斥了男性的凝视。

我是坚信布兰妮和她的家庭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家庭这种最小社会单位,也可以是病态关系的温床,家庭中的成员,在亲情的滤镜下,往往是分不清控制、照顾和真正的爱的。

无意为贾老板开脱,但是当人身处在一个习惯对女性的身体、打扮、恋爱关系指手画脚的系统/文化/社会氛围中,“平庸的恶”是不自知的。虽然我身为女性,但可以说在没有深刻认识到女权思想的重要性前,我也可能不自知地犯下了很多的错误。所以贾老板那个道歉我是有几分买账了的。

或许有一天,我们能听到布兰妮能完全独立地、只为自己地讲述这一切吧。

PS如果国内也有一个人来拍郑爽是如何走到现在的,那应该也会引爆全国吧(不是说郑爽可和布兰妮一比的意思/杠我就反弹)

  《陷害布兰妮·斯皮尔斯》影评(二):如何证明自己“正常”呢?

  

曾经看过一个问题,“如果一个正常的人,被困在精神病院,该如何证明自己正常呢?”

这个问题居然真实的发生在Britney身上。

08年,我大学期间,印象里很深刻的全网Britney黑料,遇人不淑,被一个又一个男人骗钱,不会带孩子,精神崩溃,剃光头发,生活混乱一塌糊涂,吸毒... 我当时内心是有过疑问的,至于吗?感情受伤而已。

现在回过头看这些新闻,才明白Britney真正在反抗的是什么!

被严重入侵的个人边界,被压抑的攻击性。

出道即是甜美形象,性感的舞蹈也是带着取悦(重新看了04年Toxic MV,很有力量的舞蹈,然而只是性资源),即便很累,也只会对狗仔队说“今天不要拍我”;到最后决然地剃光头发,不再顾及眼光,不再迎合。然而每一次的内心尝试的突围,最后都成为媒体大众消费的谈资!

什么是悲剧?真正的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全网在消费一个女性的精神崩溃,婚姻失败、感情受伤、缺爱,物化女性的脆弱,而明明这个女人只是想要自己的空间而已;对着镜头忍不住眼泪“不知道怎么让他们停下来”,而没有大声控诉指责狗仔的伤害寻求媒体帮助支持,心疼Britney到最后选择的都是伤害自己的方式来对抗,攻击性向内指向自己的崩溃。

“为某人指定遗产管理人,不是简单的‘我无法管理好我的开销’,而是‘我容易被骗掉我全部的钱’。

“在我参与的案件中,还没有见过任何一个被监护人成功终止被监护的。”

Britney的监护权被判给了关系一般的父亲,没有选择余地。08年至今。

~

“如果一个正常的人,被困在精神病院,该如何证明自己正常呢?”

当不管做什么都要被报道不正常,一个人还有机会证明自己正常吗?

看过Britney的ins,一直觉得她的状态在变好,这是Britney在行动吗?

粉丝们从ins上寻到的蛛丝马迹+Britney的反常行为,发起“Free Britney”活动,再到这部全网轰动的纽约时报纪录片,Britney有机会证明自己好转,摆脱父亲的监护权,拿回一点自由吗?

  《陷害布兰妮·斯皮尔斯》影评(三):一個 we don’t deserve her and she deserves better 的故事

  

(兩個 warnings: ①只看了生肉,可能有聽錯看錯理解錯的地方,如果發現會改。②中英文混雜,請不要讀完後再跑來吐槽這點)

常常意外,2000s 是這麼汙名化精神病人又 misogyny 的時代,因為離得太近,所以總以為十幾年前不可能發生這樣的事情。

前半段回顧童年和少女時代的 Brit 看得我太難過,因為我知道這是不會復返的好時光,暫停數次,猶記當初常有人嘲諷她 lip sync, 真該拿兒時的唱歌視頻證明:she can really sing!

paparazzi 的 part = 讓人想要大叫 leave her alone 的 part, 現在重看她用推子剃掉所有頭髮的時的滿面笑容,才終於理解到「老娘不陪你們玩了」的心情,她對自己的行為有完全的掌控,也對大眾的 perception 有完全的理解,所以才能這樣做,她太聰明。又想到女性的頭髮與女性 sexuality 的聯繫——沒有頭髮的女人是什麼?不再被看成可以產生性慾的對象。自願的剃髮,可以是素人女性逃離 gaze 與 objectification 的一條通路,可惜她是 Britney Spears, the Britney, 她沒有任何一條逃離的去路,tabloid 只認為她發瘋,exploit 她的痛苦,綜藝節目上選手大叫 she loses all her hairs——可那根本不是失去,那是捨棄丟棄拋棄,她的 power 遲了十多年才被眾人理解與 acclaimed, we do not deserve her 的又一個遲到註腳。

之後是我最初愛上她時的時期,狀態太好笑容太甜,但事到如今不得不戴上一層憂慮與愧怍的濾鏡看那些表演;conservatorship 的 part 粗略看了一遍,更希望可以講一講法律上的細節,紀錄片前段提到父親 Jamie Spears 有過因為 alcoholism 進入 rehab 且有過 bankruptcy, 不能理解這樣一個在任何一個普通人眼裡都是不能良好掌控自己人生的成年人,怎麼會因為申請了 conservatorship 法院就認為他有能力掌控他人的人生?因為他是父親而她是他的孩子?為什麼是這樣?法院不用考量 conservator 的行為能力?

再說回 misogyny, 儘管從未喜歡過 JT, 但聽到錄音中熟悉的 homosocial 感滿載對話只覺得噁心程度又上升一個層次,消音遮掩不住的輕浮自滿。Brit 在採訪時被問到兩人的分手,不禁落淚,嘆息,姐姐啊不要哭男人哪裡值得你的淚水?他把你當成用來和同伴炫耀的性資本,你為何要把那看作戀愛?那是什麼時代,她不得不回答 are you a virgin 這樣冒犯的問題,之後,她的前任又可以 slut shame 她,一個聖女/蕩婦二元世界。之後她結婚,生孩子,又要被質問你根本不是個好媽媽,你竟然不能做到一邊開車一邊躲狗仔一邊安撫哭泣的小嬰兒一邊突然想起嬰兒應該放在 car seat 而不是自己的大腿上!我的天啊,女明星又要賺錢養家,又要保持形象可人風光無限,又要產後身材苗條以防又被 tabloid 寫上一筆,你們居然還覺得照料嬰兒是她的責任?請問她老公是死了嗎?⋯喔仔細想想 Kevin 確實已經在我心中去世了呢。

最後應該是我內心的一些糾結和道歉,記得當初她入 facility, 我覺得正常,覺得人們應當正視他們對於精神藥物、精神病人和 facility 的恐懼與汙名,旁人不了解她的精神狀況,也有很多人不知道精神藥物的 efficacy 相當低,應該對於 psychiatrist 的職業操守有信心——也就是說我依舊認為她被她父親 drugged 的傳言是無稽之談;之後 #FreeBritney 運動剛有苗頭時,我亦將信將疑,現在看來確實是我沒有 listen to her.

已經很久沒看她 ig. 紀錄片結尾時放出了一些她之前 po 在 ig 上的圖片和視頻,陽光燦爛的陽台上她轉著圈圈跳舞,我倒是還記得。她與花合照那條片的背景,是最近的照片裡也常常出現的花園,只是無論什麼濾鏡下,她看起來都沒有那時快樂——這一切應該結束。

  《陷害布兰妮·斯皮尔斯》影评(四):电影主创NYT幕后访谈

  

https://www.nytimes.com/2021/02/11/insider/framing-britney-spears-faq.html

这部纪录片深入了布兰妮斯皮尔斯与她的父亲杰米-斯皮尔斯就她的财务控制权进行的法律斗争。十多年来,这种控制权主要由斯皮尔斯先生以监护人的形式持有,这是一种复杂的法律安排,通常用于病人或老人。

自电影在FX和Hulu上发布以来,名人和粉丝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对布兰妮的支持。导演萨曼莎-斯塔克(Samantha Stark)和影片的高级编辑利兹-戴(Liz Day)在Reddit上的 "Ask Me Anything "环节回答了读者的问题。以下是经过编辑的摘录。

在制作这部电影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遇到什么法律上的障碍?

LIZ DAY 我们在制作这部纪录片时没有收到任何直接的法律威胁。报道任何调查性的故事都需要极其注意事实的准确性和公正性,这个项目也不例外,不过由于正在进行的法庭案件、律师与当事人的特权、医疗隐私、名人保密协议、对媒体的不信任等因素,使得这个项目更加困难。

布兰妮的母亲琳恩-斯皮尔斯(Lynne Spears)在这一切中的参与情况如何?

我们对琳恩-斯皮尔斯的了解是:她在法律上并不是布兰妮监护团队的一员。我们知道她最近申请加入团队,并让她的律师在听证会上发言。 她以 "利益相关方 "的身份提出申请。

目前还不清楚,直到最近,林恩还参与了哪些与监护人制度有关的活动。在11月10日的听证会上,琳恩通过她的律师说(我是转述),她感谢杰米一直以来所做的工作,但她希望布兰妮醒来后能看到光明的日子。很难理解杰米、林恩或其他一些人在整个保全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因为很多法庭记录都是密封的。

你对媒体对这部纪录片的反应有什么看法?感觉很多多年前贬低布兰妮的媒体,现在都在做关于媒体如何毁掉她的思考文章。

在过去的一周里,我在做媒体采访时注意到了一件事,这是在电影出来之前我都没有想到的。当布兰妮在青少年时期因为性取向而被羞辱,在青年时期被跟踪时,所有这些媒体的掌权者--也就是进行羞辱的人--都是30多岁,40多岁,50多岁。作为青少年的我们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现在,我/我们这一代人「把关」着,并且尽力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

在扮演了布兰妮所承受的所有嘲笑之后,那些媒体应该如何回应?

我觉得他们应该做出回应——不要再做类似的事情了。我觉得他们应该从布兰妮的书中吸取教训,心地善良,开放,不做评判。

你有没有联系过布兰妮的前夫或男友,比如杰森-亚历山大、凯文-费德林、杰森-特拉威克或查理-埃伯索尔,或者她的一些摄影师/摄像师,比如大卫-拉查佩尔和奈杰尔-迪克?

是的,在纪录片的最后,我们列出了布兰妮的家庭成员,我们要求对他们进行镜头下的采访,但他们没有回应或拒绝。但我们联系了更多的人 不仅仅是这份名单 包括提到的前夫/男友们 我们和奈杰尔-迪克聊过,也联系过大卫-拉查佩尔。有很多人我们在后台与之交谈,他们没有出现在镜头里。也有一些人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将他们的镜头采访包括在内。

对于那些执着的布兰妮粉丝质疑和剖析她的社交媒体文章,你有什么看法?

布兰妮身边有一个如此严密的圈子,似乎是由保护人促成的,所以真的很难问她的情况和想法。我们知道她已经很久没有接受采访了。而且多年来她接受采访的时候,很可能受到了非常谨慎的监视。所以,说实话,我认为人们从她的Instagram上寻找她可能做得怎么样是有道理的。长久以来,这是我们唯一能够看到或听到她消息的地方。

你看了财务记录了吗?福布斯估计她的财富是六千万。是不是应该更高?

好问题。布兰妮的真实净资产是个谜,据猜测,在她的存款之外,可能还有很多6000万美元以外的钱,以版税、知识产权等形式存在信托或其他地方。有很多公司是以私人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成立的,其中的记录很少。有一点我要补充的是,往往当你听到好莱坞的大额薪水时,你必须考虑到每个人都要分一杯羹--比如经理、律师和政府税收。

你有没有想到这部电影会再一次激起#FreeBritney运动?

在拍电影的时候,我永远不知道片子的哪些部分会触动人们的情感。我真的不知道会发生这种情况。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