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高忠诚》读后感100字
《至高忠诚》是一本由[美]詹姆斯·科米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至高忠诚》读后感(一):特朗普和希拉里少有的共同的敌人,坚守在正义与法律的底线 特朗普和希拉里少有的共同的敌人,坚守在正义与法律的底线
特朗普总统就职典礼后举办的一场答谢酒会上,特朗普邀请时任联邦调查局局长詹姆斯·科米上前,并高声叫道,“他可比我出名多了。”
科米之所以如此出名,是因为他在距离大选日仅12天时,重启了对民主党总统竞选人希拉里·克林顿的“邮件门”事件调查。许多人认为,正是科米的这一决定导致了原本优势巨大的希拉里最终落选。希拉里本人后来更在回忆录《发生了什么》中列出了详细的数据与表格,将落选的矛头直指科米。然而,科米很快就被特朗普解雇了,成为联邦调查局成立以来第二位在任期期间被解雇的局长。
一年后,科米交出这本《至高忠诚》,将特朗普与满口谎言、追求个人忠诚的“黑帮老大”相提并论。本书一出版便登上了美国各大畅销书榜,如期而至的自然还有特朗普对科米的谩骂。
即便你对美国政治、对特朗普丝毫不了解,甚至对副标题真相、谎言和领导力也不感兴趣,这本《至高忠诚》仍不失为一本值得一读的的自传性回忆录,因为它为读者展现了一名忠诚、正义与坚守的美国人民公仆是怎样的。
科米高三时曾遭歹徒入室抢劫,歹徒差一点就枪杀了他和弟弟,这件事促成科米日后放弃医生,转行律师的决定。他在纽约担任助理检察官时曾将黑帮高级头领绳之于法。小布什执政期间,他担任了几年司法部副部长,曾尝试阻止中情局对囚犯进行“强化审讯”手段。辞职后,他加入过几家私人公司,后来还在雷·达里奥的桥水联合基金工作过三年。2013年,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法医学院任教,不久后,奥巴马任命他为新一任联邦调查局局长。
科米坦言,“无论是我在曼哈顿做联邦检察官那些年,还是在司法部任二把手的时候,包括后来做联邦调查局局长,我的工资始终都没能超过我第一年在纽约那个律师事务所做初级律师的时候。” 钱少活多压力大,但联邦调查局内的年人员流动率只有0.5%。
遗憾的是,在我们当下的文化里,好像还没有一个能代表正直与坚守的“人民公仆”的鲜明形象。即便有,那种形象似乎也注定伴随着贫苦、落魄与牺牲,没有谁会希望自己的孩子过那样的生活。
如果你对美国政治感兴趣,那么本书一定更不容错过。
联邦调查局调查的案件经常会涉及总统身边的高级官员,因此会影响总统的职业生涯。为了保持联邦调查局的公信力,联邦调查局局长不能跟总统走得太近。正如奥巴马在任命科米为下一任联邦调查局局长前对他说:“等你真正出任联邦调查局局长之后,我们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坐下来谈话了。”
所以,在面对诸多希望他能“行个方便”的请求时,在特朗普多次向他强调“我需要你的忠诚”时,科米一次又一次地说了不。他认为,“他们不理解公平正义、忠于制度对这个国家来说有多重要,他们只看到了眼前的不便,而没有为国家的将来做打算。然而,对制度本身的忠诚无比重要。如果我们将权宜之计放在规章制度之上,将政治诉求放在法律规定之上,我们一定会为此付出沉痛的代价。”向制度、道德、法律、正义的忠诚,是一种更高的、至高的忠诚。
联邦调查局是中立、无政治主张的独立机构,扮演着“局外人”的角色。可是,科米偏偏在大选日前夕这个敏感时间点重启了希拉里邮件门的调查,实质上影响了美国的政治走向,他面临的究竟是怎样困难且微妙的境地呢?有可靠的情报显示,俄罗斯人掌握了特朗普在俄罗斯招妓的视频,科米是如何告诉特朗普这一消息的,特朗普又是如何回应的呢?本书《至高忠诚》中,当事人会给你答案。
《至高忠诚》读后感(二):FBI前掌门自传,忠诚于国家,忠诚于法律,不需要忠诚于特朗普
FBI,即美国联邦调查局,本身就代表了神秘、暴力、血腥。这个经常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部门,总是和犯罪、丑闻等负面消息联系在一起。但其实FBI还代表了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信条,忠诚(Fidelity)、勇敢(Bravery)和正直(Integrity)三个单词首字母的缩写。我们无意评判美国的政策,但这三个信条确实任何政府部门需要参考的,特别是需要和犯罪份子做斗争的司法部门。
也正是对这些信条的遵守,美国前任联邦调查局局长詹姆斯•科米出版了这本自传《至高忠诚:真相、谎言和领导力》,算是他对于被政府辞退的反击,也是他人生的自我反思总结。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美国这个自诩“民主”国家最真实的一面。
在这本书中,科米回顾了他整个前半生。即有他美好童年的回顾;少年时被欺凌的经历;遭遇入室抢劫时,依靠谎言和邻居的帮助死里逃生;当然也有成年后因为疾病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反思;甚至小儿子夭折的心碎历程。各种迷幻般接近死亡的成长经历,给了科米坚定的信念,对于他的整个的价值观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科米在本书中更多的写到了他的工作经历。无论是在做司法部副部长时,把名人送进监狱,粉碎美国黑帮,还是后来科米做联邦调查局局长的经历,科米用他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在美国司法部门工作的特殊经历。
我更关注于科米作为联邦调查局局长的这段经历,正是这段经历把他推到了媒体的风口浪尖,最终遭到特朗普政府的突然辞退。这段经历也是我们最为熟悉,当然也更为惊险的,而我们阅读也是最为有趣的。在书中科米一直把美国的司法精神秉持为第一位的,这是他的至高忠诚,忠于司法,忠于国家。
美国是一个三权分立的国家,要求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门独立运行,相互制约。这就要求隶属于司法部的联邦调查局需要和白宫政府保持距离。科米无论是作为司法部副部长时,还是联邦调查局局长时,都需要秉持司法独立的精神。科米也自认为是遵守这一精神的。 当然对于科米来说,最为绕不过去的是三件事。对于希拉里•克林顿“邮件门”的调查;对于“通俄门”的跟踪,和被特朗普政府逐出联邦调查局。科米对于这三件事,在书中都有了详细的回顾。“邮件门”的调查是在希拉里•克林顿的竞选期间,联邦调查局的调查甚至直接影响到了竞选结果。对于选举结果,并不符合科米的预期,但作为司法独立的调查,科米自认为秉承着一贯的精神。但在特朗普政府上台之后,科米的这一调查被特朗普认为是帮助自己上任的“自己人”,甚至要求科米向自己表示忠诚。但也正是秉着司法独立的精神,科米屡次拒绝特朗普的橄榄枝,未能按照特朗普政府的要求行事,最终被辞退。
科米这本回忆录以其各种详实的记录,展现了在美国这个国家的真实一面,很多是我们普通人无法了解的,包括各种高层领导人的具体工作生活状况,带给我们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当然阅读这本书,还是感动于科米的对于司法的忠诚,对于国家的忠诚。这也是一个司法部门工作人员的最起码的标准,但在现实生活中一直按照这个标准做事,还真的是很难的。 科米作为联邦调查局的局长,他首先也是一个领导者,在书中,他也对比了工作类型的领导,从打工时的商店老板,到美国最大的老板——总统。但他认为最好的领导是需要给下属机会的,让下属可以有更好的发展前途;而不是需要向黑手党一样,需要下属向自己表示忠诚。至高忠诚就是忠诚于事实,忠诚于法律,忠诚于真相,不需要忠诚领导,忠诚于个人。
《至高忠诚》读后感(三):FBI 前局长新书:至高忠诚,作为职业经理人我们究竟应该忠于什么?
2018年4 月 17 号,在America发售了一本新书,书名叫 A Higher Loyalty,翻译过来叫做《至高忠诚.真相 谎言和领导力》。 媒体对这本书的报道也是铺天盖地——《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时代周刊》……基本上你能想到的所谓的美国主流媒体,就像鲨鱼闻到血腥味一样,疯狂的开展与这本书相关的一切报道。 该书作者詹姆斯·科米(James Comey),是前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局长。这本书是在科米被解职以后写成的,也正因为如此的缘由,大众条件反射的认为这是一本“爆料”Telangpu且充满趣味八卦的书。但其实并非如此,当科米在一年后带着这本书回到大家的视野里的时候,关于书中大家所期待的Telangpu的“爆料”几乎没有,而是科米一生的回忆录,是一本真切无比的科米自传。
书封这本书严格意义上来说是科米一生的回忆录,书中真切详细的回忆了他从小到大的种种经历。比如,小时候遭到入室抢jie,被jiefei用枪顶在头上的濒死经历;高中时期被同学霸凌的遭遇;职业生涯早期与纽约heishou党斗智斗勇的故事;因为医生的失误,痛失幼子的悲剧,等等。直到书的最后几个章节,科米才陆陆续续提到了“邮件门”和telangpu。 看完这本书我对于他在前言中提到的问题已经慢慢找到了心中的答案,通过整本书我慢慢确立了科米所提到的“富有道德领袖”的深层含义究竟是什么。
以“富有道德领袖”为前提,我们延伸理解了作者提出的那个富有哲学性的问题,生而为人我们究竟应该忠诚于什么?事实上,这个问题又可以进一步引申到企业管理领域里,职业经理人的忠诚应该归于老板还是企业本身。
疑问是什么?其实,我们无论从电视剧还是从职业关系中都可以发现一个问题。每一个人都会有所疑问我究竟应该忠于企业?还是忠诚于老板?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那么难以回答。在我们理解的范畴内,老板并不一定是占据企业全部主体的,老板有可能也是一个打工崽。 所以,我们必须认清楚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作为职业经理人你是为企业打工的,老板只是你身处这家企业时的一个“顶头上司”。你们的关系是工作关系,你的利益和他的利益看似重叠但是却不是综合性的结果。 老板和职业经理人的合作,是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过程,职业经理人的能力和投入程度都是影响合作是否利好的重要因素。跟着老板打江山的老部下忠诚,但在企业发展后期往往是这些老人在影响企业发展最核心的因素。由于陪着打江山的老人们知识结构和眼光无法跟上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不得不消耗很大的财力物力从外部引入新鲜血液,其中就包括大量与企业主非亲非故的职业经理人。如果创始人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信任出现问题,企业的经营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合作与反思所以,解决职业经理人关于忠诚指向的纠结问题,首先在于企业主对于企业的定义,如果他仅仅认为企业是自己的或者隶属于自己家族的,那么他所能接受的忠诚模式也只能是个人忠诚,如果他认为企业是所有成员的共同事业,那么企业忠诚就能够取代个人忠诚,占据主导地位。总的来说,如果你是企业家寻求了职业经理人来打理公司的一切难么和你的职业经理人树立共同愿景,这是永葆职业经理人忠诚度的秘方。 当你作为企业领导人,决定在公司内部引入职业经理人,双方的共同目标就是盈利,唯有本着合作共赢的态度才可以互惠互利,大可不必像猫和老鼠一样盯着防着,老板要想的是如何建立透明规范的公司治理模式,让大家心安理得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职责。
决策力如果每天都在提心吊胆你的职业经理人是否专业,是否具有可信力度,实在有失企业家的风度。而作为职业经理人,他们终其一生都在为自己的职业年龄需求更好的契机,所以大可不必担心他们的专业性……
《至高忠诚》读后感(四):真实的生活远比戏剧精彩,也更加荒诞
2021年1月7日,美国国会联席会议确认,拜登赢得306张选举人票,特朗普获得232张选举人票,美国国会联席会议确认拜登当选总统。1月20日,拜登宣誓就任美国第46任总统。
拜登宣誓就任美国第46任总统1942年11月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 Biden 是美国历史上就任年龄最高的总统,宣誓时使用一本继承自家族的128年历史《圣经》。他在就职演讲中呼吁美国人摈弃分歧,团结一致应对新冠疫情、气候变暖等诸多挑战。拜登和团队在入主白宫后就采取了一系列与上一任美国政府不同的做法,甚至有些可以说是推翻了上一任总统特朗普的做法,美国迎来了拜登时代。
看到这些新闻,这令我想起了2017年的一个新闻,当时,就职刚刚几个月的美国总统特朗普解雇联邦调查局局长詹姆斯·科米。而令我印象深刻,是因为据《纽约时报》报道,詹姆斯·科米是在电视上得知自己被解雇的,当时他正在洛杉矶给联邦调查局的雇员做演讲。当他正在演讲时,背后的电视屏幕上开始大量出现关于他被解雇的报道。
詹姆斯·科米詹姆斯·科米被辞退次日,他致信联邦调查局的部分职员、朋友和特工,他在信中说:“我一直认为总统可以以任何理由解雇联邦调查局局长,或许根本没有理由。我不想花时间纠结于这个决定,也不想纠结于它执行的方式,希望你们也不要。事情已经发生了,我很好,但我依然会深深想念你们,想念我们的使命。我曾对你们说过,在动荡年代,美国人民将联邦调查局视为能力、诚实和独立的化身,这种形象坚若磐石。你们是磐石的制造者,你们的优秀品质使我离开得很艰难。要离开这样一群全心全意为了正确的事而努力的人是很艰难的,我希望你们继续践行我们的价值观,继续履行保护美国人民和维护宪法的使命。如果你们这样做了,在离开时也一定会感到难过,但美国人民会更安全。与你们共事是我人生中最开心的事情之一。感谢你们。”
詹姆斯·科米曾就职的“FBI”,我想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在《沉默的羔羊》《无间道风云》《心灵猎人》等电影、影视剧中都有较全面的客观展示。这个机构就是美国联邦调查局,是世界著名的美国最重要的情报机构之一,FBI为其英文名称缩写。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FBI”还不仅仅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缩写,还代表着该局坚持贯彻的信条——忠诚(Fidelity)、勇敢(Bravery)和正直(Integrity)。
被辞退一年后,詹姆斯·科米带着自传《至高忠诚:真相、谎言和领导力》重回公众视线,一经出版便荣登美国各大畅销书榜。一时间,詹姆斯·科米的名字再一次被推至风口浪尖。最近我也阅读了这本书,远超我的期待,推荐一读。刚开始我以为这会是一本被解雇“员工”抱怨“前老板”的书,但其实在书中是詹姆斯·科米仔细回顾自己的工作和成长经历,讲述了詹姆斯·科米一生所坚持的信念和恪守的承诺。对美国执法机构职能的深度阐述,对美国社会问题的执法机构视角都非常有意思。
《至高忠诚:真相、谎言和领导力》大部分不是,全书共十四章内容,前半部是科米一生在执法机构,从助理检察官到纽约南区检察官再到司法部副部长,最后到联邦调查局局长的经历。自2013年出任局长一职,履职于布什、奥巴马、特朗普这三位总统的细致记述,包括希拉里的“邮件门”、特朗普的“通俄门”等热点事件中FBI视角的解读。部分关于领导力的讲述值得借鉴,情报部门还是要坚持自己的立场,要与决策者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避免情报政治化的必然之路。然而这条路并不好走,最终詹姆斯·科米还是被免职了。
在阅读后,还是蛮赞赏他对工作的理解和坚持,能体会他在遇到困难时候的感受,很钦佩他愿意花精力对待同事和属下,他的优点很多,缺点是在这样特殊工作环境下,却从来没有提高过政治能力,当然这和他的工作性质有关,刻意游离事外。原本名义上保持“政治中立”原则的美国联邦调查局,就是在詹姆斯·科米的领导下,反而成为政治角力的风暴点,令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多出了许多的政治口水。这本书备受关注的看点就在特朗普涉嫌干预司法的部分,但这本书其实仅简单的是一本詹姆斯·科米的个人回忆录,书中内容丝毫没有爆料,这也让很多美国读者吐槽。
《科米的规则》(The Comey Rule)“真实的生活远比戏剧精彩,也更加荒诞!”我们没有在事件之中,很难知道真相。由詹姆斯·科米担任编剧之一,根据《至高忠诚:真相、谎言和领导力》一书改编的电视短剧《科米的规则》一经播出引发了不少争议,如果感兴趣可以去看看。通过这本书我们能看到,詹姆斯·科米是一个懂得谦恭自省的人,人生每一份经历都是一笔财富,只要你能够发现它的价值,而他就是如此。他能够看到并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懂得吸取并避免他人受到的教训,敢于直面并对抗自己的不堪,从每一次复盘中找到穿越未来迷雾的指明灯,这种反思的能力正是一个人成长进步的动力。
《至高忠诚》读后感(五):《至高忠诚》:何为忠诚、勇敢和正直
每个朝代,每个国家都是有那么一拨忠臣,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得以让一个国家走向稳定繁荣和昌盛的。如德国就有奥托•冯•俾斯麦,而英国就有霍雷肖•纳尔逊,法国就有拉纳元帅,而就中国历代而言,三国的蜀汉有诸葛亮,唐朝李世民时代有魏征等等,而放眼当代的美国,这也是有这么一个大忠臣,为国付出了毕生的经历,只一心为国家,并向世人诠释何为忠诚、勇敢和正直,以及一些美国的核心价值观。
这个美国当代大忠臣就是詹姆斯•科米,他是1987年进入美国司法部工作,2013年被奥巴马点名担任FBI局长,是FBI历史上第七任掌门人。可是很不幸的是2017年5月,也就是他只是与时任总统特朗普共事四个月他就被遭到特朗普的无端辞退,一时间成为热门话题。
或许,你会觉得一个员工就算科米也是员工被老板解雇也是正常的事啊,这有什么好扯的呢?那你就是大错特错了,毕竟这是事关一个美国忠臣的故事,让保证美国价值观如何得以延伸传承做出表率的伟大的忠臣。是的,这些内容都是由科米现身说法地用他的自传《至高忠诚》去回应社会对方看法的回应,也是他对这个社会,对美国政府对他不公的回应。
细看完这本自传,惊奇的是作为一个专业前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科米,既不会用严谨的逻辑和法律为自己的无端被解雇的事实去申诉,去抱怨;也不是用煽情的自传文本,在当时为了自己遭遇不公的哭泣而博得民众的支持和同情。而这本自传回答了一个哲学问题——生而为人,我们应该忠于什么?这才是这本书的格局,才是科米的真正的写作动机。
全书除了自序和后记,分14个章,主要是讲述了他自己最为一个忠臣,如何忠于国家的点点滴滴的事迹,其中不乏就有讲述了铲除纽约黑手党,调查“9•11”恐怖袭击事件,追捕“基地”组织成员,调查“邮件门”“棱镜门”“通俄门”。
讲到科米光辉的事迹之前,我们先了解FBI是什么东西,FB就是美国联邦调查局,是世界著名的美国最重要的情报机构之一,隶属于美国司法部,另外FBI也是包含了忠诚(Fidelity)、勇敢(Bravery)和正直(Integrity)的意思,象征联邦警察,代表着美国联邦调查局历史的价值观。
在第一章生活中,科米也毫不隐晦地公开了自己成长的一些关键事件,使得他有着忠臣正直的性格,这个事件就是在他读书时候,遭遇的抢劫案和性侵案,尤其是“拉姆齐强奸犯”的出现,就让作者受打击不少的,让他知道“我希望有人会愿意一己之力,相助他人,辅助弱小,,我希望他们能够坚守正义,发挥自身价值,这才是生命的财富”。于是这样的“拉姆齐强奸犯”,这样的人生感悟就使得他踏上了作为FBI成员之职业生涯。
来到第二章也写了他差点死在亚洲,也因为丧子之痛,而是的他更加坚定走上FBI成员之职业生涯。于是他的仕途就是因为了以上这些大起大落,忍受了人生命运无常的现实,他在他的仕途上开始是可谓是平步青云的,使得他不仅铲除纽约黑手党,调查“9•11”恐怖袭击事件,追捕“基地”组织成员屡获功勋。最后2013年成为了FBI历史上第七任局长。这些事迹都是在书中可以详细看到个中的来龙去脉,这里不是说科米的自吹自擂,而是通过实例去证明如何做一个称职的有担当的有正义感的好忠臣。
除了作者介绍了自己的光辉历史,他也不隐瞒一些美国政府之间的明争暗斗,也揭露了一些政府的黑材料,如在第七章确认偏误就写到了中央情报局那种“强化审讯”的不人道所为。他们会严刑拷问被审讯人,如击打腹部,绑在天花板等行为。都是让人心寒的。当时那是多年前之事了,而事到如今我们还是无法考察,但有点可以证明的是,科米写的都是真实的,而哪怕现在的美国政府也依旧处于明争暗斗的情况,这是我们以及现在卸任的科米不愿看到的,这些章节的意义就是起到了警示的作用,十分有史料意义。
之后,在第八章的胡佛的阴影里这章节,就写了因为胡佛的事例,让作者也警示我们世人一个很深刻的教训,那就是人之所以经常重蹈覆撤,那是因为我们总会遗忘,因为我们已经要记住历史的教训,才能让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明天。因此他时任局长也提出了五点工作要求,去规范FBI的行为准则和对国家如何表达至高忠诚的情谊。这是十分难得的。
而书中的临近尾声,也是科米仕途走向了下坡路的情况了,就算如此,他也不忘在第九章《真正的倾听》去认可奥巴马总统关于彻查个人隐私与公共安全之间冲突的方案,但遗憾后继总统不给力而不了了之了。表达了一种遗憾。也在《特朗普大厦》分析了伊拉克战争,给予沉痛教训,那就是不能将情报界和政治界混为一谈,这是最为忠臣忠于国家的有力表达和反映。
或许因为科米在希拉里“邮件门”调查一事上存在过失,导致其的信任度有所下降,但这不是他被原因,再说,科米就算“邮件门”有过失,那也是为了国家利益而展开的调查,哪怕结果希拉里是清白,科米也只是一个忠臣所为,罪不至于掉乌纱帽。再说,科米调查希拉里也不失为了特朗普,而是为了国家利益,因此在此书中科米也分析了“通俄门”的原因,当然他也或许掌握了有力证据证明特朗普有串通俄罗斯而干预美国大选的情况,但结果还是在2019年3月24日,美国司法部长威廉•巴尔致信国会称,特别检察官米勒的调查没有发现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特朗普竞选团队“通俄”,“通俄门”就此告终。但科米的所作所为并不是在唯恐天下不乱,而是真真切切地为国家安全利益着想的,这些所谓的门事件,都是无非让民众要有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至高忠诚啊,这种精神就是在科米的身上体现的一览无遗的。
最后的故事,就是讲述了科米与特朗特共事,和被邀约吃特朗普的鸿门宴的情况,幸好他将自己与特朗普吃饭的情况作了备忘录,不然就是摊事情了,这个方面在251页作者还来了个美式黑色幽默来说明自己的悲惨遭遇。
结果,当时因为科米与特朗普吃饭时,特朗普是想让科米撤销“通俄门”的,并要求科米忠于特朗普个人,但科米表现的是不屈不挠,而表现的是忠于FBI和国家利益,自然不想撤销“通俄门”,因为这个他才被特朗于2017年5月以不能好好领导FBI的无端理由而被解雇了,而这里就可以看出了科米的忠于FBI忠于国家的高风亮节,也反映打阴阳脸的,领导无方的,喜怒无常的霸权总裁特朗普的不好形象。如今拜登上台,就再次证明了特朗普领导无方的情况,而2017年科米直斥白宫“充斥着谎言和诋毁”,也只是针对特朗普政府而已。
每个时代都需要好忠诚的忠臣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在科米时代,他就尽责地维护了FBI和国家的利益,使得FBI的价值观得以忠诚、勇敢和正直薪火相传,使得美国的价值观求真,正直,尊重和宽容得以继续发扬光大,尽管他已经不是至高忠诚的公职人员了,但他依旧是至高忠诚的美国公民,至高忠诚自然就是科米的标签了。
这本书尤其在2021年,进入拜登时代,美国重回正常轨道的时刻,就更加发挥出其最大变量的会发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