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红酒的门读后感100字
《推开红酒的门》是一本由王胜寒(醉鹅娘)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小满工作室出版的假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推开红酒的门》读后感(一):最简单实用的高B格撩汉话术之“葡萄酒”篇
作为鹅娘的vintage fan,终于从她的催更萌新熬成了偶尔一看的老baby,得知她终于六年磨一剑得出了这本入门指南,忍不住第一时间上手,标题是过于向流量看齐了些,但这本书确是值得一看
切回正题,5星给醉鹅,一是为了情怀,毕竟在B站还是小破站时白嫖了好久,终于借这次机会补上了“一键三连”,也算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啦~二是由于本书实打实的质量,没有过多鸡汤话术,开门见山直捞干货,从酿酒原理到场景实操,你能想到的自己即将面临的任何一种认知窘迫,都可以通过阅读此书进行化解,如果一定要更具体一些解释,那就是放到生活中约会高质量对象前一小时快速阅读就可在选佐餐酒时与之侃侃而谈,熟练开篇。没错,的确如此简单易读,是一本十分好上手的科普性图书。不夸张得说,连我8岁的妹妹都可以马上掌握要点,并对照家里酒标想象其风味,瞬间为老爹省下大几万的红酒品鉴课程费用。同时也启发了我,哪怕将其作为亲子读物也会是很好的选择,作为家长能给予小朋友最实用的引导就是让他们可以更好得体会生活的乐趣,由此而珍视生命并学会取舍,好好得享受人生这一过程
作为一本20年年末出版的图书,它确实也存在着过于符合当下的片面性观点,就像是一件当季流行的时髦大衣一样,随着季节改变,认知需求增长而不再实用;或是一瓶香气扑鼻的莫斯卡托,不可陈年,且愈要趁早才最是适饮。但这也并不是它的缺点,毕竟醉鹅给这本书的定位即是分享给初学者些实用的学习建议,相当于多年总结下来的学姐笔记,目的是带领大家进入到有趣的葡萄酒世界,所以并不妨碍我对这本书的喜爱,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可以不止步于网购“小甜水”摆拍于朋友圈,而是也愿意花时间进行阅读,系统了解葡萄酒家族及其风味,大胆尝试,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适饮口粮,同时也更期待她的接下来的原创作品
《推开红酒的门》读后感(二):借酒除了消愁,还有治愈
书名 推开红酒的门
作者 醉鹅娘
豆瓣评分 8.8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生活之外,需要偶尔的小酒,注入一些灵感,让我更有趣。
1️⃣《推开红酒的门》是一本红酒品鉴入门书,干货满满,醉鹅娘有趣有料,读起来不费力,配上可爱的插图,相当实用,指引小白逆袭红酒之路。于我而言,不仅是红酒方面知识的提升,更像是在葡萄酒的世界,寻找精神的意义。
2️⃣我很喜欢的电影《杯酒人生》中说到,“我喜欢酒的一生,把它想象成有生命的东西,想葡萄成长的那年发生了什么事,下过雨后的太阳如何闪耀,想所有采集葡萄的人们。如果那是瓶老酒,他们又有多少人现已不在人世了……要是我今天开了一瓶酒,它的味道会和我改天开不一样。因为一瓶酒其实有生命,它会持续演变,变繁复,直到它达到最完美的境界,然后它会持续稳定,最后不可避免的衰老。” 电影中人物借红酒来比喻人生,将红酒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
3️⃣红酒就是这么真诚而又纯粹,借一壶琼浆,品葡萄一生,葡萄一点点累积风韵,然后窖藏数年达到最终质变,品味红酒不仅是感官享受,更是充满乐趣的艺术审美。
4️⃣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面对琳琅满目的葡萄酒还是一脸懵,往往在店里对着专柜站了许久,最后挑了一瓶——瓶子最好看的。
5️⃣那么如何看懂点酒单,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葡萄酒呢?万物都得回归底层思维,醉鹅娘用到了大神的思维方式来讲述,葡萄酒世界的第一性原理是气候和成熟度、过桶和陈年、新世界和旧世界。
6️⃣“一方水土一方人”,在葡萄酒的世界也有“一方风土一方酒”,气候会影响葡萄的成熟度,冷气候风格清爽,热气候风格浓郁甜美;过桶就是用烘烤过的全新橡木桶,它有一种香料的气息,这种香气可以和葡萄酒完美契合,让葡萄酒的风味变得更加复杂。而当这支酒想在复杂程度上达到巅峰,一般需要具有陈年的香气;新世界和旧世界更像是两种态度,是新世界的小鲜肉让人欢喜,还是旧世界的老绅士更令人着迷?新旧各有千秋,索性就爱我所喝,喝我所爱。
7️⃣我们总是在理想和现实中找到平衡点,一支红酒也需要。红酒主要由酸度、酒精度、糖分、单宁和水分这五大元素组成。这五大元素在葡萄酒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若是比例妥当,那这酒就会是一款"口感平衡"的葡萄酒。
8️⃣不想拥有太多情绪,一杯红酒配电影。在温柔的夜里,瑰色的浆液在手中的酒杯里晃动,治愈节后综合症。
《推开红酒的门》读后感(三):红酒挑选小技巧,这些行话太逗了!
酵母吃掉糖,排出了“酒精”和“二氧化碳”;酵母每吃掉17克糖,就能让酒精提升17度。胖和瘦这样的词貌似幼稚,但确实是品酒师常会用到的词:这酒很瘦或很轻,这酒很丰满或很重。杯子对红酒口感影响大吗?波尔多杯会放大口感的冲击力,勃艮第杯则会放大口感的柔顺度。你可能经常会听到某位爱好者这样说:“我以前是喝波尔多的,但现在改喝勃艮第了。”能这么说懂不懂酒不好判断,但他一定非常有钱,因为勃艮第是世界上最贵的干型葡萄酒产区。
谁不喜欢喝红酒呢?尤其是在山东,家庭聚餐少不了碰酒。男性选择白酒,女性则喜欢红酒;红酒没有白酒那么浓烈呛人,颜色火红醉人口感温和还会养颜。职场团建时少不了颜色俏丽的起泡酒,丢入一片柠檬看泡泡渐渐消匿;去海外旅行时,更是少不了品尝当地的特色酒,西班牙的桑格利亚已成为当地人提神醒脑的日常饮品。葡萄酒种类万千,不少起泡酒为吸引女性用户还推出了可爱瓶子,到底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呢?如果你也喜欢在疲惫之时小酌一杯,《推开红酒的门》是很不错的入门书,可以掌握不少挑酒小技巧。
影响葡萄酒风味的是?
这本书是葡萄酒入门知识,讲述葡萄酒的风味印象因素、葡萄酒的产区以及如何品尝葡萄酒。书中配了不少可爱的插图,而且内容并非照本宣科,而是加入了作者小姐姐独特的见解,读起来活泼有趣,难得把品酒行业的行话解释得通俗易懂。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下小姐姐的背景,昵称醉鹅娘,毕业于美国布朗大学后又去法国学习葡萄酒,回国后创立红酒相关的公司,2020年荣获“金刀奖年度女性创始人”,读这本书就像在与一位品酒师深度交流挑酒技巧。
葡萄酒的酿造很有意思,酵母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葡萄酒因此可根据这个分类——甜不甜型:糖被酵母吃掉的,叫“干型酒”,糖分还有残余的就叫“甜酒”;是否残留二氧化碳型,无残留的是静止酒,含有二氧化碳的就是起泡酒。那葡萄酒的口感和什么有关呢?作者小姐姐认为这三个因素很重要:气候冷热、酿酒的桶与年份、酿酒的新旧理念。
怎么挑葡萄酒?这些技巧快mark
这也是品酒师最关注的,点酒时的术语能立刻窥探出你是否是行家。气候冷热影响葡萄酒的糖分,如果说这个酒很瘦,其实是说这酒糖分少风格清爽;如果这个酒很胖,那就是这个酒的糖分多口味浓郁。那木桶是如何影响葡萄酒的?就像是北京烤鸭一定要果木,一方面吸油另一方面给烤鸭带来香气;橡木桶可以帮酒澄清稳定颜色,还会让酒的口味更柔和。橡木桶会给葡萄酒带来香料的香气,还能带来烘烤的香气,大部分情况下,葡萄酒酿造用的桶越多,口味就越好!
如何从价格上判断红酒?这个公式小白也能看懂:
很贵+新年份=过桶+可能处于封闭期
很贵+老年份=正在试饮期
便宜+新年份=新鲜果味为主
便宜+老年份=可能过了适饮期
除此之外,酿酒理念也是红酒的重要影响因素——旧派注重自然原生,以文化为标准;新派注重理性控制,以口味为标准。怎么知道手里的红酒是新派还是旧派?从酒标上就能看出来:新派会突出品种名称,旧派则会把产区名字放得很大。
世界上葡萄酒的七大品种是哪些?全世界最昂贵的葡萄酒产区是哪里?中国最好喝的葡萄酒,产自山东、宁夏还是河北山西?点酒时怎样与侍酒师沟通,红酒应该如何和面前的食物搭配?这些有趣的内容都有涉及到,如果你是红酒的忠诚爱好者,不妨买一本推开红酒世界的大门。
《推开红酒的门》读后感(四):写给中国葡萄酒初学者的入门书
《推开红酒的门 : 醉鹅娘9堂课讲透基本点》 :王胜寒(醉鹅娘) / 中信出版集团·小满工作室 / 2021-1 /在大多数介绍红酒的书籍里,用浮夸、堆砌的品酒词汇来描述葡萄酒不在少数,这样的教育方式往往让人费解,学了半天都没法真正理解葡萄酒。《推开红酒的门》是写给国内葡萄酒初学者的入门书。作者王胜寒(网名醉鹅娘)是90后企业家,大学毕业时,为了尽快把充满困惑的葡萄酒学明白,并“改变葡萄酒行业的教育方式”,曾于2013年奔赴法国蓝带厨艺学院进修葡萄酒管理专业,系统学习红酒。毕业后回国创办北京醉鹅娘酒业有限公司,通过视频栏目“醉鹅红酒日常”,以有趣自然的风格在网络上讲解红酒知识。在网络走红以后的醉鹅娘不满足于当“网红”,进一步开发一套更加讲究方法论的课程体系,进而整理成书,就是这本《推开红酒的门》。
作为入门书,该书的一大特点是,兼顾了知识的专业性和语言的通俗性。作者没有用晦涩的葡萄酒语言故作高深,而是凭借法国蓝带的专业背景,用“说人话”的方式总结了如何点酒、买酒、侍酒、品酒以及掌握文化谈资的速成方法,系统地介绍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红酒知识体系,专业却不唬人。
该书副标题“9堂课讲透基本点”很好地概括了全书的内容。首先体现了作者的“雄心”,即试图以9堂课短小精悍的篇幅来帮助初学者入门,为了做到这一点,作者的确做到了在书中只讲干货,每一页都是知识点。其次,不仅篇幅要短,还要讲透,这不仅考验作者对红酒的专业理解,还考验作者的表达能力,在通俗易懂方面,作者运用了很多恰当的比喻,起到了让读者秒懂的效果。再次,作者还试图用一本书涵盖红酒知识的基本点。作者将学习葡萄酒的过程比喻为攀爬金字塔,先学习葡萄酒基本的酿造原理和品酒基础知识,接着学习风格的三大规律,最后再运用于品种和产区,基础越扎实,往上攀爬就会越容易。
一、葡萄酒基本的酿造原理
我们通常从酸度、酒精度、单宁和酒体等角度评价一支葡萄酒的口感结构。要理解这些概念,我们需要先了解葡萄酒的酿造原理。
葡萄酒第一个基本的酿造原理是,含糖量很高的成熟葡萄在发酵过程中,酵母会把葡萄里的糖分转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作者用下图来帮助理解:小黄人代表酵母,它“吃”掉了糖,排出“便便”和“屁”——“便便”就是酒精,“屁”就是二氧化碳。大多数酵母在超过16度的酒精环境下都是活不下去的,所以大多数葡萄酒的度数都是十几度,而绝大部分甜葡萄酒有甜度,就是因为酒里含有没有被酵母全部“吃”完而残留的糖分。
按照上述酿造原理,我们可以给葡萄酒划分类型。比如依据“甜还是不甜”,糖分被酵母全部“吃”完的,叫作“干型酒”,糖分没有被吃完的,就叫“甜酒”。第二种类型划分方法,是看这是静止的酒,还是带泡的酒。酵母产生的二氧化碳如果排出去了,就是不带泡的“静止酒”(still wine)。如果不让二氧化碳跑掉,酒里就会出现气泡,酿出来的就是“起泡酒”(sparkling wine),比如香槟。
葡萄酒第二个基本酿酒原理是,葡萄皮给葡萄酒带来颜色和单宁,这是白葡萄酒、红葡萄酒、桃红酒的来源。所谓“单宁”,就是吃葡萄皮时那种涩涩的感觉。
至于酒体,葡萄的糖分成熟度和生理成熟度一起决定了酒体。糖分会转化成酒精,而生理成熟度会转化成浓郁度,酒精度和浓郁度加在一起,会决定一支酒在嘴里的“重量感”,也就是“酒体”。
作者总结道,葡萄的酸度直接和酒的酸度有关,葡萄的糖分会转化成酒精,葡萄皮的涩感会成为酒里的单宁,葡萄的糖分成熟度和生理成熟度一起决定了酒体轻重。其中,酒体是葡萄酒的肉,而酸度和单宁是葡萄酒的骨架。
二、葡萄酒风格三大规律
作者认为,学习葡萄酒的根本不在于死记硬背不同产区和品种的特点,而是要学会判断出不同产区、品种和味道形成的规律。气候冷热、过桶和陈年、酿酒文化就是影响葡萄酒风格差异的三大规律。这是葡萄酒知识的底层逻辑。
第一规律是气候冷热造成口味变化。基本上关于葡萄酒的所有事情都和气候有关。冷凉的地方生长的葡萄酸度高、糖分低,酿出来的酒风格清爽。较热的地方生长的葡萄酸度低、糖分高,酿造出来的酒有更高的酒精度,风格浓郁、厚重、有劲儿。在学习新的产区和新的酒庄时,第一个要问清楚的还是气候是冷是热。了解了气候的“第一性原理”,初学者也可以大概率地喝出典型冷气候和典型热气候的酒。
旧世界国家(欧洲)知名产区及对应气候第二规律是过桶和陈年程度的不同造成口味变化。葡萄酒有“三级香气”,一级香气(primary aroma)是来自葡萄果实本身的味道,二级香气(secondary aroma)来自酿造的过程,三级香气(tertiaryaroma)来自陈年的过程。过桶即葡萄酒在橡木桶中发生缓慢氧化反应(即葡萄酒语言中的“熟化”)而带来香草、肉桂、丁香、豆蔻、雪松等香料类香气,以及烟草、烟熏、黑巧克力等烘烤类香气。由于木桶本身很贵,一个法国新桶至少600欧元,最贵的2000多欧元,所以全新橡木桶通常先留给最好的酒款。陈年是葡萄酒慢慢“变老”的过程,陈年后的酒,颜色会变棕,单宁变得顺滑,回味会变得更长更平衡,果味也会逐渐褪去,但同时,陈年换来的是风味的复杂度和葡萄酒在口中顺滑延绵的完整感。当然,不是所有的葡萄酒都能陈年,现在市面上95%以上的葡萄酒都是应该在两三年内喝掉的。
第三规律是以“新派和旧派”为代表的酿酒理念差异造成口味变化。新世界和旧世界是理解葡萄酒风格区别最有用的概念之一。旧世界就是欧洲传统酿酒地区,欧洲以外的葡萄酒,都是来自较晚发展起来的新世界产区。旧世界风格代表了更隐晦的果味、更克制的桶、更追求陈年潜力,而新世界风格代表了更奔放的果味、更重的桶、更追求早饮性。在酿酒哲学上,作者认为新世界注重理性控制,以口味为标准;旧世界注重自然原生,以文化为标准。从酒标的视觉风格上,就可以明显区分新旧世界的葡萄酒。旧世界视觉风格经常突出“传承”与“阶级”,常常出现城堡、庄园、雕刻等视觉元素;而新世界视觉风格经常带有更多庄主的个人色彩,风格广泛,现代艺术元素出现的频率较高,或者走极简路线。
三、七大品种和七大产区
品种是最常见的针对葡萄风格的归类,作者介绍了全世界最流行的七大葡萄品种,包括霞多丽、长相思、雷司令、黑皮诺、赤霞珠、梅洛、西拉。每一个品种都从颜色、香气和口感、评价、价格区间、知名产区和经典酒庄推荐、土豪酒款推荐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全世界都葡萄酒产区数不胜数,在产区一课中,作者选出了酿出全世界最贵葡萄酒系列的“七剑客”产区进行介绍。作者筛选的标准是,某个产区的酒贵,就代表专家和市场认可那个产区。这七大产区包括波尔多、勃艮第、香槟、北罗纳河谷、摩泽尔、巴罗洛、纳帕谷。同样的,作者介绍了每个产区的特点、最贵的酒、以及产区名庄推荐。有意思的是,作者还简要介绍了中国产区的发展现状,以及中国各产区的优势和劣势。令人好奇的是,中国葡萄酒正在飞速发展中,作者认为很多中国酒已经完全可以媲美智利顶级酒。作者还特意拜访了中国农业大学的马会勤教授,介绍了中国葡萄酒产区的发展现况和挑战。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存酒、醒酒、酒具选择、红酒礼仪、餐酒搭配等日常实用技能,以帮助读者在需要喝葡萄酒的场合做到大方得体,这部分内容可以说是上手就能用的红酒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