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海的那一边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海的那一边读后感精选

2021-03-15 03:17:3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海的那一边读后感精选

  《海的那一边》是一本由[美] 梅丽莎·弗莱明著作,猫头鹰文化·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018-4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海的那一边》读后感(一):随想笔记

  6

  【他们中的大多数只是沉默地接受发生在这个国家的事情。这种沉默是从血的教训中学来的】隐忍沉默,低头干活的品质是如此似曾相识啊。

  边看边写,不满140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啊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阿拉啦啦啦啦啦啦啦

  《海的那一边》读后感(二):海的那一边还是一片海

  以前看到中东难民问题,都是一串冰冷的数字,虽然那个数字大的可怕。通过这本书看到了百万难民艰难求生的一个缩影。继续留在失去家园、战乱不断的叙利亚;还是逃难到邻国做一个无法继续接受教育,只能从事无意义工作且不断被压榨的难民;还是以生命做赌注,穿过那片海去欧洲寻求避难所。

  杜娅的故事让人心碎,偷渡船上五百多名难民只有六名存活下来,她的结局还算圆满,而其他百万计的难民仍然生活在朝不保夕、水深火热之中。而叙利亚国内为了政权斗争把这些难民的生命视如草芥,更让人感到深深恶意的是有些人仍在骗取难民身上最后一点财产,在他们眼里难民像狗一样毫无尊严可言。

  书中作者观念是提倡国家接受难民,尽可能多的为他们提供帮助,但是现实中实现起来却是困难重重,因为难民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加上文化差异、宗教信仰等一系列问题,且人数不断增加,使得难民问题越来越棘手。记得国内一名曾作为联合国大使的女演员曾暗戳戳的公开表示中国要接受难民,给予人道主义援助,结果被网友群嘲,这也从侧面说明难民问题解决的困难性。

  唯愿叙利亚早点结束内战,难民早日回家。

  《海的那一边》读后感(三):我不惧海 因为你是海的一部分

  

本书主要讲述了叙利亚的内战,使得一个19岁的叙利亚姑娘与家人被迫逃离祖国去往埃及,又与心爱的未婚夫做为难民从埃及穿过地中海前往意大利的故事。 书的前半部分,更多的讲述了杜娅成长的环境,还有德拉的生活习俗。在后半段,更为热血和动容一些,杜娅和巴塞姆为了追寻未来美好生活而涉险偷渡。杜娅想象着另外一种生活:“走出大门没有被劫持的恐惧,弟妹们可以去上学而不用害怕被骚扰、殴打,甚至面对更糟的状况。” 同样的,同行的难民也希望着去欧洲,开始新的安全的稳定的生活。“这艘穿上的每个人都一定有一个悲惨的故事……几乎没有人提到自己的过去。相反的,他们的谈话集中在未来,要完成这悲惨的海上数天的严峻考验,开始新生活。” “杜娅这样的难民,早已经失去了曾经定义自己的一切——家园、社区、生计,但并不想失去希望。”然而,同行的五百人里,只有六个人活下来;一家27口,也只有一个小女婴存活下来……在海上漂泊的四日里,他们都亲眼看着自己的家人和爱人在自己面前沉入海底,自己也经历了绝望而把脸埋在水中……“整整五百名难民,其中包括她爱的男人,最后找到的避难所居然只能是深深的海底”。杜娅说:“我再也不会恨海了,因为巴塞姆已经成了它的一部分。” 做为一个生活在相对和平的中国人民来说,很难体会到自2011年开始的“阿拉伯之春”对西亚和北非人民的影响。 “自从2011年叙利亚爆发危机以来,战火席卷了这个国家的所有区域,经济和服务设施已经崩溃。有差不多一半的叙利亚人(大约五百万)被迫逃离故土以求活命,另外六百五十万人在国内逃亡。从2011年开始,大约有25万人在战争中死去,超过一百万人在战争中受伤……据统计有一千三百五十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救援,其中包括600万名儿童。” 杜娅说:“我们叙利亚人没谁可以依靠的了,除了主。” 这个年代,在世界的一些角落,还是有战争在不断地爆发,也不断地有人民流离失所……他们“仅有的愿望是平平安安活着。我们不是恐怖分子,是和你们一样的人,我们的心一样能够感受,能够渴望,能够爱,会受伤。” 真心希望世界能够永远远离战争,永远和平。

  《海的那一边》读后感(四):到达希望的彼岸

  最让我们难忘的是叙利亚男孩的照片,那是一名穿红上衣、深色短裤的溺毙男童被冲到岸边,脸部朝下埋在沙中,身体不断被海浪拍打,让人看了非常不舍,让人看了更加悲痛。

  《海的那一边》讲述了叙利亚内战迫使16岁的杜娅和家人离开南部小镇,逃到埃及。在埃及逗留了两年半之后,杜娅看不到自己的前景,尽管不时听到海上偷渡者遇难的消息,但她和未婚夫甘愿冒着巨大的危险偷渡到欧洲。他们联系到了蛇头,躲过沙滩上警察的搜捕,成功搭了偷渡船。不料船只在海上遭到攻击,数以百计的难民掉落海中,转眼间只剩一百多人在苦苦求生。漂荡在海上,杜娅亲眼看着未婚夫、周围的难民一个个放弃坚持,沉入海底。经历了悲痛欲绝的四天四夜,杜娅抱着两个临终托付的小孩,终于等到了救援。

  自2011年3月叙利亚危机爆发后,在地区大国以及以大国的干预下,叙利亚局势从示威游行到武装冲突,从“叙利亚自由军”出现到“伊斯兰国”异军突起,并最终形成叙政府军、反对派武装、极端组织武装等多方混战、抢占山头的局面。战争给人们带来了灾难,破坏了人们的家园。和平时期司空见惯的景色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竟然是那么难得!只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们才能深刻体会到和平的珍贵,战争期间,人们开始真正懂得珍惜一切事物:亲人、粮食、风景„„战争使得和平时代的一切梦幻主义者变成了现实主义者。

  厌恶战争、追求和平是人类的共同价值信念。但是,战争作为阶级社会的一种客观的必然现象,却并不以任何个人、民族、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单方面意志为转移。马克思主义反对非正义战争,赞同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在当今世界,诚如***同志所说的:“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一时没有战争决不意味着永久和平,世界大战一时打不起来也不意味着永远打不起来。历史经验证明,和平麻痹必然带来杀身之祸。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只能经过战争去消灭战争,不要枪杆子必须拿起枪杆子。”***同志通过深刻把握人类历史规律和当代世界结构特征及其发展态势,对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作出了深刻论述。他指出:“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

  今天,我们为纪念烈士、回首战争、发展军事,目的是“绝不让历史悲剧重演”,这是我们对当年为维护人类自由、正义、和平而牺牲的英灵,对惨遭屠杀的无辜亡灵的最好纪念。所以珍惜和平,任何问题都要用和平的方式沟通,以人民大局为重、名族大义为重。

  ����R��.a

  《海的那一边》读后感(五):《海的那一边》是一首苦难的诗

  初看到这个书名《海的那一边》想到的是一首诗,作者程宏安。

  我离开了你——祖国

  怎么就不能回去

  我离开了你——中华大地

  怎么就不能回去

  我离开了你——长江黄河

  怎么就不能回去

  我要把先祖留存的文化继承

  我要把民族的脊梁挺起

  我遥望五岳的日出

  我哼吟隔山隔水的乡音

  风吹来

  浪涌来

  我放飞的纸鸢啊

  被海风接走

  掠过海峡飞到海的那一边

  我离开海的此岸

  与纸鸢一起飞临海的彼岸

  听和风呼应

  盼海浪宁静

  闻着弥漫千年的油菜花香

  撞上海岸春天的新绿

  携着浪花泛起的渴望

  停到盘古的胸怀畅想

  一轮红日迎着我走过长江

  越过黄河

  走上万里长城

  随纸鸢游遍山山水水

  了却海岛人回归的心愿

  唱起离别几十年的心声

  这首诗与此书的故事像是同一个故事。本书根据是真实事件改编的……

  叙利亚内战迫使16岁的杜娅和家人离开南部小镇,逃到埃及。在埃及逗留了两年半之后,杜娅看不到自己的前景,尽管不时听到海上偷渡者遇难的消息,但她和未婚夫甘愿冒着巨大的危险偷渡到欧洲。他们联系到了蛇头,躲过沙滩上警察的搜捕,成功搭了偷渡船。不料船只在海上遭到攻击,数以百计的难民掉落海中,转眼间只剩一百多人在苦苦求生。漂荡在海上,杜娅亲眼看着未婚夫、周围的难民一个个放弃坚持,沉入海底。经历了悲痛欲绝的四天四夜,杜娅抱着两个临终托付的小孩,终于等到了救援……

  如果说这书的名字改为《杜亚的故事》也恰到好处,我喜欢杜娅这个不一样的女孩儿,她用不一样的生命回应的自己的社会、国家、家庭……杜娅生命中第一次感一种更大意义存在,招集了妹妹弟弟等加入了流行的人群她决心在这场希望能给自己所热爱的国家带来和平变革的运动中担任角色。

  杜娅在这事件中长大,她发现自己还有不同的方式为这个事业可以做出更大的贡献………把把柠檬挤到一块儿布上或把洋葱对开切,放在被催泪瓦斯喷到的人。

  杜娅参加这个运动之后,和朋友们谈论不再是男孩、婚姻或邻里卦,现在只谈论抵抗与反抗……分享自己的未来

  边看这本书,自己生活中的年青的女孩、男孩们,可有这样高度的理想,还是每天沉迷于吃喝玩乐中,不关于这个国家人民的疾苦与未来。

  杜娅参与了自己国家的命运,与自己的同龄人一起奋斗,变得勇敢而有智慧

  《海的那一边》读后感(六):《海的那一边》--那么近,那么远

  海的那一边,也许不只是承载着一般人的期待、能让心愿更完满的遥远彼岸,而是那么近、却似乎一直也触及不到的一线生机。

  在命悬一线之际,一个人的人生,能有多少记忆能被勾连出来呢?因为哥哥的恶作剧自幼怕水的年轻未婚女子,在偷渡船倾覆之后,只能靠着一只未婚夫找来的游泳圈在水面漂浮了几天几夜。这这一片海中,她失去了爱人,失去了身边一个个旅伴,一具具恶臭的浮尸中,仅的一线执念来自于同船的人们托付给她的、在她胸口趟着的两个孩子。几天的时间是那么漫长,一点点流失的热量和希望都让能远离战争、重新开始新生活的梦想,变得那样遥不可及······

  让人难过的是,杜娅的命运不是特例,而是成千上万的深陷战火的叙利亚人、陷入国内混乱局面的被排斥群体的共同困境。尤其是作为一个女性,在宗教、风俗、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杜娅的坚强努力让她成为少数改变了命运的幸运儿之一,但是她失去的,却没有什么可以弥补:作为一个大家族中曾被寄予极大希望“作为一个男孩降生”、好改变母亲家庭地位的她,有幸被人赞扬、送贺礼,但是重男轻女的宗教民俗还是让一家人选择离开,让她此后多次承受离别之苦;她虽然看似内向,但是也曾寄希望于读书、进入大学学习、“成为警察”,希望改变社会环境对女性的限制;她虽然勇敢,为了不拖累家人,也只能偷偷参加抗议活动,帮助抵抗者,学业也被迫中断,一家人在重兵围城的情况下,还数次因为强行闯入平民家进行搜查、缺衣少食、缺医少药,甚至公然的对女人们的骚扰而险遭不幸,不得不掏光家底,举家逃离故国;异国的生活虽然看似安定,然而,要养活一大家人,还是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低到可怜的收入、日渐增大的就业压力、本国人对异国异乡人的态度从友善到嫌恶、敌视,都让年轻的杜娅只能彻底放弃回归课堂的念头,作为家中目前最大的孩子,用瘦弱的身躯与父亲一起拼命地支撑起这个家,转而因为机缘和父母想帮她找一个好归宿的念头的触动,被未婚夫感动订婚;两个人共同承受煎熬真的会比一个人少吗?一方面是在现实下看清了寄人篱下的苦楚,想回到祖国为自由而战,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家庭的完整不得不压抑下回归的激情,把目光投向“海的那一边”,希望能在欧洲重新开始生活;但是,冷酷的政治和残酷的敌视,黑心的偷渡贩和无情的自然,却让无数人在这一场场死中求生的“豪赌”中,永远留在了大海深处。杜娅自己,也只是被一艘民用商船侥幸救起。作为能讲述自己不幸经历的幸存者,她仍要一次次撕裂自己噩梦般的经历,重组一个支撑自己继续活下去的理由--为了那些用爱给了她接下来的人生以平稳延续下去力量的人们。

  本来近在咫尺的平静生活一旦只能舍生忘死地到海的那一边去追寻,再不只是一个颇具哲学意味的故事,而是我们再也不想听到的人间悲剧。平凡人的生活总是距离大起大落太远,但是,对于那些本来也是平凡人,却不得不在毫无心理准备就经历灾变的人而言,也不是他们想要的。距离那么近,又那么远的,不只是一颗心与另一颗心的距离,还有和平与正义。

  《海的那一边》读后感(七):战争之殇

  最初吸引我读《海的另一边》这本书是因为封底上那行字“根据真实事件记录”。美国作者梅丽莎弗莱明是联合国难民署通讯社的负责人,站在叙利亚难民的视角写战争下普通人的悲痛、绝望、无奈、坚韧、优雅与慷慨,没有空洞的说教和口号,只有朴实无华的言语和真相发出对战争的声声控诉。

  故事开篇就交代了女主人公杜娅漂在大海上,她已经失去爱人,怀抱着两个奄奄一息的女婴,周围几百具尸体或漂浮或沉到了海里。我满腹疑问,尤其得知杜娅6岁时差点被淹死的经历和她对海的极度恐惧后,更加困惑她为何又受困于大海。作者并不着急解谜,她从19年前杜娅的诞生讲起,讲她的家庭和童年,用大量笔墨描写2011年叙利亚战争爆发后,在德拉这个悲惨世界,以杜娅一家为代表的普通民众的紧张生活。杜娅和家人以难民身份逃亡埃及,就在我以为否极泰来之时,接纳难民的穆尔西政府被赶下台,叙利亚难民的处境再度堪忧。家国尽失,危险重重,如果留在埃及只有悲痛和绝望,那铤而走险是必然。把生命交给唯利是图的偷渡犯,用尽全家人毕生积蓄换得一张穿越地中海的渔船票,这艘随时会让几百人丧命的“噩梦之船”竟然是所有人的希望,顿时理解《海的另一边》的原版书名《A Hope More Powerful than the Sea》。

  海上短短数日的经历道尽人性的极善与极恶,50美元一件的救生衣填充廉价的吸水材料在无情的海浪面前一无是处;找到救援便立刻回来营救杜娅的承诺只是泡影;恶意攻击渔船直接导致船沉人亡的恶棍还在发出狰狞的笑声;更有甚者,是为了稳固政权、追求财富、抢夺资源而策动战争的恶,为了一己私欲、一国地位而杀害无辜生命的恶。一边是掌权者、黑心商家、恶棍施加的暴虐,一边却是难民们在苦难前发自内心流露的善。500多难民海上遇难,杜娅失去爱人,照顾两个被托付于她的小女婴,撑不下去的时候,她感受到怀中女婴的呼吸,就会更加勇敢,她创造了生命奇迹。感动之余,我更震惊于信仰的力量——《古兰经》赐予难民的无限力量。《古兰经》贯穿杜娅整个生命历程,从十岁时就每天诵读数次;偷渡时仅有的随身行李中有她“最珍贵的《古兰经》”;海上遇险,杜娅和难民们一起诵读《古兰经》获得内心平静与抚慰,就连婴儿们听到这些诵读声也会安静下来;巴塞姆临终前,杜娅要他对着《古兰经》发誓是一个“完整的穆斯林”、“只有一个主”;接受采访时,杜娅竟然坦言“我们叙利亚人没谁可以依靠的了,除了主。”我扪心自问,如果我明天就要去冒险,仅有的随身行李会带党章吗?

  局外人总习惯以上帝视角审视战争,热衷分析原因、当裁判,作者写杜娅的故事却是要我们这些局外人放低姿态,从小处入手,关注最底层难民们的生存状态,反思国际力量在地区战争中的无能、无意愿和无所作为。难民杜娅的故事讲完了,已经持续七年的叙利亚战争仍未停止,叙利亚何时才能迎来本国的“阿拉伯之春”?

  读完这本书,我心里最深刻的感叹:和平真好,安全真好,做一个中国人真幸福!世界能够永远和平就好了,人类没有那么多欲望就好了。

  《海的那一边》读后感(八):失火的天堂

  我承认用这个题目有点恶俗,但这绝对是我看书时想到最多的一句话。

  自从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大约有二十五万人在战争中死去,约五百万人被迫逃离故土以求活命,另外六百五十万人在国内逃亡。联合国难民署2018年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仅在黎巴嫩的超过一百万难民中,58%的难民家庭生活极度贫困,每人每天的生活费不足2.87美元。另有一部分家庭生活在每人每天3.84美元的一般贫困线以下,使贫困人口超过难民总数的3/4。

  当一个人死去,人们记住他的名字,当很多人死去,人们记住的只是一个数字。不是说数字没有意义——想到每年漂浮在地中海上空的数千冤魂,没有人会无动于衷。但这到底比不上鲜活的人的故事触动人心。《海的那一边》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该书的作者梅丽莎·弗莱明(Melissa Fleming)是联合国难民署发言人,也是《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CNN、等多家媒体的作者。梅丽莎于2015年3月在得知了书中主人公杜娅的故事并对她进行了采访,2015年5月23日,梅丽莎在希腊的TEDx演讲中讲述了杜娅的故事,这个题为《劫后余生》的故事立即引起了轰动和各方的重视。随后梅丽莎根据演讲内容完成了《海的那一边》这本书。

  书的主人公杜娅,本来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叙利亚女孩,动荡的战局把这个一心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倔强女生拖出学校,和全家一起踏上颠沛流离的逃亡之路。最终因成为移民船只海难的幸存者获得关注。故事从杜娅的出生成长讲起,十章的书直到第七章才开始讲述惊心动魄的偷渡生涯。前面六章随着故事的展开,让我们不仅看到女主人公如何从一个怕水的女孩一步步变成恐怖海难中奇迹般的幸存者,同时也看到杜娅的家庭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叙利亚小康之家变成在贫困线上挣扎的难民之家——这个普通家庭的悲欢几乎能够概括超过一千三百万叙利亚普通人在过去7年中的所有不幸遭遇。

  全书语言平静克制,以第三人称视角娓娓道来,没有什么煽情的段落,只是用血淋淋的事实讲述战争的残酷,于无声处听惊雷,让我想起杨继绳先生的《墓碑》。当我们谈起欧洲难民潮的时候,当我们谈起国际局势的时候,当我们谈到西方伊斯兰化的时候,我们不能理解阿拉伯世界自己的争端,为什么要让全世界的人一起承担。但当我们读着这样一个普通穆斯林家庭的悲欢离合,我们不禁需要重新思考:如果不是走投无路,谁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冒着生命危险奔向和自己完全不同的文化中呢。书的最后,杜娅一家被重新安置到瑞典,获得了几年来梦寐以求的安全,杜娅踏着深深的积雪走向新家——这辈子从来没有这么冷过。。。

  中文版翻译语言流畅,印刷装订都不错,可以完全展开阅读。附上梅丽莎的TED演讲中字视频。

  https://c.open.163.com/mob/video.htm?plid=MB74QHKL8&mid=MB74V0GS

  《海的那一边》读后感(九):承载希望的那一边在哪里?

  《海的那一边》讲述的是一个比较沉重的故事:叙利亚危机爆发后,出生于叙利亚西南部的杜娅面对内战的不断升级,而和家人决定逃难到埃及,沿途不计其数的同胞在逃难途中遇难,杜娅也失去了家人,在茫茫的大海上,怀抱两个婴儿的她何去何从……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叙利亚危机爆发后,叙利亚国内的战争冲突升级,人民流离失所,战争已经夺走了无数个家庭,每个人的命运似乎都难逃战争的摧毁。这是国家的不幸,也是人民的不幸。出生于叙利亚西南部德拉的一个小镇的杜娅,16岁之前一直生活和成长在那里。但随着叙利亚境内战争升级,她和家人在2012年决定逃难到邻国约旦,再进入埃及。期望能过上安定的生活。

  杜娅一家历经千辛万苦辗转来到了埃及,然而埃及的政局也不比叙利亚好到哪里去。埃及当局面对汹涌而来的逃难大军,他们也感到束手无策。由于逃难而来的人员众多,物质包括食品、饮用水等出现了短缺,再加上医疗的欠缺,许多人开始面临死亡的威胁,而显然埃及政府提供不了这么多的人道主义援助。

  杜娅一家在埃及逗留了两年半时间,她认为留在叙利亚或埃及都看不到前景,像其他成千上万的难民一样,即便不时听到海上偷渡者遇难的消息,她都甘愿冒着巨大的风险偷渡至欧洲。

  于是,杜娅和未婚夫巴萨姆下定决心冒险偷渡去欧洲。二〇一四年九月六日,杜娅和其他逃难者准备着接下来的继续逃难。她接到电话,小心翼翼的收拾着要带走的随身用品,还有手机、钱包以及五百欧元加上二百埃及镑,放在分开的塑料袋里,确保每一捆都位于扎在红色背心外面的皮带下面。位于亚历山大的公寓楼外面停放了五辆小巴士,里面已经坐满了准备来自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的难民。巴士一直往前开,志在为数不多的消息站稍作停留,到了晚上十一点钟,他们达到了一个小站,离一片荒凉的沙漠还有半公里远的时候,蛇头们喊到“下车,往海滨跑!”他们往前跑,冲到了海岸边,登上了一座简易的小舢板船。一个埃及人命令:“把你们的埃及镑及钞票和手机SIM卡交出来,到了欧洲他们都用不上。”怎么会用不上了,这些逃难着身上仅有的一点救命钱财却成了这些偷渡犯盯上的“香饽饽”。如果船上的人稍有迟疑,这人就会咆哮起来。人们无可奈何的交上了可伶的一点点财物。

  这样一路逃亡,一路上不断有难民死亡,杜娅经历了最为悲惨的海难,她的亲人在海难中身亡,而她该何去何从……所幸,在海上漂泊了四天之后,他们被救起,而两个婴儿之中的马拉克却没能挺过来……

  杜娅希望有一天,她可以回到叙利亚,再次呼吸那里的空气。哪怕只有一天,也已经足够。每个人都是喜欢自己的故土的,而这样简单的要求只能在和平发展的国家才能够得到实现。

  海的那一边承载的是什么?希望承载的是希望,而不是绝望。

  《海的那一边》读后感(十):一个真实的故事

  本书根据一个真实事件记录,是一个女孩从战火中逃离的故事,是一个深陷战争旋涡国家难民的境遇记录,是一本为时代而写的书。

  杜娅是土生土长的叙利亚人,童年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他们生活在叙利亚西南部最大的城市——德拉。从记事起,她的世界里从来没有过什么让她害怕的东西,家人们时刻都在身边保护着她。她有五个姐妹,父母感情融洽,父亲的另外三个兄弟和家人们住在隔壁的房间中,她和姐妹们一起睡觉,吃大锅饭,兴致勃勃地聊天对话。在她小时候,德拉人丁兴旺,吸引了很多外来人游客,交易市场繁盛。虽然家里人口多,因为生子问题在大家族中受到冷落,但他们是开心、自由的。杜娅不同于传统的叙利亚女性,她并不向往婚姻,有自己的职业理想。然而,国家的政治巨变打破了他们的平静生活。不止梦想无法实现,甚至连基本生活都无法得到保障。独裁政府抓捕异己分子的行为,导致了抗议游行和武力镇压。看到抗议者被殴打的伤痕和混乱的街道,杜娅从害怕改变的羞涩女孩,到冲动地想要参加示威游行,成为革命的一部分。高压政策的持续导致了德拉被围,他们的生活受到了威胁,无法买到食品,连就医都需要躲避街上的流弹。父亲夏科里失去了生计,还差点失去疼爱的女儿,适龄的男子都不见了,要么加入了自由叙利亚军,要么被捕或被杀。为了保住家庭,父亲决定搬到埃及。

  难民生活开始了,杜娅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故土,却无可奈何。幸好埃及的人民接纳了他们,杜娅还遇到了一份真挚的爱情。流亡中的爱情波折不断,杜娅终于接受了巴塞姆的感情,从一个单纯苦恼于背井离乡,一心工作为家庭付出的女孩,成长为一个心怀甜蜜感情的少女。好景不长,局势的变动,难民的大量涌入,使他们在埃及的生活日益艰难,女性被跟踪、羞辱,男性难以找到工作,为了寻找自由、健康的生活,巴塞姆决定带着杜娅偷渡到欧洲。经历过两次偷渡失败被捕,他们又再一次踏上船,无奈命运不公和人心的险恶使五百条人命丧大海,其中还有她的爱人。杜娅靠着顽强的毅力和救助两名幼儿的意念,在海上漂浮四天四夜后终于获救。

  杜娅作为难民中的一员,她的故事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然而她获救是一个奇迹,是她自己的抗争和善良的救助者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她敢于反抗不公,与命运抗争的同时时刻保有善良的心,虽然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她依旧对未来抱有希望,愿意为了改变更多人的苦难命运而努力。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世界展示难民的困难生活,让我们直观地了解海的那一边,还有许多人流离失所,被战争所困。

  《海的那一边》的作者从事媒体工作,是联合国难民署发言人。本书写作手法平铺直叙,没有过多的修饰,但达成了它最大的主旨,也是后记中提到的:成为一个非常好的沟通工具,来引起关心难民现状的各地人们的共鸣,解释他们为何不顾生命危险渡海去欧洲。除了物质经济方面实际性的帮助,他们饱受摧残的心灵更需要理解。此外,这个故事也令人动容,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坚韧与光辉。

  作为海另一侧的和平土地上生活的人,我们何其有幸,可以平和、幸福地度过每一天。不用担心在街上被子弹射中,不用与爱人生离死别,这本书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拥有的生活,同时不应忘记在世界的其他地方,有千百万的人们正承受着不幸,远离当地且不从事相关工作的我们能做到的也许寥寥,但我们可以铭记这段故事,给于极大的精神支持与理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