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了不起的昆虫》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了不起的昆虫》读后感1000字

2021-03-24 03:52:1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了不起的昆虫》读后感1000字

  《了不起的昆虫》是一本由(日)丸山宗利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了不起的昆虫》读后感(一):人类社会的缩影——昆虫的微观世界

  枫杨树上翠绿色的拇指般大小的螳螂,流火的日子里叫个不停的知了,潮湿阴冷的砖块下的蜈蚣,总是喜欢往灰色的墙壁上扑腾的小蟌,夜间如星星般镶嵌在藤蔓上的萤火虫......这些昆虫构成了我童年的记忆,小时候触摸昆虫时,父母总会责备,“别摸它们,有毒。”当然父母的话我全都信了,这也导致了我多年后对昆虫的恐惧。

  昆虫的世界实际上也是人类社会的缩影,出生、成长、工作、求偶、育子、竞争、合作以及不可避免的死亡。《了不起的昆虫》是由日本知名昆虫学者丸山宗利所著的科普书,他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将昆虫变为一个又一个微小的“人类”,他用拟人的手法将昆虫的日常生活展露了出来。

  雄性舞虻在追求心仪的对象时,为了博得异性的欢心,他会将麻蝇作为求偶的礼物,“手”把“手”的交给他,“这可是我上刀山下火海,千里奔波,栉风沐雨,才取得的美食,你可就答应我吧。”“哼,一顿饭就想追上我,门都没有。”于是,雄性舞虻在爱情的激励下,不对不对,应该是在单相思的激励下,一次又一次的给雌性舞虻送上精心挑选的礼物,直到打动了她的心,然后结婚生子,平淡的过完这一生。

  在昆虫的世界里,不是每一种求偶方式都如舞虻一样浪漫,也有借求偶之名来猎捕食物的昆虫,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肉食性女巫萤,萤火虫可以利用自己的发光性来吸引异性交尾,而女巫萤完美的利用了这一习性,它会发出某一类雌性萤火虫相同的信号,“芳龄十八,闭月羞花,我心澎湃,无处安放,我在XXX等你,寻觅我心中的的黄金单身汉。”大多数雄性萤火虫对这类征婚标语可谓是毫无抵抗力,于是一股脑的涌向女巫萤,结局就是它们都会成为女巫萤的盘中餐,这可谓是《逃出绝命镇续集之单身萤火虫的不归路》。

  昆虫的性行为非常的有趣,雄性昆虫经常会被戴绿帽子,加起来可以绕地球几十圈,于是一些雄性昆虫为了保留住自己“第一正房”的身份,为了让自己的基因得以传递下去,他会不择手段让自己的基因被优先选择,最直接的方式是在与雌性交尾之后,让对方不能与其他异性交尾,比如日本虎凤蝶,雄蝶在交尾时把精包送入雌蝶体内,同时分泌出黏液用交尾栓把雌性的生殖器盖上。魔高一尺,道高一尺,名为龙虱的水生甲虫虽然也会做交尾栓,但雌性能用脚把它取下来,这可真是个悲伤的故事,雄性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把孩子养大,十有八九还不是他的孩子,为他默哀一秒钟。

  《了不起的昆虫》中不仅详细的讲解了昆虫的求偶方式,还讲解了昆虫在所处环境下的社会属性,它不仅仅是一本科普书,更是一本纸上纪录片,书面体《动物世界》。

  《了不起的昆虫》读后感(二):小小昆虫世界,大学问

  文|轻禅

  即使是生物学相关专业,作为一个女孩子,我仍然害怕昆虫,但也有例外……譬如翩翩起舞的蝴蝶、蜻蜓,又或是夜空中闪闪发光的萤火虫。如此想来,昆虫的世界还真是大,地上爬的、天上飞的,甚至是肉眼看不见的……那么,昆虫的世界究竟有多大?

  让我们从一本书谈起,这就是日本科普作家丸山宗利所著的《了不起的昆虫》。在这本书中,丸山宗利向人们介绍了昆虫的有趣生活和行为,透过这些小小的甚至不为人知的行为,不禁让人惊叹:昆虫原来可以这样了不起。

  那么,昆虫究竟怎样了不起?不说别的,先说种类吧!如果你掰着手指头去数,估计还真数不清楚。《了不起的昆虫》中这样写道:“目前已知的昆虫种类超过一百万种,占已知生物物种的一半以上。而且,这一百万种只是已经探明的数量,还有很多未命名或未被发现的昆虫物种。”是不是很惊讶?昆虫占据已知生物物种的一半以上,这其中植物也算在内的,若加上未命名或未被发现的昆虫……可想而知,整个地球几乎成了昆虫的世界。

  此外,昆虫的多样性也让人为之惊叹,而这些昆虫,百分之九十九的昆虫会飞翔,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昆虫会发生“全变态”。说起“全变态”,毛毛虫变成蝴蝶就是很好的例子。这样分析起来,昆虫不仅占据了人类生活的土壤,还占据了人类生活的空间。瞧,这小小的昆虫,是不是并不简单?

  但比起这些,昆虫的生活方式,更为有趣。这些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昆虫,它们在面对生活时,一点都不马虎。我们都知道很多昆虫采食植物,但有些昆虫却寄生在植物内部。《了不起的昆虫》提及到一种会制造“虫瘿”的昆虫——瘿蚊,“植物上的虫卵孵化成幼虫,潜入植物内部进食。被啃食的叶子开始长出一个小小的肿瘤般的东西,并像果实一样慢慢膨胀,幼虫就寄居在里面发育长大,直到成熟后才离开。”这就好比,一个人住进了糖果屋,遥遥自在地住在里面。

  看来人类住进糖果屋的梦想,小小昆虫早就成功的实现了!

  自有生物以来,昆虫延续了十几万年,它们能够一直持续至今日,必然与它们的繁衍有关系。正常的生殖方式很是常见,就算孤雌生殖也是常见的方式,书中提及了一种我之前不知道的生殖方式。是什么呢?“在气候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偶然事件会左右生物的生存,采用多生的方法保存子嗣的存活率,而在很多竞争者的情况下,孕育少量体型大的后代,以确保其存活率。”这还真是令人惊叹,小小昆虫居然如此睿智,可以根据环境条件选择不同的繁殖策略,人类只怕可望而不可及吧!

  昆虫的世界的确很有趣!但近些年来,农业发展,尤其是农药的使用破坏了昆虫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多的昆虫已经灭绝。我们在感叹昆虫世界的神秘和有趣时,似乎也该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保护环境,让人类与昆虫能够友好的共存。毕竟,昆虫对农业的发展也有着不可抹灭的作用,不说别的,单说屎壳郎这小昆虫,我想人类还真的离不开它们。

  《了不起的昆虫》作为一本科普书籍,内容自然是丰富,上面提到的不过是一部分,书中还有更多的乐趣等人去发掘,除此之外,这本书的确写的很有趣,对于非专业的人来说,读起来也很轻松。或许,读过这本书,很多人就不会害怕昆虫了吧?它们还真的挺了不起的!

  《了不起的昆虫》读后感(三):你想像不到的昆虫世界

  关于昆虫的记忆从幼时就铭刻在脑海,挥之不去:春回律动,百草更新。山坡上鲜花怒放,蛱蝶翩翩,蜂鸣阵阵;金秋薄暮来临,当夕阳隐去最后一抹清辉,虫唱就响起来。房前屋后,此起彼伏。往往是蟋蟀悦耳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持久而清脆。美好的记忆之外,也有挥之不去的梦魇。盛夏夜晚乘凉或是安眠之时,蚊子总是出其不意地叮咬,令人烦恼不已。对于昆虫,真是爱恨交加,喜忧参半。

  如果理性看待昆虫,才会超越这种感性认知。日本科谱作家丸山宗利的《了不起的昆虫》把理性研究和感性认知有机结合起来,使我们跳出自身的固有看法,以理性的眼光审视昆虫这个庞大的群体,揭开昆虫神秘世界的面纱。原来小小昆虫,却远远超乎我们的想像,如此奥妙无穷。

  什么是昆虫?我们常常误认为蜘蛛属于昆虫,其实这是错误的看法。最简单的辨别方法是昆虫有三对共六只足,蜘蛛不具备这个特点,所以不是昆虫。书中更有图示详细介绍典型昆虫的身体结构和各部分。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昆虫和人类一样,有着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昆虫在地球存在之久,远远超过人类诞生的短暂时光。在亿万年的进化中,昆虫的多样化也远远超乎人类的想象。昆虫之所以具有现今的多样性,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飞翔,一是变态。其中变态还被细分表变态、渐变态和全变态。通过介绍,我们知道蚂蚱是渐变态,而蝴蝶则是全变态。

  丸山宗利在理论阐述之外,结合自身野外探险的经历,形象生动地介绍了昆虫的智慧生活。语言简明扼要,又不乏风趣。我们也许都注意到被虫子吃过的叶子每每形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小窟窿,却根本想不到这是昆虫的聪明之处。原来植物和昆虫在进化过程中斗智斗勇,植物为了不让昆虫蚕食自己的叶子,而向昆虫的位置输送防御物质,而昆虫则采取相应的措施,切断输送防御物质的叶脉,然后安全地吃掉圆圈内的部分。

  昆虫的智慧生活精彩纷呈,而昆虫的社会生活同样引人注目。众所周知,蜜蜂和蚂蚁是此方面的代表。蚂蚁这种种类繁多的特种,社会群落庞大而复杂,不同的蚂蚁分工不同,各司其职,杂而不乱,秩序井然。以蚂蚁和蜜蜂为代表的社会性昆虫,俨然一个活生生的现实缩影。

  昆虫的社会生活中最惊人的莫过于它们染指农业的历史远比人类悠久,这也许令很多人瞠目结舌,讶异不已。原来,大约在八千万年前,昆虫就开始开展农业生活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培育蘑菇的白蚁和阿塔切叶蚁。只是与人类食用培育出来的“花朵”不同,昆虫只食用菌丝。翻开这本科普著作,像这样既有趣又含有丰富知识的介绍还有很多。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也往往令人颠覆了以往的看法,昆虫之中有很多害虫,也有大量的益虫。虽说个别昆虫传播疾病,也曾危及人类的生命。昆虫对生态平衡的控制贡献不小。离开昆虫,人类的生活真是不可想像。

  《了不起的昆虫》为读者揭开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昆虫世界,小小昆虫绝不是无足轻重的生物。它们的世界既小到不被人重视,也大到让人无法轻视。在昆虫的世界里,我们还很无知。由这本书到不可知的未来,搭建一个沟通的桥梁。了解昆虫,从这本可爱的小书开始。

  《了不起的昆虫》读后感(四):嘿,可怕的小虫子,有趣的世界

  咋一看,书评仅有四条,我倒惶惶的不知道该如何下笔了

  逛书店的时候,偶然看见这本书,当时以为是《了不起的盖茨比》就拿起来了,心里还想着,“哦?盖茨比换这么清新的封面了?”拿到眼前方知是《了不起的昆虫》,想起之前似乎有隐隐约约的印象,心下觉得有趣,就买来看了。

  地球是昆虫的星球,诶?这句话是不是听上去有些夸张,但,看了这本书之后,才晓得,从潜在的多样性、物种数量、存在历史上看,这么说确实一点也不为过呢。

  这本书仿佛呈现了动物世界精彩的一角,或许,改成昆虫世界更合适,我想央视出个名为昆虫世界的节目,同样也会特别吸引人吧。我最喜欢的是本书的第二章------智慧生活,从捕食、模仿、恋爱、性行为etc.介绍了形形色色的我未曾听说未曾见过的虫子,看得时候会觉得有趣,就一个个百度了图片看到底长什么样子。

捕食:以时速230公里速度闭合的大颚闻名,动物界的速度之王

  这个蚂蚁的速度,我换成秒算了一下,127.777m/s,这么看,是不是更生动形象啦?好,一提到昆虫就说蚂蚁有点俗,那下面这个呢?

  硬象甲象鼻虫,虫如其名,鞘翅十分坚硬,兰屿岛上的原住民达悟族人通常在比力气的时候,以能不能用手指捏碎硬象甲的外壳为依据。坚硬的外壳,对昆虫来说是一种保护,昆虫之间善于模仿,因此,也有许多昆虫模仿硬象甲的形态,以躲避捕食

拟硬象天牛

  还有一个我觉得很有趣的虫子,叫做范式摇蚊,奈何,百度不到图片,或者说百度到的我也不敢确认“呀,就是它!”见不到真面目,总觉得是可惜啊。这个这个虫子,和《三体》中三体人的特性很像哦,拥有惊世骇俗的能力。在旱季,水池干涸,其幼虫体内的水含量如果降到3%,就会进入零代谢的休眠状态,但只要遇到水,这种“干尸‘就会”复活“。不仅如此幼虫还具有极强的耐热性和耐冷性,103度可以存活一分钟,-270度可以活五分钟,如此生命力顽强,不,我觉得应该叫有超能力的昆虫,我真的很好奇,长什么样子呢

  凡此种种,有趣的虫子,虫子之间的故事,还有很多,有的地方太有趣,看得时候会忍不住的笑出来,脑子又混乱,也没有办法清晰的一个个列出来(太多啦,我也不想,hh),但只是从书的设计上就吸引了我,谁让把书设计的这么好看呢?

  《了不起的昆虫》读后感(五):虫儿飞 花儿入睡

  虫儿飞,花儿睡,一双又一对才美。寥落的景象,宁谧安详,好像风抚摸着人的脸颊,好想就这样什么都不用想,静静地看着月亮。

  昆虫世界有很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现象,《了不起的昆虫》充满有趣的豆知识,零碎时间也可以读。

  小时候住在农村,我喜欢去地里玩,喜欢树上的天牛,喜欢菜叶上旅行的七星瓢虫,花朵上飞舞的蝴蝶,以及秋收时蹦蹦跳跳的蚂蚱。夏夜的星空下,总是哼唱着《虫儿飞》,悠扬温馨的旋律,化为星星点点的夜空,照着我们思念的人。稚嫩的童声就像翩翩飞舞的小粉蝶,每一片翅膀上都反射着莹润而柔和的光晕。我的心宛如一盏小小的灯笼,在如水的夜色里,又寂寞又美丽。

  聂风背着孔慈在萤火中穿梭,周围的世界像幻境一样美丽,我看的如痴如醉。我多么想亲眼看看萤火虫啊。

  告别了梦幻的童年,成为大人的我们似乎忘了,被人瞧不起的小虫子也是地球上重要的存在。

  书里说,昆虫的很多行为都是本能的体现,早已印刻在遗传基因里,而人类的很多行为却是通过后天学习所得,这是二者最大的区别。“小蝴蝶贴上你的小衣兜,小海螺装进我的小竹篓。”一边清唱着《樱桃小丸子》的主题曲,一边翻看略带重口的插图,愉快的完成一次前所未有的格物旅行。

  作者丸山宗利的点拨,让我们领略浩浩荡荡的生命律动,重新惊讶于这个神奇的昆虫世界。每个段落都会解说一种昆虫,活泼的标题更增添了几分悦目的美感。轻盈逗趣的笔风,让我第一次用如此轻松的心态阅读理科知识。

  作者用人性的眼光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重。

  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甚至从幼虫到成虫的形态会完全改变,昆虫会利用色彩隐藏自身,还有一些昆虫不吃任何东西,交配和产卵完成后便结束生命。了解到这些“小动作”,莫名觉得有些许禅意在里面,这,就是昆虫最神奇的地方。还有某些植物会雇佣保镖和杀手,蚜虫甚至会在植物身上打造出一个“糖果屋”,这些事情每天都在地球上重复发生,可是我们却毫不知情,这世界上多的是我们不知道的事。

  合上书,闭上双目,陡然间从安宁宇宙中刮来的智慧之风,清明、澄澈,让我的心灵进入到了一个高远的世界。

  科学家是宇宙生命的使者。《了不起的昆虫》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

  上小学时,我常跑到乡间野外,伴随着蝉鸣山林田园风光,无数次幻想自己能够拥有跟昆虫沟通的能力。而今只要有机会,我还是愿意和奶奶到菜园里摘豆角,到村西的地里收拾花生。我是一个农民,一个农村的孩子,一个受过良好素质教育的乡村女孩。儿时就与虫儿为伴,长大后才有幸得知它们是如此有趣可爱,不仅过着难以想象的智慧生活,为了生存还有层出不穷的计谋策略。

  穷其一生,去研究一样东西,最终就能收获纯粹的感动。希望小孩子们、女孩子们也能读读这本书,不再害怕昆虫,更加自由的拥抱这个神奇的世界。

  《了不起的昆虫》读后感(六):昆虫世界之七宗罪

  这是一本介绍昆虫世界的书,在人类社会呆久了,我们总会理所应当的认为地球是人类的,世界是人类的,区分好坏的标准也很单一,是否对人类有益。可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某些可爱小家伙们的身影,它们经常窸窸窣窣的偶尔出现在你身边,例如你红肿被叮咬的胳膊,花盆边那些黑黑小小的移动身影,厨房偶尔探出的触角,当我们发现它们时,大多数我们会尖叫着,然后把它们拍扁,或把它们用书本卷起扔到窗外,继续我们的生活,不在追究它们的故事。

  如果我们是昆虫的一员,那视角会完全不同,看着伙伴离奇惨烈的死亡,我们或许会躲在黑暗里瑟瑟发抖,亦或蓄意报复,这应该就是惨烈的谋杀案件了。它们如此渺小,以至于我们经常忽略它们的存在,可是作者却把这些地球同样古老的主人,认真清晰的刨析给我们看,原来它们如此厉害。

  作者从四章来介绍昆虫,第一章什么是昆虫,它们如此丰富多彩的原因,第二章在昆虫世界里的各种生活智慧,第三章社会生活,第四章与人类的关系。阅读中有一些它们的“犯罪案例”引起了我的好奇,总结出了七宗罪,摘录归纳如下。

  1、弑君

  佐村悍蚁(蚁后)交尾后,会悄悄单独入侵黑褐蚁巢内,首先它会故意沾染上巢穴的味道,安抚黑褐蚁工蚁,然后刺杀掉黑褐蚁蚁后,沾染上黑褐蚁蚁后的味道,伪装成黑褐蚁蚁后,接管这个巢穴。工蚁服侍它和它生下的后代,如同服侍原来的蚁后一样。

  2、偷盗

  蚁蟋,身长只有三到五毫米,没有翅膀,在蚂蚁用嘴互相传递食物时,它会模仿蚂蚁传递食物时发出的信号,直接蒙骗蚂蚁,从蚂蚁口中接过食物,盗取。

  3、奴役

  佐村悍蚁的工蚁无法自己外出觅食和咬碎食物,也无法抚养幼虫,它们通常只是懒散地待着,去别的黑褐蚁巢中搬运一点幼虫或蛹,这些被虏获而来的黑褐蚁变成成虫后会把自己当作佐村悍蚁的同类,全心全意为主人服务。

  4、骗婚

  舞虻,通常雄性舞虻会捕捉猎物(蜘蛛或另一只其他种属的舞虻),然后从前脚抽出丝,把猎物包装起来,作为礼物送给雌性,以达到交尾的目的。可是有的雄性舞虻会用丝伪造一个中空的包裹,来骗取雌性交尾。这样的礼物就失去了食物的意义。

  5、虐杀

  有一种蚤蝇科蚤蝇属的蝇寄生在火蚁身上,其幼虫在蚂蚁体内发育成熟后,会控制已经僵尸化的火蚁,深入到杂草堆积的地方,然后把僵尸化的火蚁斩首,幼虫在火蚁头中化蛹,羽化后从火蚁嘴里直接飞出来。

  6、夺夫

  日本大田鳖,雌性田鳖产卵后,需要雄性卧在卵上进行保护,并且往返于卵群和水中,以保证卵的湿润,直到卵孵出幼虫。如果没有雄性保护,卵可能会腐烂,无法孵化。于是其余雌性田鳖在水中发现雄性,会强迫其交尾产卵,或者找到雄性一直守护的卵群,蓄意破坏,这样雄性就会与之交配,守护新产下的卵。

  7、诱食

  肉食性女巫萤,雌性在未交尾时才会发出同种之间的固有信号,吸引雄性前来交尾。交尾完成后,再去模仿Photinus的雌性信号,把受到吸引前来赴约的雄性Photinus当作饵料吃掉。

  如果用人类的眼光看,以上统统都是恐怖的刑事案件,根本的作案动机都是生物生存的目的,基因的延续,好了,能力有限,强烈推荐大家读一下,非常好看。

  《了不起的昆虫》读后感(七):《了不起的昆虫》:带你走进一个不可思议的昆虫世界

  “我们所谓的美丑、脏净,在大自然那里都是没有意义的。”——法布尔《昆虫记》有段时间,每天早上回到教室打开抽屉,都能看到一条软趴趴,一拱一拱的毛毛虫,匍匐在一片树叶上。

  虽然我没有像别的女生那样发出凄厉的尖叫,但并不代表我对这些虫儿一点意见也没有。事实上,每当看到它们身上微微颤抖的毛,我的心里都在瑟瑟发抖。

  直到高中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我才开始对这些小虫子有了一些改观。《昆虫记》就像是一本童话,用童趣凝练的语言描述了昆虫们的日常生活。昆虫们摆脱了“让人害怕”的外衣,变得有趣、可爱。

  如果在《昆虫记》中,法布尔是以“人性观照虫性”,再“以虫性来反观社会人生”的话,那么《了不起的昆虫》则是将昆虫活动与人类活动进行对比介绍,为我们展示一个不可思议的昆虫世界。

  在阅读这本《了不起的昆虫》之前,我从未知道昆虫的世界竟是如此有趣。它们的生老病死,工作婚恋,甚至爱恨情仇与我们人类竟有着惊人的相似。

  尽管昆虫的本能与人类经过学习的行为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但这种对比介绍却能让我们快速代入“情景”,并了解昆虫的行为特性。那么,这些小虫子的起居饮食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在它们的人生中,又会有着怎样的爱恨情仇?

一、那些被人瞧不起的小虫子,住着一间多功能的房子

  对人类而言,房子是住所,也是最温暖的港湾。对昆虫来说也不例外。它们的一生也在为房子而奔波。

  比如,毛翅目昆虫石蛾的幼虫,也会利用水中的小石块或小树枝建窝。叶甲科的甲虫幼虫会用自己的粪便做一个容器,然后像寄居蟹那样背在背上。

  这样的住所既可以保护柔软的身体免受天敌的袭击或物理性撞击,也可以作为“障眼法”,躲避天敌的追捕。

  蛱蝶科的蝴蝶或是卷蛾的幼虫也会通过“卷树叶”搭建临时住所,白天躲在里面,晚上把它吃掉。

  卷象科的雌性甲虫在叶子上产卵后,把卵包裹在叶里,孵化出来的幼虫靠吃树叶生长发育。这个叶卷就有一种“摇篮”的意义。

  但不论是怎样的“房屋”,最后都会被这些昆虫吃掉。

  其次,“房子”还是昆虫为了补食所设下的埋伏。

  黄足蚁蛉的幼虫叫作“蚁狮”,会在干燥的沙地中挖一个漏斗状的洞穴,然后潜伏在穴底,待小昆虫坠入洞中,便立即往上扬沙,让猎物在洞里越陷越深。

  虎甲科的幼虫,也会在地面上垂直向下挖一个洞,然后用圆盘状的头部堵住洞口。它们头部的长毛是感觉器官,一旦触到猎物,会立刻探出头来将其捕获,拖回洞里。因为这种巢穴只能“守株待兔”,捕获猎物的几率比较低,所以埋伏在巢穴里。

  再者,“房子”还可以当做衣服,遮蔽身体。

  蓑蛾就会在枯枝或落叶中建造蓑囊。这个蓑囊可以当作房子,也可以发挥衣服的作用。

  毛翅目昆虫石蛾的幼虫,也会利用水中的小石块或小树枝建窝。叶甲科的甲虫幼虫会用自己的粪便做一个容器,然后像寄居蟹那样背在背上。

  这样的住所既可以保护柔软的身体免受天敌的袭击或物理性撞击,也可以作为“障眼法”,躲避天敌的追捕。

  最后,“房子”还可以充当仓库,存储食品。

  蜜蜂的住所就是一个天然的仓库。建筑学家们曾经研究过蜂房的结构,认为六角形是最合理的形状。因为如果是三角形或正方形,边角的部分无法有效利用起来,而五角形或七角形又很难规则排列。

  马蜂、胡蜂制作蜂巢的材质像纸一样轻盈,建造出的空间非常稳固。实际上,这种材质是它们将植物纤维嚼碎,用唾液黏合而成的,和造纸是一个道理。因此,马蜂也被称为“纸蜂”。有一种在树上建巢的胡蜂,会在蜂房外面加上一层“外皮”来抵御风雨,给幼虫双重保护。

  蜜蜂的蜂房除了养育幼虫,还有存储花蜜的作用。筑造蜜蜂蜂房的材料不是纸,而是工蜂腹部蜡腺分泌的叫“蜂蜡”的蜡状物质。

二、那些被人瞧不起的小虫子,在寻找真爱的路上也曲折艰辛

  如果你以为小虫子只是个房奴,除了吃喝拉撒,感情就一片空白,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它们和人类一样,有着感情丰富的内心。特别是在寻找真爱的路上,费的力气一点也不比人类少。

  和人类不同,昆虫的世界里并没有相亲这回事,所以寻找伴侣完全依靠运气和实力。

  为了找到心上人,昆虫会先在自己的生活环境里先寻觅一番。而像蝴蝶、蜻蜓这类的昆虫就会扩大寻找的区域。

  遇到心上人之后,有些浪漫的昆虫,就会为心上人唱起情歌。动听的情歌是召唤异性的工具,而且效果十分良好。更有一些雄性的昆虫,会利用声音来虚张声势,炫耀自己的地盘。在雌性面前大展雄风。

  就算是在感情的路上,昆虫们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害羞的萤火虫则会通过忽明忽暗的光来进行求爱。

  可它们的这个习性却一种肉食性女巫萤所利用。这类萤火虫主要生活在北美,它会发出和雌性萤火虫相同的信号,然后把吸引过来的雄性给吃掉。

  除了唱情歌,送礼也是常见的讨好行为。比较出名的是舞虻。舞虻就是一种会聚飞舞的蝇子。主要是雄性展示出猎物,并借此来吸引雌性进行交配。

  有些舞虻会把猎物向心上人呈上猎物。另一些则比较浪漫,会从自己的前脚抽出丝,把猎物包装好,然后再送给对方。还有一些“骗子”,会用丝伪造出一个中空的包裹,来骗得对方的欢心。

  如果你的心上人恰好是个“颜控”,那你只能向雄孔雀取经了。因为雌性孔雀主要以尾巴羽毛的华丽程度来择偶的,因此雄孔雀才不得不通过开屏来展示艳丽的羽毛。

  进化后的昆虫们通过这些小技巧,来获得交配的机会。昆虫之间的这些有趣的求偶行为,本质是出于“性选择”或“性淘汰”。雌性昆虫通过观察雄性昆虫的“讨好”行为,借此判断雄性的捕猎能力和体力。

三、那些被人瞧不起的小虫子,竟有着和我们一样的智慧

  你可千万不要小瞧这些小虫子,它们的智商可是随时在线的喔。和人类一样,它们经常会有一些生活上的小妙招,确保自己过上平安美满的生活。

  早在人类还没有办法保存“鱼和肉”尸体的时候,狩猎蜂就已经掌握了食物保鲜的秘诀。原来,狩猎蜂擅长麻醉,当它们捕获到猎物时,就会先用毒针让猎物处于假死的状态,等到要食用的时候,再让它们清醒过来。这样就可以让猎物一直保持“鲜美”了。

  除了保鲜水平高超,昆虫还是大自然最佳的“伪装者”。在弱肉强食的自然环境下,这种通过模仿来逃避追捕的行为,又被叫做“拟态”。

  “拟态”是生物模拟行为中最高明的技能,大部分的昆虫都十分在行。为了逃避天敌的追捕,所以很多昆虫都有着“变身”的本领。最出名的是喜欢模拟树叶形态的直翅目蝗虫和蛐蛐。还有如果不移动就根本看不出来的竹节虫。

猫头鹰蝴蝶

  除此之外,昆虫还会利用身上的色彩,来达到隐蔽的效果。比如日本的西垣岛上的绒毛金龟,身上就有着红、金和绿三种变异色。

  我们常见的蝴蝶也如此。朴素的雌性可以免于被鸟类捕食,从而安心产卵。而雄性则会用警戒色来向敌人传达身上有毒的信息,从而避免被捕杀。

小结

  作为“天之骄子”的人类,用将近十万年的时间,把版图拓展到全世界。我们发展了自己的文明和文化,并成为了对地球自然环境影响最深的生物。然而,看似伟大的我们,不过只是地球上不计其数的生物之一。

  那些经常被人瞧不起的小虫子,才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庞大的生物。

  市面上介绍昆虫的书不少,但以生物学角度全方位介绍昆虫的科普读物,并没有很多。《了不起的昆虫》则是其中一本。相信不管你对昆虫“知之甚少”,还是“略知一二”,这本昆虫类科普读物都能给你带来大量的趣味和惊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