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给孩子的截句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给孩子的截句读后感1000字

2021-03-29 02:04: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给孩子的截句读后感1000字

  《给孩子的截句》是一本由蒋一谈著作,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页数:14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孩子的截句》读后感(一):一本很有意思的童书

  由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蒋一谈先生的《给孩子的截句》,上市仅一周就加印了。这本童书到底有着多大的魔力?让我们来一起翻开这本号称“写给孩子的书,却连大人都被迷住了”的诗歌绘本。

  截句,最美的现代诗歌。

  这可能是最短的文本。一行两行三四行,没有诗歌题目。

  暖心的文字与优美的绘本在一起。

  这就是这本童书,可以在暑期大行其道的缘由。

  孩子们只要拿在手中,就无法放下的一本书。

  《给孩子的截句》读后感(二):乘着诗歌的翅膀

  你拥有一份诗心吗?诗心是什么?诗心是一种美好,这份美好,像一双翅膀,从俗物中带起我们,去飞翔,飞翔在我们生活的小世界之外的那个更广阔的天空,让我们看到在我们的生活之外,还有一个更辽阔的大世界。在那个大世界之中,我们的小世界的烦恼是那么不值一提,我们的生活中的一些小美好却像珍宝一样大放异彩。这本《给孩子的截句》,就像是这大千世界中的一件珍宝,呈现在我们面前,带着孩子们开始他们珍贵的诗心之旅。

  截句,是一种短诗,它比诗歌更灵活,可以记录下我们在生命之中某些瞬间的感悟。而这本书,是写给孩子们的截句,通过看这本书,孩子们可以进入一个奇异的诗歌世界,也可以通过学习开始他们的截句之旅。

  读书,是一种生活态度。随意翻看这本书,每看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感觉。那种感觉,是欣喜,是美好,是心安。

  这本书最出彩的地方,一是截句的意境,一是配图的意境,二者的组合,是一个整体,仿佛本来就该如此完美,只是"妙手偶得之"。所以真的要感谢这本书的作者和创意编者,给我们带来这样一份新奇的感觉,把读一本书,变成一次美好的艺术体验。即使是没有插图的一页,只有短短的截句,却像中国画的留白一样,有着丰盈的意境。就像空空的房间,有一盏灯亮起,整个房间就溢满了希望之光。

  诗歌,也就像我们的生命之光,未必时刻伴我们同行,但只要有一颗诗心在,生命之途中就永远有一束希望之光照耀着我们,让我们在成长之路上不再孤独。

  打开这本书吧,收藏这本书吧,让我们的孩子,在书架上就能找到自己的诗与远方,乘着诗歌的翅膀,翱翔在丰富的精神世界。

  《给孩子的截句》读后感(三):截句,送给孩子,还有童心未泯的你

  初识蒋一谈老师的《截句》,是2015年的冬日。短短几行文字,看起来不起眼,仔细琢磨,却是意味深长,细细回味,更是余兴未尽,令人惊艳。

  “我时常被雨淋透/我还未遇到喜欢的伞”,多么傲娇的语言,没有遇到喜欢的伞宁愿被雨淋透,或者还有一丝心疼,为那被淋透的心。心随诗动,于是我有样学样:“在回忆之前/我拉上厚厚的心帘。”

  “夏末初始/夏天开始了/夏末秋初/夏天过去了”,夏天走了,新的季节又要来了。春夏秋冬是大自然的轮回,生老病死是人世间的轮回。

  再识《截句》,是蒋一谈老师的《给孩子的截句》。清新的封面,精致的装帧,简短的诗句,唯美治愈系的配图,每一个拿到手的人都赞叹不已,可以说是国内第一本给孩子的诗歌绘本,也可以称得上是家庭诗歌教育的范本。

  现在的语文教材中,每一年级都会选入几首现代诗,足见学校语文教育对现代诗歌的重视。在家庭教育中,诗歌也以她的丰富的想象和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以及分行排列的形式总是被作为亲子阅读最推崇的文学形式,截句又是极具现代气息和开放姿态的,在情感上与我们更为接近,更易共鸣,也更容易被孩子们接受和喜欢,甚至模仿。

  “小鸟落在窗前/放下陌生人的故事/轻轻飞走了” 。画面感极强,小鸟为什么来我们家?它为什么又走了?它带着我们家的故事又去别人家了吗?孩子也许在自言自语,但这又何尝不是孩子想象力和感受力的表现。

  “世界那么大/蚂蚁那么小/我要带着蚂蚁去旅行”。 “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虽然有一份洒脱和淡然,但多少都会有成人世界的世俗和无奈。孩子的心思和成人却完全不同,责任感和爱心跃然纸上。

  “我的心事/一层又一层/我是心事建筑师”,这让我想起前一段时间看的一部韩国电影——《我们的世界》。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里满是揪心的痛和深深的害怕“被孤立”的恐惧。也许这本小书能帮助家长们重新认识孩子的内心世界,打开孩子的建筑之门,走进孩子的内心。

  “男孩的影子/滑过女孩的脸颊/窗上的小鹿看见了”,看到男孩影子的岂止是窗上的小鹿,还有女孩内心的小鹿。

  “书上说/妈妈和女儿的关系是有期限的/我讨厌这个作者”,女儿对妈妈的热爱和不言而喻。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家长们多陪孩子朗读诗歌吧,不仅能帮助孩子体验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感,更能增强孩子的语感,锻炼孩子的想象力,提高孩子的文学素养。

  最后,送一首诗给童心未泯的你,希望能给生活在抑郁、压力中的人们送去一抹淡绿和持续恒久的舒畅。

  “雨打芭蕉/芭蕉很烦”,也许你以为的爱并不是我需要的,“你为什么把我打湿/因为我的眼里只有你”,这又是多少人的爱情滑铁卢。

  《给孩子的截句》读后感(四):属于孩子的诗歌城堡

  谈起儿童与诗歌的关系,有一个广受认同的说法:儿童是天生的诗人。比起成人,孩子往往具有更为丰富的感受力与想象力,对于富于乐感的诗歌有着自然的敏感和亲近,事实上,许多孩子初次感受到语言和文学的乐趣,都是通过童谣或儿童诗来实现的。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就曾说:“诗歌,它至少与音乐或绘画艺术一样,是幼儿的制作、感受与知觉系统所易于达到的。”

  人们对于儿童诗的印象,通常是格调明朗,风格清新,充满各种自然界的亮丽意象,如太阳、花草、小鸟、蝴蝶,一首诗不仅有画面,而且有情节,有对话,诗句韵脚整齐,节拍对应,词句复沓,回环往复,形式工整,在主题上则以表达热爱国家、孝敬父母、友爱互助等为主。然而中国画报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给孩子的截句》却打破了人们对儿童诗的这种固有印象。“截句”是一种极短的短诗体裁,体量只有三四句,没有题目,每一首截句都力图用简洁的语句描述一个画面、一个瞬间,表达一刹那间的思绪与感悟。而写给孩子的截句,保留了截句的基本形式,在表现内容上既贴近孩子的趣味和欣赏水平,又在最大程度上尊重小读者的理解力和表达需求。

  书中所选的截句,有一部分以孩童的口吻写成,充满了奇思妙想和童真童趣,如:

  给花浇水时/顺便给花的影子/浇浇水

  老师,为什么要说/一个一个的女孩,而不说/一朵一朵的女孩?

  也有一些截句,写出了某些孩子所面临的现实的无奈,以及难以逃避的负面情绪。如:

  爸爸说/他的故乡变了/再也回不去了/我握住他的手

  我抱起一块石头,心里的孤独轻了许多

  截句写出了父亲的怅惘,孩子对父亲的理解,写出了孩子所面临的孤独和忧郁,调子并不明亮,但无疑更加真实而耐人寻味。

  也许有人会质疑,这如同禅语机锋般的三四句,什么孤独啊寂寞的,孩子能读懂吗?对于这本书的目标读者,也就是7岁以上的小学生和初中生来说,被人当成小宝宝来哄是很烦恼的事。他们渴望得到大人的认可,渴望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也许他们的经验与阅历不够丰富,表达方式也不够熟练,但是他们的感受力之强、内心世界之丰富常常超出成人的想象。他们不仅可以读懂这些稍有蕴藉的截句,而且相当一部分孩子还可以尝试自己写截句,抓住日常生活中对周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细微感受,结合天马行空的联想和想象,好的诗句往往就诞生在灵光闪现的一瞬间。

  一个连教育工作者都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从小就拍着小手唱儿歌的孩子们,往往在上了小学之后就失去了对诗歌的兴趣,甚至对读诗产生畏难和抵触的情绪。人们向孩子介绍诗歌的努力为什么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究竟怎样才能重新唤起孩子对诗歌的亲近感,帮助孩子保留或寻回与生俱来的诗心?《给孩子的截句》无疑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给孩子的截句》读后感(五):初见即欣喜 ——关于《给孩子的截句》最想说的一段话

  “截句”这一新的诗歌创作体裁,说实话,许是囿于识见,之前未曾读到过。更不曾想,当这一开本不大不小的精美书刊,就那么以恰恰吻合某一心灵尺度的样子呈现在笔者眼前时,竟然使我内心泛起一抹澄净与空灵,似乎纷繁日常中积重难返的繁杂与空洞,在遇见了这些只字片语之后,纷纷开道逃逸,留给读者的,是妥妥的清净与安宁,不多也不少。

  没错,这是一本“写给孩子的截句”,轻轻盈盈,简洁朴实,寓哲理与情思于生活中的小片段、大情怀,既没有生僻的字眼,也没有错杂的句式,悠悠然间,也就润物无声地滋养了属于童蒙的妙曼时光。不得不说,在各类儿童读物良莠不齐地粉墨登场之际,我会选择它,选择它作为孩子们的“手本”,慢慢读,甚至隔着岁月的光阴,重拾起来再读,再再读,因为,“截句”文本似乎是图文清雅呼应着的“魔本”——垂髫稚子也好,舞勺、舞象之年之罢,直至而立或不惑,再延伸至耳顺古稀……不同的人生阅历者,都能从中品出新意,品出人生的不同况味,我想,这一点是“截句”的终极魅力所在。

  记得少年时迷恋上了日本的俳句,尤喜读松尾芭蕉,清寂优雅的哲思,超凡脱俗的意境,于一瞬间,以去繁就简的禅意模式把内心的一切聒噪“涤荡”开去。俳句,本也渊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而今的“截句”不仅不失其中的蕴藉之味,更是新添了一股清新之息,更稳地“号”到了时人的生活之脉,直击心灵幽闭处,呈现纡徐回环之趣,且在“截拳道”的美学功夫里,暗含飒爽利索之初心。

  又说中国古典的诗文画,向来讲究一个“留白”,我亦始终觉得生活处处宜留白:留白方能生发,方能天地无限宽,而截句,正完美诠释了留白的魅力。古典的绝句亦喜好留白,但是形式的规则化过于“阳谷白雪”,似乎少了一点截句的恣肆与亲和,也许,现代人更青睐在截句的“图文互唤”中,细细地咀嚼与品咂,给蒙尘的心灵做减法,重拾纯净之信念,从这一角度说,“截句”是治愈系大师,无形的大师,无为而无不为,当然,要达到这一妙境,仰仗的还是读者本人“悟与化”的水准。

  当然,不急,一切缓缓来。诗人呼唤全民诗心的“玲珑构筑”,一行两行三四行,剥离了所有形式的束缚,甚至无需目录与标题,这是对传统的反驳与重塑——诗歌,不是象牙塔里遥不可及的物什,无需刻意雕琢与华饰,它是人类与普罗万物之间的对视,朴实又雅致,瞬间迸发,自然流淌。所以,创作“截句”的先行诗人们,无疑是开放豁达的,他们呼唤“诗三百”般的全民性融入,他们尝试搭建起孩子们创作“截句”的平台,他们在返璞归真的路途上,先行一步,走得自然而舒展,了无筚路蓝缕的艰辛作态。正因为如此,笔者方认为,这才真正是自由开放且贴近灵魂的“至诗”,这才是实实在在尘埃落地的“给孩子的截句”:我们的孩子是孩子,而我们成年人,永远也是宇宙自然的孩子;所以,我们都是孩子,诗歌是写给我们所有人的!

  再赘言一句,在汗牛充栋的读物中,初见即爱不释手的,寥寥,截句当属之。

  《给孩子的截句》读后感(六):诗心最可贵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孩子的“诗人”特质表现在:对有节奏、有韵律的诗歌语言敏感;对周围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以非功利的眼光看待事物,以感性的方式观察和感受外部环境。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在《应和》一诗中说:“香味、颜色和声音都互相呼应”,孩子好像天生具备这种通感的能力,他们通过感觉、形象和联想来感知世界。但是,我们也遗憾的看到,许多孩子在长大成人后,这种诗性渐渐地泯灭了。

  孩子的诗心可贵,需要诗意的润泽,以及细心的呵护和培养。诗歌与孩子的身心成长是契合的,能够帮助孩子观察与感受生活,促进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作家蒋一谈先生在他新近出版的《给孩子的截句》中说:“我觉得,将来能否成为诗人并不重要,心里有诗心才是最真实、最值得珍惜的。你用诗歌的眼神和方法感受生活,你会发现之前未曾发现的,哪怕是最微小的点点滴滴的发现,也属于你的成长记忆。”

  《给孩子的截句》是一本适合亲子共读的诗歌绘本,充满诗意的文字与唯美的画面相映衬,产生叠加的效果,更容易引发孩子情感上的共鸣,给孩子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本诗歌绘本中的诗都很短,最多四行,没有题目。这种简洁的诗歌文体被称为“截句”,是最短的现代诗歌。诗歌是最精炼的文字,截句以更简洁、直接的方式,在最短的诗行里与汉语拥抱。

  我在阅读时发现,这些短短的诗句充满童趣、童真,以多样的修辞手法,诗意的语言表达,展现出世界和生活的多姿多彩,以及孩子的奇思妙想。比如,“蚯蚓避雨/蘑菇撑伞”,两句话、八个字,运用了拟人、比喻的手法,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飞鱼问男孩:/你想去哪里呀?/男孩笑着说:/我去接爸爸妈妈”,把孩子无尽的想象、勇气与欢喜,以及对家人的关爱浓缩在四行诗句当中。再比如“爸爸/小孩站在高处大笑/笑容会掉下来吗?”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孩子的童真、奇想,以及小小的担忧,让人忍俊不止。

  有的诗句从孩子的视角,客观描写自然景物,但是注入主观的感受,带有思考和启发。比如“落叶死了/树还活着/我该悲伤呢/还是该高兴?”“火焰慢慢熄灭/这是火焰的谦卑”“雪花飘落的姿态/仿佛一种爱”。树叶、火焰和雪花是客观事物,本来是没有感情色彩的,但是诗歌可以赋予它们人类的情感,高兴的、悲伤的、谦卑的、爱的……当我们以诗歌的眼神看世界,那些习以为常的事物就不再是普通的形象了,而是成为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

  书中的诗句表达的不仅仅是明亮、快乐、美好的,还有孤独、忧愁和烦恼,贴近孩子的心理需求,也大大丰富了孩子的情感体验。比如“我抱起一块石头/心里的孤独轻了许多”孩子的内心很柔软,在孤独无助的时候,读到这样的诗句,孩子会不会感到一丝丝安慰呢?“某个下雨天,她忽然想到自己/从未大声呼喊过妈妈的名字/于是,她对着窗外呼喊起来” 一个晦暗的雨天,女孩宣泄着对妈妈的思念之情。这几句诗把客观图景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营造了一种情境,有人物、有故事,有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诗歌绘本是最好的语言教材,可以进行诗化教育,带给孩子语言和想象力的启蒙,拓展孩子的生命体验,培育一双观察敏锐的眼睛和一颗感受真善美的诗心。

  《给孩子的截句》适合和孩子一起慢慢读,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激发孩子的写作乐趣,让孩子产生“我也想写诗,我也能写诗”的信心。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把诗歌阅读和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放飞想象,勤于观察,练习如何组织语言,并及时记录成文字,就成了孩子自己的诗。

  《给孩子的截句》读后感(七):一本书的亲子享受

  自从当了妈,不想错过一切跟孩子有关的东西,加之在图书行业里混了若干年,对有意思的童书更是不能免疫。所以我第一时间把《给孩子的截句》从书堆里拿起来,带回家去了。

  选择这本书的原因很简单。严格来说,《给孩子的截句》不应该算是童书,最起码不能算低幼读物,然而,我翻了翻,却觉得它的确适合我四岁半的小女儿。首先它是彩色的,与其说鲜艳的色彩特别容易吸引小孩子,不如说更容易吸引他们的妈妈,五颜六色的,看着就欢喜;其次它有许多画,每页都有,画风活泼可爱,小姑娘自己就会翻个不停,有什么比能让妈妈脱出手来的事更有诱惑力呢?还有就是,它的文字太少了,句子太短了,这真的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原因。给孩子的诗歌不少,但是能让四岁的孩子完整听完的诗歌作品,说实话不多。那些无比优美,无比缠绵,无比惊艳的诗句,在大多数孩子的眼里,只有一个词:懵懂。好吧,你可能会说,熏陶很重要,我承认,所以我给她准备了泰戈尔、普希金、聂鲁达……,以供风和日丽,她乖巧我闲暇的时候进行艺术熏陶。但是,你也不能不承认,大多数情况下,妈妈们,尤其是职场妈妈们,一天工作结束了,洗洗涮涮结束了,都需要一本字少图多、情节简单的书来打发睡前的亲子时光,如果这本书再能稍稍文艺一些,格调高一些就更好了。好吧,《给孩子的截句》正中我下怀,它真真正正符合我的所有需求。

  然而我还是把这本书想简单了,我以为它真的只是给孩子的,没想到只在我细读的那一瞬间,一颗妈妈的心便被虏获了。

  我走得太慢、太慢

  未来停下脚步望着我

  给女儿读完,她说“妈妈,我如果走得太慢,上幼儿园就该迟到了。”

  “对啊,但是我们如果不上幼儿园就可以慢一点。”

  “比如放了学在四号线玩儿的时候,比如妈妈不着急回家做饭的时候,比如……”

  小姑娘迅速地把话题带跑了,顺带跟我商量了一下明天的放学路线,然后美美地睡着了,丝毫不去理会“未来”是怎样停下来看着“我”的,却留我在黑夜里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然后正正经经地琢磨了一番,我到底应该走快一些去追赶“未来”,还是干脆慢下来就让“未来”等等我,太烧脑了。

  雨滴在天上跑步

  谁累了谁掉下去

  女儿很喜欢听这两句,我读一次她笑一次,那种很夸张地笑。她说“妈妈真好笑,雨滴在天上跑步,天上怎么会有跑道,它们掉下来还能不能回去?”我假装不屑地说“这有什么好笑的”却在心里无比满足,为她的童言无忌,为她的愉快心情,有什么事能比妈妈看着孩子开心更重要呢?

  宝贝,今天是你的生日

  你想许什么愿?

  妈妈,我的愿望是这样的:

  你要学会哄自己高兴呀

  我总是认为,诗歌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就是能很容易创造氛围,让读者马上进入状态。

  读上面这首的时候,我下意识地想,有一天,我的小姑娘长大了,也会对着她妈妈说这样的话,然后她妈妈会从心底里往外冒出暖意,或者会感动地与她相拥而泣。还没来得及往下继续设计剧情,只听到“妈妈,我的生日别忘了送我旅行箱”感觉暖暖的氛围一下子被现实打破了,正想懒洋洋地回答她,却又听到“妈妈我每天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你就会高兴的,是不是?那我每天都让你高兴。”好吧,幸福能不能来得别这么突然,我低头亲了亲她的小脸蛋儿,小妞儿,看你长大真的是我最最高兴的事。

  《给孩子的截句》给我和小妞儿带来了不一样的亲子时光,这是文字的力量,这是阅读的魅力,这是诗歌为我们带来的不同寻常的欣喜。再送一首诗送给自己吧:

  我现在喜欢慢慢走

  我慢慢走,其实只是为了

  打捞之前曾经忘记的

  忘记之前曾经记住的

  《给孩子的截句》读后感(八):太多的影子。

  不给一星的原因是它还不够恶心,还没有测试到我的耐受度。

  我发现影子这个词总是会出现。

  一共大概140页,两页一首,那么就是70首。结果我发现影子这个词反复出现。还有就像雪呀,爸爸呀,这些东西也是,而且还有意模仿泰戈尔的那种小孩子和父母说话的口气。

  果然还是太贫瘠了。

  他的想象力。

  他的所谓的诗心。

  《给孩子的截句》读后感(九):短短几句童真质朴的话,竟激发了孩子写作的兴趣

你问我出生前在做什么我答 我在天上挑妈妈看见你了觉得你特别好想做你的儿子又觉得自己可能没那个运气没想到第二天一早我已经在你肚子里

  6岁的朱尔创编的这首《挑妈妈》在三年级参加诗歌大赛时爆红网络,每每念起,还是感动无数妈妈:“谢谢我的孩子挑选了我……”

  这些稚嫩的童言,就好似复杂的成人世界中的一片纯净,让我们轻松愉悦,还有一些感动,孩子就是每个父母的天使,在你最累的时候,他的一个微笑能让你融化。

  在感叹别人家的孩子时,你是否曾经错过孩子璞玉般的诗句?

飞鱼问男孩:你想去哪里呀? 男孩笑着说:我去接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听了会感动吧?)

我时常被雨淋透 我还未遇到喜欢的伞

  (在还没达到梦想的境界,我愿意继续淋雨,继续接受挫折的考验。)

妈妈,我不想让你生气 你不让我哭我就不哭 可是我很想哭一会儿 我现在可以哭了吗?

  (懂事的孩子更让人心疼)

  这些简短的句子,竟也成为了一首首小诗,它们摘自中国画报出版社的《给孩子的截句》,一行、两行、三四行,这是没有目录的诗歌文本,你却能在诗歌中读到你看到的哲学,它就是截句。

雨滴,云的种子 快到我的碗里来

  妹妹:“我喜欢种白云,绵羊头上长着绵绵的白云。”

  哥哥:“所以绵羊会飞。”

雨滴在天上跑步 谁累了谁掉下去

  妹妹:我不要跑步,会掉下去。

  哥哥:掉下来就变成爱心雨。

  这本《给孩子的截句》瞬间把我家兄妹俩变成了小小诗人,你一言我一语,跟着截句和图片,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有人的关注点在人生长跑线中脚下的每一次分数,有人把长跑线定在未来的能力。会表达的孩子,远比枯燥背作文的孩子超出了一大截,如果你教孩子复制,孩子只会粘贴,这个时代缺少的永远是创新的东西。

  为什么让孩子看截句,为什么让孩子创编截句,截句是属于孩子的情感表达,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都在截句中展现,截句可以是忧伤的、有趣的,孩子下笔的时候,一定是没有作业任务,随想随写的,你还会担心孩子害怕写作吗?

  鸟群飞走

  留下河、留下岸

  留下今年的日常生活

  我更喜欢截句中的哲学,你想到什么,它就是什么,每个人都能从中读出自己的东西。一本属于孩子的哲学书,孩子的眼睛看孩子的世界,珍藏着孩子世界中宝贵的情感表达。你是否曾给孩子一个用截句表达的机会?

  《给孩子的截句》读后感(十):装在口袋里的美好小物

  “爸爸,我觉得妈妈的行李箱里装了至少两头死猪!”看到来机场接我们娘俩的老爹,孩子如是说!孩子爸奇怪的看着我,我只好尴尬的笑笑。“你得问问你家小猪是怎么回事。”孩子看到问题被抛回来,调皮的吐吐舌头!“你家的小猪喜欢看书,猪妈妈就带着至少两头死猪一起赶飞机,免得你家小猪寂寞!”’听着孩子似嗔似怨的话,我和孩子爸爸都忍不住笑了!

  其实我行李箱里那“至少的两头死猪”有一个优雅的名字“书”!是的,每年暑假带着孩子去孩子爸外派的城市里过,都会带上至少一套的书,而不仅仅只是暑假去其他城市才做的事情,我家只要一出门,一定会带上书,各种各样的书:童话、绘本、小说……只要是孩子看的,一定会有!而车里、客厅、儿童房、书房、卧室那就更是随时随地随手都可以拿到书!

  孩子喜欢看书是好事,我也喜欢买书,只是每次外出带书是个麻烦事儿,因为孩子看书很快,常常一本100多页的书三两个小时就看完了,不过也好,孩子还有个习惯就是喜欢反复看书,这样又减轻了一些买书的负担和扛书的累!不过最近发现一本小书却不说完全颠覆了我对书的认知,但至少让我觉得在看到它的那一眼被深深的惊艳到了。那就是蒋一谈的《给孩子的截句》!

  给孩子的截句

  截句?一句两句三四句

  截句?何为截句?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人肯定会在脑袋里发出这样的问号。其实所谓截句,就是一种源自古典,具有现代诗歌精神的诗歌文体,融合了截拳道大师李小龙“简洁、直接、非传统性”的美学理念,强调诗意的瞬间生发,没有诗歌题目,且诗句在四行之内完成。或许很多人看到这里就会问“那诗歌和截句有什么不一样呢?难道仅仅只是因为诗歌有标题?”蒋一谈在被十点读书邀请去开课的时候,对诗歌和截句做了如下的阐释:

  诗歌首先是感受,这种感受来自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还有幻觉。一个人,他感受在,他的诗意才可能存在。当你内心里的感受没有被写出来之前,诗意存在你的心里,只是你个人的,还不能与众人分享。你心里的诗意渐渐多了、饱满了,想写出来、想说出来了,这个时候就涉及到了语言。

  我把截句理解为来不及起名字的短诗,截句是短诗的一种。短诗有名字而截句没有名字。另外一点,中国古代有一句诗和两句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就是中国最经典的两句诗。一句诗两句诗,根据日本俳句翻译过来的三句诗,还有中国古典绝句的四句诗,我把这四点放在一起,觉得截句写作应该遵循“一行两行三四行”这个文体和形式去写作。大诗人阿多尼斯说:“你的形式就是你的意义。”

  是书还是笔记本?简单的文字,精美的插图

  截句,一如它的名字:简短、精炼,充满了童趣却又让人沉思。书中精选了82首截句,题材包含了自然万物、日常生活、内心情感等,诗中充满无处不在的幽默灵动,以及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表达。每首截句都配有唯美、趣味的彩绘插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营造了一个诗意空间,贴近孩子的心灵,给孩子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简单的文字,泪目的文字

  淋雨是因为没有喜欢的伞

  就这两张就已经可以看出书中的美好,精致的小巧,小巧的美好!文字简单,却意蕴隽永!

  二十分钟看完的书,引起的却绝对不止是二个小时的思考

  拿到书,我最多二十分钟就看了一遍,却在看过后再看了一遍,孩子好奇的凑过来看我为什么舍不得放下,刚好看到这一页,瞬间就听到她爽朗的笑声,“臭袜子?妈妈我梦里看到的白云,你是枕边的头发!”孩子脱口而出,我笑而不语,然后两颗脑袋就凑到了一起……

  这样的截句太多太美好,孩子的天真无邪、懵懂无知、委屈胆怯、小心翼翼……甚至孤独,甚至寂寞!不是孩子不懂,是他们用他们的方式在储存生活中的美好和伤感!

  带着截句,我们一起玩

  这本书太美,美的舍不得放下,于是我和孩子都带着,时不时的翻看,时不时的在旁边写下一点点文字,这本亦书亦本子的书成了随身携带的小物,时不时的记录孩子的只言片语,或者说就叫截句!

  作为语文老师,我其实是不太喜欢诗歌的,这本截句却让我入迷:被清新淡雅的封面和文艺范儿十足的内页所吸引,被简单的文字、隽永的意蕴所折服,这岂止是送给孩子的截句,难道不应该也是我们生活的美好和孤独、寂寥和伤感最好的表达吗?

  平时带孩子出门,就会带着孩子喜欢的书;候车、候机的时候我们就会玩成语接龙、诗词接龙,现在我们又可以玩截句接龙了呢,真好!其实就算不能出口成章,多玩这些文字游戏,也一样可以让孩子打发掉那些不被需要用手机打发的时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