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3G资本帝国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3G资本帝国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4-01 02:30:2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3G资本帝国经典读后感有感

  《3G资本帝国》是一本由克里斯蒂娜·柯利娅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69.90,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3G资本帝国》读后感(一):不够详实

  除了英博和百威合并这个case描述清晰,其他案例并不好,尤其是加兰蒂亚如何败的,如何向GP资本过渡,又如何最终打造3G资本,觉得太片段化了。可能是没有一手资料。

  从3个巴西人涉足过的公司看,姚振华,可能是照着他们的模板抄作业,百货、调味品、万科、南玻。而且抄的很优秀,找出中国本土有类比性又具有本土特色的公司,没有一味照抄。

  《3G资本帝国》读后感(二):投资的十大黄金法则

  1、永远投资于人

  2、用远大梦想来保持原动力

  3、创立精英管理的企业文化和一致认同的激励机制

  4、卓越的企业文化可以跨越产业和国度

  5、专注于创造伟大的实业,而不是专注“理财”

  6、简约有其内在的智慧和魔力

  7、狂热:专注、长期及持续地努力

  8、高度冷静、自律,而非速度,才是跨越潜在危机并获得成功的不二法则

  9、一个强势、自律的董事会是公司强大的战略性资产

  10、寻找导师并与之紧密联系

  《3G资本帝国》读后感(三):3G的飞轮,巴菲特的复利

  3g资本三剑客几十年坚持精英治理,削减成本,不断改进的原则,打造dream culture people的体系。从巴西地方性啤酒品牌到收购世界第一的百威,进军快餐收购汉堡王,和巴菲特一起收购亨氏。伟大的企业都能创造出飞轮效应,亚马逊沃尔玛costco是极低的价格吸引顾客,创造大量营收,继而拿到更大供应商折扣,顾客能有更低的价格,创造壁垒。3G资本的飞轮是找到优秀的人才,做大事,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想出更大目标,周而复始。只有极度自洽,不断实践才能坚持一个原则几十年,而一旦在正确方向上坚持几十年,创造的价值就会非常可怕。这不就和巴菲特的复利如出一辙了么。

  《3G资本帝国》读后感(四):3G资本:从投行到实业,精英体制管理精髓

  以前对投行那些事了解的不多,知道名字的更多是全球声明的高盛、摩根士坦利等投行,而且一直觉得巴西除了资源没啥特别牛逼的企业,而听到3G,应该是巴菲特搞亨氏的时候有所耳闻。这本书大致描述了一帮巴西本土投行精英,从金融到零售、啤酒等实业的发展历程。

  文章重点描述的管理体制,可能是我们最需要学习的地方。敞开式办公也好,休闲装穿着也好,都是表面化的表现,而实际精髓则是去体制化,干的好就给点多,有进取心就给快速提升,打破企业内部体制化可能是我们国家很多国企要想真正改革需要做的事情。

  从选拔人才角度看,3G理念更喜欢穷出身+良好教育+金钱渴望,其实这也是阿里当时找地推团队的标准,只有这样的人才真正的能拼命,有商业战斗力。

  《3G资本帝国》读后感(五):我们为什么不做一个大梦呢?

  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

  作为一个热血方刚的少年,看完这本书的我是激动而澎湃的。《3G资本帝国》这本书讲的东西很简单,它无非就是讲巴西首富带着两个好哥们开了一个投资基金,然后收购了百威、汉堡王和亨氏,继而成为世界啤酒霸主、世界食品饮料之王的故事。同时,这本书也很复杂,结果总是简单的,过程总是复杂的。从默默无闻到拥有世界级的影响力,3G资本靠的是什么?——是梦想、是精英体制、是利益共享、是对优秀人才的重视,是这些我们听得耳朵要长茧的简单的理念。可真谛的东西往往都是简单的,只不过有人比我们更重视、比我们更能坚持执行!

  “做一个大梦和做一个小梦需要同样的能量,那我们为什么不做一个大梦呢?”3G资本的创始人雷曼如是说道。

  《3G资本帝国》读后感(六):DREAM BIG,怀揣一个大梦想,才不会囿于浅见 |《3G资本帝国》读书笔记

  百威啤酒、汉堡王、卡夫、亨氏……这些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食品饮料品牌,但是说到它们背后真正的操盘手——3G资本,大部分人都觉得很陌生。

  昨晚读完《3G资本帝国》,我想去百度上找更多关于3G资本的介绍,但是却发现这个年营收高达1000亿美元,市值总和高达3500亿美元的全球最大食品集团,竟然在百度百科词条里都没有收录(截至2017年7月4日),富可敌国的企业帝国,在中国竟然如此低调。

  《3G资本帝国》读后感(七):啤酒帝国并购史

  失眠读物:全球三分之一的啤酒帝国缔造史,另外还有亨氏卡夫汉堡王,牛逼。

  书就是整体一般,流水账了点,不够深入和精彩。Takeaway是:

  啤酒应该是天然适合并购整合的行业,每个品牌的独特口感、品牌心智、供应链和配送半径都成为竞争壁垒。最终是多品牌并存格局。现金流很好,适合杠杆操作。其他的食品饮料也有类似特点。

  看完之后就觉得,之前接触过的酒类新品牌都没那么容易增长,或者说成长不太具备确定性。

  大资本从游牧社会过渡到农耕社会的重要一步,似乎都是专注聚焦在消费品牌上,尤其是快速消费品上(科技类产品、耐用消费品、时尚奢侈品另当别论)。现金流好、稳定、品牌心智有壁垒,今天的每一步决策都能比较扎实的反映在明天的利润上。

  Juanshu

  2019.3.6

  《3G资本帝国》读后感(八):打造企业基因,找到绝佳的人才做载体,把基因传播出去

  3G资本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

  是携带了3G资本基因的员工。这些员工如病毒一般,加入那些被收购的企业,然后把3G资本的理念、经营模式、制度复制到新的公司,从而彻底在新公司身上打上自己的烙印。雷曼等人对于人才的重视,放眼全球也少有人可以相提并论。设立各种奖学金,直接资助巴西学生前往美国读书,亲自开展管理培训生的选拔,

  3G资本的基因是哪里来的?

  雷曼等人一直信奉的一条行为准则,就是不管从事什么行业,都应该直接向最优秀的标杆企业学习。搞金融的时候,COPY高盛,搞零售的时候对标沃尔玛,搞啤酒的时候跟踪通用电气。这种疯狂吸入优秀者经验的思想,最终深入了3G资本的骨髓之中。

  3G资本的动力机制是什么?

  让增长成为一种习惯,用增长刺激增长。只有增长才能留住自己辛辛苦苦的人才,只有增长才能给更多的人才提供发展的平台。

  《3G资本帝国》读后感(九):赋能平穷的优秀者

  每个成功的事业必然有着自己的独特逻辑,这个逻辑往往就是成功的重要部分,另一部分是机遇。

  雷曼的成功在于psds,即寻找贫穷的,聪明的,对财富充满渴望的人。这是他的整个企业的基因。顺着这样的逻辑,这群人的管理自然就是底薪不高,但是奖金很高,加上末尾淘汰,这样很容易形成一个狼性的企业文化。

  这样的逻辑执行出去之后,自然能够形成一套完整的文化体系。而这套体系也特别适合拉美的土壤。在总体就是狼性不够的拉美文化体系中,建立起这样的打法,所向披靡的可能性是极高的。

  另外一点就是永远不要停留在自己的市场,美国,美国,美国,为什么成功的人都要去美国,如果我们生活在中古,美国就是大唐啊。雷曼的那一伙人,但凡不爽了,也要去哈佛读个书什么的。而且,无论是融资、合作、还是更大的市场,都是要去美国,当然巴西仍然是自己的大本营。

  另外,留住人才当然有好多好多方法,但是最基本的方法非常简单,就是企业有增长,员工有钱赚,有了这一条,再去谈其他,没有这一条,其他都扯蛋。

  《3G资本帝国》读后感(十):买买买、管管管!!

  3G资本,一个巴西的投资机构,以全球化的格局和雄心,买买买、管管管,从投资收购切入,凭管理创造价值,整合了产业结构、提升了管理效率、改进了经营绩效、实现了资本增值,资本与产业良性互动、循环推动,最终登顶了世界产业王者的位置。当今中国,雄心犹在的企业家和投资家,如何从本土走向世界资本和全球产业舞台,3G资本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任何一家伟大的投资机构,都必须找到自己的信仰和活法,有着简单明了的投资原则和标准,切实可行的分析方法和操作方式,严格的投资纪律和自我管理,修行人般的杰出领导人和团队,长期磨练和煎熬所沉淀积累的能力与意志。这是一条曲折艰难的漫漫长途,也是一场走在“自己的朝圣路”上的信念跋涉。我们深信,在这样的道路上达到了顶峰的投资机构如3G资本和巴菲特者,一定是在产业与资本两个维度上都接通了天道和规律,了悟了人性与人心,化繁为简、玉汝于成。这是觉悟和修行的结果。

  梦想是容易的,觉悟呢?修行呢?大梦谁先觉,英雄心自知,风云恒变幻,胜在致良知。

  王明夫,和君商学院院长

  丛龙峰,和君商学首席管理学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