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斯理传奇》的观后感大全
《卫斯理传奇》是一部由张乾文执导,罗嘉良 / 蒙嘉慧 / 杨怡主演的一部剧情 / 悬疑 / 鬼怪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卫斯理传奇》观后感(一):喜欢蒙嘉慧
看了这部tvb的片子之后。我花了两年的时间,看完了所有卫斯理的书。看完了所有蒙嘉慧的片子。从《暗战》开始,到《法证2》。
爆爱蒙嘉慧。
但是如果卫斯理不是罗嘉良演的会不会更好点点呢????
其实看过原著之后,觉得电视剧还是有些地方不够理想。不过支持tvb,支持蒙嘉慧。比台湾拍的那不《少年卫斯理》好到哪里去啦
《卫斯理传奇》观后感(二):衛斯理
其實我一開始是抱著想看破案片的心看的,誰知這部劇竟然奇幻大過破案。看過迷離檔案之後就對羅嘉良特別有好感,這也是看這部劇的其中一個原因。全部看下來,感覺這部劇也是挺良心的了,在九十年代能想到這麼多稀奇古怪的情節而且充分運用了當時的特效,實在讓人眼前一亮。而且每一個事件都單獨命名也讓人好感倍增。演員是我喜歡的,bgm也都不賴,是一部值得看的劇來的。
《卫斯理传奇》观后感(三):三七开
观剧时很惊喜,因为之前看过罗嘉良饰演反角的剧,具体名字都忘了,只记得对手戏的是宣萱,他坏的不得了,把恋人坑惨了。而此剧中是地道的正面角色,塑造的又相当成功,所以是因为反差而惊艳。我是淑芬,剧中没有我印象最深的大厦,也许是因为那个故事不好拍摄,只能在书中意会,真正拍出来会单调。已拍的故事情节都可以,仅限于可以。而在人物性格上,与书中大相径庭,若不是情节还看得下去,真的要弃了。这里只说一说卫斯理,卫的脾气并不好,而且很傲,所以更能专注于灵异事件,或者说因为专注所以对超自然现象更敏感,所以每次都能找到突破口,绝对不会作出大庭广众之下双膝跪地强行表白求婚的事。但在剧中却不突兀,因为剧中的卫温和还痞痞的。
《卫斯理传奇》观后感(四):演员加分
卫斯理全集在大学四年 陆续看完 现在想来大学图书馆真的是广纳百川 什么类型都收集
这部片子我之所以比较喜欢 大概是因为罗嘉良蒙嘉慧出演 罗嘉良创世纪等TVB剧集 真真是我儿时的男神 那时还没这个词 只觉得帅加揪心 蒙嘉慧以前没怎么关注过 不过她长得知性干净 和罗嘉良也算般配 所以这部卫斯理一看演员 就已经给他打了蛮高分了
随便唠叨几句 卫斯理真是打开了我世界的大门 拯救了我的想象力 哈 我以前的生活是有多么的无趣
《卫斯理传奇》观后感(五):卫斯理
我因为特别喜欢《卫斯理》这系列小说,后来这部小说搬上了的屏幕,我欣喜若狂,追着这部电视剧把它看完了。这部电视剧由香港演员罗嘉良主演。演员的演技我不予置评,就说剧吧,他基本还原了小说的大部分情节。稍事改动,当然了,小说搬上屏幕都会改动的。它主要是增多了卫斯理与白素之间的感情纠葛,这也是符合当下观众的喜好。删掉了一些特别恐怖的地方,显得比小说温馨许多。 电视剧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民初上海,卫斯理(罗嘉良饰)由国外学成归来,但他不想打理家族的当铺生意,而是开了一所私家侦探社,目的是方便自己去查探奇闻怪事。他好奇心非常强,喜欢冒险,相信世间存在着鬼神一说,也相信地球之外有外星人的存在。后来他邂逅为人理性的白素(蒙嘉慧饰),因为她是位医生,凡事以科学角度去分析、讲求证据。在找寻各式各样古怪事情的真相的旅途中互怼互帮,最终发现自己的真爱就是对方。 这部剧改编后稍微有些流于俗套,但所谓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吧,我还是挺喜欢这部电视剧的。
《卫斯理传奇》观后感(六):真恶心
听说卫斯理被拍成了电视剧,那个高兴劲呐!赶紧上优酷网去看,谁知第一、二集都只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
那个恶心,就像无意中吞下了一只苍蝇!这样的感觉,在前几年看朱孝天版的《楚留香》时,也出现过。
且不说编剧的拙劣,就是几个演员吧,罗嘉良,尽做白日梦,形象也糟糕,为什么老是同一套难看的打扮呢?蒙嘉慧,美则美矣,但毫无灵气!陈国邦,那么老实?老蔡,那么时髦?真是烂片,香港人最好还是别碰科幻题材的好。
倪匡笔下的主角,男的哪一个不是丰神俊朗,女的哪一个不是清丽脱俗?我觉得,卫斯理科幻系列要拍就要拍成《骇客帝国》那样的时装片,虽然香港的条件是力有不逮,但总要朝那方面去努力吧?!
香港的电影人和电视人什么时候堕落成这样了啊?默哀中。。。
《卫斯理传奇》观后感(七):横渡那星海 换一个未来
很喜欢的一部电视剧
因此写了一些东西 慢慢看看吧...
想了几天不知道该对这部电视剧做什么评价 简单来说 这是我十四年里最最喜欢的一部电视剧
剧情是侦破民国奇案 还有感情线的发展 不过感觉就是刚刚好 哪里都刚刚好
“人类无法解释的东西 就自然的说不可能不存在 没有依据 自然而然”或许看过后会有相信前世今生 苗寨下蛊的传说 灵魂出窍 神仙 以及星球人的存在……相信也好不相信也罢 但总归会看到里面的真情“两个世界也可以相爱”真心真的很重要 即便是因为不可斥的因素 最后亲手杀了对方 前世今生不过情深缘浅
“卫斯理一定要去当神仙”卫斯理因为太在乎白素 不顾自己被下蛊 仍去找白素 白素平安无事 他却别告之活不到明天 很意外卫斯理和白素在探案的过程中卫斯理看到了神仙 神仙告诉他 要是变成神仙 便可以长生不老 卫斯理想到将来会看这白素老去死去 他当然不会答应 而白素在外面喊说“一定要当神仙啊”...这里我也就哭的很惨了 后来呢反正卫斯理没有当神仙也没有死 在乎真的很重要 这样或许总会有办法的 让在乎的人和自己都好好的
白素是什么样的人:她对待事情很认真 对待未来很认真 所以便也不会相信一些怪事情 虽然经常和卫斯理生气 怎么说呢 (虽然我非常喜欢蒙嘉慧但是白素的人设我真的觉得很绝...)但其实真的在乎他 卫斯理也同样在乎她 卫斯理就比较随便 爱开玩笑 偏想看第二片天空 但最后来说人与人之间总是要互相包容的 是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电视剧的最后 白素和卫斯理帮助了星球人救回同伴后 把他们俩送到了尼斯海上 而尼斯海又有尼斯水怪的传说 又很有心很合主题 相信一些事不相信一些事 也哪有那么重要 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感情 信任 包容 接纳 接下来一步一步走好脚下的路 始终相信有希望存在
横渡那星海 换一个未来
《卫斯理传奇》观后感(八):难得一见的“科幻”
其实我一直对怪力乱神的事情没有多大的兴趣,科幻题材更是很少涉及,所以我看这部剧完全是因为演员,不好意思啦倪匡先生~哈哈
白素,人如其名。yoyo演这个角色很好啊,像她本人的气质一样淡雅脱俗,完全是因为她才看的这部剧却发现了其他精彩之处。她和卫斯理的感情有点纠结啊,共患难不能共平淡,所以他们永远要进行着冒险旅程啊哈~
卫斯理。看惯了捞家演坏蛋,忽然是这么个调皮捣蛋的私家侦探还真有点不自在,换古家会不会好点?~每次对着白素如此痴情都令我周身鸡皮疙瘩,不过他的想象力真是令人佩服~
红红,没有想到居然看到了羊咩。她应该是接棒佘诗曼成当家花旦的吧,今年的《谈情说案》虽然很烂俗,但她演的确实让人印象深刻。掉头来看原来的角色,发现她现在反而没有以前那么自然地演戏了,有些地方略显刻意。红红这个小八婆蛮可爱的,学习降头术也符合她古灵精怪的性格。和温宝裕的配一早就发展啦,不过对演温宝裕的那个人不熟,貌似总演些不争气的小子,这里面还算戏份大增了。
小郭和陈长青,麦包和陈国邦,感觉他们是比较类似的演员,角色要么极好要么极坏,相对比较喜欢陈国邦点,麦包的角色总是好贱啊==特别是最近追的《义海豪情》里面的非凡哥,真要命~~笨笨的私家侦探助手,憨憨的当铺掌柜,是卫斯理的同学、朋友,很喜欢看他们几个的群戏,插科打诨,非常有趣。寻梦和神仙两个单元里面,他们喜欢的女子都死了,一个新兴职业的侦探助手,一个总是着深蓝长衫的当铺掌柜,注定孤独终身啊哎~
唐文龙同学很适合失忆后傻傻的角色~哈
白老大,老蔡,欢姐都是很可爱的配角,还有温宝裕的妈咪朱咪咪女士~笑~
戈壁,沙滩那两孩子真是有趣死了,特别是他们的讲话~
说回剧情,我相信蛊术,相信降头术,外星人、神仙神马的还是免了,前世今生那个,还是有点悲哀的。
最后的尼斯湖水怪,笑死我~~
《卫斯理传奇》观后感(九):我的收看簿:《卫斯理》
倪匡的《卫斯理》原著小说我看了很多次都没有看下去,但是经由小说改编的影视剧却总是让我感到很精彩。看来,《卫斯理》的亮点还是在于剧情本身,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是这个系列小说能够如此之火的决定性因素。
罗嘉良主演的《卫斯理》包括《纸猴》、《尸变》、《木炭》、《寻梦》、《蛊惑》、《神仙》、《鬼混》、《盗墓》等几个彼此可以独立但又相互关联的故事,编剧对原著小说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编,以使得这几个本来在小说中关系不大又有着时间上的出入的篇章能够相互关联上。没有看过原作和其他版本改编剧的笔者,对罗嘉良主演的这个卫斯理还是很有好感的,他在外型条件方面无法同刘德华、吴奇隆等人相比是个事实,但其表现出的性格魅力很抓观众,演技方面也是绝对的实力派,加上剧本在安排上十分优秀,情节紧凑悬念重重,使得整部电视剧都显得特别的好看。
罗嘉良版《卫斯理》在一开始走的是倒叙路线,主角卫斯理和他的助手小郭在中国广西某处调查“盗墓”事件时遇到军队,两人逃离。短短几分钟的开头,牵扯到了灵异、阴谋、探险等诸多元素,却戛然而止,直接跳转到了三年前。白素、白老大、白奇伟相继登场,卫斯理与这些人的邂逅使得他今后的人生注定将同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全剧的第一个故事《纸猴》,讲述的就是卫斯理与白家之间剪不断理还乱之关系的开始,与白素的爱情,与白奇伟的恩怨都在这个时候铺展开。《纸猴》的重点矛盾是寻宝,卫斯理和白奇伟这两个武力智慧都很高的角色在这之间几次交手,最终的结果是白奇伟失足落水,生死不知,卫斯理与他所爱的白素之间出现难以修复的隔膜。笔者觉得单论故事的有趣程度来说,《纸猴》与后面的那些篇章相比,并非十分优秀,但是白奇伟的失踪,却是在给后面的精彩故事挖了一个不小的坑。《蛊惑》篇章里此人再度出场,虽然玩的是很老一套的失忆,但是在有趣剧情的影响下,也可以看成是一记妙笔。
《纸猴》之后的几个故事,与其说是科幻,倒不如说是奇幻来得实在。例如《木炭》,讲的就是人死后灵魂出窍寄生在一块木炭上,久久不能成佛之事;《寻梦》则牵扯到了前世转生的方面,一个男人总是做一个仿佛是前世情景的噩梦,三男一女联手将自己杀害,于是在这一世不知不觉地杀死那些仇人们的转生来报仇;而到了《鬼混》,直接就是用降头来斗法了。这样的情节怎么看都与科学不沾边,剧中也没有做过多的解释,只是用“仍然无法用现有科学来解读”这样的理由来搪塞。而对于另一些故事,例如《尸变》、《蛊惑》、《神仙》、《盗墓》,则干脆用外星人来解释。这里面bug当然存在,比如《尸变》里的蓝血外星人,为什么直到三十岁了才意识到自己和地球人不一样?这三十年来他从来都没流过血吗?从来都没看到过别人流血吗?这样的bug不能掩盖故事本身的好看程度,但终归是瑕疵。
电视剧《卫斯理》的结尾很烂,全剧开头的悬念在最后一个故事《盗墓》里揭开,最终呈现的答案却十分坑爹,所谓猫人原来是个莫名其妙不知从哪钻出来的外星人,好吧这样的解释我们也可以接受,但能拜托把故事讲得认真点吗?直到电视剧结束,关于这个故事,观众也是一头雾水,搞不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罗嘉良版《卫斯理》,终究还是留下了很多的遗憾。
《卫斯理传奇》观后感(十):未来的守望者——罗嘉良版《卫斯理》
不管你是不是科幻小说爱好者,卫斯理这个名字你肯定不会陌生。倪匡笔下这个著名的人物,被多次搬上大荧幕和电视机。2003年,TVB推出同名电视剧,给还在读小学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年我并没有完全看过这部剧,但是剧中的零星片段让我又怕又想看。而在这部剧推出十二个年后,我重温了这部电视剧。
整部剧由寻宝,尸变,木炭,寻梦,蛊惑,神仙,鬼混,盗墓八个部分组成,这些篇章既相对独立由相互联系。八个故事涉及探险,外星人,灵魂出窍,前世今生,苗蛊,降头等吸引眼球的内容,让人很有追下去的动力。这些题材在现在看起来,依然比那些婆媳关系,手撕鬼子的国产剧更有吸引力。跟其他版本的卫斯理不一样,TVB把故事背景安排在了民国时期的上海,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增加迷信和科学的冲突,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因为TVB实在太穷了,现代戏所需的场面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在这七个故事里面,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尸变”。这个故事也是我认为是所有故事里面最恐怖的一个,即使是二十几岁的人大白天看也会手心捏把汗。
当然,一部剧有彩的地方,也肯定有不好的地方。不然像捞家这种MVP级别的演员在TVB的最后一部戏也不会变成收视毒药,流失大量观众。
首当其冲的是人物塑造,TVB版的人物性格跟原著相去甚远。原著中的卫斯理自大主观,刚好与白素的理性冷静形成互补。而罗嘉良这一版的卫斯理性格则更为讨喜,既有理智分析,也有好胜冒险。这让卫斯理和白素的性格不再形成互补,所以卫斯理和白素的爱情线让人觉得莫名其妙,白素和卫斯理的分分合合显然较为苍白无力,尤其是在白奇伟时间后,爱情线便陷入了港剧惯常的套路,毫无新意。
第二个不好的地方在刚才前面也提到了,就是TVB资金不足。卫斯理这样的科幻题材,应该有大量的动作戏或场面戏。饰演卫斯理的罗嘉良早已不是年少轻狂的年纪,演绎遭遇各种诡异现象、四处探险、还与外星人斗智斗勇的卫斯理,一静一动之间差异太大,因此被人诟病在所难免。剧中的打斗场面也只能是不咸不淡,大场面的戏基本为零,让人觉得比较可惜。剧情大多数时候都只能靠一屋子的人坐着对话来推进,缺乏冒险题材侦探题材的紧张感。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毁誉参半的电视剧。TVB难得推出科幻题材,可惜观众并不买账,而罗嘉良在拍完《卫斯理》之后也离开了TVB北上发展,留下一个“捞家之后无一哥”的传说。剧中的片头曲和片尾曲均有罗嘉良演唱,尤其是片头曲《未来的守望者》,写尽了卫斯理浪漫冒险的一生,我个人十分喜爱,可惜这首歌我从未找到过清晰的版本,只找到杂音的版本。最后贴出歌曲的歌词,让大家欣赏一下。有兴趣的可以上网搜来听听。
银河像雾 变化无穷 偏想看第二片天空
玄玄幻幻 跌入迷宫 看着时间失控
光与影再不相逢 尽化做奇梦
仍然放纵 浮世任我掌控
谁人能像我不断为梦幻喝彩
而此刻始终相信有希望存在
让我抱紧感觉,就算看不见将来
隔两个空间都可以相爱
谁人又像我执着梦幻没变改
而此刻始终相信最好是期待
用半生精彩 来埋没感慨
横渡那星海 换一个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