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吃够喝,够好好养着你,放心吧。。。
钱儿爸说
大家好,我是钱儿爸。今天的文章是我写的,我也录了音。
那天,钱儿妈带濑子姐去上芭蕾课,回来当个笑话跟我讲,说你女儿,心可真大了去了,去上课之前我给她带的那些小零食,水果挺多的,装在一个零食袋儿里,到了那儿好了,一股脑儿全送给小朋友们了,自己只留了块糖。我问她,你自己不吃了吗?她说,那些都是我好朋友,我想要跟她们分享。
我说,可是你为什么不多给自己留点儿呢?都分了,你自己就没有了呀。钱儿妈说,你猜你女儿说什么?没事儿,回家让我爸爸再给我买。挺着那小肚子,昂着头,那份自信和自豪,让我都羡慕,老韩,我想买什么你可也都得给我买。我赶紧说,别别,我女儿要那点儿东西,我还招架得了,你我可招架不住,你别把我豁出去了。。。然后我俩又笑成一团。
其实钱儿妈说,她这也不是第一次听见濑子姐这么说了,之前数次在不同场合,这姐大方起来,倾囊相赠,后面就跟这么句话,有时侯跟小朋友置气,也说这番话来者,反正就是她爸爸什么都能给她买,什么都不是事儿。
钱儿妈问我,说老韩,濑子姐这么慷慨,心这么大,你不怕她将来大手大脚,拿钱不当回事儿啊?我说你想的有点儿远,我倒是觉得从小让孩子在钱上有安全感很重要,就是让他在生活中不要多惦记钱的事儿,不要把钱老放在心上。这样的孩子,反而物质欲不那么容易重,不是因为孩子要什么都满足,而是让他不会因为钱,产生额外的不安,同时产生额外的欲望和诉求,反而他不会什么都要,也不会乱要。
其实这个话题还是挺值得探讨的,举个例子,我小时候就曾经问过妈妈,我说咱家还有钱吗?因为有段时间我看得出来,家里经济情况可能不是太好,有点儿拮据,父母经常讨论起家里的一些开销问题,虽然已经避着我,但是多少我还是能听见的,我又是个很敏感的孩子,也暗暗地为此担心,虽然年岁很小。所以有一次我这么问妈妈,得到的回答很肯定,妈妈拍着我头发,斩钉截铁地说,有,够吃够喝够好好养着你,放心吧。
我形容一下我当时的感觉,就是一颗小小的心,落到了肚子里,有一种安全感满满的幸福感,从此这个钱字再没有在我心里激起过大的波澜,我学习也好,玩儿也罢,钱的问题在脑后,问爸妈要钱想买一些我喜欢的东西,爸妈答应也好,不答应也好,问题的本质也从不在有没有钱上,而是在应不应当上。
现在回想,我知道家里有过困难时刻,就如我当时预感的一样,但是妈妈坚定的话,让我的童年,没有钱带来的困扰。
所以,钱儿妈笑着跟我说,你喜欢给我们买东西,也是由于小时候没缺着,自己并没有很强的钱的概念和物质欲望,所以也觉得你女儿大方不是问题是吗?我说可能吧,这是个度的问题,就是怎么看孩子的安全边界问题,其实就是怎么跟孩子拿捏家里的经济状况,如果孩子问你,咱家还有钱吗?类似的问题,我觉得很可能在不同的阶段,很多孩子可能会问父母,这得区分对待,比如孩子有了攀比心,跟别的孩子比吃穿住用行,心里会想着别人有的,我为什么还没有?我也想要有,他会这么问,爸爸咱家有钱吗?也有的情况是类似我小时候,感觉到了家里的拮据,心里担心所以会问,咱家还有钱吗?
如果是攀比心,我想应当首先看我们自己,是否在孩子面前更多的凸显了更多的我们自己对钱的欲望,或者对物质的不满,让他们对钱有了介怀和更多的关注,以至产生了较强的攀比心,那么我们应当调整的是自己,同时告诉孩子,咱家有钱,但是够咱们一家好好生活的,我们能买的,能有的,也足够好,逐渐转移孩子在钱上的关注。
而如果是后者,我觉得才是更应当关注的,一般这样的孩子比较敏感,他能察觉到问题,才会担心才会这么问,那么我觉得我也一样会斩钉截铁地告诉他,有,够吃够喝够好好养着你,放心吧。
这个安全边际给孩子建立了,会打消很多念头,消除很多问题,我总觉得论起孩子的金钱观,终究是需要他们自己去建立,需要他们自己去慢慢体会,但一个十足的安全感会是好的基础,就如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发售中
私人
新浪微博:不吃胡萝卜的白小白
免费App:钱儿频道
喜欢我们请加星标置顶吧❤
我的新书
更多原创超级故事
点个“在看”,日日相见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