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吃的法则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吃的法则读后感100字

2021-04-02 03:47:2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吃的法则读后感100字

  《吃的法则》是一本由[美]迈克尔·波伦(Michael Pollan)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017-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吃的法则》读后感(一):知易行难

  本书老生常态如何健康、不发胖的饮食,包括择蔬果吃、细嚼慢咽和端正心态。

  道理都懂,要做起来很难。

  不过正因为做起来本就很难,所以更要知道道理。

  我与肥胖作斗争十余年,屡败屡战,每每输在克服不了口腹之欲上,但还是要再战,多看看这书,更加强化意识,优化行动,希望有效。

  一本小册子,很快能翻完。

  《吃的法则》读后感(二):《吃的法则》

  2021.3.5 1小时45分钟 记录30分钟

核心观点:只吃食物,别吃太多,以植物为主。 作者想通过83条规则,能够产生足够的黏性,容易记住,并且成为读者的第二天性—不用思考就可以决定做还是不做。 印象深刻的几点: 1 认为轻工业化的产品没有资格称之为食物,称之为食品状物质。 2 选择的零食应该是鲜果干果坚果,而不是薯条和糖果。 3 选择吃鱼

  《吃的法则》读后感(三):《吃的法则》

  在地铁站的海珠区图书馆拿了本小册子,尽管是中午很困,用了一个番茄钟多一点的时间看完了今年的第三十九本书《吃的法则》。

  书不厚,很简单,告诉了我们许多关于吃的法则。

  “腿越少,肉越好。”

  “煮过菜的水,切勿倒掉!”

  “水是最佳饮料。”

  “偶尔破一次戒。”

  这些看似很小的原则其实都蕴含着很丰富的道理。

  其实吃的健康,才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

  说实话好像回家,在自己的院子里种菜啊。

  《吃的法则》读后感(四):吃的法则,你知道几条?

  (文/慕灵珊)

  美食开启的是味觉与心的反应

  《吃的法则》读后感(五):吃的法则

  真如作者介绍的只有13个字就能概括:

  只吃食物,别吃太多,以植物为主。

  作者是一个记者,通过对营养学的了解写成了这本书,可见外国出书比中国还要方便,中信竟然引进这样的书。

  没什么枯燥读不懂的实验论据,都是一些通俗易懂的话语。

  但是我想了解的是如果说服我,不吃垃圾食品,不吃不健康的加工食物。吃的健康,适量,这些人人都懂,用得着花83篇小短文来介绍吗?不知道有什么意义。

  但作者强调植物的重要性,把肉当成锦上添花的东西,这点还是不错的。

  《吃的法则》读后感(六):很简单

  #读书.12月.03.111#2019年12月13日,看完了《吃的法则》。很简单的一本小书,没有科学的术语,只是简单的83个小原则。关于吃的小原则。虽然有一些我不太同意,但大多数我都是认同的。全书分为三章,第一章是说什么不能吃,其实就是说工厂生产生产出来都不能吃,不会腐败的不能吃,原料里面你看不懂都不能吃,有包装的,最好都不要吃,在电视上打广告的不要吃。第二章是说吃什么,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多吃自然种植出来的本地适季的蔬菜,适量的吃一些肉肉的话尽量的吃鱼,然后吃禽类,然后才是牛羊。每天可以喝一小杯葡萄酒,一定要杂食,喝水不要喝饮料,吃全麦的面包,而不是吃精制的白面包,吃那些发酵出来的,吃那些不能久放会腐败的。第三章是说怎么吃,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少吃尽量的,饿了再吃,不要太饿的时候吃,吃的时候注意适量八分饱,不要看电视吃,不要在车上吃,尽量的和朋友一起吃,是吃的时间长一些, 吃的时候多咀嚼,宁可剩菜,不要全吃。

  《吃的法则》读后感(七):想要身体好,吃啥要知道

  【关注菽麦 | 一起阅读】

  文/菽麦

  常言道,病从口入,说明入口的东西,吃不对,会给人带来疾病。那食物吃不对,也会给我们身体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肥胖、脾胃虚弱、肝火过盛等等。那吃的对的人是什么样的呢?面色红润,唇红齿白,明眸锆齿,整个人都看起来生机勃勃。

  《吃的法则》这是一本严肃又轻松的书。说他严肃是因为作者在很认真的告诉我们:吃什么?吃哪一类食物?怎么吃?同时这又是一本很轻松的书,因为书籍裸脊锁线,四色印刷,并伴有22幅手绘插画,字数少,内容精简,所以读起来很轻松。

  《吃的法则》读后感(八):关于 吃 的学习

  吃的法则 迈克尔 波伦 如果我现在注重养生,会不会健康的活到一百岁?听起来超级诱人!行动就有机会!所以我现在一去图书馆就会找健康方面的书籍,这有点像古代皇帝渴求长寿就特别注重炼丹一样!我还是贪恋这个世界的,我想活的久一点! 吃的法则,听起来很神秘,但是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觉得我吃饭方面的选择和书中写的法则很相似诶!看来我还是有比较健康的饮食观念的! 年轻时想吃各种好吃的,不管健不健康,但迫于囊中羞涩,很少大饱口福,胡吃海塞。随着年级越来越大,钱包开始鼓起来,但是胃口没有那么好了,以前吃过的没有兴趣,只想吃之前没有体验过的,饭量减少,太油腻的也接收无能了,前两天买了排骨和猪尾巴,回来做的时候看到肉里白花花的脂肪我都要吐了,猪这种动物真的是脂肪做的啊!回族人不吃猪肉也是间接养生啊! 现在的我更喜欢绿叶蔬菜,真实的没有加工过的食物,喝水喝牛奶,别的零食饮料不感兴趣,主食类精米精面也再减少,增加其它升糖指数慢的主食类食物。肉类我只在想吃的时候才会吃,只吃瘦的,这是我的饮食观,它的建立和我的家庭分不开,爸爸妈妈从小给我们吃这些食物,吃的很健康,也吃习惯了。我和我近几年开始注重身体健康分不开,特别是家人生病之后,额外关注。 本书中比较新颖的观点是: 不吃你曾祖母不认识的食物 不吃含五种以上成分的食品 支持会腐败的食物 买零食要到农贸市场 把肉当做调味品或解馋美食 吃饮食洁净的动物 想吃垃圾食品自己做 用怀疑的眼光看待非传统食品 多花钱,少吃饭 少吃 进食止于未饱时 宴席的滋味在第一口(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 想一想食物来自何处 餐桌上放一束花,饭菜口味好一倍 盘中餐不吃光 堆肥 偶尔破一次戒(万事都要适度,包括适度在内)

  《吃的法则》读后感(九):有人吃得随意,就有人吃得讲究

  吃吃喝喝是一种本能,也可是一门学问。吃什么,怎样吃,何时吃都可研究。

  迈克尔·波伦有一本小书《吃的法则》蛮有意思的。此书筛选整理出83条简单健康的饮食原则。读的时候是一条条对号入座,就想看看自己有没有中选,或者需要改善之处。

  中选之处有:

  9*不吃名称中带有“清淡”“低脂”或“无脂”等字眼的食品(就这么巧,最爱全脂牛奶)

  16*每周采购食物(懒,所以一周买一次)

  25*植物为主,主要吃叶菜(可以一餐无肉,但不能一餐无菜。这点跟26条法则不谋而合)

  26*把肉当作调味品或解馋美食

  40*水是最佳的饮料(这点更多因为年纪大了,要养生)

  56*饿了再吃,而不是无聊了就吃(这条法则是我做得最好的一条)

  62*慢慢吃(这点也做得非常好,从小一直被人嫌弃吃得慢)

  有待改善的有:

  12*尽可能不进超市(这点对于爱逛超市的人来说很难啊。已经减少次数了,为了省钱)

  17*买零食要到农贸市场(因为农贸市场买不到薯片糖果,这就是作者说少去超市的原因。我这边的市场看到的就只有水果这种“零食”了)

  73*只在餐桌上吃东西。一个例外,离开餐桌之后,只吃水果和蔬菜。(前半句可以做到,后半句要改,还在吃饼干巧克力之类的)

  76*餐桌上放一束花,饭菜口味好一倍(这点在经济改善之后可以学起来)

  81*有地种在地里,无地种在盆里(种菜可以省钱,日剧里就有,现实懒得动手)

  82*下厨做饭(一直都有,不过频率不高)

  83条法则也有不少事做不到的,或者说坏境不允许。例如

  3*不吃含有食品柜中通常见不到的成分的食品

  6*不吃含有五种以上成分的食品

  11*不吃在电视广告主看到的食品

  45*想吃垃圾食品自己做

  其实洋洋洒洒的83条法则,迈克尔在序言中就用了一句话来概括饮食的精髓:只吃食物。别吃太多。以植物为主。

  《吃的法则》读后感(十):健康的吃吃吃

  且不说在多远的过去,就是在十几年前,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没有那么高,因为当时来说吃饱足矣,随着科技的发达,人们开始追求吃好,特别注重养生,毕竟很多疾病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吃出来的。而什么能吃,什么和什么不能一起吃,什么适合什么性别的人吃等问题实在复杂,甚至有时要控制饮食不能吃得过饱,这又不能每次吃之前都去百度一番,因此,养生完全可以视为一门单独的学问。

  最近看的一本书便与吃有关,它的名字很有力,直接使用了词汇“法则”,也就是说,作者希望读者完全按照书中介绍的法则吃东西,毕竟都是经过了科学的验证。这本《吃的法则》是由美国著名饮食作家迈克尔•波伦所作,他对于如何吃十分有研究,还获得过各种相关奖项,出版过的饮食书籍也有很多。

  此书从装帧上看,是一本口袋小书,可以随身携带、随时翻阅,同时线装使这本书读起来更加方便。从内容上看,除专业外还挺方便,几乎一页对应一条法则,个别法则还附带独立的知识点,读者若是觉得哪条对自己有用,就可以直接撕下那一页贴到醒目位置。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搭配了22幅手绘插画,给这本书增添了一分可爱之气,其细腻的程度简直不像是出自男作家之手。

  或许纯粹看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会认为是一本轻松有趣的读物,实则不然,里面的知识都十分正经,这也是作者对吃本身的态度。市面上有很多美食方面的书,教人们如何做出好吃的食物,却忽略了健康本身。书中往往用十分简短的几句话,来体现完整的法则,比如有一句中国谚语:“一条腿(蘑菇和植物)好于两条腿(禽类),两条腿好于四条腿(牛,猪等哺乳动物)”。作者将这句话继续缩减,就成了:“腿越少,肉越少。“怎么样,很好记吧。

  本书除了前言外共有三章,从大概的吃什么,到具体吃哪一类食物,再到怎么吃。每一章还分别有个副标题:吃真实的食物,多吃植物,不过量。十分简短,其实几个字就能概括健康的饮食习惯。每一章都有很多小的部分,每个部分的知识都很短,可能每天花几分钟了解几条法则,就可能对日常的吃影响巨大。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本书主要是告诉普通人如何吃的健康,以确保健康长寿,尤其适合于在家掌管厨房的读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