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科学》读后感100字
《不可不知的科学》是一本由约翰范登著作,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9.80,页数: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可不知的科学》精选点评:
●即便成年人也能受益匪浅,画面清新又暗藏玄机
●目前读过最佳,还是这种版式好。可能国内出版社推广太弱了
●因为我科学考不好,所以想科普一下,科学的知识。
●性价比超高的一本科普书!里面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用品,比如说吹风机,洗衣机,电冰箱等,它们的工作原理,用浅显有趣的语言讲述给孩子,孩子很喜欢!
《不可不知的科学》读后感(一):兴趣并有信心去学习的生活科学
《不可不知道的科学》是由英国的国际畅销科普书作家约翰·范登著写,斯蒂夫·弗里克绘图,蔡莲莉翻译,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
作为一本儿童科普绘本,《不可不知道的科学》真的非常地与众不同。当我们看到书的时候,很容易就被书的名字吸引住了,“不可不知道”究竟是什么科学知识呢?翻开书后,我们会发现,绘本中的科学知识,确实是我们很需要知道的。绘本中介绍了很多我们在家中就能触手可及的生活用品、电器、食物的起源、构造和运作原理,真是非常的贴近生活。还有水、电、天然气等的资源的利用知识;甚至远到到火箭、卫星、深潜器等器械也有介绍哦。可以说书中的科普知识都是非常现代化的知识,和我们如今科技高度发展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我相信这本书会紧紧抓住孩子们的目光,因为书中所涉及的很多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每天都在运用着,并且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要享受过现代的高科技生活,再回来乡村那种什么科技都没有作用的生活,会感觉非常的不便利。所以能享受到如今便利快捷的生活,多亏了前人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智慧,做出了如此之多的好发明,每一项发明都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呢。
同时,我们会发现绘本中的科普知识绝不是初级的程度,一个电器的构成和运作真的用到了相当多的知识和科学原理,在我们以前的初高中课程中才会出现的一些知识,在这本书中都有涉及。但是奇妙的是,这本绘本以一种更为简练、生动的描述方式把这些知识展现了出来。化繁为简,让大家通过情景式的漫画,轻松地理解了复杂的运作原理,这也是我觉得这本绘本最为成功的一点。
绘本中聚集了很多的小人儿,他们负责把蕴含科学原理的物品的运作原理展示出来。他们不做诙谐幽默的旁白介绍,只默默地在画面的每个角落勤劳地工作、玩耍着,各司其职,让整个机器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大家可以从他们极具动感的动作中发现一些物品运作的方向,这比一些简单箭头的表现方式理解起来更容易。而且这些小人儿在画面中忙碌活跃的样子真是非常令人赏心悦目。对于图画更为敏感的孩子,他们会喜欢仔细地去观察他们,无形中也会记住了这些画面,学起来会更快更好。在以后学校中学习到这些科学知识的时候,脑中就会浮现这些画面,加深了对一些知识的理解,无形中比其他人先走了一步。
看过这本书的孩子必然会对身边的事物更加地有兴趣。这本书给予孩子的,不仅是知识的补充,更是一种视野的拓宽,我们经常会对手机感兴趣,但是却对手机运作的科学知识一无所知,难住我们的是对其根深蒂固的过于复杂的潜意识。但是,我们从这本书中可以发现很多知识都有它特殊的运作原理的。学习的第一步是感兴趣,第二步就是相信自己可以理解的自信心,第三步就是坚持不懈地探索。这本书给了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和对于科学可以理解的信心,这已经让孩子走出了成功的第一和第二步了,所以好的绘本对孩子影响真是非常的重要。相信孩子会在这本绘本中发现科学的独特魅力。
绘本是16开的线精装绘本,封面是硬皮的,内页采用铜版纸。绘本还有8张大的拉伸页,这样大的拉伸页一方面可以绘本中归类的步骤更加全面地展示出来,另一方面也给人更为震撼的视觉享受。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绘本的一些词汇,在绘本的最后两页还制作了“词汇表”和“中英文对照表”。真是相当周到细致。绘本的知识量很丰富,而且其中的知识贴近生活,实用有趣,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掌握了其中的原理规律,那么修理家电什么的都能自己上手的话,那是有多牛啊。也许这也会是一个引导孩子创造创新的开始,毕竟科学知识真的是非常神奇有意思的。
孩子很喜欢书中的小人儿,一直在问我它们在做什么。这样一本绘本其实可以看很久的,因为其中的一些知识在以后的课本中也会涉及到,是孩子对课内知识一个很好的补充。适合6岁以上的孩子去阅读。
《不可不知的科学》读后感(二):看漫画,学知识,《不可不知的科学》带你走进科学世界
我一直觉得“科学”这个词,特别高大上,好像我们普通人高攀不起的样子,提到科学这个词,满脑子都是各种化学符号、实验室什么的。
其实很多科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只是我们缺少发现的眼睛而已。而科普作家约翰·范登,就把我们身边常见的水、电、下水道、天然气等相关的科学知识,用漫画的形式讲解了出来,内容丰富,语言风趣
这本《不可不知的科学》是儿童科普系列丛书之一,另外三本包括了不可不知的人体、不可不知的太空和不可不知的地球。比较适合7-14岁的儿童阅读。如果孩子年龄小的话,家长可以在旁边一起共读,等孩子稍微长大后,又可以重温这本书,发现更多深奥的知识。
这本书的作者约翰·范登非常不简单,他在英国剑桥大学拿到了双学位——科学和英国文学,是英国伦敦皇家文学会员,是国际知名畅销书作家。获得过“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多次入围各种图书奖,出版过的图书有300多本,比如《世界:我们的历史》系列丛书。
绘图则是由英国著名的插画家史蒂夫·弗里克完成的,这本书的画风乍一看好像是工业风的感觉,但其实画笔非常细腻,颜色搭配也特别和谐,给人非常舒服的感觉。
这本书把我们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物品和现象通过漫画方式科普出来,既有科学的严谨性,又不凡趣味性,让孩子和家长在阅读时,都能学到知识,认识到背后的科学原理。
比如说“水”这一页里,我们在家里使用的是干净的水,但所有水的源头大都来源于雨水,这么脏的雨水当然不能直接喝,因此要经过一系列的净化过程。
在书中,非常清楚地画出来了整个流程,从收集雨水到净化、形成絮凝体、沉淀、过滤、流入水箱到最后喷水,让人一目了然。而且每个部分的讲解都通俗易懂,连在一起就形成了闭环,一下子就get到了重点内容。
画风虽然有些工业风,但是一点儿都不生硬,反而非常可爱,为什么?因为每一个环节都有一些小人在工作,他们有的挂在管子上,好像在荡秋千;有的小人打着雨伞降落,有的小人打着伞钓鱼;在介绍洗盘子的水的时候,一对夫妻在争吵谁洗碗,让人忍俊不禁。一边阅读文字,一边看这些小人的动作,也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画面虽然内容比较多,但是杂而不乱,颜色搭配也赏心悦目,是一本可以一读再读的优秀绘本。
好的绘本,会让我们每次读,都能发现新的亮点,找到新的乐趣。我想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认知程度也在不断加深,那么他对这些科学知识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没准想当个科学家的念头就在阅读中产生了呢!
如果你家里已经有了要做科学家的娃,那么这本科学科普漫画书一定会得到他们的喜欢。
《不可不知的科学》读后感(三):《不可不知的科学》从身边开始认知科学
在现代社会,水,电,气和wifi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与这些相关的东西都存在着一些安全问题。做为家长不免会一直提醒孩子不要去碰热水,不要去摸插座,不要去触摸电器等等。 对孩子来说,所有未知的东西都是新鲜有趣的,对待小龄宝贝我们更多的是做好看护工作,而对于大龄儿童,他们会有自己的疑问与思考,知道这些事物的原理才能更好的去保护好自己。 《不可不知的科学》是国际知名畅销书作家约翰•范登《不可不知》系列儿童科普绘本之一,该册的主题围绕着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物品和现象入手,通过漫画➕科普的方式,把生活中常见的东西用科学的原理解释出来,不仅能让孩子和家长共同探讨生活中有趣的现象,还能给孩子以正确的科普,让孩子知道现象背后的原理。
电视可以说是每个小朋友都很喜欢的家电了,但是小朋友每天看电视也不能过量,偶尔遇到信号不好的时候,我会跟小朋友说,家里wifi连不上了,看不了电视了,对于wifi这个词,小朋友还不理解是什么意思,只知道没有wifi就看不了电视。 《不可不知的科学》里关于电视的形成就进行了很详细的描述和讲解。
电视节目的由来:是通过摄像机拍摄画面,是通过麦克风来录音,然后通过电信号被记录下来。 电视节目的播出:电信号转化为无线电波,通过卫星信号的接收和传递,再变成电信号发送到电视机上,通过电视机这个媒介,我们才能观看电视节目。 正是因为电信号在传播的过程中收集信号的接收器接收不到,没有信号,才导致了看不了电视。 通过这么一细化的解释,孩子就明白了以前为什么一说没有wifi了就看不了电视。在这个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也会不断发出自己的提问,家长和孩子一起探讨和吸收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知识。 孩子最感兴趣的还是汽车这篇内容。各种各样的汽车是每个小男孩都很喜欢的玩具,但是对于汽车的原理确并不了解,汽车这篇小科普就简单介绍了汽车是如何工作的。
首先,汽车需要具备这些基础硬件设施:发动机,传动轴和差速器,变速器,油箱,电池和排气装置。 其次,汽车的动力来源于油箱里的油和电池里提供的电能。 然后,汽车的行驶离不开变速器和差速器,在行驶的过程中,汽车需要刹车,需要转弯,需要加减速。 最后,汽车行驶的过程中会产生废气,需要通过排气装置排出。 汽车的基础原理这样就清晰明了了,对孩子来说,这个程度的科普就足够啦。 《不可不知的科学》很适合家长带领着孩子一起阅读,了解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电器是如何工作的,了解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电气,了解到科学其实也不是那么神秘,我们生活当中处处都离不开科学,了解到我们的生活中,天上和地下都有着很多的科学现实。 只有让孩子了解到这些事物的原理和威力,才能让孩子对这些可能产生危险的事物敬而远之,我们要学会正确的利用这些科学产品,同时还需要保护好自己,避免它们可能带来的危险。 日常生活中,远离热水,远离厨房,接触电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在阅读中不仅能学到知识,也能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保护自己的方式,一举多得。
《不可不知的科学》读后感(四):从做比萨到发射火箭,带孩子领略不可不知的科学
提到科学,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我脑子里最先冒出来的是各种公式原理、发现发明和“高精尖”。
当“做比萨”出现在一本科学绘本的目录里时,我一阵惊讶,“做比萨”也和科学有关吗?但转念一想,能把做比萨这么烟火气的事情和科学联系起来,那这本科普绘本一定不一般。
这本不一般的绘本就是《不可不知的科学》。它用趣味漫画形式去给孩子讲解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科学原理,”解剖“了电吹风、电铃和平板电脑等常用家电,也描述了空间通信、3D打印机等高新科技。
绘本的作者约翰·范登曾4次入围“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决选名单。他的作品曾登上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两大畅销书排行榜,获得 “美国国家图书奖”等诸多重量级奖项。在我看来,这本儿童科普绘本,不仅专业而生动地讲解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揭开了科学的“高冷”外衣,露出了它充满生活气息的内心。
01 有温度的科学绘本
我们再回到关于“做比萨”的科学问题,来看看绘本里是怎么把做披萨和科学联系起来的吧。
比萨包括饼皮和表层配料两个部分,那这两个部分里又有那些食材,它们又来自哪里呢?
超长跨页做比萨需要小麦粉,它是用面粉机研磨麦粒而成。饼皮中负责调味的盐,来自地下盐矿,需要通过凿取、碾碎,再烘干结晶盐。饼皮发酵离不开酵母,它是一种真菌,生长在温暖的桶或者缸里。饼皮还需要橄榄油和糖,它们分别来自橄榄和甘蔗。你看,这比萨饼皮部分就涉及到了不少生物科学的知识。
比萨的表层配料里,奶酪一定是不可或缺的一项美味。奶酪制作的过程可并不简单。首先要对牛奶加热杀菌,再等牛奶凝结,从乳清中分离出凝乳,凝乳放入模具才能慢慢变成奶酪。
除了这些,“做比萨”里还介绍了,比萨中的不同配料以为我们提供不同的能量——小麦提供碳水化合物、芝士里包含蛋白质等等;以及这些原料会来自全世界的各个地区。
你看,真的不能小觑了“做比萨”这件事,小小的生活日常食物中,藏着这么多科学知识。
02 专业而生动地讲解
作为科学绘本,专业性是必须的。绘本中有不少家电的轴侧剖视图,我便拍了其中的“滚筒洗衣机”图,发给一位从事家电设计的工程师朋友,问他“这图专业吗”。他的回答是肯定的,“基本功能信息很生动地表达给小朋友了”。
我特别喜欢朋友的这个评价,因为对于孩子来说,现阶段的科普只需要了解基本信息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生动的表达。
《不可不知的科学》中的生动性,不仅体现在精致的轴侧剖视图、鲜艳的颜色搭配,还有那些深藏其中的小人们。你看,他们在合力搬运脏衣服、给洗衣机加洗衣服,各自操作不同功能的按钮,也有偷懒的小人在玩水。
书中这些小人的设计,让我想到了女儿很喜欢的动画片《螺丝钉》,它们都让家电成为了主体,我们成为了帮助者和参与者,这让绘本的趣味性增加了不少。
绘本中,除了介绍我们日常使用的家电,比如电视机、微波炉、智能手机等等,还讲解了不少“高精尖”的科学,比如深潜器、发射火箭、发射卫星等等。
《不可不知的科学》不仅能帮助家长去解答,孩子们在生活中提出的不少科学问题,同时能启发孩子在生活中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
让我们跟着这绘本,从了解“做比萨”,到了解发射火箭,带孩子来一场“不可不知的科学”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