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全新彩图本)读后感锦集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全新彩图本)》是一本由傅雷著作,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9.00,页数:3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全新彩图本)》读后感(一):彩图版真不错
作为艺术史的入门读物《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超好看的,彩图特别清晰,和以前看得不知道哪个出版社的黑白版本相比,简直太生动!选这本书最大的点应该是书的颜值。太美了有木有!左右对称的女性肖像,一彩色一黑白。像镜子耶!还有打眼的黄色书名,亮瞎我的眼!先不管内容,看了这封面必须买!请原谅宝宝是“设计汪”。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全新彩图本)》读后感(二):虽然已公版,但是这版确实很赞!
收到了,收到了!在网上买还是挺快的,精致的塑封,封面也很打眼,以前买过天津社科的版本,对比了一下,湖南美术这次还是很用心的,增添了好多图片,特别是雕塑的,印制的也很清晰,纸张的感觉也很好,很多油画也比那版更加清晰,最重要的是板式真心好看,喜欢!定价也不高,希望湖南美术以后能出更多像这样的好书,期待!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全新彩图本)》读后感(三):这个版本我喜欢
“一切伟大的艺术家,
往往会予我们一组形象的联想。
波提切利的维纳斯,他的圣母与耶稣,
在一切维纳斯、圣母、耶稣像中占着一个特殊的地位。
他的人物特具一副妩媚与神秘的面貌。”
这是波提切利那一章的,这本书每章前面的几行文字好恰当啊!
:这书估计是到了公版期,一下多了好多版本,但研究了下只有这本是全彩的版本,配图都不错,个人以为看艺术史还是得看中图片质量,所以选了这本,没买错~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全新彩图本)》读后感(四):名作二十讲,力荐
作为一本普及类的大众美术图书,这本《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真的还是值得一读啊!这本书之前也有过一个版本,但是因为是几年前出版的,多少与现下的整体环境有所不一样。这本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最新版本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感受。书籍印制精美,内容精彩,傅雷老师在为我们讲述西方美术时,那股独有的热情真的很是感染我们。在他的文字中领略几个世纪前的翡冷翠、罗马、荷兰、英国、法国……走近乔托、波提切利、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伦勃朗、鲁本斯、委拉斯开兹……感受每一件作品中的美好,带给心灵的沉静。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全新彩图本)》读后感(五):跟着傅雷漫步,感觉灵魂都高尚了!
真不敢相信这是傅雷的书。传说中严谨的设计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新颖和夺人眼球的设计。我喜欢这抹妖冶的黄。清新中透露着淡淡的“骚气”,让人过目不忘。比较期待的是这本书有什么改版的地方没有?原来看过人美的版本,彩图非常糟糕。不知这个湘美的版本是否有改善?另外,在内文版式上,是否有新的创意?另外我想请教,这个书的封面上的女神来自哪一副名作!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全新彩图本)》读后感(六):一本看得懂的美术讲解类艺术图书~
很久没有给自己买书了,作为一个曾经的艺术生,我很羞愧的表示只能分清楚达芬奇、梵高、莫奈那几个最有名的西方画家,这本书给我大大的扫了一遍美术名作的盲,作为艺术入门的读物或者只是随便看看都可封面很震撼,很抓人眼球,内芯也是高清的图片,颜色还原度很高的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全新彩图本)》读后感(七):一次难得的艺术之旅
一直想多了解一些艺术方面的知识,可专业的艺术史又望而生畏,多年前看过《傅雷家书》,深受打动,所以入手了这本傅雷先生的经典《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傅雷先生的文字还是那样,理性中不乏美感,读起来很舒畅的感觉,配的插图也很精美,经得起反复赏析。那天朋友看了我买的书说,我买的这个版本比她买的要精美(感觉赚到了),看来买美术类的图书还得找美术出版社。封面很醒目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全新彩图本)》读后感(八):为什么一定要标题呢
排版方面一颗星都无法给,该出现的画作不出现,出现的画作离文字讲解好几页远,重要的画作跨页之后居然能把中心夹在书缝里。
内容方面不算惊喜,讲解没有系统性,算是介绍二十来个名家的相对独立的小品文。
再说说自己的体会。关于艺术的书我也读了好几本,试图通过弥补知识来提高对艺术的审美和感悟能力,但越读越发感到这种能力似乎要么是与生俱来的,要么是在某个年龄阶段开化后就难再发展。就像有个理论说一个人的音乐品味也是在十几二十岁就定型了,之后很难再接受新的风格,只是不断重复和强化之前的喜好。譬如有些艺术作品,我不需要任何背景知识就能强烈感受到内心的情绪被激发(如印象派,梵高等的作品)。但对另外一些,在我充分了解了时代背景和画作思想之后,也只会“哦,是这样啊”,那种审美的乐趣其实全无(如各种宗教画、西方历史画)。不知道这种困惑是否可以通过看原作去解决,但若是看书,是真体会不到。如傅雷讲到委拉斯开兹笔下的西班牙王室,体现出王室那种华丽下的衰落,讲真,我是真感受不出来,我满眼依然是华丽丽的。再说柯罗的那种空气感,盯着书上的印刷也看不出什么差别。
哎,虽然也羡慕像傅雷这样的人的欣赏能力,但反正自己也不是艺术专业,暂且取那些能让自己体会出来的乐趣去体会吧。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全新彩图本)》读后感(九):愿作旧时月,说与今人听
看完最后一页,把书合拢的那一刻,心底涌现出一股满足、激动与怅然。
傅雷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年纪轻轻就写下如此令人难以置信的文字,其中流露出来的知识积累之丰富,文学修养之深厚,实在让我这年近三十的人叹息:天才不能以常理度之。
先生的这本《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里面,几乎见不到对作品本身的结构、形态、色彩等解剖式的解说,而是通过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和作者的生平,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在何时何地何种心境下创作这样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心中也建立起鲜明的作者形象。诸如乔托的作品表现出来的单纯与质朴之美,让我们看到一位怀着赤子之心的画者,在画布中燃烧着他的热情,抒写着他的真心。而多那太罗与乔托的和谐之美截然不同,他走上了一条摈弃造型美的道路,抛开了一切修饰,将现实的、残酷的美赋予给他的作品,以期唤醒观者的灵魂,这是何等的偏执,何等的自信!……先生笔下的每一个作者都如此鲜活,固然是出于先生自己的主观判断与分析,但这正是他的魅力所在。他对资料的旁征博引跨过了绘画、雕塑、音乐等领域,行云流水的语句让我们沉浸其中,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我们跟着他的分析而步步渐进,直到最后一句结束,让作者们和他们的作品一起为一场伟大的戏剧谢幕。
书页一张张地翻过,那些精心设计的图文展现着明媚或忧伤的面孔、气势恢弘的场景或纤毫毕现的细节……凝视着他们的时候,时光流逝也恍然不觉,因为我已沉醉在那些美好之中。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全新彩图本)》读后感(十):笔记
第一讲 乔托与阿西西的圣方济各:Di Bondone Giotto 故事中的热情与形式上的笨拙
第二讲 多那太罗之雕塑:Donatello 要表现纯粹的精神生活竟遗弃外形的美,艺术成为内心生活的独白,如雕塑施洗者圣约翰等
第三讲 波提切利之妩媚:妩媚、温雅、婀娜 《维纳斯的诞生》
第四讲 莱奥纳多·达·芬奇(上) ——《瑶公特》与《最后之晚餐》:人物是分组的
第五讲 莱奥纳多·达·芬奇(下) ——人品与学问:有时候上帝赋人以最美妙的天资,而且是毫无限制地集美丽,妩媚,才能于一身。这样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他的行为总值得人家的赞赏,人家觉得这是上帝在他的灵魂中活动,他的艺术已不是人间的艺术了。
第六讲 米开朗琪罗(上) ——西斯廷礼拜堂:米氏以前的艺术家,只是努力表白宗教的神秘与虔敬;在思想上,那是的艺术还没有完全摆脱出精神的束缚;到了米开朗基罗,才是宗教题材变成人的热情的激发。
第七讲 米开朗琪罗(中) ——圣洛伦佐教堂与梅迪契墓
第八讲 米开朗琪罗(下) ——教皇尤里乌斯二世墓与《摩西》
第九讲 拉斐尔(上) —— 一、《美丽的女园丁》 —— 二、《西斯廷圣母》
第十讲 拉斐尔(中) —— 三、梵蒂冈宫壁画——《圣体争辩》
第十一讲 拉斐尔(下) —— 四、毡幕图稿:历史画在拉斐尔时代已经到达成功的顶点
第十二讲 贝尔尼尼 Bernini —— 巴洛克艺术与圣彼得大教堂:巴洛克(Baroque)艺术王长志十七世纪流星雨意大利,从意大利遍布全欧的一种艺术风格。在法国,家具、雕塑、铸铜、官邸装饰、庭院设计,有所谓路易十四式或陆毅实物式者,即系巴洛克艺术的别称。《圣者阿尔贝托那之死》雕塑 被时代逼迫去寻找新颖
第十三讲 伦勃朗在卢浮宫 Rembradt —— 《木匠家庭》与《以马忤斯的晚餐》:以黑暗描绘光明
第十四讲 伦勃朗之刻版画
第十五讲 鲁本斯:Rubens 颜色的种类是很少的,但他的全部艺术之在于运用色彩的巧妙的方法上;他的气质迫使他在一切题材中发挥狂热,故他的热色几乎永远成为他的作品中的主要基调。史诗般的夸张、狂乱、热情,然而缺乏精微的观察力。《腓力四世骑马像》《玛丽的历史》
第十六讲委拉斯开兹 —— 西班牙王室画像
如何看便如何画。不独予精神以快感,而且使眼目亦觉得愉悦。《腓力四世画像》反映了从青年到老年的变化,其没有实权郁郁不得志。
第十七讲 普桑 Poussin
具有古典的美,以及艺术家的良心。处处坚守中庸之道,也是历史风景画的首创者。《阿尔卡迪牧人》
第十八讲 格勒兹与狄德罗
Diderot是艺术评论家,醉心于艺术带来情感上的冲击,艺术引入道德。Greuze的画即充满了小说和戏剧的情调,如《父亲的诅咒》等。
第十九讲 雷诺兹与庚斯博罗
Reynolds和Gaibsborough出生于同一年代的英国,却走上了不同的艺术道路,一个更加学院派,一个更加随性自由,却同时受到世人的推崇,一画难求。
第二十讲 浪漫派风景画家
日后印象派之缘起,从历史风景画福利出来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