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如泥》读后感锦集
《红尘如泥》是一本由陈麒凌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尘如泥》精选点评:
●读完了,真好看,酣畅淋漓的感觉,我觉得每个姑娘都应该看看这本小说,女性的自由与解放,走到今天真是太不容易了。
●看完了,真的很好看,很喜欢女强的故事,我觉得很多女生都应该来看看这种文
●很喜欢这本,读了很多遍
●蜗牛推的 还行
●喜欢陈麒麟是从读者原创版一篇文章开始的,叫陈仲南有信,写的特别好,所以就买一本她的书来看,写的还是很不错的,就是短了点。
●网络文学
●好得让人词穷!!!
●是失望的
●一个女人的一生。一字一字写尽悲欢。
●不知道如何说,作者似乎给了傅善祥一个较历史上更好的结局,她离开了这里。 想去看些历史了。
《红尘如泥》读后感(一):随笔,
红尘如泥,能否浊淤泥而不妖?且看傅善详一生,却也恰当自如。说到傅善详,脑中浮现有史以来第一个女状元,也是一代传奇人物 女性英雄。看看她一生 总是充满传奇色彩,少年才气出类拔萃,性格坚毅 强硬,要不也不会在以前那个社会,落得个大脚女子怪称。不也不妨碍她的叛逆 反抗。要知道旧时的社会,裹脚虽是陋习,但也是当时的主流,你不做就是忤逆,人人视你为异类。这时的她才气,勇敢都不缺,她缺的是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要不说给别人证明自己价值机会也是人性的弱点。 太平天国,东王就是她的机会,傅善详参加会试,一举成为太平天国的女状元,虽然当时太平天国,四处征战,国家社会人心都十分不稳,而她能在男人的世界里,钩心斗角中脱颖而出,再一次验证她的胆识。这本红尘如泥,站在女性的视角,来看世界是很独特的观念。说起来,傅善详是个书香门第,要知道她在三岁时就开始,识字读书了,十多岁才思敏捷传遍十里八乡,可见她的天资。当然这也离不开家境以及对读书学习的热爱,她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书,据说她小时候曾想去欧洲游学,虽然之后未遂,但也可以看出她的胆气是从小就大到爆,好不好。充分诠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写个人传记,都有个特点就是,主角的个性翻转改变。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美人自然也难过英雄关,她遇到了一辈子的克星,她的爱恨情仇,婉转艰难。在看的过程中,每次都是随傅善详命运的高潮迭起,揪心不已,虽然最后还是未能如愿以偿,当时人生哪能是一次圆满的呢?只有做好自己,坚持做本我,做一个对他人社会有用的人,红尘如泥,浊淤泥而不妖。。。 完。。。
《红尘如泥》读后感(二):自由代价之重,90%的女性主角不会选择
2018随便看no.8
《红尘如泥》
写的是傅善祥。我隐约记得这个名字耳熟,后来想起来大概是看太平天国电视剧的时候看到过这么一眼。
前后统共这么一个的女状元,虽然在不识字,解经靠个落第秀才的天平天国里的女状元,含金量不那么高。
但也够特别。
是一篇看得出女性文笔的小说,又很有趣的和男性视角之下的对比。
比如说缠足。
冯骥才写三寸金莲,纵然最后也是废缠足,但那是民国了,现在想起来只记得是女主的女儿露出一双白生生的天足。
缠足的描写,大抵集中在各种民俗的血腥和洗练,然后就转向鞋子,绣花,香粉匣,争奇斗艳。再然后是仿佛蝴蝶梦里丹佛太太一样的神秘老妇人再行改造,再是赛足大会,打怪升级,最后碰到民国放足,新社会和旧思潮的浪涛滚滚,作为个人只有一个念头,活下去。
女性视角下的缠足,粘豆包软骨之类的民俗是一样的,在后面就是如何拗骨、贴瓷、烂脚。
印象最深的是鸡眼,烂掉的剜疮。
这是在男性视角下少有看到的真实和不堪描绘的部分。同样是对缠足这一陋习的厌恶和批判,这一个低头的视角,非常独特。
也有温软的地方,比如月光下的杨秀清,我一度以为要走霸总赏识奇女子的路线了。那个烧柴佬的孤独和虚弱,恐慌和霸道,是本上得了金榜的言情小说里都能够描写的妥帖的人设。
还有傅菀祥的神乎其技的制香技能,和傅鸾翔的刺绣技能,设定上有些出格,作为推动情节转折的工具,略有点咯楞。
但是让人动容的是作者给予傅善祥的不妥协。
从八岁绝食以求不缠足也好,让议亲对象重踏十二次门也好,拒绝杨秀清的王娘位置也好,最后下落不明也好。
在傅善祥的天平一端,自由之重,超过父母生养之恩,家族门第荣辱,姐妹同胞情谊,忠仆良言苦劝,少年慕艾之喜,知音心意相通之乐。
就从旁人来看,有点一根筋,耿直,甚至自私而冷漠。
很少看到女性作者的写作中,能如此强硬的、自我主张的,不为任何外力所触动的,粗粝而坚硬的意志。
就为这一点,我觉得这本书值得让人看一看
《红尘如泥》读后感(三):与傅家三姐妹的告别
江南傅家二小姐傅善祥是我最想活成的样子! 她幼时为了不缠足而计划离家出走,未遂后仍拒绝缠足,后来用绝食来换脚的自由,所幸她成功了,这不仅是脚的自由,也是她为自己争取到的自由,在我心中视为这是一次具有反抗意识的举动! 长大后不论是被张家退婚后对张继庚的戏弄,还是在心中默默对他的考量,亦或是在后来发生那么多事情的情况下,她对自己想要的感情是理智和清晰的。 理智之下也会有片刻的迷失和奋不顾身,与东王的感情更像是水到渠成的相互吸引。她爱她的睿智、决断和豁达,虽有不完美但她甘愿被他驯服。 而东王也被她的才情吸引,善祥懂他,能给他从来未有过的默契,相知相爱,相懂相惜,但他给不了她想要的专情…… 一直以来都认为专情是两个相爱的人都必须要恪守的准则,但东王不能,且不说在当下社会中,且他不甘心被驯服,即使那个人是他最欣赏的女子。
他有傲气,有野心,喜欢也就封为王娘,和他后宫的三十六位王娘一样,再喜欢也只是许诺她是待遇最好的一位,但这些并不是善祥想要的。
她想要的是那种专一且独一的爱,不能把一颗心分成三十六,四十七的那种。优秀的女子很容易被同样优秀的男子吸引,一旦眼中只能容下一个他,这大抵就是爱了!
因为爱所以她心甘情愿待在他身边,因为爱所以他她向他索要戒指,因为爱所以她即使被他禁止陪在他身边也不愿离去,只为在做完繁重的工作后远远地看一下他房间里的灯光。
可她也有自己的骄傲和骨气,在那个女人以三寸金莲为美,以女红绣工为荣耀的时代下,她拒绝缠足、读书、考上女状元,这些她都顺着自己的意愿达成的,那么爱情她也要独一无二的。
得不到那就不要了!
很欣赏她最后离开时的豁达,一次都没有回头,后面有她爱的男人紧紧跟随的目光,她就是一次都没有回头,也许是真的全世界最爱自己。
最后真爱她有过,自由她有了,自我她也有了,这何尝不是一种理想的生活。
故事情节给4分,另外1分给里面描写食物的片段,晚上看的我垂涎三尺,暗暗在心中立下一定要去江南一次的FLAG!
像后序里说的或许只有小人物才能看到小人物,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像是一出戏更像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缩影。
最后的最后喜欢大姐鸾祥和三妹菀祥,都是认真生活的女子,不管活在哪个时代,顺应本心,健康快乐平安就很好了。
至此!
《红尘如泥》读后感(四):《红尘如泥》滚滚红尘,人各有命,人各有志!
《红尘如泥》讲的是太平天国时期的“宋氏三姐妹”的故事,作者陈麒凌,全球华文文学星云奖获得者,联合报文学奖首奖、林语堂文学奖得主。
小说文笔流畅,人物性格描写很到位,傅家姐妹三人命运迥异,着墨最多的是傅家二小姐傅善祥,像极了宋氏三姐妹中的宋庆龄。不同的是,傅善祥的时代或者说她遇上的人没能让她有机会改写时代的走向,但是最终由着性子去活了,在女孩子8岁就必须要缠足的年代,要凭着足缠得小巧才能有机会嫁得好,那时的女子要么一开始就认命,要么最终屈从于命运;相同的是,这个排名在中间的姑娘都以一种超于常人理解的方式诠释着自己的人生,宋庆龄嫁给长她27岁的孙中山,傅善祥则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状元,辅佐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身边,又在他满门被灭之前留下警言后毅然决然的离去,不知所踪。
故事背景在太平天国时期,前期傅家三姐妹,生在衣食无虞的家庭,父亲赶考常年缺席三姐妹的成长,全靠母亲一人当家,还有个吴妈帮着管家。母亲遵从妇容妇德,缠得一双好足(三寸金莲),收到尊敬和爱戴,并深深以此为荣。父亲不食人间烟火,只读圣贤书,被太平天国占领前就后顿悟仙游,再没回过家。
最重要的人物是二小姐傅善祥,历史上唯一位女状元(此史待考),从小饱读诗书,和自己的父亲最像,也由此最深受父亲的喜爱。由于8岁那年,母亲要求善祥缠足,本以为善祥也就是像大姐那样哭哭啼啼胡闹一番,没想到以死相搏,终于留得一双完整的大脚,但也伤透母亲的心,缠足失败后,母亲对其心灰意冷,万念俱焚,母子情断,令善祥改口叫她夫人。傅善祥从小不受女学的禁锢,认为女子也该有自己的一方天地,而不像娘和大姐那样遵从“妇容妇德,相夫教子”那一套,活得桀骜不驯。因为一次和余秀才辩论让其颜面尽失,于是对已经和傅善祥结亲,但未曾谋面的张公子说尽她的坏话,吓得张公子立马退婚。后来傅善祥女扮男装将张公子戏耍一番,张公子顿悟傅家二小姐才是自己想要的人,无奈上门提亲12次却都吃了闭门羹。此时太平天国运动,张公子放下儿女情长,加入了反太平天国的一边。而傅善祥一路坎坷,娘也了无生意,跳了江,她更是背负着家族的希望参加了科举考试,一举成名,辅佐在东王杨秀清麾下,两人互相欣赏,一起上房赏月,一起微服出逃,本以为是彼此的唯一,但只是傅善祥的一厢情愿,杨秀清毕竟是东王九千岁,怎么可能只专宠一房,但能保她身份高贵罢了。曾经以为的你是我的唯一,不过是杨秀清的第三十七位王娘。傅家二小姐哑笑,想起之前张公子舍命给她的免死牌就像是讽刺,如果当初没有退亲的误解,他俩兴许早就是夫妻,还生有男男女女一堆孩子了。可人生哪有那么多如果,只恨自己错爱杨秀清又错过张公子。最终请求杨秀清让她离开,他是不想让傅善祥走的,但是不肯屈尊挽留。临走前傅善祥让他小心北王和西王,功高盖主肯定不会善终,但是杨秀清已经被权势麻痹了。最终一语成谶,杨秀清遭灭门惨剧。而傅善祥漂泊在“云深不知处”,下落全无。
傅善祥(图片来自网络)大姐傅鸾祥从小听从母命,8岁开始缠足,又因为脚胖,被裹脚布里缠了碎瓷片放血烂肉般折磨后,终于有了精致的好足,她并以此为荣,最终嫁入好人家。因她从不忤逆母亲的意思,因此也最深得母亲喜爱,并且擅长女红,无人能出其右。也就是凭借女红的精湛技艺,才使得在混乱的太平天国时期得以苟活,虽然丈夫被杖毙,但她终得善果,诞下一子,和婆婆一道投奔远亲。
三小姐傅菀祥在嗅觉上天赋异禀,能闻出各种气味,辨别各种华草料,能制作精美的香囊。但娇生惯养,经常给姐妹惹麻烦,被二姐说“没出息”,在被天国女官管理期间,不堪重负,求生的欲望让她拼死要保住性命,将来求得一官半职再来求母亲和姐姐,只可惜她母亲生无可恋,曾经最看重的妇荣妇德尽毁,在傅善祥考状元的前一天跳江了。最后傅菀祥侍奉在洪秀全身边,天国被推翻后和吴长松喜结连理,做生意富甲一方。
图片来自网络在政治、国家走向的变动下,写尽了一个家庭、三位姐妹的命运,在荒诞的时代洪流中的命运、辗转和悲喜。从衣食无虞到被太平天国的女官奴役,过着非人的生活,夫妻不得团聚,子女不得相见。在不见天日的艰苦环境下,三个姐妹凭着女红、文采和制作香囊苟活于乱世。但她们最终的人生路线也不一样,虽然都是一个爹妈,但是龙生九子,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
陈麒凌在《红尘如泥》中道尽人世无常,蝼蚁般渺小又顽强的生命。最喜欢傅善祥和杨秀清的相遇和相守,不是那种惊天动地,花前月下的浪漫爱情,而是成年人般,从互相欣赏、出谋划策、倾吐心声中慢慢晕开的爱情,但也像成年人的爱情,敌不过现实的束缚,一切约定和相守都加了条件,于是变了味道,终不能幸免。滚滚红尘,相爱不能相守,人各有命,但人各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