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日记》读后感锦集
《北极日记》是一本由王思莼著作,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页数:29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北极日记》读后感(一):墙裂推荐!
对我来说,人生的意义在于明白些道理,见识些有趣的事,认识些有趣的人,留下些好的影响。作者是我知道的为数不多切切实实做到了这些的人,是我前进路上的灯塔。这本书记录的东西美得让人震撼,无论是人还是风景,它不仅是一本游记,还是一个望向世界的窗口。很久没有像这样一口气读完一本书了,感谢作者,让我在这段不太晴朗的日子里倍受鼓舞.
《北极日记》读后感(二):总有一些人,让你看到另一个世界
实现梦想是有可能的,需要对梦想足够坚持。看似对普通人来说遥不可及的自驾飞行,Vinzent一步一步做到了,并鼓舞了很多有跟他有相同梦想的人。书中还有很多普通人的故事也令人感动,例如尝试了6-7年终于实现全家移民的Chris、帮助Vinzent顺利踏上美国航班的Lucy。结尾作者提到,飞行让他看到了更广袤的地球,并让他被深深吸引,也让我不禁萌生了想要尝试私人飞行的想法。
《北极日记》读后感(三):飞
我很喜欢飞行,喜欢操纵飞行机器的快乐,喜欢离开地面鸟瞰一切的刺激;我很喜欢有意思的空间和实物,尤其是那些让我能够与有意思的人,不同时代的人,和有意思的不同时代的人建立连接的,比如建筑大师设计的建筑,保存完好的遗迹;所以我读V总这本「北极日记」简直是双倍的快乐:首先是在北极飞行的刺激,包括飞行的操纵,哲学,气象知识的运用,还有在壮观的自然风景上飞翔,写的让我心驰神往,尤其是在冰川上那一段,配上照片,从此我的bucket list就多了去冰川飞一次的项目;再就是整个旅程:降落在有自己跑道的酒店,在18世纪的古堡露营,开着自己的小飞机走遍最有意思的地方,这大概就是我心目中早期飞行探险最浪漫的一副画像。总之强烈推荐大家跟着V总的文字去体验一次。
《北极日记》读后感(四):人要活得值,最好能活得领先于自己这个时代
俯瞰尼亚加拉大瀑布、看夏威夷火山岩浆奔涌而出、绕行北极冰川,这些从空中观看壮丽景观的描写,其实是在意料之内的,而开着飞机去追火箭、飞到另一个城市的机场吃晚饭因为停机的地方走路就可以到一个好吃的中餐馆,或者把飞机开到某酒店停机坪直接入住几天再开回来,则让人感觉没有比这更浮夸的得瑟方式了。类似梁朝伟喂鸽子,尽管这样的旅行不一定是因为有钱,而是得有点想象力和生活态度才可以,但这也刷新了我将飞机作为一种交通工具的用法的认知。某疆这个月新推出了FPV,完全能模拟上帝视角,带上飞行眼镜的一刻,就像进入了飞机驾驶室,亲临自然风景。但是旅行中人与人的温度,一点点达成梦想的成长,仍然不能被科技所代替。
“没看过世界,那来的世界观”,这话放在王思莼身上不怎么适用。走之前王思莼和我在巴依老爷新疆馆子吃肉串,请教了一些户外的问题,说自己是户外小白,并没有走过太多的地方,但从他的文字中,可以感受到他对旅行的认识很深入,与人的接触很深入,完全不白。
你是什么人,你就会遇到什么人。有趣而open的王思莼,能遇到同样有故事的人:暴怒而幽默的教官larry,有着令人唏嘘的身世;履行诺言的因纽特人,因答应了早晨送他,没车的情况下从夜里就开始步行去机场;巧遇写丘吉尔编年史的老太太,和她共进午饭…...他所经历的人与人之间的深情和感动的故事,渗透着他对人性的理解,与世界的深度融合,比那些壮丽的风景描绘,更能打动我。
同样飞行在哈德逊河上空,萨利机长承担着严肃的重任,而王思莼更能享受飞行的乐趣,他可以看风景、吃零食、听郭德纲。足够飞行时长的训练,飞行经验的不断提升,并享受一次次成功处理紧急情况的成就感。
他不仅写了旅行故事,还有各种硬核飞行技术的解读,通俗不枯燥完全能看明白,让我除了收获了不少飞行常识外,还能彻底反应过来——这飞机真的是他亲自开的啊!好吧,达成梦想的过程不是一夜之功,梦想都是难的,否则那只叫计划。
王思莼觉得人要活得值,
最好能活得领先于自己这个时代。
未来也许更多人能上天啊,这也是他想推广的,但他现在已经飞翔在蓝天,领先于我们的时空,而同时精神又经常神游这个时代之前,甚至他飞过的荒蛮地表,很多地方和五百年前恐龙眼里的景象也许并无二致。总有人问旅行有什么意义,读书有什么意义——拓宽了生命的广度,如此而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