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本来单纯》读后感摘抄
《活着本来单纯》是一本由丰子恺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元,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活着本来单纯》读后感(一):别了,暑假。
在舅奶家吃饭,粉蒸鹅,跟奶奶说想学粉蒸肉。后天去湖南了,临走前很是慌张。看见微博上推荐用一本书结束这个暑假,就选这本书来达此目的,以骗自己没有荒度时光。有一篇感触很大,就是世间渺小之物寻思起来有很大的故事,自己与这些沙子,饭粒萍水相逢,不得不说是一种缘分。而与它们离别就是一种诀别,想来也是悲从中来。
《活着本来单纯》读后感(二):活着其实复杂
其实小时候很喜欢丰子恺的画,很好玩。现在再看他的散文,喜欢他描述生活中的闲适、享受、平静、没有对未来的过分担忧,好像一切的愁云苦难在别人的身上。不知道他在其他的书中会不会重点写生活的疾苦,但在这本书中偶有见到,不多。对于描述其他的散文,不是很喜欢,只是觉得一般般,特别是在解放后的文章中,感觉他失去了或许说是灵性吧还是其他东西,就像是不新鲜的苹果一样,或许是错觉吧。 活着本来单纯是不是意味着人生的艰难复杂?
《活着本来单纯》读后感(三):热爱生活
喜欢丰子恺充满童真的画作,于是选了这本书进一步了解他本人。本以为他性格应该大大咧咧。相反,书中的他是一个极其敏感又多愁善感的人。书中每个回忆都极尽详细,详细到桌上的摆设都一一交代。这是得多敏感的孩子才能把细节珍藏在脑海里数十年!特别看到他说他小时候总会对一些物品感到依依不舍,又不敢跟别人提起这个想法,心里很是心疼,毕竟敏感的人很多时候,也是孤独的。看完这本书本人也有一个感悟,热爱生活,也是一项不是所有人都能感悟和掌握的本领。
《活着本来单纯》读后感(四):不孤单,这世上真的不止你一个人有那样的心境
就譬如手上拿着的一颗无意中捡起来的小石头只要经过手扔掉时候总是思绪万千,就会想要是扔到暗无天日的山间小溪里它可能待个几万年的光景都不会有人发现它,我也再不会遇到这样一颗纹理的石头,而那时候我早已在这个繁华世界里踪迹无处可寻,即使我也知道这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其实想想也该明了世界那么大终归会有和你类似的人,有着或许和你类似的思想,只是你没遇到再或者遇到了谁也没提起,随之任性错过。想来有颗普罗大众简单的心过简单的生活未尝不是一种美事。
《活着本来单纯》读后感(五):单纯地过每一天
买了实体书,看了三分之一,又下了电子书,在上下班地铁内看完,内容贴近生活,着眼于细节,描写了很多生活感受,学到要平和地对待一切的事物~
喜欢杭州,羡慕先生有那么长的时间生活在西湖边上,生活中杭州,我理想生活的城市就是杭州,阴差阳错毕业来了北京,完全不一样的城市风格
书内的插画超级喜欢,琢磨那三两句诗词,感知力强的人,看着的世界真的很奇特,看什么都美~几笔勾勒就意味深长
生活要天真活泼,饱含趣味,无限延展
《活着本来单纯》读后感(六):世人皆为奔波苦,乐得平凡又何妨?
图源:baike.so.com
《活着本来单纯》读后感(七):活着真的很单纯
名副其实的大家,文字修辞优美不说,特别是道理虽简单却意味深长,浅显易懂和内涵深刻居然同时做到了,闲时读读实在是一本闲情养趣的好书,滋味多多,春夏秋冬更有不同,所叙虽日常却十分有趣,插画还很典型好看,反正我很喜欢这本书,用每天晚上的时间细细慢慢的读了很久,读完了也是余韵悠长,感觉作者的观点和自己有时的所感是一模一样的,而这种细微平常人难以扑捉,即使捕捉到了,也难以用语言描绘,而此书此作者却恰如其分的表达出来,让你深有同感,很开心的共鸣了。兼之语言不俗却亲近,实属难得悠闲的雅书可供细细观赏品味把完。大爱之,珍藏之。
《活着本来单纯》读后感(八):佛无灵
我算是信佛的人,家住庵堂旁边,从小耳濡目染。长大了有时也抄抄经,初一十五偶尔去寺庙拜一拜。
不过算不上多么虔诚,曾经看大藏经,看了几章忍不住吐槽。不是说不住于相吗?那你佛经里面各种看不起女性是什么意思?毕竟经书都是人写的…
周围很多人信佛,阿姨们尤其多,在家供菩萨,随口念阿弥陀佛,然而信得太沉迷,大事小事去求,去花钱打灾。庙里的和尚尼姑们也都时时刻刻向钱看齐~ 没有佛门清净心。
佛无灵写得很透,是我喜欢的风格,对佛,是不能做买卖的,深以为然。
信佛就是向善,做个好人罢了
《活着本来单纯》读后感(九):一个人的圆满
丰子恺比其他同时期的作家
或许更有对于自己的期许
他求名求利求圆满
然心而不满
所以非得事事求个结局
于是他的漫画总不会点到为止
也有种过犹不及的感觉
小时候看不懂
觉得那种表达方式叫做述尽
现在看来 或是不自信
或是太追求结果
读这书
心里泛着各种滋味
林林总总
说不清是可怜还是可惜
总归心里憋屈
不吐不快
只是个吐槽吧
表太在意
《活着本来单纯》读后感(十):这本书真的有这么高的评分吗?
丰子恺先生一篇篇短文,从最不起眼的小事情来说一些问题,表达他的观点,好不好先不说起码我看着比较舒服也比较有趣(或许这也算好的一个标准)或许是我看的太肤浅吧,毕竟一本书多读一遍就能更加深入的体会了解,但是下面我要摸着我的胸肌说,感觉前半部分描写的更加细腻入理,后面我觉得是在凑数!我前面看的时候每看完一个故事我会放下书,在店里转上一两圈想一想这个故事要表达的什么意思,给我什么提示让我体会到什么!可是后面我完全没有这个感觉了!可能同样的事情表达多了让我变得麻木了吧!
但是不得不说里面的插图我真的太喜欢了!(请原谅一个文盲不知道如何用更高雅的形容对插画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