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发展与罪恶》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发展与罪恶》读后感1000字

2021-04-16 01:35:1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发展与罪恶》读后感1000字

  《发展与罪恶》是一本由[意]鲁格▪肇嘉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发展与罪恶》读后感(一):对历史的心理分析,是对灵魂最好的滋养

  文/严杰夫

  《发展与罪恶》读后感(二):人类有病,肇嘉有药!

  鲁格·肇嘉,一个帅老头

  《发展与罪恶》读后感(三):读《发展与罪恶》,看社会的发展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最初拿到《发展与罪恶》这本书的时候,我以为要讲的是科学、自然、人文、环境的故事,可打开书后我发现我错了。这是啥?为啥讲的是神话故事?说好的发展呢?说好的罪恶呢?好吧,神话里的确是有不少的罪恶、神罚之类的东西。

  《发展与罪恶》读后感(四):【拾光书屋(书评)】我们的发展,对其他生命罪恶

  我们有发展的权利,但是没有剥夺其他物种生存的权利。在地球刚刚形成的时候,大自然就给予了地球无数的生灵。像距今6亿多年的三叶虫;鱼类的祖先文昌鱼;古代长毛象猛犸象。大自然真的给了我们很多,可我们却把它们推上了绝路,两千年来,灭绝的动物不计其数,其中有鸟类1800多种;兽类2600多种;两栖动物260多种,而这些都是通过我们的手直接或间接创造的“杰作”。

  当神选择我们灵长类作为地球的主人时,他们可曾想到我们会回报一个怎样的世界?如果说18世纪以前的人类与其他物种还算得上是和平相处的话,18世纪以后随着几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人们的生产力与生产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以前做不到的事在我们现在看来简直就是轻而易举,所以,我们发展的模式也在不断提高,更加随心所欲的按照我们的想法来改造这个世界,我们也认为作为这个世界的主人,我们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想法规划世界。但是那些直接或者间接被我们杀掉的其他生物并不是毫无症状的消失,恩格斯说“人类每一次对自然界的胜利都必然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发展与罪恶》读后感(五):【拾光书屋(书评)】发展中的心理,发展中的限制

  看到书名,容易让人以为这是本研究个体的心理发展,如笔者!作者以更宏观的角度来阐述人类的心里的发展历程,借助历史、文化、神话等。在这个无限制非理性繁荣的增长过程中,背后必然有其代价,通过剖解过去来探寻现代社会的问题本质。

  序中说道:发展与增长并非总是积极与美好的,或伴随其惨痛代价,必有其隐藏;在发展与前进的路上,背后往往隐藏的罪恶的存在,当我们进行反思时,或许会有许多内疚,甚至罪恶感,后者,为书中主题

  书中分为四个部分:问题所在、希腊的过去、从希腊到现在、复仇女神归来

  上述书目可知,作者通过分析神话文明与禁忌、历史为例来阐述这一历程,虽远!重点都在于当下所含的限制与界限,当界限被打破,无限制的发展,等于一种抢劫与破坏,发展与限制的失衡,虽使社会极速发展取得胜利,对大自然无限索取与破坏,大自然也会给予“报复”,在大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的力量显得过于渺小,各种的灾害面前,我们过于无力,如地震,雾霾;工业时代后,人类社会急速的发展,在享受高科技产品的同时,伴随着宗教的解体,信仰的破碎;科技的不断进步,使神话逐渐的消失,看似幸福的表面,存在无信仰的“心灵空虚”,至此,作者认为限度的消失视为“精神空虚”的根源。

  现代社会的无限制发展,过度使用资源,对发展无止尽的欲望,消耗的资源超越过往,表面上是社会的急速进步、科技的发展,但是真的是如此吗?在这背后会失去的是大自然的庇护,是“精神”上的“空虚”,无限的增长相当于偷窃,无据的演练是上帝的权利,细看之下,繁荣的背后面临着危机。

  现代文明逐渐的取代神话,思维限制的突破,众神逐渐走向黄昏。这是本治愈人类心灵创伤的书,社会无限制的发展,藐视限度,对应深层次的罪恶感,作者理念是发展与限制的平衡,“构建和谐社会”,笔者个人认为,在发展与限制方面,我国很需要这一点,中国的过度发展,绿化逐渐减少、环境的破坏、空气质量的降低、河水的污染等,需要在环保、思想及观念的束缚与限制。

  《发展与罪恶》读后感(六):从心理学角度看发展

  当代心理分析学家鲁格肇嘉在本书《发展与罪恶》中,从心理分析学的角度阐释了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罪恶感和内疚感,并从中反思找到救赎的方式和方法,探寻现代文明发展的限制或界限。这是一本博大精深的著作,值得我们反复研读和思考。 没有限制的增长等于抢劫,没有界限的发展是一种破坏。 西方发达国家走过了先工业发展的路径,攫取大自然的馈赠,换取新经济的发展,也遭受到大自然反过来带给人类的惩罚。发展和限制的理念,一直在社会文明的变迁中存在互动。 鲁格肇嘉从希腊的过去和现在的神话中寻找发展和限制,探寻众神的自我主义和心灵的力量。从害怕自然,崇拜自然界,到崇尚自我主义,控制自然万物。从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各方面繁荣历史文化的同时,将人类奉为神明,陷入绝对发展的理念,相信历史文明会无限持续,在持续当中又包含与之相反的盲目恐惧。直到诸多灾难的随之发生,缺乏承担责任的能力人们,陷入恐惧的泥潭,开始寻求精神上的帮助。最近各种对灾难粗鲁而自我惩罚性的迷信,为那些可以超出纯粹生理性表达界限的潜在驱动提供了证据。 在无限制的发展过程中,漠视限度,用发散的思维理解世界虽然为我们改变世界、修正态度提供一种方式,然持续性的发展扩张主义,使科学、技术和对征服的渴望更坚决的没有了界限,同时道德主题退化,伦理道德走向一个边缘地带,出现满足追求的行为和反抗之间的冲突。 这是一本厚重的图书,也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值得我们每个人仔细的研读。在鲁格肇嘉的发展心理理念和限制理念当中,反映的不止是现代科技问题,也反映出人们对那些古老的心理创伤和响应感受的觉察。我们在科技分析中了解发展的路程和集体无意识的罪恶感,从中更好的把控当今世界的和谐发展和走势。 对于我们国家发展的启示也是这样,在科技进步技术领先的作用下,追求经济基础的大发展的同时,更加的关注自热、人类、社会、文化、政治等领域的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限制无理性的扩张式的不可逆的破坏。让活在内疚感的现代人真正的意识到“认识你自己”和“凡是勿多”的箴言理念,知足之足,常足矣。

  《发展与罪恶》读后感(七):【拾光书屋(书评)】心理列车

  从书名中不难看出,这是一本关于批评的书。主要研究的是关于发展的心理学及其限制,也就是说发展虽然是好的方向,但是过度的,肆无忌惮发展必然会导致负面影响。

  心理学,从字面上理解是研究心灵的学问,也就意味着,想要研究的对象,我们不能直观的从外表去发现什么,我们要深入的了解其本质。

  本书分为四部分:问题所在、希腊的过去、从古希腊到现在、复仇女神归来。由这几部分的标题可以看出,作者用了神话的方式来表达。

  文中主要想表达的,就是我们应该认真的反思,发展与增长并非总是积极美好的,或许会有内疚感甚至负罪感。同时作者也给读者带来了一个问题:现代文明发展的限制或界限何在。

  教育肯定会带来胜利,尽管胜利有时候会导致对教育的遗忘;很多人从战争的胜利中开始增长傲慢,而这种傲慢会使他们形成无数的邪恶。从中我们要得知的就是人不能骄傲,时刻都要看清事实,不要被热血冲昏了头脑。文中用的是西方人的例子,我们中国古代的皇帝也有不少这类的暴君和昏君。有的人可能觉得自己有这个实力了,就可以做哪怕是伤天害理的事,他们自以为这是自信,但是他们却没看到这对于他人造成的伤害和对未来自己造成的后果。

  几乎在希腊神话的故事中惹祸的,都来自那些对限制性无所谓的人物角色。文中用三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解释了这一论点:鲁莽大意的伊卡洛斯、法厄同的傲慢和莽撞、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与其他的不同,它不仅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故事,它还开启了将人与神性合而为一的道路。人类把神性变成了自身的一部分,神的全能和所有的反复无常也慢慢地与人类混合到了一起,这也使人们开始会嫉妒旁人。通过使用这些精神力量,人类毁灭了之前容纳人类的神话和英雄世界,因此毁灭了诞生了人类第一个高度发展的文明的世界。

  全球范围的政治选择需要一个明确的心理价位,它本质上是一个心理问题。这种困境看起来像是由现代技术引发的,但其实对希腊有很强的针对性。他们负担得起他们信仰的极限,并将他们的法律铭记。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看似飞速发展,其实隐藏的危机更大,这就像飞速行驶的列车,它虽然能大大缩短路途时间,但是一旦发生意外,其后果不堪设想。

  《发展与罪恶》读后感(八):发展与罪恶

  发展跟罪恶是如何扯上关系的?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话题。在这本书中,作者给出了一个让人深思的话题。本书的作者鲁格•肇嘉是一位意大利国籍的当代著名心理分析家。在他看来,没有限制的增长相当于抢劫,没有界限的发展是一种破坏,全球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一日千里,但也带来了全球性的危机,而深究根源,在于人类来自久远时代的心灵创伤和罪恶感。

  在一般人看来,“发展”或“增长”总是积极和美好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渴望。但现在并非如此,发展与增长并非总是美好的,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付出了太多太高的代价。当我们对发展的代价进行反思的时候,或许会产生一些内疚之感,甚至于产生罪恶感。这或许真是这本书要表达的主题。

  在这本书中,作者并不反对发展,强调的当然是过度的发展。经济的过度发展,会带来对环境的过度开发和破坏,这种发展会引发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从而引发各种各样的全球性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为了营造上层建筑,我们必须先解决经济上的问题。作者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出发,把社会和群体看成一个整体的病人,想用荣格心理学的方法去治疗。在作者看来,过度发展的问题是由于我们的心灵出了问题,而导致上层出现问题。

  在这本《发展与罪恶》中,作者试图去探寻西方人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失去了对欲望的控制,开始失去了对限制的意识。作者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文化。在古希腊文化中,限制还是非常严格的。以普罗米修斯神话为例,他从神那里盗来火种给人间,人有了火就会开始发展,开始积累,开始扩张,普罗米修斯最后就受到了惩罚。

  在我看来,作者表达的是这样一种观点,过度发展会带来各种不良的结果,我们应该适度找到并了解我们的欲望,设定适当的限制,让我们良好地发展。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尤其值得借鉴。

  有节制地去生活,这当然是美好的愿望。但人类要发展,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向环境掠夺资源,这是很难改变的事实,人类的数量在不断地增长,节制是一件两难的事情。但我们必须正视这些发展过程产生的问题,走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不然的话,人类的末日也就不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了。

  《发展与罪恶》读后感(九):从心理学看发展《发展与罪恶》

  从心理学看发展《发展与罪恶》

  这本书的作者是意大利的心理学家,心理分析学会的主席格鲁肇嘉,他从专业的心理学角度去看人类文明的发展,去剖析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发展而且是告诉的发展,对于中国人来说好像就是文明进步的常态,因为我们这一代人几乎从出生就开始了这种高速的发展,经济的增长,环境的改变,几乎每十年我们的社会发生完全不同的改变。都会变得几乎认不出来了。对于深处变化中的我们,也深刻的体会到发展的代价。

  正如本书的前言中所说,没有限制的增长等于抢劫,没有界限的发展是一种破坏。实际上,在快速发展,和经济繁荣的背后,我们时刻都面临着危机,这就是发展带来的危机。

  其实正是发展遮蔽了很多问题,我们用发展来使很多问题在发展中得到了解决,使很多问题在发展中消失了,但是依然有很多重要的问题,并没有消失,而是一直跟随着我们。甚至有很多问题随着发展而变得越来越严峻。比如环境问题。

  欧洲文明曾经征服了整个世界,成为我们星球上的普世文明,这是第一次有一种文化遍及几乎全球,所有原来孤立的文明世界,从此联系在了一起。但是欧洲文明在高速发展和不断征服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很多问题。就是今天称霸世界的第一大国美国,也一样,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都有很多问题。而现在看,中国的崛起和发展,给世界另一个思路,也许非西方文化有一天也可能成为世界的主流。

  发展就是好的,只要能发展就是进步,就代表未来,即便出现和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当发展起来以后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智慧和更多的钱来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成为一种神话,成为衡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最重要的指标。

  这本书的主题在谈限制,从文化的内部谈发展的边界。其中特别提到了东方和原始社会的限制,其实所有的文化中都有这种声音,伟大的哲人们都比较反对发展,因为发展是双刃剑,一方面带来繁荣带来进步,同时也会带来各种问题,带来社会的危机,带来我们想象不到的问题。

  而且最重要的是,发展的目标是什么,我们要向何处去?经济的增长和科技的进步到底要引导我们走向何方?这种科技加速的增长按照数学公式看,很明显会有一个终点,这个终点是什么样的?终点以后呢?这终点会不会是文明的终结?在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些问题的时候,贸然前进,是不是意味着一种风险?总之要对发展保持警惕。小心为妙。

  《发展与罪恶》读后感(十):理性应有的反思

  理性应有的反思

  评《发展与罪恶》

  人类个体的成长属于自然的过程:从小慢慢长大,到一定年龄以后身体停止发育,身体器官随年岁增长慢慢老化,最终步入死亡的殿堂。人类个体从这个自然规律之中明白了自己的一生,于是个体在每个阶段都力求表现出应有的状态,从感性上个体容许不完美,更能将每次不完美的表现作为下一次改进的契机,且为下一个阶段做准备,通常人在少年时好奇勇敢,青年时意气风发,中年时稳重踏实,老年时慈祥和蔼,我们说个体受到了限制,顺应这种限制的人获得了生活的更多恩赐。

  依附于人类身体的理性,在它的初期阶段也是受到了限制的,那时应该是认知上的限制,由于初始的无知,他们将那些无法对抗的力量称作神灵,于是理性听从于神灵的教诲或先知的指引,慢慢将人类从混沌状态引向开蒙。人类的理性继续向神灵进军,他们的大胆和狂妄受到了惩罚,理性再一次将这种惩罚当做是“众神的嫉妒”。理性的逐渐成长终于使得人类征服了自然,在理性中逻辑中,科学已经战胜了神学,人类的自私与欲望一次又一次突破自然与社会的限制。在不可抵挡的发展面前,人类代表着罪恶。

  为了更清楚看待发展与罪恶,我们还是回到发展的初期去看待我们的理性。在《发展与罪恶》书中,作者用诗性的语言描写理性的出现与发展(吊诡的是,理性从感性中产生却最终走向了感性的对立面),从哲学家对于世界的认知、历史学家对于事件的描述,神话故事中人类社会受到的限制于众神的嫉妒,理性在希腊的雅典及周边城邦中萌芽、发展、成长最终成为西方文明的引线,理性借助人类社会的分工以及科学技术的精进,逐步成为人类征服自然的思维,并指向更多的未知和无穷。无穷是发现和征服的所在,但也是可怕的未知事物和一个无底的深渊。

  发展这个概念已经破除了限制与约束,于是这里就存在了理性的不可知之处:如果理性一直推动着人类的发展,那么人类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未来仍会保持高速发展么?或者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么?我们又应该如何面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破坏和社会失和等问题?人文主义者将“回归自己”当做目标,这无疑给发展论提出了一个不可能实现的难题。当发展已经带来罪恶的时候,是我们重新面对危机并提出解救办法的时候了。

  人类肆意暴力(狂妄自大)的杰作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但是宙斯调查了每件事的结局,突然间,风迅速吹散春天的云,搅动大海深处,让其波涛汹涌,造成了良田的浪费,甚至直达高空众神所坐的地方,让天空再次清澈,直到太阳的力量公平地照亮肥沃的土地,万里无云—这也是宙斯的报复。他不像我们在每一件事情上都会很快发怒,然而,他总是可以不断知道那些有着邪恶之心的人,这样的人当然最终会归于质朴。相信理性可以理解它的发展与罪恶,并重新调整新的模式,让人类返璞归真。

  2016-11-9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