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读后感精选

2021-04-24 00:22: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读后感精选

  《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是一本由韩国辉 / 左小祖咒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读后感(一):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

  被大冰写的序吸引过来的,看书名很有意思,看内容有点乏味,更像是作者的生活随笔,通本读下来感觉作者想讲的东西太多,以至于没了主题,就像一锅大杂烩,看来菜品种类繁多,实则没有菜的香味,对很多城市的评价我也没有GET到实际的东西是什么,又或者还是自己的修为没有达到如此境界把,又或者是在旅行中边看边回味或许更能深刻一些吧;只是个人观点,其他人不喜勿喷

  《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读后感(二):想明白很重要

  关于旅行 你是为了炫耀,还是为了放松自己 想明白很重要。

  以前的自己 是标准的计划→找到→拍照→炫耀类型。这样的旅行结束后,并没有感觉很快乐。虽然也看到了很棒的风景,却觉得很累。又伤财又疲惫。在后来和朋友的交流中发现,她的旅行观很神奇,没有满满的计划,马不停蹄的景点打卡,而是睡到自然醒,可能是在喜欢的店里聊天,发呆,听歌,吃点美味,喝点小酒,也可能就简单的散步。现在我也特别倾向这种旅行观,毕竟一次旅行,是为了放松自己。

  都说旅行像人生,所以人生想明白,也很重要。就算不能一次想明白,现在想要的和最后想要的不一样,走过弯路,但总比没有想过好。

  《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读后感(三):一本轻松的旅游笔记

  如果说最开始我是因为左小咒而想看的这本书。

  那看后我觉得文字的质量要比左小咒的图画更让我喜欢。

  可以说这是一本旅游随想录。里面写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

  作者本人的脑洞开的不大不小,正合适!哈哈这点真令人喜欢!

  最爱【东张西望】和【伦敦不会人来疯】这二大块。

  真的,很多地方写的很有意思~让喜欢旅游但现在忙成狗根本没时间去的我禁不住总是浮想连篇~

  但是讲真,觉得左小咒的配图真是画蛇添足了!!!

  不是说他画的不好,而是每当看到喜欢的地方再一看到他的图,分分钟出戏~也是醉了~

  越往后读我越想,如果是配成同期档的旅行图片,我不知道要多喜欢这本书了!噗~

  虽然如此,仍然是我很喜欢的一本书~

  《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读后感(四):只想证明你去过法国?那你就去和埃菲尔铁塔来张合影吧

  去法国旅行的人,十有八九第一站是巴黎,而到了巴黎的人,绝大多数又不会错过埃菲尔铁塔。“埃菲尔铁塔在成为法国象征的那个瞬间,她就被迫和法国打了个包。”韩国辉、一个逗比文艺大叔如是说。

  于是,在埃菲尔铁塔前,游客利用视觉差并配合角度,或踮起脚尖,“倚靠”在埃菲尔铁塔边,或抬起手掌,成为“托塔李天王”。这样的场景,在巴黎人民的眼中已见怪不怪。

  《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读后感(五):记忆中的某段旅途

  看到书里关于内蒙古的那段 不经意就想到了十几年前自己去过的内蒙古 没错 和书里说的一样一日三餐都离不开酒 还是白色的 第一顿欢迎宴上献完哈达酒就上来了 一杯接一杯 着实被吓到 不过几天下来竟然也习惯了 某一次大家喝得兴致太高 我还被他们邀请唱歌 也不知道是紧张的缘故还是酒精的作用 唱着唱着快哭了 现在想来都是有趣的经历 当时连行李箱也没有 带着两个包就出远门了 现在想来有点不可思议 几个姑娘挤着一个蒙古包 一早天还没亮就爬去草原上看日出 在悬崖边骑马 妈呀 为了紧紧夹住马镫 不至于被马甩下去 最后脚都淤青了 别人吃不惯的羊杂牛杂 我吃得津津有味 回来以后才知道整个人像充过气一般 我还记得微醺后的那根冰棍 沙漠里面的那张大合影 还有那条哈达是不是还在我的抽屉里?

  我突然发现旅行应该是这样的 没有被计划 我只是跑到另一个地方 另一个国度生活了一段时间 这种难忘即使没有被记录 也还是会被记下来~美好![爱你]

  《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读后感(六):这碗心灵硫酸,我干了,你随意。

  其实这是一本励志书,但不是那种鸡汤型的。

  韩大叔是旅游卫视的当家人,书里他写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我觉得蛮真诚的这个人。十五年前,他从东北老家带着五千块钱,只身闯荡海南,在那个岛上不认识一个人。在海南电视台,从底层做起,做过主持人和编导,后来成了电视台的一把手。对于这中间的艰辛,作者只字未提,他只是轻描淡写说,那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来了海南。

  再后来,因为工作原因,他去了很多国家、很多城市。书里谈了很多他对城市的个人理解和感受,以及一些见闻。可以看出,韩大叔是稀有的生活家,文字很有味道,细而不腻。字里行间,流露了他对生活和人生的独到见解。在我看来,他提供了一种如何与世界相处的视角,那就是,对于世界我们需要保持自己的“偏见”和好奇心。一个人活在世界上,父母、家人、老师、同事、朋友都在无形中影响着你的生活态度和轨迹。能遵从自己内心,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并非易事。但其实我们内心明白,所谓的约定俗成的答案,往往都是扯淡。是啊,去他的别人怎么看,去他的标准答案,做自己才是正道。

  不得不说,韩大叔这碗心灵硫酸真是酸爽,我干了,你随意!

  《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读后感(七):我真的没有在说你、

  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随便是谁好像出去旅游一圈回来都可以出一本书的样子,那些有些名气的所谓的“旅行家”的书我也看过不少,可能是我太奇怪,他们路上的故事并不能吸引我,而我其实经常看书看到睡着,那些路上的故事都是我的催眠剂。

  我喜欢旅行,因为浅薄的自己,更因为自己实在太过平凡想要不一样的部分充实自己的生活,而我平时的旅行就是作者笔下的“懒”。我讨厌路上嘈杂的一切,只想到一个没人找得到我的环境中去舒服的睡上两天。有人说,旅行就是从你待够的地方到别人待够的地方去待着,可以不用去看什么景点,只要能让心情放松,从平时复杂的人际关系中逃离出来对我来说就够了,我喜欢简单,不喜欢复杂,我不爱看那些旅行的故事,说到底还不是谁爱上了谁,谁又离开了谁。可能是我读的太少,才会觉得这一本书是我读到的真正意义上的旅行的书,它没有故事,它都是见解。我跟着他的步伐走着看着,看着我没看到的世界好像真的出现在我眼前。他写到巴黎,我就好像在身在埃菲尔铁塔之下;他写到伦敦,我好像就真的在和英国人谈论天气;他写到日本,我好像就刚刚鞠了一个90度的躬……

  我走过的路太少,但这本书让我有更想出去看看的欲望,不只是书里说的那些,北京的拥堵、上海的洋气、香港的繁华、海南的潮湿、……如果我也可以走的更远,我也想去那么远的地方,哪怕只是懒懒的睡上一觉。

  旅行本身就鼓励着伟大和梦想,这一点和这个时代的精神不谋而合。但旅行毕竟是生活的一部分,逃不开平凡,能遇见平凡是好事,能为平凡而感动更是好事,毕竟,哪儿来那么多伟大与梦想呢?我似乎没有更多资格去认同书中的偏见,虽然我已经不能赞同作者观点更多,但或许你可以呢?

  《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读后感(八):世界面貌千千万,你能看见哪一面?

  最早拿到书,看到书封是一头带花儿的驴子,在憨憨的笑,还是觉得略违和的,这么友善无害的驴子,实在是很难让人跟左小祖咒联系起来。

  打开扉页,看到作者照片,韩国辉是旅游卫视的总裁,长相一点都不大叔,还挺帅的。书封上推荐语写“两位怪大叔给小青年的一剂心灵硫酸”,我想,编辑可能是在开玩笑,这么帅都大叔了么。

  看到推荐序的第一篇,大冰说,这是他写的最后一篇序,从此以后,再也不为任何书、任何人写序,我想,一本旅游书,这么厉害么?大冰只是说着玩玩吧。

  总之,在打开这本书之前,我的判断是,这是一本无病呻吟的旅行杂文,但是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觉得自己前面说的都是废话。

  因为作者,三观实在是正直啊!我有印象很深的一段话,作者在讲述故乡和远方时说到:“我想,不管旅游业为当地带来了什么,从这个孩子身上,你会看见良好的教育的力量。真正好的教育不会让人与他的故乡格格不入。相反,它能使人的外形更柔和,你会感觉到他们与土地的那种契合,无论从什么方向,都可以把他们重新镶嵌到土地中去,与之融为一体。”

  看到这里,我突然感觉编辑是多么用心的做这个书啊,也突然觉得“怪大叔”这三个字用的好贴切,“长了一张小鲜肉的脸,生了一颗老干部的心”简直就是赤裸裸作者的写照啊。

  如此“正直”的言论,为什么这本书还一直在强调“偏见”?伦敦的慢、牛津的远、巴黎的挤、北京的好、上海的洋、东京的泪、曼谷的笑.......世界的面貌千千万,你能看到哪一面?如果不能全都看到(也不可能全都看到),你拥有的所有观点,其实都是偏见。

  左小的插画,也是真心精彩,怎么精彩?要自己看了。

  最后,引用大冰序言中的一句,结束这篇废话:世事风雨如晦,立足当下而言,偏见才是正见。

  《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读后感(九):旅行家——《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书评

  旅行家——韩国辉《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书评 醒了。又醒晚了。没办法,忘了今儿个是礼拜六了,闹钟只有礼拜一到礼拜五才会响起,是左小祖咒的《爱的劳工》钢琴曲,估计是给老罗的锤子定制的钢琴曲,没歌词,尾音不一样。但是每天晚上醒过来,听见熟悉的旋律,脑子里闪出来的还是那个跟优美的钢琴曲完全不搭,甚至可以说是破坏了这种美好的破锣嗓子,或许其目的就是破坏这种美好:秋风吹开了妹妹的花裙在萧瑟地飘,青烟袅袅地在你的双腿上盘旋……妹妹啊把我这疯狂的外衣披上吧,这感觉如何,这感觉如何…… 虽然没有这闹铃,但是我的梦没做完。像《林红》里的一句歌词:又是一个梦,又让我想起了你。敖博在唱这个歌儿的时候想的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我在想什么。我梦到我旅行在一个奇妙的城堡(或者说城市)里。那里有三个危险的家伙:死神、小鸡和核元(我的梦里就是这么个名称,仿佛这是个正常的人物)。这个梦的感觉很神奇。可能这种旅行梦跟读书有关——我昨天晚上刚刚读完《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旅行这个事,可望不可求。像我估计就只能在梦里想想——但本书作者有这样的机会。羡慕。 让我更羡慕的是他的态度和感悟。他能够把旅行做成这样,完完全全可以称为旅行家了。书中一个观点我很认同,旅行是要在旅行地感悟思考体会的,不是走马观花数数的。韩国辉先生能在旅行中,体味出如此这般的“偏见”——说是“偏见”,其实是个人对于旅行和各个城市的感悟和见解,一点不客观,但是让人无比喜爱——旅行,本就不该太客观。 虽然早上起来没有听到左叔的小曲儿,但是在梦里出现了——也可能没有出现,是我后来脑补的,反正梦也没那么容易记清楚——它跟旅行一同出现,这还要归于这本书。左叔的“小坏画儿”充斥了整本书,融合进每一个关于旅行、城市、国家的“偏见”里,让这些“偏见”更加“偏见”了,或者说,让韩国辉这位旅行家“更加旅行家”了。 一个旅行家,不是说天天出去侃大山的时候,说自己去了多少多少个地方,到了多少多少个景点,记住多少多少个地名,而是真正的让这些个地方在自己心里“活起来”。把每个地方看得活生生的,把他们当做人或者其他生命来看待,分析它的“生活态度”和“处世方法”。只有这样的人,才是旅行家。 我也想去旅行……

  《别生气,我又不是在说你》读后感(十):没有梦想,何必远航

  为了看左小祖咒的画,对这本书起了兴趣。几经周折拿到这本书,正赶上每半月一次的出刊,昏天暗地的采访、写稿和出刊,终于忙完,抬头一看,外面已是满天满地的雨水——南京每年一度的梅雨季又到了。这种天气真是不想出门,或者出了门就不想回家,总之,这是最适合读书的天气。

  于是找了一个不用工作的下午,泡杯拿铁,享受着空调,翻开了这本“心灵鸡汤”。

  我不愿用编辑的推荐语“心灵硫酸”来总结这本书,毕竟作者韩国辉的笔触是温柔的,一向乖张的左小祖咒也收起了那副混不吝的模样,插画显得明快可爱的,有些配色甚至有梵高的味道。这么一本文字柔软、插图可爱的书,怎么会是硫酸呢?如果说它是心灵鸡汤,那也应该加个引号,因为它有内容,并非空谈。作者韩国辉旅游卫视总裁的头衔明晃晃地耀人眼睛,而这位大叔他居然不说教、不吹牛,只安安静静地讲他的人生故事,讲他去过的地方、见过的人,那些大城中的小事被放大了。这是一本旅游攻略吗?当然不!它不教你如何订酒店逛景点,也不告诉你哪家餐厅好吃哪个买手店时髦,这种旅游攻略,韩国辉是不屑写的。真正优质的大叔从不说教,也不炫耀,他们只讲故事,那些鲜衣驽马在他们口下只是寻常,原本一件挺装逼的事被大叔扯开了,一扯开就变得薄,变得稀松了,稀松之后就显得平常,乍一看,仿佛没什么大不了,那万里之外的大沙漠和千里之外的马奶酒似乎都发生在眼前,原本属于它们的壮丽辽阔的大背景被隐去了,读者透过作者的眼睛,看到的是美好,而掩卷遐思才惊觉那些飞沙走石是被作者挡在了书外啊!在韩国辉的旅行故事里,旅行是最不重要的,行万里路也不那么重要,远方的日出并不比眼前的一盏灯光更美,这位旅游卫视的老总在教我们如何看清脚下路。

  还是开篇大冰的推荐语写得漂亮,:“去他的罗盘,每个人都有自己头上的北斗,不论是层云万里这人眼,还是繁星满天乱人目,善于独立思考、自主体验的人自有慧眼,自然的间。看得清才知道往哪儿走、怎么走,佛则遑论知行合一乎。”你要去哪里,你想去哪里,不要找别人要答案,“没有梦想,何必远航。”

  除了内容,值得一提还有这本书的装帧,为读者提供了阅读之外的视觉美感体验。左小的插画配得很有意思,丰富了文字之外的阅读层次。中信出版社出版,大社的用纸和字体向来考究,我尤其喜欢这本书的配色,翠绿和米白搭配出干净又欣欣向荣的气息,内页插画也选用高级灰、藏蓝色为底,一点点阴郁的气质使这本书更像艺术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