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梅奥住院医生成长手记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梅奥住院医生成长手记读后感锦集

2021-04-25 01:57: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梅奥住院医生成长手记读后感锦集

  《梅奥住院医生成长手记》是一本由[ 美]迈克尔• 柯林斯 (Michael J. Collins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90 元,页数:25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梅奥住院医生成长手记》读后感(一):故事值得一看,但情节真不如看实习医生格蕾

  在每个主任医师手下的故事太少了,有点流水账的赶脚,但故事是感人的。里面也穿插了一丢丢可以用上的医学小知识,比如断手指了一定要用冰来保存。比如最好不要轮到一天中最后一台手术,大家都很累,容易出差错。就是看到最后,我比较惊叹的是作者怎么又生了一个娃,然后去百度了一下,作者居然一共有12个娃.....

  《梅奥住院医生成长手记》读后感(二):翻译败笔,推荐原版

  文章内容很丰富,记录了笔者在mayo clinic四年residency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乍一读有种流水账的感觉,但细想又觉得这样更能展现笔者日渐成熟的心态与technique。对培养人文关怀有多帮助,书中有些情节也深有体会。

  说实话一开始读这本书是想瞻仰一下mayo的培养体系,结果发现与我所知悉的美国及国内第一梯队医院rotation的区别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大,最多也就是他们四年residency结束后能独立完成的术式比我们更多且更复杂,而以国内庞大的病例数量,追赶上去也不会太花时间。美国的人文关怀培养贯穿医学生四年的学习,他们的学生能积极地主动地学习人文关怀技巧,和国内大部分被逼着考试才背点题目的学生没有可比性。

四星给翻译,翻译腔过浓。太多句子是直译的,完全不符合国人阅读习惯。从后记看,译者汉语言功底是可以的,但却翻译成这个

  《梅奥住院医生成长手记》读后感(三):常常敬畏

  自己也作为一名医生,起初对这本书是排斥的,我想着住院医师的生活我也在经历着,别人的只是和我不同国度而已。然而并不是的,看很多情节以及作者的思考的时候还是反复会被感动到热泪盈眶。为作者的仁爱、敬畏、勤勉、善良而敬佩;为自己的自私、冷漠、贪图安逸而自惭形秽。会在一开始的时候以为作者的战战兢兢真的是因为他太才疏学浅,而后我才发现是我太过自大,又有哪一个进入梅奥的人会是个庸才呢。随着继续阅读会发现作者就是那种比你聪明还比你努力的人。我总担心作者总是如此透支体力,总是睡眠不足,总是疲惫不堪,总会发生一些事故的,然而也没有。他永远敬畏,永远勤勉,会为自己做的每一个决定辗转反侧,会在半夜因为想到有可能的并发症而惊醒,每一个病人他都认真用心。再反思我们自己所说的累,简直不值一提。而生活上的作者简直拮据的让人不敢相信,还在如此拮据的情况下生了四个孩子(之后还生了8个!!!);所以他总是在兼职,即便如此,在工作四年后他还付不起搬家的钱而需要连续兼职48小时去付车费。但作者还是满足的,充实的,他没有一分时间是浪费的,全都化成了医学知识。这让他有底气有信心的去面对每一次的挑战。我除了敬佩之外也非常感激在这个时间节点碰上这样一本书,因为工作了一年多的我对工作已经失去热忱,对学习更多知识又缺乏动力,对每天见到的疾病痛苦又开始渐渐冷漠,我觉得我只是在治病,不再在乎病的载体—人,每天对着化验数据、影像资料,机械的用着药,生命、生活都没有激情。这时候的这本书无疑还是带来了许多方向,让我意识和反思到我太过贪心和不满足,太过懒惰和不上进。愿能借此成为改变的起点!

  《梅奥住院医生成长手记》读后感(四):天赋 毅力 责任感

  美国菜鸟住院医师的薪资很低,只有2.5美金/小时,这在外界看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美国医生的工资是相当可观的,正如作者提到的,医生们总是开保时捷、宝马之类。而柯林斯医生在书中客观地从一名刚刚入职的住院医师的角度描述了美国青年医生的收入状况,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生活会拮据到只能吃从医院带回来的苹果和西梅甜卷、妻子想要吃肉的愿望无法得到满足、坏掉的车子只能换25块钱……与工作量不匹配的薪酬、与工作责任不相符的技术水准以及家庭给柯林斯带来的压力,都让这位骨科新手产生了一定的自我怀疑。但柯林斯并没有被贫穷拮据击败,不安于现状的他过上了打鸡血一般的生活。即使在梅奥的工作十分辛苦,他却还是找了几份外快补贴家用。晚睡早起地学习新知识、在各类手术中磨练意志、在无尽的死亡面前锤炼自己的灵魂……这些便是柯林斯的成功秘籍。 提到锤炼灵魂,我总会想到柯林斯在急诊科的工作。面对急诊科患者的死亡,柯林斯感到了无能为力,并为此受尽了折磨。他在乎每一名病患的生命,而这份在乎渐渐地给柯林斯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大学学习期间,他接受过有关医学知识的良好培训,但是,他受到的情感控制方面的培训却少之又少。在面对抢救孕妇和婴儿的失败以及20岁的女孩在自己面前一点点地烧坏大脑时,无助、恐惧逐渐在柯林斯心中扎根。从这里开始,他便一直在思考身为一名医生究竟该怎样平衡自己的情感。在多年的历练后,他慢慢明白了自己只是一名为了治愈患者而竭尽全力、在患者悲痛时能够为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从病痛的折磨中解脱的医者,而不是患者眼中能够让人起死回生的天使,也不是能够对患者的做法进行品评的法官。

  《梅奥住院医生成长手记》读后感(五):认识梅奥的第一步

  曾经在IVD和医学检验行业工作,知道梅奥医学中心是美国排名第一的医院,所以特别想了解这个医院,想了解Mayo先进的管理制度,尤其是想要了解Mayo是如何进行LDTs的管理。

  以下可能不够正确,仅作为认识Mayo和美国医疗的第一步笔记,如有出入,仅对我自己负责。

  Mayo的住院医生,是一份职业,也是历时四年的学习。以微薄的薪酬(每小时2.5美元,没查到迈克进入Mayo的年份,所以无法很客观对这个薪酬水平进行评价,但非常显然,这是非常低的收入)和繁重的工作量作为交换,获得Mayo系统的培训和积累工作经验。迈克从初级住院医生开始,通过6个月的基础科学培训,成为高级住院医生,被分配初级住院医生,并为他们负责。最后成为住院总医生,需要对更多的初级医生和高级住院医生负责,也需要独立对一台手术负责,决定手术的方案。 Mayo是一个教学型的医院,迈克提到了一个疑惑,关于“病人的福利”,提供病人最优秀的治疗和培训住院医生之间的重要性排序。迈克和他的同事调侃他们在不自信的时候,想尽可能地多做手术,但一旦成为好手,就把它们让给初级住院医生。这个制度让手术总是由最不资格的人来做。病人并不总是排在第一位的,尤其是在外科手术方面,Mayo向住院医生提供了很多手术机会,也因此承担了很大风险,主治医生和医院需要对手术风险进行控制。

  由于经济窘迫,迈克在Mayo工作的同时,还在其他医院兼职。关于医师的多点执业,在我国也是一个大趋势。 早在2011年,浙江就率先开始了医师多点执业的尝试。2017年卫健委发布了 《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 ,其中第十条“ 在同一执业地点多个机构执业的医师,应当确定一个机构作为其主要执业机构,并向批准该机构执业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对于拟执业的其他机构,应当向批准该机构执业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分别申请备案,注明所在执业机构的名称”; 第十七条“医师跨执业地点增加执业机构,应当向批准该机构执业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申请增加注册”。 在法规层面许可医师多点执业,通过执业注册的方式进行管理。目前“执业助理医师只能注册一个执业地点”(第十七条),执业助理医师的执业地点仍然受限制。 2019年上半年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印发开展促进诊所发展试点意见的通知》,计划2019-2020在十个城市开展促进诊所发展试点工作,根据试点经验完善诊所建设与管理政策,并在全国推广。鼓励医师举办诊所,也是配合推行分级诊疗的一个辅助办法。 只要医疗质量能够严格控制,非常期望看到一个好的结果。

  最末,让我震惊的是迈克和帕蒂养育了12个孩子!哦,12个,也未见书中提到有其他人的长期协助。女性在家庭生活中付出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当然迈克作为丈夫和父亲,在经济上提供了主力支持。选择后完成各自的分工和职责,迈克和帕蒂都是值得敬佩的人。但是12个孩子,天呐,我真是无法理解。

  《梅奥住院医生成长手记》读后感(六):生活很难,但我们还得继续下去

  有这么一对美国夫妇,丈夫是梅奥的一名住院医生,妻子在家做全职太太。在美国,虽然医生是高薪职业,但是那是结束住院医生生涯正式成为一名医生才会有的事。住院医生的工资可是一点都不高的,即使是在大名鼎鼎的梅奥,时薪只有2.5美元。在丈夫做住院医生的四年里,他们家接二连三的添了三个孩子。在这几年里,全家人就是靠着住院医生微薄的工资过活的。

  然而丈夫的工作也不是特别顺利,他并非科班出身,原来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出于对医生这个职业的向往,才重新拾起书本进了大学。毕业后进去了梅奥成为了一名住院医生。这样的简历在高手云集的梅奥毫不起眼,想要出人头地更是难上加难。

  工作中得不到上司的赏识,家里的财政状况日渐窘迫,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成年人的生活本来就没有容易二字,面对着一地鸡毛,我们应如何应对?看完《梅奥住院医生养成手记》,或许你会找到答案。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人迈克尔.柯林斯。《梅奥住院医生养成手记》这本书基于他自身的真实经历。他也想借这本书告诉我们,生活中是有些很难熬很艰苦的日子,但是当你走过那段日子再回头看时,你就会发现,当时所受的苦难都是值得的,因为那是你实现自己梦想必须要走的路。

  在美国,医生是高薪职业,但同时也要付出比别的行业多的辛苦。医学院毕业后,还要做几年的住院医师才能正式成为一名医生。医院里那些值班、查房的事情都住住院医生在做的,此外住院医生还会协助主治医生做手术。每个主治医生的手术量很大,要是没有住院医生从中协助是完不成的。所以说住院医生拿着最少的工资,干着最多的活。

  在这几年里,柯林斯和妻子贝蒂的孩子也接二连三的来到,所以他们家里的经济状况一直不容乐观。很多次全家都在破产的边缘。即使是这样,柯林斯也没有放弃自己的职业,去寻找一份高薪的工作。我想要不是对于医生这份工作真正的热爱,他也许不会坚持下来的。

  是不是很多人对于工作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刚开始一份新的工作时,都会有一种新鲜感,这时也是干劲十足。等时间一长,工作也熟悉了,就会渐渐的失去了动力。从最初的喜欢上班到讨厌上班,讨厌自己的工作。有这种感觉的绝对不是只有你一个人,柯林斯刚开始做手术的时候,一想到明天要做两台髋关节手术,就会很兴奋。可是时间一长,这种感觉就变成了:该死,明天还得做两台髋关节手术!

  工作中并不总是激情澎湃的,相反,大多数的时候我们还会觉得枯燥和无聊。即使再怎么差劲的工作,那也是你谋生的手段或者是体现你价值的地方。要想达到更高的地方,坚持是最根本的。坚持做好自己的工作,坚持在这一个行业站住脚。做到了这些,柯林斯在梅奥脱颖而出,做到了住院总医师的位置。

  在梅奥一千五百多个日夜里,柯林斯对于生活、对于工作都有了许多全新的思考。在见惯了生死离别的手术室里,他也有悲痛不能自已的时候。在生活中,虽然夫妻俩人两情相悦,也有吵得不欢而散的时候。但是所有的这些都没有成为阻止他前进的绊脚石,相反正是经历了这些,他才明白人生的珍贵。那些艰苦的日子,也完成梦想的垫脚石而已。读完此书,我们也许会明白一件事:如果你此时感到生活倍感坚信,或许是离你的梦想越来越近了。

  《梅奥住院医生成长手记》读后感(七):保持恐惧感,是有可能让人达到极致的

  《梅奥住院医生成长手记》,先翻译一下书名,梅奥是美国排名前三的医院,住院医生是新入职医学行业的职称,相当于我们的实习生。相当于一个实习生在大公司打拼日记。

  医院这个地方,对于非医生的我们而言,就是一个生病才去的,我们是用户。但是对于医生而言,就是个工作现场。但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医生的工作,其实是我们日常工作被推到极致的版本。

  什么意思呢?给你几个场景感受一下,你就知道难度在哪儿了。

比如说痛点,需求;对应到医院,那真的就是痛点和需求,要马上解决的,要被反馈的。比如说新用户,病人肯定不是总来医院,所以对于医生来说每天都在面对新用户,怎么保证对每个人的服务都到位,都帮他们解决问题。比如说问题,每天都是病人,每个病人的问题都是不一样的,复杂度非常高,对于医生而言,其实他们是处于问题的中心,面对新问题的时候,只能疯狂学习。比如说突发事件,我们能有多经常遇到突发事件,遇到的时候多么慌张,但是医生都有一个传呼机,叫急诊传呼机,急诊是时时刻刻的,我们都听过一句话,还好你赶来了,没有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医生的待机时间多么长可想而知。

  你看,我们的日常工作,是不是可以很容易类比到医生的工作现场,并且他们要面对的现场,比隔着互联网的我们难度高多了。

  但有一个最重要的类比我没有讲,作者是外科医生,是要参与手术的。手术台上的每一刀,都是要决定生死的,所以作为“实习生”的他,工作参与第一次手术的时候就感知到了。

  当时他跟着一个“全能老医生”学习,在一场手术中,另一个比他实习时间长一点的医生,因为在手术台上翻了一点错误,还好“全能老医生”及时救场(旁观实操)。犯错的医生事后害怕地不断道歉,全能老医生就回复了一句。

  为了你的病人,你应该时刻保持这种恐惧感。手术台上躺着的是神志不清、孤立无助的病人,他把生命和信任都交给了你。

  每一步的操作都可能决定生死,我们在回头看看那几个场景。

痛点,没有判断力,你没办法治病;问题中心,那么多不一样的情况,没有学习能力没法治病;突发事件,没有强大的精力,没办法应对那么多急诊。

  但你知道,这一切,背后都有一种清晰的恐惧感,尽力把你面前的人治疗好,而也因此让他们能自己磨成“极致”。

  在数据分析师的术语里,有一个词叫“死亡现场”,就是说一个用户在离开你服务的时候,到底发生了啥。我们也面对着死亡。

  如果你不知道这个现场到底发生了什么,如果有一个同样的理由造成这些人的离开,而你无法治疗,也无法得到更多新生,那其实医生可以把这种病,诊断为癌症。

  保持恐惧感,是有可能让人达到极致的。向医生致敬。

  分享一个八卦,这个医生穷死了,还跟他老婆生了十二个孩子,可怕。

  《梅奥住院医生成长手记》读后感(八):柳叶刀的执念与白袍的修炼

  [美]柯林斯:《梅奥住院医生成长手记》(裴云,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

  20181113草就

  每个人似乎都应该有一种叫做梦想的东西,有时候坚持下来就是一种梦想,不能坚持并付之行动,可能就沦为幻想。学医是很多人的梦想,但真正让我触动的是,有个女生当着全班的面,分享她的执念:我对手术刀有一种执念,如果不去追求,可能会后悔一辈子。其实恰如黄达夫医师所言,医学生就应该是那些对医学真正热爱的人中去选择。只有对医学的执念与热爱或者说只有对某一事物的热爱,才会用心去学,用心努力争取。

  本书作者即明言,很多医师都不愿意自己的子女从医,因为实在太过辛苦,但作者认为,无论多么艰难,作为医生,我们很荣幸地接受了专业教育,也有能力帮助那些被病痛折磨的人们。作者柯林斯曾经是出租车司机、建筑工人,一个对医学怀有极大的梦想与热情却没有足够证书证明自己能力的人,是一个迷恋着手术刀的“呆瓜”。因为有这么一份执念,所以作者认为,无论如何,“做医生,我不悔”。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应该是一种幸福的事情,虽然过程必然会有很多艰辛困苦,但欢喜做、甘愿做,有一份初心坚守,必然能坚持。

  我们有时候过度强调了医师的伟大而忽略了白袍修炼的艰辛,又或者过度强调了行医的辛苦,而使医生的神圣最终跌入繁琐。而作者在书中最真实也最坦白地将临床的实际和自身的境况描写,没有高大上的过度渲染,也没有痛到流泪的消极描述,而是实事求是。在书中,成为骨科医生的道路并不平坦,不但工作辛苦,而且还需要长时间劳作。不过,作者并没有尝试淡化医生工作的辛苦,而是希望当今的年轻人从这段疯狂、繁杂的经历中感受到:当医生真有意思。现在的年轻人总是误认为成功即意味着不再需要紧张工作。他们被告知工作是讨厌的,一定要能避免就避免。作者在从医的道路上获得了满足于喜悦,也鼓励年轻人这样想,从事一项高尚的工作会让人感受到自我的价值。“我不会说我喜欢在我当住院医生时那些不眠的夜晚和长时间的劳作,但我会说那是必要的过程。我想成为骨科大夫,所以我需要这些辛苦和磨难,它们会在我职业生涯初期训练我,使我习惯作为一个骨科大夫必须会遇到的艰苦。回首过往,让我惊讶的是我竟然热爱这段经历,也痴迷于帮助被病痛折磨的人们之后的那种神奇的满足感。能够逐渐就原本复杂、困难的技能并能用之来帮助别人的感觉是多么的美妙。因此,对那些考虑选择从事医疗事业的每个人,我会说:在成为医生的道路上,你会遇到一些糟糕的事情,你的身心也会备受折磨,但在最后,它值得!所有的都值得!”

  今天看网上有句话说,多读书可以让你拥有情怀、胸怀和气质,我想做任何事情,如果没有一份真心喜欢,就会少一份情怀,就很难持久。有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的考量,而选择一份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可能就是所谓的“稻粱谋”。而自身的胸怀却要求哪怕这只是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也想把它做好,如此才对得起自己的价值取向。但久而久之,其实自己也会忘记到底自己真正喜欢的那份事业是什么?所以,如果可以选择,希望我们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是经过考验的那种喜欢,是不受物质诱惑的喜欢。如果实在不行,也请将这份喜欢放在工作之余,坚持下去。Don't part with your illusions. When they are gone, you may still exist. But you have ceased to live.如果我们自己在现实中选择了放弃,我们可能就是虽生犹死,丢弃了梦想与情怀,我们可能就只是一具行走的尸体罢了。因为没有了灵魂,我们最多是坐吃等死罢了。就是这么可怕……

  再分享下作者在临床中的一些观察与所得:

  医学院的学习可能没有关于情感方面的培训,对待病人的痛苦,我们可以努力做好工作,同时不带感情色彩,但我们走入医学世界的时候不可能没有感情在里面的。之所以选择学医正是因为我们在乎,但这份在乎正持续不断地带给我们痛苦、挫折和折磨。“她死了并不能说是我的错”,但在内心深处,我们却不能接受这样的自我安慰。医疗不是简单地遵照教科书的引导,我们要做的是治病救人,然而在很多时候,我们看起来并不是在救人。

  要想轻轻松松、完完全全地在一瞬间没有丝毫疼痛地解决病人的问题是天真可笑的。我们不是上帝,我们只是一群为治愈患者而竭尽全力的医生。要想做外科医生,就必须做好面对残酷现实的准备,我的确需要同情心,但同时也不能被同情心麻痹。我应当相信所从事的工作,也应当相信外科医生这项工作的艺术实质:一把手术刀,它能切开多少,就能治愈多少。

  我们接受教科书式的医学养成教育,但病患却并不会按照教科书一样生病,疾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会选择有生命的个体——人,绑架成为一个“病人”,而不再是简单的医学科学上的 “疾病”。白袍天使好比面对挟持人质的警察,既需要制服疾病这个凶徒,又不能伤害无辜的人质——病人,故而医者,特别是面对“现场的挟持”,更需要白袍天使特别的敬畏心,不畏惧也不自负。

  白袍的修炼,是医生(一生)的课业……

  《梅奥住院医生成长手记》读后感(九):梅奥虐我千万遍,我待梅奥如初恋

  “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下午。”多年以后,芝加哥的骨科医生柯林斯念念不忘的,仍是他早年在梅奥医疗研究中心的四年魔鬼式住院医生培训。所谓梅奥虐我千万遍,我待梅奥如初恋,这句话对写一本书来纪念这段岁月,并执意将其定义为美好时光的柯林斯医生来说,大概是不言自明的。

  美国医生的高薪酬早已声名在外,这位柯林斯医生却用身家性命无时无刻不在反驳这条真理:“不是这样的!”捉襟见肘、疲于奔命、出生入死,这些凄惨壮烈的词语用来形容柯林斯,似乎也稍显逊色。从圣母大学毕业的柯林斯成为了一名建筑工人,但当医生的梦想从角落里燃起后,就煽动着这位不安于现状的年轻人开启了打鸡血的人生。柯林斯成功考入罗耀拉大学医学院学习,毕业后进入世界顶尖的梅奥医疗研究中心,进行为期四年的住院医生培训,医学院期间就已是大龄学生的他,课余都在停车场打工养家糊口,既没有搞过学术研究也没有写过像样的论文,有的只是对医学的梦想和热情。走进高手如云的梅奥,这个迷恋手术刀的“呆瓜”一时觉得自己是件假冒伪劣产品,甚至直到四年住院医生结束时,他依然觉得自己能力不够。

  但是,千万不要被这位医生的谦逊迷惑了双眼。柯林斯的医学院成绩非常优秀,他受过良好的专业培训,并且成功得到了系主任的推荐信。正是因为如此出色他才得以来到梅奥的,但谦逊却引导柯林斯始终如初学者般孜孜不倦。当然,梅奥的魔鬼式培训丝毫不会不辜负这些佼佼者们。两年初级住院医生,两年高级住院医生,中间还有半年的基础科学培训,这就是梅奥住院医生要完成的全部内容。但要全部通关,顺利成为一名医生,鬼知道他们这四年到底要经历什么。以下是柯林斯医生的独家秘笈宝典:

  通关第一步:累成狗。他们必须在骨科、门诊部、急诊部、手部、肿瘤部、儿童部、成人整复外科各科室轮番受教,要做的是打杂、查夜、缝合伤口、在手术台边握牵引器、半夜去开静脉监控,当然还要将每一项手术了熟于心、应用于手,对于主治医生的命令,住院医生要说的永远是:Yes, Sir ! 所有的这些,伴随的是不眠不休连轴转的日日夜夜。传呼机一响,他们就要离开床、吃了一半的晚餐,在任何时间从任何地方狂奔向急诊室。

  但柯林斯做了更多。这个每天都极度缺乏睡眠的人,一个月中还要有几天凌晨四点起床,在梅奥查完房后,驱车145公里到另一个医院连续做24-36小时的兼职,因为住院医生的薪酬每小时只有2.5美元,而他四年之内添了三个孩子,这样他基本上连续工作14-21天才能休息一天。而在所有的空余时间,这位疯狂学霸除了陪家人,就全用来学习了。每天晚上他都如强迫症般看笔记到凌晨两三点,原因有三:一是因为他对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二是因为他意识到病人的健康甚至生命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三是因为他热爱这项工作。是的,他深爱着自己的职业。此处勤奋的柯林斯医生已获得额外奖励:维持生计的面包+n、专业知识+n、临床经验+n、诊断能力+n、宝宝+3。当然,还有更大的Boss和奖励在等待着他。

  通关第二步:身经百炼,阅人无数。住院医生将学习在超负荷环境下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见识数不清的枪伤、截肢、断肠、车祸、死亡,当然,当那种哭笑不得说不出口的病例来到你面前时,你也得装作再平常不过的样子。他们要帮病人拔出插在鼻子上的鱼钩,或者一边陪醉鬼胡扯一边缝合摔得惨不忍睹的伤口,有时还要把一位美丽姑娘的半个骨盆和一整条腿都切除掉。从在手术中仅仅划开一道刀口,到能独自承担一项手术,这一过程需要无数临床病例和密集的手术实践积累。

  通关第三步:灵魂大作战。考验柯林斯的当然并不仅仅是专业知识、临床经验、体能或者缺乏睡眠。作为一名医生,每日与病人为伴,生命的脆弱、死神的强大,无时无刻不在拷问着这位刚刚走进手术室的年轻住院医生。柯林斯无比热爱自己的职业,即使在家庭经济状况捉襟见肘的情况下,他担心的也并不是经济现状、职业前景,而是自己在面对每一个亟待拯救的生命时,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帮助他们。“我想成为人们遇到人生的不公而寻求帮助的那个人,我想成为直面人生不公并且将不公驱逐出境的那个人。”死神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发出挑衅,让这位住院医生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要准备奔赴战场。然而有时即使做了所有正确的事情,尽了最大的努力,敌人依然胜出。

  在脱下满身血迹的手术服,填写完死亡证明,独自一人时,那些尽最大努力仍然回天乏术的绝望,无法挽救病人生命的挫败感就匆匆赶来折磨这位医生的灵魂。“还要做什么?还能做什么?”有一些问题永远没有答案。柯林斯医生慢慢明白医生最大的敌人并不是死神,而是自己。必须说服自己不是天使,而是为治愈患者而竭尽全力的医生;说服自己不是法官,在病人做了愚蠢的事情打乱治疗计划时,去帮助他而不是对他的行为作出评判。说服自己坚持初心,在被死神和实用主义控场时,仍能时刻反省,用心去关心体谅每一位病人。

  你相信时光机吗?梦想就是一架时光机,引领我们成为未来更好的人。柯林斯最终以住院总医生的身份为这四年时光划上了完美的句号,但从梅奥到芝加哥任职的道路似乎并不比这四年的哪一刻更轻松,因付不起搬家费,他必须在医院连续兼职48小时再飞回芝加哥,才能赶在搬家工人抵达时把钱如数奉上。大概也只有如此热血又无悔的战斗,才能无愧地给这段魔鬼岁月予以美好两个字。

  现代社会改变了许多事物的量变周期,但年轻两个字仍然如永恒般耀眼。二三十岁的年纪,始终像在经历一场打怪升级的游戏,虽然可能不用像柯林斯医生一样练习从死神手里抢救生命,却拥有和命运一搏的最强战斗力。你的梦想实现了吗?你的战斗还在哪个阶段停步不前?是否沉迷在loser的自我定义中无法抽身,是否因沉重的工作怨气满天,是否面对低微的薪金早已放弃了梦想,是否把家庭的牵绊和出身作为借口,是否终于认同了大家口中梦想终会变得麻木的托辞,就此打算带着遗憾过这一生?轻装上阵吧,把那些在追逐梦想路上的失落、疲惫和困惑通通打败,像谦逊又努力的柯林斯医生一样,奔赴时光机的另一端,向曾经的魔鬼时光致敬。

  柯林斯住院医生独家通关秘笈,以上。

  《梅奥住院医生成长手记》读后感(十):清贫、充实的四年住院医经历

  本书是作者在梅奥的四年住院医的经历。跟国内的同样写住院医的书《因为是医生》相比,一大特点是更坦诚:说出了个人在初期的无知,对医院的教学活动的伦理上的思考。

  我比较关注梅奥的疑难病诊断方面的信息,可惜作者的工作没涉及到。

  总体来说,作者在梅奥做住院医生的四年,非常辛苦,非常穷,他妻子还不上班,带4个孩子。但是作者不后悔,梅奥不给钱他也愿意干,毕竟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医院,前途非常的光明。

  书中涉及到的梅奥的病例中,有不少是涉及到骨科的外伤,这可能跟梅奥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

  以下是书中的一些内容的摘抄:

  1:梅奥的工作日分为手术日和会诊日,即要么整天手术,要么整天为病人诊断。在手术日的所有手术中,我总是第二助手。偶尔阿特会主刀,可我除了帮着拿牵引器,就是记录术后工作内容。在会诊日里,p420

  2:马克·考文垂是梅奥骨科的巅峰人物。满头白发的考文垂医生身材高大,风度不凡,他与生俱来的华贵气质使得其他的主治医师都敬他三分。他是外科医生中的佼佼者,在美国首次成功施行了髋关节置换手术。即使已经步入职业生涯的晚期,考文垂医生仍然是全美最受人尊敬的骨科医师。在这个8月的中旬,我离开哈丁医生,转到了考文垂医生的名下。p478

  3:“考文垂医生让他把话都说完,然后平静地说沃克扎克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他本该认真对待手中的工作。考文垂医生承认,就是他自己也不能保证绝对不会犯错误。最终,考文垂医生没有让沃克扎克离职,只是告诉他如果再犯这样的错误,就只有上帝才能帮他了。”p509

  4:“全能先生”从指缝中分给我一些“面包屑”,他让我切开伤口。在我之前,他已经为数不清的初级住院医生提供过这样的机会。一周之内他没准儿就忘了这件事,但是对我来说,这个“面包屑”就是“美食大餐”。想想看,我曾经拿起了手术刀,并且进行了切割。我成了外科大夫。p600

  5:那一刻我该说的是:“帕蒂,虽然我现在非常非常累,但你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我为刚才的走神向你道歉。几周后我就不在急诊手术室干活了,我们的生活也会和从前一样了。”可事实上,我说的却是:“帕蒂,我,嗯,我只是……”我都记不起来自己说了什么。我吃了晚饭,上床睡觉。p672

  6:急诊室里拥挤不堪。足足有15个人围在手术台边,为台上一位年轻女子做着手术。我问护士艾米·沃特金斯这里发生了什么。“这些人都是谁?”我朝拥挤的人堆指了下头。“除了急诊手术室和急救小分队的人,还有产科急救人员。”“产科——?他们在这儿干吗?”“她有40周的身孕。”“天哪!”闻言,我感叹道。p754

  7:在急诊手术室的6个星期耗费了我大量的精力。我见过了数不清的枪伤、截肢、断肠、车祸,还有死亡。我见过了无数的死亡,渐渐地死亡不再让我觉得不堪承受。p802

  8:然而更多的时候我们还不能下班,眼前还有一整天的工作在招手,因此我们没有时间去想昨夜发生了什么。如果病人死里逃生,那前面还有其他新的挑战在等待我们:电解质紊乱、心脏输出流量减少、刀口渗血,这这些事情都需要我们去处理。p842

  9:我们买了新车,是从机场附近的一个人手里买来的一辆1972年的庞蒂亚克。这车没有缓冲装置,刹车直叫唤,车身也锈迹斑斑,可启动却非常灵敏。就600块的价格来说,已经算是不错的了。p915

  10:我换了个方向抱她,可她还是哭。“咳,”他说,“给我吧。她不习惯陌生人。”我是她爸爸,我不是陌生人。然而,受了打击的我还是把她给了丹尼。丹尼重新把她抱在肩膀上,轻轻拍她的后背。小家伙扭了一两次,终于满意地出了口气,不动了。p1047

  11:作为一名初级住院医生,我每月能拿981.48美元。对于一个要养活4张嘴的人来说,这点钱并不多,但也足以养活我们,还可以买上许多肉松面包和土豆。p1169

  12:本来我们认为自己应该挣得更多,但假如什么都不给,我们还是会在这里工作。我们在世界上最好的骨科医院里接受训练——大家心知肚明,我们不仅仅是雇员,也是学生。在我们为诊所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从这份工获得了知识。虽然每小时两块五还算说得过去,但是并不足以让我付清账单。p1175

  13:我走向停车场的时候,盥洗包在胳膊下晃动,我不由得产生了一种罪恶感。在这里工作的24小时,平均每小时赚20块,相当于我在梅奥工作两个星期的所得。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赚的钱太多了,好像我在抢劫似的。p1259

  14:我关上了梅奥值班室的灯,整了整枕头,合上了眼睛。我终于开始意识到:好像每个晚上我不是在圣·乔医院兼职,就是在梅奥值班。一年的时间已经快要过去,我已经逐渐习惯了缺少睡眠,并且也学会了怎样对待。不过,我仍然祈祷传呼机不要响,哪怕是让我睡一小会儿也好。p1265

  15:在骨科的第一个年头马上就要过去了。我从来没有过像这一年一样学习到这么多,见过这么多,也没有受过这么多的折磨。面前的路还很长,我还只是一个迟钝的初级住院医生,还要握一年的牵引器,还要再检查一年的麻醉病人,并且是在凌晨3点。p1313

  16:越想越生气。他是个自我毁灭的傻瓜!我不是足足告诉他不下50次不要抽烟吗?我不是警告过他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吗?可他还要抽烟!我说服世界上最好的手指复原专家给他做手术,却被他就这么白白地毁了。接下来的10天里,我们给杰森做了3次手术,每一次都把手指上的神经组织取出一点。到最后,只剩下了拇指。p1393

  17:我感到自信在胸中升腾,一种多年的苦役终于得到了回报的感觉。4年中学、4年本科、4年医学院、1年实习、2年骨科住院医生,加上接下来的2年一共是17年。p2233

  18:我的妻子真可怜。每天我都听到这样的话。我可是整整两夜没有合眼,连续工作了49个小时,但我听到的却还是“你可怜的妻子”。p2634

  19:这就意味着萨拉在术后活了大概一年。我们到底为她做了什么?我们切除了她的腿,我们让她饱尝疼痛。为了什么?她还是死了。我们的手术给她带来了什么?延长她的生命了吗,还是缩短了?我怀疑如果从没听说过梅奥这个地方,她的生活或许会更好一点。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我又第100次地意识到,即便是最大的努力也还是不够。在我心中的某个地方需要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不要告诉我曾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只需告诉我有没有成功p2801

  20:病人并不总是排在第一位的——尤其是在外科手术方面。倘若梅奥首要考虑的是病人的话,那怎么会让住院医生做手术?住院医生总不比主刀医生的医术高明。我现在是住院总医生,手术也做得很好,但是我从来没有一刻认为自己比安东尼奥·罗梅罗、汤姆·黑尔或是马克·考文垂的技艺高超。那梅奥怎么来解释会让我做手术,尤其是当大家都知道我不如那些医生有本事的时候?同样,当我清楚地知道阿兰不如我的时候,又怎么能让他来做手术?p2855

  21:欣斯代尔的医院哪里都好,除了一点:新人的工资少得可怜。如果接受了这个工作,那我就成了本年度从梅奥出来的住院医生中收入最低的。不过,吸引我的是这家医院提供的机会:第一年我仍然是合同工,但从第二年起,就成为合作者,有权利在必要的时候自行管理事务。最终我决定忽视第一年糟糕的薪酬,接受这份工作。我们穷了这么长时间,再穷一年也不算什么。p3048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