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100字

2021-04-28 00:40:1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100字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是一本由王小波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精选点评:

  ●这本书是王小波质变的表现 而我现在可惜没有量的积累 可惜不太能读的下去 我读书可能还是看看些小说 讲讲生活就好 关于同性恋 社会学这些深奥的问题不是适合我去想的 2016.03.22 读至p70

  ●高中时候读的吧

  ●读的第一本王小波,不得不说丰富的思想,充满智慧的言语是那么的吸引人。

  ●看完这本书,要用三个词来形容的话就是真诚、客观和有思想吧

  ●他的特立独行是我非常喜欢的风格,所以追书还是因为人。

  ●很喜欢这一版本的装帧 全打开的线装本 于是又买来读了一遍 王小波是个多面体 在【爱你就像爱生命】看到他的温柔和热情 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到他的哲理和犀利 甚至有些时候略略有些刻薄的粉丝 很喜欢他的杂文 心旷神怡 偶尔微笑

  ●以我之见,作家写自我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把自我当做subject,一种则把自我当做object。我不是在卖弄自己懂几句洋文,而是在这方面中文没有特别贴切的相应词汇。假如把自我看做subject,则把它看成是静态的、不可改变的,是自恋、自足的核心。若把它看做是object,那就是说,自我也是动态的、可以改变的,可以把它向前推进。 我很喜欢福柯的这句话:“通过写作来改变自我。”这也是我的观点。

  ●高二时候看的,我的思想启蒙

  ●喜欢王小波。

  ●王小波没入选教材是因为教育部都是一些普通猪。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一):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全书以王小波文革时期下乡插队时的一个故事为叙述主体,故事主角“猪”是中国散文中非常罕见的表现对象,这个对象的选择其实也说明了作品本身具有一种特立独行的因素。在作者看来人和猪一样,也是只求自由的本性,“它们会自由自在地闲逛,饥则食渴则饮,春天来临时还要谈谈爱情”,无疑,猪所处的这种自然状态,正如人所追求的自由生活一样,是一种自然的要求和生活方式。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二):坦然自由的小波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小波的书,说不上喜欢,但他是个独立有思想有趣的人。

  这本书主要讲他对性的一些看法,不只是男女之间也包括同性,还有对一些书的感想和对那个时代的见解。

  对于性,我也是有些避之不及的,可能对于现在的我还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但是小波坦坦荡荡地谈起来,反而显得自己有些古板庸俗。我很同意小波的一个观点,关于同性恋的,他说这样的事需要被大众熟识而不要藏着掖着,可以让多少女孩免于伤害,现代大家接收信息的速度很快,但是在当时有很多人对此不了解,而深陷婚姻的坟墓。对于同性恋,我不反对不歧视但我自身无法接受。

  不愧是文学工作者,小波的书评总是带着很独立很自由的见解,我不完全赞同但我很欣赏他的思想。我最喜欢的是他对老人与海这本书的看法,由此引申的关于他本人对失败的定义。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三):一点点感想

  

买的时候就疑惑这个版本不一定好 其实还蛮嫌弃线装的装帧的 但是因为比十月文艺的便宜,所以想着尝试性地买一本看看 然后就三四年后才看完。。

读起来倒是很顺手 大小小到接近文库本 随手拿着比较适合

一开始读很喜欢 很幽默 中段儿有几篇读到几欲拍手称快 写得真洒脱 后面稍为疲乏 许是由于评价别人书的几篇写得都不及其他篇章 读起来略显乏味 虽然语言仍旧俏皮 但失之趣味

亲切的犀利 但是论及解决问题之道 与刚读的胡适比起来 还是差了一点儿 说的不透或者说不能让人理解 不够

时代的局限性倒是还好 如果王小波还在 肯定能与时俱进的 所以说那些阅读障碍倒是不存在

封底刘瑜用了“举重若轻”这个词 很好地形容了王小波的文章给人的感觉。

读这一本的时间跨度太长,导致初读时候觉得他谦虚而有趣,中间读了一点其他书,现在却觉得略有一丁点儿小聪明,有时候有些耍嘴皮子,当然,这是指和大文猴相比,王小波的文章还是很棒的。只是有些地方,确实还有可以更好的。

7.4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四):不必什么都知道,只知道最好的就够了

  昨天看的郁达夫的文集,今天看的王小波的,明显的更喜欢王小波。不是说郁达夫写得不好,两本书中都有自己的生活与思考,但小波更真诚与直接。他的方式让我更喜欢。小波能够正确的审视自己的内心,不管是优点还是缺点,不管是深刻的一面还是狭隘的一面。他能够坦诚相待。即使是给别人的书写序写评论也总是保持客观而不是像当今某些书的序一样满是奉承。

  这本书里大多是小波为一些书写的序、书评或者后记,或者小波的一些对于生活、女权与女性、关于小说、关于知识的态度以及他留学或国外旅行的趣闻。

  我看书的时候总喜欢把前言,序,目录什么的全看了,一页页看过去。以前看的很多序,多多少少觉得那些人是在吹捧。看这本书从序开始就喜欢上了,一看是李银河写的呢! 看这本书,想法很多。

  其一就是至少一段时间内都不会缺书看了,王小波在这本书里为很多书写了序或者读后记或者书评,推荐了很多书。

  其二:王小波写作,并不是为了让读者接受他的观点,他写出他所想的,他认为自己该写,与他人无关。他有自己的心胸(原则)。就是这样,他的观点反而更能让人轻易接受。其实做人,当作家要不活在别人的眼中,不活在社会、文化的norm中很难。多么希望能够见到活的王小波先生呀,被他直言不讳地痛骂也会觉得很幸福。

  其三:关于近来社会上的种种事情,我会有一些自己的担忧与看法。但是众所周知小人物没有话语权,自己的声音也不会被听到。看这本书之前有过我的想法不符合我的年纪的想法。但是小波说:“作为一个寻常人,我的看法也许不值得别人重视,但对自己却很重要。这说明我有自己的好恶、爱憎等等。假如没有这些,做人也没什么味道。”觉得很赞同呢!发声并不一定要为了被听到,只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思考,不做一些平庸的恶。

  在本书的最后放上一篇文章算是总结吧,关于王小波认为的人生活的样子。

  “根据我的经验,人在年轻时,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决定自己这一生要做什么。干什么都是好的,但要干出个样子来,这才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在。人在工作时,不单要用到手、腰和腿,还要用脑子和自己的心胸。对我自己来说,心胸是我在生活中想要达到的最低目标。某件事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认为它不值得一做;某个人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认为他不值得一交;某种生活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认为它不值得一过。我以写作为生,我知道某种文章好,也知道某种文章坏。仅知道这两条尚不足以开始写作。还有更加重要的一条,那就是:某种样子的文章对我来说不可取,绝不能让它从我的笔下写出来,冠以我的名字登在报刊上。以小喻大,这也是我对生活的态度。”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读后感(五):《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有感

  

最近在看王小波写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开篇第一章讲了一只与众不同的猪,这只猪不服管教,特立独行,不只是在“衣食住行”上,甚至连“恋爱”都不受主人控制,非要搞一搞特立独行的派头儿,时不时还要拿出非人类特有的野蛮款儿,全然一副魏晋名士的真风流。

当然作者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谈这只猪,而我的感悟则是这只猪引发我的另一些思考,我想了很久,这只特立独行的猪,再怎么潇洒独行,它却还是一只猪,终究也逃脱不了猪的命运,和去改善本类的生活,更不能跨越种族的界限而向人类一样跃到生物链的顶端,猪始终是猪,就像人始终都会是人一样,当然这是从物种上来说。

经常会听见“你就是一只猪”、“你像猪一样蠢笨”、“你的家怎么跟猪圈一样脏”等等的话,自古至今,人类对猪也是颇有争议,众说风云,有赞美的,也有贬低的,比如在《本草纲目》中写道:猪,饥不择食,卧不择埠,目不观天,行如病夫。其性淫,其肉寒,其形象至丑陋,一切动物莫劣于此,人若食之恐染其性。又说:「南猪味厚,其毒尤甚。」前面说猪的生活习性和状态很不好,接下又说猪肉有毒,对于毒的理解可能古人和今人是不太一样的,想想也是,生活习惯一点都不健康和绿色清爽,它的肉想必也确实是有“毒”的。这一点伊斯兰教徒做到了知行合一,他们认为:猪貌丑,性贪婪,愚笨,而且猪喜污秽,生活区域也是脏乱不堪,饿急了,还食子,一根筋,总之云云。就连《西游记》里把猪人性化的同时,也把他贪婪、懒惰等等习性表现出来,虽然有些可爱,但在读猪八戒这个人物的时候还总是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行进时,然十二生肖中,看似不咋地的猪也上了排行榜,虽然是最后一名吧,但也总算是挤进去了,不过这也要看怎么说,就像六十四卦一样,最后一卦是“未济”,表示“还没有”“物不可穷”的道理,这样一说,反而觉得真正的智慧在这一卦上尤为上显,对应着十二生肖中的猪,过完了猪年就是新的一轮了。

而在十二生肖中,猪的性格又有了新的寓意和赞美:勤劳质朴、不好争论、为人勇敢、待人诚实,为人不爱考究深度,追求物质,通常吉星高照等等。这大凡也是赞美属猪的人,尤其是一根筋在十二生肖中被看成:其性耿直无弯曲,能向直中取,不可取中求。哈哈,突然感觉到看问题的角度是如此的重要,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思想与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会产生不同的见解,如果能想到这一层面,也就没有那么多的争吵了,人与人之间相处更多了一份包容与理解。

总而言之吧,我们不光要辩证的去看一个人,更要辩证的去看一只猪,不说别的,就为自古以来,“猪族”为我们人来奉献了多少肉体,一代代赴汤蹈火,成就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而时至今天的我们,一边享受着猪肉的美馔,一边抨击着猪的习性,也确实有点不人道,当然了也只是说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