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云淡风轻近午天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云淡风轻近午天读后感锦集

2022-03-14 16:00:4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云淡风轻近午天读后感锦集

  《云淡风轻近午天》是一本由蒋晓云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50元,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云淡风轻近午天》读后感(一):与自己的人生和平相处

  蒋老师的签名很大气

  《云淡风轻近午天》读后感(二):看见世界这么正常,也就放下心来

  体味过《百年好合》《掉伞天》《桃花井》对人情世态直接、凌厉、一针见血的描写,读者不禁倒抽一口冷气,惊讶于蒋晓云居然如此直指人心,不留情面,将人心剥离得如此真实,将现实剖析得那样痛切。读过她的小说,总有一种“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喟然一声长叹。蒋晓云在《云淡风轻近午天》里说“其实我生性并不孤僻,可是除非缘分特殊,确实很难打破藩篱和人交心”,从大陆到台湾到美国,她目睹过多少时代造就的悲欢离合。她一直是旁观者,冷静寂然地将人情世态整理成文字。在真实下,是她对“人生实难”的最深刻同情和最透彻理解。

  《云淡风轻近午天》是蒋晓云一篇篇短小随笔的结集,看到蒋晓云的生活也是如此平常絮叨,读者就放下心来。原来蒋晓云还是那样一个忙忙碌碌的工作女性和家庭妇女,淡淡地记录着她并无不同的私生活。蒋晓云讲述自己的故事,家人的故事,朋友的故事,事关健康、亲情、工作、阅读,构成日常的琐碎细节的拼贴图样。她的身体是发福的,精神也是松快的。

  柔婉中自有一股刚韧、更是带着一股英气的蒋晓云,首次将自己写进文字中。她将细腻与哀愁刻进了小说,乐观与洒脱写在散文里。再顺遂的人生,也有别人看不见的遗憾。生活就是由顺遂和遗憾的每一天构成,在平平淡淡的几十年里默默流向终点。

  《云淡风轻近午天》读后感(三):风轻云淡,谈笑风生

  喜欢小确幸的东西,一个身影,一片落叶,也会引发感悟,想到生活的美满或者不易。生活中的很多面,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展现出来的。喜欢细腻的东西,每一道纹理,每一个角落,都被清理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文字也是如此,每一句话,都勾勒了生活很小的细微之处,却从这种细微之处看到了人生的真谛。

  喜欢《云淡风轻近午天》这样的调调,像江南的小调,又像一碗清茶,在闲暇的时候细细品味,在静静的夜里静静的体会。这似乎也是台湾文学的一个特点,用细致的笔触描绘的身边的角落,总是那么令人沉静,惹人怜爱。

  喜欢作者笔下对家人的回忆,无论是对父母,还是对子女,都是充满着怀念或者是怜爱的意味。对父母的思念,也就是对家乡,对过去回忆的思念,思念总是那么的遥远,却又那么的快乐。即使父母的一颦一笑,在作者眼里,作者的记忆深处,也成了宝贵的财富。

  喜欢作者对孩子还有自己生活的描述。嬉笑怒骂,可笑的可气的也都成了美好的回忆。与家人和自己的亲近,是世上最幸运,也是最珍贵的事。当然,即使在相处中遇到一些问题,由于爱的力量,也会在彼此心中化解,不会留下伤疤,这也是亲人的力量。

  作者用云淡风轻的态度看待世间一切,有一种超然的感觉。对一切的不在乎,也表现了他的在乎。就像这本书中描绘的那样,多年后,我也已初老,经历了人世若干沧桑,我把这幅帐檐慎而重之的带回了我的出生地,委请朋友精工装裱,打算将来当成祖父母的遗产留给我的侄女。

  接着,讲述了对旧物的怀念,作者又开始引出了对父亲和母亲的怀念。其中饱含的深情可见一斑,虽然几个字写的让父亲自己一辈子不满意,惯拿钢笔的母亲绣工稚拙的更是令人发噱,可是我想到年轻的父母,在连天战火下的新婚愿景竟是香梦常圆,就一面眼眶湿润,却也一面像父亲晚年时看到帐檐那样的微笑了。

  作者的笔触轻盈,用字讲究,这又不禁让我佩服起台湾文人的文学功底了。与他们相比,现在的一些年轻作家是不是应该反思呢?

  看《云淡风轻近午天》,听台湾作家讲述她的故事。

  《云淡风轻近午天》读后感(四):情真亦深,一物一事皆成文

  一直以来,我都抱有这样的想法:散文好读但不好写,或者说,散文易写但写好难。如果光是一味地抒发情感,便给人一种下笔千言实无一物之感;如果状物也抒情,万一写得不够深刻,便又会觉得浅显轻飘;可如果一篇千余字的散文里虽然饱含了作者的哲思却文笔差劲,就会感觉这文章说理还行,可差了那么一点儿阅读时的趣味。

  说来说去,不过是因为自己写不好散文,才端的是专门爱找别人的不是,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讲,那便是“丑人多作怪”。可说到底,自己最喜欢的散文其实也不一定要说理深刻、文笔锦绣,我只看能否从字里行间读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且这情感真不真,深不深。毕竟,真情实感的文章才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不然,读者花了时间去读一篇装模作样的文章,搞得自己既花费了时间又看得不痛快,那是何苦来哉呢!

  最近才读了蒋晓云女士的《云淡风轻近午天》,这书名出自程颢的《春日偶成》。尚未翻看其中收录的文章,便先因了这书名而喜悦莫名。及至一篇篇地读将下去,不禁把心内的喜悦而随着作者的情感翻起了种种变化:既为她思念已故双亲的悲伤而伤怀,又因看到她把生活中的吃喝玩乐愁写得有趣好笑又真实,因而对她的文字更多了些亲近感。

  蒋晓云笔下记录的事情,无非都是日常生活里的小事。而往往越是小事,便越是能够见出一个人的情致,因而就越能看到作者相对真实的心境。每一个小事物、小事情,都在蒋晓云的笔下闪着亮光,这倒不是因为她的经历就一定“传奇”,而我们的人生就必然“平庸”,而是因为她看到了被一般人忽略掉的部分,因而生发出的感想、体现出的情感便也格外地具有自我独特性。正是这种自我独特性,让我更加喜欢她的文字,——文章不怕有个性,就怕太没个性,如果写来写去,文字们都是长了一个模样,那该多没劲!记得蒋晓云在一次访谈时说:“一个人再卑微,也是自己故事的主角。”这正可以作为她散文作品的注脚:哪怕写的都是日常生活里的小事小情小感想,但那情是真的,也是深的,于是便也具有了独树一帜的魅力!

  看着蒋晓云把她记忆中的糗事、乐事、趣事、难过事都和和缓缓地到来,也真是一种享受。阅读别人的故事,便是体验别人的人生,虽然不可能百分百地感知到作者那时那刻的情感,却在读完一篇又一篇的故事后留都唇齿皆是香气。蒋晓云的文笔诚然是好的,行云流水一般的文字给人带来惬意舒服的感受,但笔下的情感如此真如此深,那过往记忆中的一物一事皆能写成文章,诱人沉迷,惹人情思,这才是最妙的。

  《云淡风轻近午天》读后感(五):唯愿千里共婵娟

  读《云淡风轻近午天》

  文/方木鱼

  实际上是胡诌了一句诗:云淡风轻近午天,唯愿千里共婵娟。

  云淡风轻近午天,这个题目起得好。诗意、惬意、写意。

  虽然合称港台文学,但细分起来,感性而略带偏见地说,我对台湾文学印象好过香港文学。尽管香港的电影和流行歌曲要比台湾盛,但文学,香港除了有封笔已久,金盆洗手的金庸老爷子可以苦撑,其他人的文章,如林夕,作词是一把好手,写文章,不敢恭维。蔡澜,似乎还是吃的名气大了些,即使董桥,也是学究气重了些。

  但台湾文学不然,龙应台的《目送》深入人心,吴念真的《这些人,那些事》感人至深,简桢的散文更是了得,且不说白崇禧之子白先勇,齐邦媛老人的《巨流河》,台湾文学的内涵,台湾人对传统的继承,台湾人对中华文明儒家所要求的,毫不客气一点说,在某些方面,连大陆都有不及之处。

  所以,读到蒋晓云女士的《云淡风轻近午天》还是蛮期待的。老实讲,我们对台湾,还是带着那么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或者是不便明说的好奇和互相的打探与适应在其中的。就好比《不老此裙钗》一文中作者写:“第一次在大陆看见、听见“老人”这个称呼,我别扭看很久才习惯,没想到这么快就可以用到自己身上了。

  原来我们看别人别扭,别人看我们也是如此。好比,我们不能理解为什么要把“语文课”说成“国文课”, 再比如大陆将自己的配偶称为“爱人”,而台湾人将情人才呼做“爱人”。

  作者在简介里介绍自己的身世,祖籍湖南,台湾师大毕业,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后留美。令我最感兴趣的是这样一句话:一九八零年后赴美留学,成家立业,停笔三十年。

  三十年,这几乎是我的全部年龄呵。是什么动力,让一个人可以在旅居他乡三十年后重新拾起笔“继续写”呢?作者在代序里说,“花了三十年,从只敢编织虚无缥缈的小说,到有勇撰写抒情纪实的散文,今日还厚颜结集成册,也算作者破茧而出,自我成长。”这份谦虚,恰是有一个互相照镜子的过程,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是由于想象力匮乏,写不了小说,不得意写散文,在作者那里却成了“虚无缥缈的小说”和有勇气才可以写的“抒情纪实的散文”。

  翻看这本书,虽然作者客居美国多年,但从作者文章题目中多用五言、七言古句,仍可看出作者对中国文化是未曾有片刻荒废的。这恰好可以用书中引用的一句诗来解释作者提笔的原因:“黄花对酒疏狂客,且把他乡作故乡。”

  掩卷沉思,忍不住也想对台湾说一声,无论历史怎样,其实,我们才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啊。于是我不由地想,如果大陆和台湾,也能时常这样互相照照镜子……那该多好。

  《云淡风轻近午天》读后感(六):素人情怀,淡看世事

  蒋晓云少年成名,,三度荣获联合报小说奖,以媲美张爱玲的惊人才华饮誉文坛。却在1980年后赴美留学,成家立业,停笔三十年。于2011年复出,她笔下的故事依然让人惊艳和感动。

  《云淡风轻近午天》是蒋晓云的散文集,作者说“花了三十年,从只敢编织虚无缥缈的小说,到有勇撰写抒情纪实的散文,今日还厚颜集结成册,也算作者破茧而出,自我成长。”三十年的岁月沧桑,人情世故早已明了,沉淀下的情怀、感悟,都蕴藏在字字句句中,在云淡风轻的午后读来,有情有梦,回味悠长。

  这本散文集半是抒情、半是纪实,作者用散文的笔触将生活中的点滴感悟一一道明,回忆里的乡情、人间的爱情、作家的情愫、两岸的风情。每个故事,每段回忆里让读者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诚挚的感动。三十年的海外生活,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缺依然没能改变作者笔下浓浓的古典文学的味道,也没能隔断故乡的人情与早年的记忆。所以这本集子的第一辑是归去来兮,记忆里的故乡,现实里的陌生感,作者在慢慢适应着这个离开许久的祖国,也在慢慢的重拾写作的热情。作者用《香梦长圆》作为全书的第一篇文章,文字里是对父母满满的思念和爱,父母留下的帐檐,是对那个年代爱情的见证,也何尝不是作者对于美好爱情的珍视,所以才想将此帐檐作为传家宝吧。

  在序言中,作者曾说年少时放弃了写作的原因之一,不外乎人言可畏。小说中的故事、人物总是或多或少的影响了现实里的生活,加之作者本人的不善言谈的距离感,最终落笔离开,一去三十年,也渐渐能够淡然的看待这些事情。此番执笔开始写日常的散文,感情故事里不乏作者亲朋好友的身影,足以看来作者对于早年的阴影早已看淡看开,此时娓娓道来的爱情里不乏世事洞明,却也多了些云淡风轻的平常心。

  写生活,作者的文字里多了真实和诚恳。《仁与不仁》里,作者将自己年幼的故事写来不为回忆,是为剖析,将自己的性格真实直白的写来。那份骨子里的骄傲和疏离由来已久,虽然如今亦有改善,但性格里的东西应该是很难改变了。这篇文章作者文中也说是为了回应喜欢自己的读者的疑问,其中蕴含的真诚也一并传达给了我们。曾经都说蒋晓云的文字很像张爱玲的风格,作者也做出了回应,最初写作的时候她甚至都不曾知道张爱玲的,与张爱玲的相似,也许是骨子里对于古典文学的传承和热爱吧。

  台湾出生,留学海外多年,上海工作的经历,都让蒋晓云的阅历丰富异常,所以对两岸风情她是有发言权的,短短几篇文章,两岸各异的文化、不同的风情,有欢笑也有无奈,在《过大年》文中,作者比较了“过年”与“过大年”的不同,是对两岸文化的对比,也是对一些逝去的习俗的惋惜,过去的记忆因为有着岁月的沉淀变得更加可贵。

  蒋晓云用这样一本散文集,从她的爱情故事里走进了读者的视线里,将她的生活、感动、思考展现给我们,用着她依然美丽的文字,回顾着这些年的点滴生活。她说:“世事难洞明,选择不参‘天道’,只为我看人间处处是‘亲’。”让我们在这些素人的故事里,将人间真情看个明白。

  《云淡风轻近午天》读后感(七):平淡是真

  起乡愁了。真盼着早点退休,回乡读书写字,像蒋晓云一样,用大把的时间交付内心,随心随意的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也许这样想也不对,一个人总是不愿意盼着自己速老的吧?其实我真有过这样的想法,在自己最顶盛风光的年华,我盼着赶快六十岁,我害怕接下来的三十年漫长的过程。人生的过程,的确会有许多不安。

  近期读的书,多数都是小说或社科,基本也没有长多少知识,但也添了不少乐趣。《云淡风轻近午天》是唯一一本看过的散文。印象中年少的时候有一阵子喜欢散文诗,极喜朱自清的《匆匆》。后来又开始喜欢散文,读散文中的优雅句子。那时候大约是初中时期吧,喜欢的是文字表面的精巧句式韵味,真的是只识其表,但是很狂热的读,并且做了好几本的剪报。后来才知道,散文是不好读的,作者用散淡的文字,诉说着最细致的观察和感受,要看到万事成物的细微处,要触摸到人与自然万物生灵及情感、忆忆诸多的细微处,再抽出一些关键词,这样才能做到洋洋洒洒,下笔千言的。

  蒋晓云应该是摸到了散文的精髓了的。只是她笔下的淡定文字,有点压不住我内心的浮华啊。年青人总想着未来和外面的世界,上了年纪的人才开始回忆和整理自己的过往,所以她最触动我的也是这一点,她有点醒我,找自己,找回忆,知道自己活在什么样的情怀着,不至于退休后,一点乐趣也没有的时候就晚了。

  能体味平淡生活的人不多。我家里有一个,连网名也叫平淡是真。《云淡风轻近午天》这本书的确够云淡风轻的,是作者的真实生活,她描写的就是她的活生生的生活感受。上海的灯火,台北的淫雨,加州的阳光,以及逝去的父母,离散的朋友,一身的旧记忆……云淡风轻近午天,关键是午天哦,作者已经是一个日至中午年近知天命的人,她是西门町祖妈级的“西区小姐”。也许只有到了这个年岁,才能放逐一切,看淡世事,如此平平淡淡的感受自己及生活,可以平心静气的回望自己的人生。足迹所至,人性所憾,都以看淡看远,不必强扭是非,只是珍惜牵挂。

  再顺遂的人生,也有别人看不见的遗憾。

  蒋晓云算是一个有经历的人。

  祖籍湖南岳阳。父母是革命党。所谓祖籍,只代表那一点血缘。所谓革命党,其实是国民党。大陆统一后,她的父母避居台湾。而她虽在台湾出生,随后的人生却又是定居美国。她的足迹是一步步远离祖籍血缘,一步步越飘越远,犹如一只风筝,飞啊飞,终于有一天,她开始回头望。

  《云淡风轻近午天》就是一本回头望自己的书。曾经的天才作家,年轻的时候就被世人看好,出书出名,一切顺遂。到美国定居后,她不再写小说,不再写书,一心过着属于自己的好日子,倒也心满意足。梦里不知身是客。她终于还是会回台湾,会见过以前的旧友,会有许多亲人,还有割不断的旧记忆。

  《云淡风轻近午天》有很多很多的旧记忆,也有她眼前眼下的真实生活。一个近午天的生命,依然鲜河的体味着生活百感。从小说到散文,从虚构到纪实,她笔上的真实生活,充满着人情味。而我,最喜欢这些充满人情味的字句。

  《云淡风轻近午天》读后感(八):归去来兮,文字的意义

  文/文小妖

  近年,因小说《百年好合》才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被广大读者熟知的蒋晓云,其实出道很早,20岁出头就在台湾文坛崭露头角,连续三次获得联合报小说奖,受到夏志清、朱西宁等文坛前辈的肯定。

  然则,成也小说,败也小说,在获得文坛肯定的同时,蒋晓云也因此失去了一位好朋友(蒋晓云将友人的故事揉搓到小说里,友人为此生气)。各种因素,有错解、误会,少女的敏感,加之踏上了赴美留学之路,之后又投身到科技业,曾经在文坛轰动一时的蒋晓云此间消声匿迹。而今,蒋晓云再次复出文坛时,已从当年的聪慧女孩变为了年过半百的老妪,但这并不妨碍读者对她文字的期待和喜爱。

  最近在读蒋晓云的最新散文集《云淡风轻近午天》,一次次打动我的,是一股子“老熟女的可爱”,有种洗尽铅华呈素姿的灵动在文字里闪现。

  三十年的沉寂,从成功的职场女强人转身一变,再次回归作家的身份,除去岁月给予的沧桑,蒋晓云的文字里也多了一份笃定自信。文中,她一次次调侃步入老年的自己,字里行间透出几分的“不服气”,也透出一股子的坦然。她日夜追剧、看综艺八卦、喜上网写博客、与儿子小威哥亦师亦友,无不显露出她一股子“老熟女的可爱”。

  蒋晓云小说里的爱情,人间百态,折射出当年那个时代的爱情观。同样,她散文里的爱情原理,更是有着一种经历过人生历练后的豁达和理智,清浅不肤浅,犀利不锋利。她以过来人的身份看待身边友人、亲人的爱情,她心里清透,既不会过度的评价,也不会刻意地指责,保持着适度的 清醒和中立,言语间深藏着睿智,显现出现代女性的立身之本和爱情观。

  我认为,很多作家到年龄到了一定的阶段时,写下的文字并不全部是为了读者,更多时候,他们是为了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与剖析。诚如蒋晓云,她写逝去的父母,写年少时的稚嫩,写友人,都是对过往的追忆。蒋晓云自谦地说,“花了三十年,从只敢编织虚无缥缈的小说,到有勇撰写抒情纪实散文,今日还厚颜结集成册,也算作者破茧而出,自我成长。”许是三十年的沉寂太久了,她卯足了一股劲儿,想要把曾经遗失的弥补回来,所以她奋笔疾书,写民国素人志小说,写散文,就像张爱玲《传奇》再版里的话,“所以更加要催:快,快,迟了来不及了,来不及了!”

  云儿淡,风儿轻,时近春日中午。光阴倏忽,转瞬两鬓生华发,肉身终究逝去,而留下的文字,便是一个人曾经存活于世的最好见证。我想,蒋晓云的散文集《云淡风轻近午天》用意大抵亦是如此吧!

  .文字皆为原创,若转载或另作他用,请豆邮告知!

  《云淡风轻近午天》读后感(九):脱不下的红舞鞋

  知道蒋晓云是读张爱玲与夏志清的通信集《张爱玲给我的信件》,他们“讨论”了当时被称为有“媲美张爱玲的惊人才华”的少女作家蒋晓云。

  好奇,想看看这个根本没有听说过的作家到底是怎样媲美张爱玲的,便买小说来看,几乎是一翻开就合不上了。

  可惜蒋晓云并不高产,算算简体版单行本小说不过出版了《百年好合》《桃花井》《掉伞天》三本。其中收录的几个短篇中篇,还是她学生时代的作品——1975年创作《随缘》,1976年创作短篇《掉伞天》《乐山行》,中篇《姻缘路》,三度荣获“联合报小说奖”,被夏志清喻为“又一张爱玲”。即使有这样劲的风头,又被著名文学评论家高度赞扬,蒋晓云1980年到美国留学后,还是不再创作。这一停,就是三十年。

  写得那样好,很年轻便被承认、被重视,为什么不写了?而三十年后,又为什么拿起笔,重新开始创作呢?除了小说前言后记里隐约解释过这件事,这本《云淡风轻近午天》里都有答案。

  《云淡风轻近午天》是蒋晓云的散文/杂文集,非虚构,包括“归去来兮”“情之为物”“坐家随笔”“两岸风情”四辑,内容涉及她的生平,所闻所见所经历,也收录了她对文学创作的看法,以及走南闯北的见闻。

  这些内容,蒋晓云都用她“云淡风轻”的笔调来书写。归去来兮部分,她记录了父母之间显露真情的小事,也记录了作为华侨回生于斯长于斯的台湾的心理变化,观察入微,笔调细致,宛如淡茶。

  同样,在其他篇章里,她写在美国时期的见闻,讲夫妻之间的故事;讲家居山里,屋后成了动物乐园;讲几个老朋友聚在一起谈论家常;讲到上海工作,见到什么听到什么,全被善于观察的她一一记录下来。虽然笔调“云淡风轻”,但都趣味十足。

  虽然蒋晓云被称为有“媲美张爱玲的惊人才华”,其实应该是营销方面的原因。蒋与张的文字绝不相同,张是文字天才,文字绮丽华糜,有骨子里流露出的苍凉与孤独。而蒋的文字工整平实,不炫技,亦不自怜自艾,字里行间还颇带几分英气。她自言受父母影响,读古典文学较多,退休前几年被派驻上海,常到书店买书看,对大陆当代文学十分了解,文字没有一般台湾作家那样的“台味”。

  蒋晓云的写作风格也与张爱玲没有相似处。小说暂且不论,这本散文/杂文集里,她的讲述与描述除了偶尔带几句诗词“言志”,其他部分近乎“大白话”,很多地方略带调侃,眼界开阔,看待问题理性,不带半分脂粉气,倒颇有几分六朝山水诗的淡雅清新,风格轻松幽默,常常令人会心一笑。比如她在看待“初老”这个问题上,就非常豁达地表示,自己的人生还有更精彩的时候。比如在谈到丈夫跟女助理出去吃饭,编出来的一个故事,近乎黑色幽默。再比如她对于女性地位、夫妻感情的看法,看了也令人不禁莞尔。

  风格如此,当与蒋晓云的生平有关:生于台湾,家道小康,很年轻的时候便留学美国,之后成家立业,在世界500强公司工作,做到中高层,安然退休,人生一直顺风顺水,心境相当坦然淡定。

  对于自己为什么中断写作三十年,蒋晓云在“坐家随笔”里谈到,说自己是父母老来子,幺女,被娇宠,当年小说得奖,一来人红事非多,伤了心;二来父母并不认为作家是正经职业。她受父母影响,也觉得从商才是正道,于是全心投入学业,读了教育学博士。倒是也与最初的志向相合。

  不过,与其说她的人生顺遂,不如说是按部就班。人生轨迹从出生时便被设定,即使中间有小插曲(写小说得大奖),但依然按照既定目标走了下去。她夫妻恩爱,儿子孝敬又读名校有好成就,不能说人生缺少什么。

  蒋晓云倒是毫不隐瞒,没有刻意写自己多幸福,在《云淡风轻近午天》里,她写对文学创作有着一种发自肺腑的热爱(她说自己除写作外没有什么事认真过)。所以,退休之后,没有如别人那样退居颐养天年,而是开始了辛苦的文学创作。

  安徒生写过童话《红舞鞋》——穿上红舞鞋的人将永远舞蹈下去。热爱写作或者说,有写作天赋的人,也像是穿上了红舞鞋,永远都不可能脱下。即使如蒋晓云这般,曾经中断,也不会真正停止。

  《云淡风轻近午天》这本书,除了文字带来的美好享受,好看好玩的身边事记录,犀利的观点表述外,蒋晓云用浅淡却真诚的笔调书写自己的人生,不能说没有启发性——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坚持做下去,不受世俗观念影响,才是最完美的人生。

  《云淡风轻近午天》读后感(十):云淡风轻,感受文章自得之乐; 近午天, 品别样精彩人生。 ——读《云淡风轻近午天》

  云淡风轻,感受文章自得之乐。

  近午天, 品别样精彩人生。

  ——读《云淡风轻近午天》

  作者是来自台湾的旅美华侨,离开文坛三十年,如今退休后重拾文笔。

  离有离得缘由,返有返的道理。在序言里作者就此也做了充分的说明。

  读罢,我想那句话“煮字不能疗饥”道出其离开文坛的真正原因,而友人的误解和冤枉应该是次要原因。正如在《时光胶囊》篇,作者不无心酸地道出写作的稿费很少以及自己是“花三十年赚够了生活费才又开始写小说”。

  作者黄金年华都用来工作赚钱,生活富足,家庭幸福,只是企划案代替了小说,内心里还是“有别人看不见的遗憾”吧。这可能是促使作者退休后重新写作的原因。没有了经济压力以及子女的羁绊后,作者发现自己的真爱仍然是写作。当确定了重新写小说之后,她描述自己“更加心平气和,宠辱不惊......生活上岁月静好”,由此能体会到写作给她带来的欣喜和满足感。

  可能创作者都不希望被说成像某某,不过,作者早年的作品风格神似张爱玲的。作者简介里除了来自台湾外,还有一句话深深吸引了我,那就是“以媲美张爱玲的惊人才华饮誉文坛”。《虫洞》篇附有作者早年间写的得奖感言——《“姻缘路”的喜悦》,读后,觉得语气和风格确实酷似张爱玲。《算不算张迷》篇里,作者详细叙述了早年间写作的经历以及自己不算是张迷,其实是为了向那些批评自己“东施效颦”的人澄清自己实没有模仿张爱玲。并且在《云淡风轻近午天》篇中,作者也提到早年间写的一封信,这封信曾让看信人问她有没有受张爱玲的影响。她说之所以信写的“有点三十年代的味道”,可能是因为“看多了章回和古典”。

  作者一直以来还有一个纠结,就是要不要把自己熟悉的或者真情实感写下来,就是张爱玲说的“肚脐眼展览”文学。张爱玲认为“生活空气的浸润感染,往往是在有意无意中的”,走马观花或者短暂体验是没用的,因此张爱玲的散文多是写自己生活的所见所感。而本文作者却怕写熟悉的生活或身边的人,是因为她早年作品曾遭到好友的误解和冤枉,近来甚至因为文章而遭到起诉。这也真难为了作者,身边的人总是把虚构的作品当真,还喜欢对号入座。不过,经历了半甲子的作者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勇敢地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因此才有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本厚厚的散文集《云淡风轻近午天》。

  三十年后作者重回华文世界。她既有台湾的成长经历,又有美国长期生活的经验,还有在大陆的工作和生活见闻,因此决定了她的视角和大部分人有所不同,有其客观性和独特性,她的散文自然就有新鲜而独到的观点和内容。

  退休后从美国回到台湾,真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看到物非人也非,作者只能惆怅满腹。找不到儿时熟悉的地标,一切看来都是陌生的。父母不在,好友也都不是少年模样。从吃饭、看电视到交通等等,太多让作者觉得新奇并且万分感慨的地方。作者还发现,两岸初老的人和美国人大不同。美国人把玩当成大事,更加注重健康和运动,所以才能“老不休”,老了也照样谈情说爱。两岸初老的人则更注重养生和保健。

  作者美国山区的家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后院真快成了野生动物园了。《逐鹿中庭》篇里作者写母子俩分别大战野鹿的事。除了鹿,院子里还有翻垃圾桶的浣熊、一窝又老又丑的野火鸡、一只神出鬼没的红狐、许多讯如闪电的长耳兔以及几户斑鸠家族。这让我们惊诧不已,感叹美国的自然环境太好了,在中国,别说家里后院没有这些动物,就是在全国找,这种地方恐怕也不多。

  她还以新鲜的视角写了大陆的很多有趣见闻,这让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看我们所熟悉的周边事物。比如写到大陆书店里的民国专柜、北京和上海的出租车司机的差异、大陆的过大年还有北京的堵车,甚至一些词语如“领导”使用不当闹出的笑话等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