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图》经典读后感有感
《凰图》是一本由寐语者著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凰图》读后感(一):简洁才是王道
看到最后才豁然开朗,但是前面各种琐碎描写实在有点儿过分了!可以去掉啊!太琐碎让人看不进去,各种被打断。 个人认为最适宜的一系列是衣香鬓影,帝王业也有点儿琐碎,但比这个好啊! 华昀凰实在太狠了,即使是小说她也超现实了吧?也许历史上真有这样的人但我不能理解。还有她十五岁就和少桓那啥了,只能说我太天真了。尽管如此,我还是喜欢阿寐,这真是没办法,喜欢嘛~
《凰图》读后感(二):情节是小说的灵魂,文笔不是。
@我选择小说,情节永远是我的第一考虑标准。大学时期狂追《后宫·甄嬛传》就是觉得流潋紫笔下的宫斗,比起一般的宫廷言情文真实震撼,峰回路转,惊心动魄,读完之后总是让人意犹未尽。 《凰图》这本书买的时候是冲着寐语者的名声去了,而且书籍简介中的文笔确实很有古风,吸引我前去一窥究竟。可以,这本书就是被她的文笔给毁掉了。我捧着这本书看了三个晚上,我实在记不起任何情节。通常看书很快,对书籍的记忆也一直引以为傲。但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头天晚上看过后,第二天下班后拿着书继续看,头脑一片空白。而且对于作者那么一点点情节构思,始终觉得滑稽无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逻辑,塑造了一个非常做作的女主。 读了三分之二, 我是看不下去了。文笔好对于作者来说是非常好的亮点,但是光芒太甚,喧宾夺主,不得不束之高阁。 可惜!
《凰图》读后感(三):又一出华美的宫廷大戏,又一个美丽女子的传奇人生
寐语者之前的作品,我没有一部落下过,发现寐语者真的是女性至上,每一本书中的女主角,都相当出彩,令人无法忽视她们的魅力。
《帝王业》的阿妩,柔情与野心并重,而民国“衣香鬓影”三部曲中,女主角是一位以国家至上的奇女子,很令我敬重。而《凤血》和《凰图》中的昀凰,又是一个不一样的女人。给我的感觉,是个至冷至狠的角色,但又让人心生怜爱。毕竟,她的美丽不是她的错,但命运给予她的都是伤痛和折磨。每次看到昀凰和尚尧之间的猜忌,我都替她着急,希望她早早放下心中的包袱,将身心给予他,不要再这么辛苦。但是又明白,昀凰身处的位置,不允许她轻易地投入情爱之中,算计、猜疑将长长久久地伴随着她。就在这种纠结的情绪中,我深深沉醉在故事当中了。
又是一出华美的宫廷大戏,又是一个美丽女子的传奇人生,喜欢寐语者塑造的每一个女主形象。
《凰图》读后感(四):凤血凰图。
老实说,作者的文笔真的很好,这是我第一次看寐语者的小说,却因为凤血和凰图这两部古言爱上了她的整个写作风格,正在准备去看她的外几本小说。寐语者的这两本言情有一种霸气恢宏的感觉但却又不失情感的细腻。我看过很多很多言情小说,各种类型的,研究了这么多小说却发现真正喜欢的作者也就两个,其中一个就是前两周才认识的寐语者。
凤血更多的是压抑,而凰图更多的是窝心。少桓和尚尧之间,从一开始我就更喜欢尚尧,其中很大的可能也是因为我一开始就对有血缘关系的不伦之恋是排斥的。可是最后听到少桓的死我却还是觉得惋惜而又伤心。昀凰防着这个又防着那个,算计这个又算计那个,不惜豁出去自己的命和自己儿子的命,或许她最是无情,但也却是最最重情。她就是这样的昀凰。此时,我无比期待銮色。
《凰图》读后感(五):北之乔木
文/凯风自南
开篇基调厚重凝练,入冬,大雪无痕般的厚重,放佛在极力的压抑着些什么,囚禁着一场欲待爆发的华丽转变。以记录史料的笔触,展现一个人的生平行事。寥寥几笔间,生离浮沉,立于眼前。大有恢弘悠久之感,读来酣畅淋漓。
一场雪至,一场苍茫,无比寂凉。
借悠悠士民之口,描绘世人眼中人间百态,华昀凰自在其中,神秘而传奇的色彩慢慢铺陈开来。一个有着杀伐决断,亦有着柔情媚态的女子。她身负天下女子最尊贵而沉重的名头,一身相许两国君主。长公主、太子妃、皇后……百年之后,红颜飞灰,留诸青史的名字,终是祸国妖后,还是一代女主?
华昀凰,北之乔木,南之梧桐,她是美丽的,睿智的,孤凄的,南朝故土,那白衣的男子,自己疯癫的母妃,割舍不开的帝王,和她年幼的孩子……一切都如风雪中飘摇的孤叶。但是她始终沉着,机谨,堪称完美(女主都是这样的)。男主深情,有帝王霸气,冷酷,亦温柔。(男主也都是这样的)
故事从始至终其实都焦距再一句话,“八百里封邑,销却黄泉一诺。”一切的权谋面前,所有的承诺可还算数?“凤凰择木而栖,你若归来,我定不负你。”在情与权、爱与谋的千般刻骨万种缠绵。帝国之间的盟缔,本就是寻常,利益为先。挡在尚尧面前的是,盟国是他的后的仇人。纵使他爱她,亦需肩负起他的职责,将感情放在了一遍。就如所有的故事一样,隔阂连连,他以为她孤勇这般可以放弃一切,包括他和种种回忆。她以为他要的是她身后的那八百里封邑。所以猜忌、伤害、算计、相爱相杀。华昀凰,历经背叛与决裂,是否依旧守得杏子林间一诺白头?几许爱憎聚散,几度厮杀辗转,烽烟夕阳下可有一人如约归来?
未曾都过它的前传《凤血》,但对全片的构架,情节等的理解上并不存在障碍。满目锦绣文字,华丽大气而流畅,情感在缓缓的叙述中升温。所有的波澜均如海上的浪头,虽然波涛汹涌,但是海的深处却是纹丝不动。这也是我对这本书所喜爱的地方所在。
《凰图》读后感(六):南方有梧桐
《凤血》和《凰图》是我追的时间最长的小说,和以前不同的是,即使还是不定期更新,我也从来没有着急或者是欲罢不能过。 可能是因为昀凰,尧爷和桓爷他们三人之间的较量让一切皆有可能,发生什么都不算太意外,如此不可捉摸反而心平气和了。 辛夷宫里半面烧焦的纨扇,九重天阙中浮动的杜若冷香,桓爷立志成为中兴之主的远大理想,原本应该隔着国仇家恨的两个人,一个甘愿做莲华色,一个信誓旦旦,人间黄泉,红颜白骨,都不得逃脱。 其实一直看到桓爷把昀凰嫁往北齐,我都是桓爷的铁杆粉丝!虽然尧爷风流倜傥似北方佳木,但是桓爷作为南方顶级的梧桐树,和昀凰之间的恩怨纠葛几多复杂。尧爷输在出现得太晚,他认识华昀凰的时候,作为宁国长公主的昀凰已经是练到大boss级别,不管尧爷认为自己和昀凰多么合适,多么共有一个凶猛而华美的灵魂,可是要知道华昀凰那个凶猛且华美的灵魂里含着对恪妃的怜,对庐陵王的怨,对郭后的恨,还有更重要的,对桓爷的爱。桓爷作为昀凰成长的见证者和守护者,对昀凰来说就是一个天使来着。 至此,我都坚定地支持着昀凰南归,凰桓复合。直到桓爷使出不伤则已,一伤则毙的一记绝杀,八百里殷川封邑,以疆土相赠,出手再大方也不能掩掉华昀凰被桓爷视作弃子的事实。桓爷成为中兴之主的远大理想,为了交予幼子一个昌盛的国家,在千秋帝业和白骨红颜之间,桓爷作了决断。 其实挺无奈的,桓爷就像《帝王业》里的阿妩她爹,阿妩是她爹的弃子,扔给了萧綦。萧伯伯表白了一番与君共赴此生的决心,阿妩对她爹的忠诚也只有一次。 可桓爷毕竟确实不是华昀凰的爹,昀凰也不是阿妩,虽然自打桓爷出手相弃之后,我就倒戈向了尧爷,而且对于桓爷阴魂不散,在尧凰夫妇小动作频频的做法很不齿,但是我觉得华昀凰肯定还是爱桓爷多一点,和尧爷之间更像是战友之谊,从头到尾欣赏是有的,相守的情分是有的,但是即使阿寐后面不写那么多昀凰为了给桓爷报仇,对付裴令婉所做的种种,我也一直都觉得昀凰心里,桓爷是无可取代的那一个。就像虽然我特别支持尧凰夫妇,但是我也真心期盼过,殷川沃野中,那个仙人之姿的琴师离光,如果真的是桓爷就好了。
《凰图》读后感(七):残血宫廷杀,至深帝后情
萧綦和阿妩的故事还时常回顾,他们经历猜疑血腥从朝堂携手站上金銮大殿,故事精彩至极。同作者寐语者这本《凰图》比之毫不逊色,甚至更为出彩。这是一代帝王与皇后的故事,他们生于皇族,长在深宫,自小便亲眼目睹切身经历帝王之家的冷酷无情,在残忍血腥的宫廷杀戮中,演绎一场至深不悔的帝后情!
帝后帝后,先是朝堂之上皇帝与皇后的身份,后才是普通男与女的夫妻情。从南秦和亲来的公主与北齐的藩王,华昀凰和尚尧有着对等的实力,他们初始的结合不过是各取所需,利益相交。两年的殷川放逐,一把穿胸的匕首、一道加急的呈报,换之而来是马不停歇的奔往,几日不眠不休的守护,心慌意乱焦急无措的无助。华昀凰醒来看到一个从未看见过的憔悴身影:谁说帝后没有情,他们情早已深入骨髓而不自知。
“算计情”。尚尧说,你若归来,我定不负你。他们的爱情总在算计中,当胸一刀是算计,皇子中毒是算计,昀凰在被放逐两年后,步步算计步步谋划自己的回归。他们有爱,却总是在猜疑、试探中确定和前行。
“无奈情”。昀凰掌掴大皇子,尚尧不辨事实的一顿呵责。商妤道出昀凰所想:皇后何曾在意外人的误解,对陛下的误解如此在意,想是心中还是有陛下的。有情,又总是放在所有情感最后,尚尧眼中的昀凰首先是有手段的南秦公主,其后才是有着普通人温情的皇子母后。他们之间的爱情,在《凰图》中描写刻画不少,又不是单纯的男女爱情,真希望在下本的结局里,他们可以放下所有,只纯粹的去爱对方。书中尾处尚尧受伤,昀凰落泪。这泪尚尧等待许久,昀凰也只要尚尧活着,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权谋宫廷斗。寐语者在《凰图》中,不止情写的深写的好,让人动容,剧情也尤其精彩揪住人心。开篇的当胸一刀、回宫随之小皇子的中毒、尚尧与诚王的决战,穿插其中的暗杀、背叛,一幕接一幕的出现,让人眼花缭乱。《凰图》揭示了一点谜题,又埋下更多的伏笔,等待后续的揭晓。
残血宫廷杀,至深帝后情。有权谋争斗,有至深纠结爱情,寐语者一如既往,为我们呈现精彩的《凰图》。
《凰图》读后感(八):《凰图》 :浴火而生,凰于九天
文/叶子夏
鸟兽跄跄,凤皇来仪。谁主天下,爱欲生杀。华昀凰,昀者,日光,是飞舞在丽日下的百鸟之王。然而,正午的烈日,亦绚烂,亦灼烫,予人光华万丈,也予人炼炉之痛。她现在是凰,或许未来会是皇。
寐语者的这本《凰图》,展现的是华昀凰从无家到有家的故事。然而,这故事也才开卷一半。阿寐曾说过,她笔下的女主都代表着一种她所 欣赏的女性魅力:王儇忠于自我,念卿坚韧温柔,安澜乐观诚恳,昀凰……她的一生还没有完全展现,到落幕的一刻,也许所有人才会懂得她。
也许我现在还没有真正懂她,但她的智慧已初现端倪,给我们的震撼也是扑面而来。她不是普通女子,她是胸有丘壑,腹有计谋的凰,是可以与男子比肩的巾帼。
我爱她,怜她,敬她,亦恨她。
我爱她,爱她那清冷的气质,祸国的容貌;爱她经历风霜却不改傲然的风骨,与帝有情却不溺于情的心性;爱她面对刀剑倾轧时淡然无波的眼眸,面对爱子时温软忐忑的表情。
我怜她,怜她此生孤苦,故国非家;怜她亲人不在,身不由己;怜她从小被遗忘被虐待的日子,从小与疯癫的母妃碧冷的修竹为伴的时光;怜她被最爱的“兄长
”亲自送上和亲的嫁车,又被此生结盟的夫君欺瞒的伤痛;怜她待于殷川行宫三年清冷,与刚出世的孩子分离的痛楚。
我敬她,敬她蛰伏已久,却依旧决心报仇的心性;敬她后宫、朝堂、江山皆计谋的心计;敬她恩威并施、笼络人心的手段;敬她与帝斗智、斗谋、斗勇、斗情、斗心的决然。
然而,这些都不能消磨我对她的恨。或许真是因为“帝后夫妻”,先是帝与后,国与朝,之后,才轮到夫妻情分;或许是因为她曾被一心依赖之人辜负过,得知能在这深宫中活下来的女子,从来不是凭了君恩,能依凭的,从来只有自己罢了。可我终究只能理解她,不能原谅她。不能原谅她事事皆利用,甚至不放过自己三岁的亲生儿子。
原以为疏忽大意的一场风寒,却原来是步步算计的颠覆之计。一场帝后爱子的风寒,掀起整个朝臣的动荡,江山的血洗,父子兵刃相见,而她,大仇得报。
原以为到这里也就是结局了,一切开始明朗;原以为一眼见底,却原来深不可测。终究还是我太年轻。
真的大仇得报?那么,到底是谁更有心计,谁更狠,又是谁更深情?结局处知道自己所以为的全被颠覆,自己被弃于万里之外,却依旧逃不过。究竟是真,是假,是迷,是计,是抗争,还是逃避,是凰,还是皇?且看寐语者下卷精彩。
“说的是夜半私语,讲的却是翻云覆雨”,借用这句评价寐语者文的一句话,期待各位与我在她的文章中相遇,于小事中见真章。
所作虽不多,但均为原创,转载或使用请联系本人。豆邮或1094633895@qq.com
谢谢
《凰图》读后感(九):霸道总裁文的修正主义
看到这本小说,又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看了一些三国或者春秋战国故事,也曾幻想自己架空一段历史,让我心仪的历史人物也有理想的归宿。或者是在一个架空的地域上,幻想自己是一个纵横天下的主人,从而获得一种满足,可是那个时候还小,写作能力非常弱,我所仅仅为此做过的尝试就是在白纸上画出一些疆界大陆,默默幻想这些国的名称,以及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错综复杂的故事。 后来,学业压力渐渐变大,这些小时候幻想过的事情大都也很少有机会去做了,所幸不止我一个人做过这样的梦。《凰图》这本小说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满足了我小时候的很多幻想,当然在今天看来,这本小说又体现出了另外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我不知道怎么形容小说的设定或者世界观,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标准”,南北两国的对峙和争端,两国皇室间的纠葛,两性之间的交锋和情感较量,父权的霸道,故事性的政治叙述,这些应该是一本读者预期中的以古代官方历史为基础的小说的标配,同时,作者也在使用这些元素组合隐喻当代的一些问题。 华昀凰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种隐喻,就这个名字本身,“华”让人想到的是皇室贵族,“昀”最能让人想起的是纪昀这个历史人物,一个中国古代比较典型的所谓“治国平天下”的男性,而“凰”一方面体现首领或者王的概念,另一方面,又包含着生理性别为女的意思。这个名字或许有点过分招牌化,不过从中是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期望的,相对于传统男权文化之下的作品中的女性的形象,华昀凰这个人物的塑造我觉得还是寄托了作者对于一个女性主角在一部以架空历史的作品中所呈现出的可能性的期望。 华昀凰很多方面被描写的超越她身边的人,她的沉着,城府,美貌,情感,都是按照一种在小说中能够刺激读者神经的描写手段呈现的。 尙尧很多地方有着所谓“霸道总裁”的影子,然而又不是那么典型,一些区别在于他在言语上基本上还是比较平静,相对比较少的表露出很多典型男权主义下的“男性气质”。 从华昀凰的角度看,华昀凰每次与尚尧的对话和互动,两个人的气势和表达方式以及行为,让我想到与之类似的很多并不架空历史的小说或者电视剧里,在皇帝和皇后之间,皇后的威仪在皇帝之前仍然是以皇帝为尊,在华昀凰与尚尧之间,这样的权力对比相对而言并没有那么直露,我觉得似乎可以认为作者表达了一种对封建模式父权的反击,当然,作者可能也需要顾及作为一本架空历史的小说,毕竟要有历史感作为基础,那么要让女主人公在不破坏这种历史感的前提下充分展现她的能力和魅力。这样,我觉得华昀凰的角色性格和行为的设定达到了一种历史与当代的平衡。 整体感觉前半部比较抓人,很多情节的设置比较吊人胃口,对于华昀凰的部分心理纠葛,乃至对男权制度的不满都有所表现;后半部分出了一些问题,我觉得对宫内一些情节的叙事有点过于冗长,很多包袱设置的也有点虎头蛇尾。 总体来说,小说还是有些能够思考的地方。
《凰图》读后感(十):红颜白骨,那人是否毁了诺?琴瑟在御,良人是否能白头?
初读《凤血》还是在初中,那时不能理解作者的辞藻与情节,以至于读完都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印象。第二遍读是在几年后,年岁稍微大了才能真正有所感触。
那时为少桓的毁约而愤慨,昀凰的狠心离去是为了长长久久的相守,她与晋王尚尧结盟,将自己远嫁北齐,心心念念的不过是“最迟到了夏日便回来了”,没想到此去竟是诀别!昀凰说她最怕不辞而别,与少桓,与母妃,皆是如此。在北齐三年,无论是与北齐旧人勾心斗角,生死相拼的皇位之争,还是与尚尧的暗波涌动的帝后生活,都未曾让昀凰忘记,忘记南秦栖梧宫里那一抹白色身影,一缕杜若香气。她始终惦念的,在意的,也只是他,为了南秦万里江山,负了她!殷川凤台行宫的两年蛰伏,归来时的杀伐决断,她利用刺客离光,利用沈觉,利用于相,利用阿衡,一步步将她枕边人的生身父亲送上了帝王霸业的刀枪下。这也只是开始,她最终要的是以复国者的身份重归南秦故土,让黄泉下的那人看着,多年前他负她所为的这万里江山,最终牢牢掌控在她手中!也让当年胆敢毒杀少桓的裴家,万劫不复。
昀凰与少桓的爱,是帝王家禁忌下的轰轰烈烈,密室里的美丽邂逅,还是冷宫里的清平公主与流落在外的太子遗孤,初尝禁果,彼此幻想的是天长地久的爱情。当他复国归来,他是缠绵病榻的中兴少帝,她是宠冠六宫的宁国长公主,他给的了她六宫之实,她却连与他并肩而立的资格都没有。当她明白,顶着华昀凰的身份她一生都不可能与她最爱的人长相厮守,当他明白,他早已病入膏肓无法长长久久的留她在侧,昀凰和少桓下了人生中最大的一盘棋,她想要抛弃华昀凰的身份重新归来,他却给了她八百里殷川断了她归家的路。最初落子的是昀凰,最终布局的却是少桓。当那人的死讯连同母妃的一同传来,凤凰最终在失去至亲的痛苦中涅槃重生,她想要复仇,她想要重新重掌棋局。为的不过是内心深处永远失去少桓的那一丝不甘,痛恨。
昀凰和尚尧的爱,不知有几分真心,但这几分真心绝不是他们帝后携手的原因。她与他是世间最坚固的盟友,昀凰需要以北齐为靠山重返故国,她是南秦的宁国长公主,流着皇室最尊贵的血脉,他亦是南秦钦选的驸马,驸马与公主夫妻同心本是应当。尚尧有一统南北的野心,但他也懂得“疆土易得,人心难取”,想要南秦子民生生世世的臣服唯有华昀凰有这个能力,华昀凰诞下的帝国的储君,流有南秦皇室血统的帝国的储君,才会是千万子民臣服的人。所以她与他的结合是无人能够打破的,即使这二人真心不在。这对帝后身上尚且可以看到几丝寻常夫妻之间的温情,他们是相爱的,只是不知这份爱能不能走到生命的尽头。目前而看,横亘在二人中间的一是南秦旧臣,二是于相的那一封信。南秦旧臣例如沈觉,例如离光,他们并非南秦皇室,效忠的也只是华昀凰而已,与北齐,与尚尧是真正的结盟,清君侧也是他们结盟的目的。倘若真的到了北齐打下南秦的那一刻,他们是真正甘愿故国之名泯灭臣服于齐皇,还是与盟友刀剑相对扶持幼帝子鸾呢?结果还未可知。其二,昀凰引得尚尧出手的手段并不干净,她利用了他们的儿子阿衡,给尚尧生父冠上了莫须有的罪名,知情者于相虽已过世,但他死前给儿子留了一封能保命的信,无法确定这信中写了什么,但是这曾经的阴谋必有重见天日的一刻。倘若尚尧知晓真相,不可能不恨。
至《凰图》完结,一个又一个谜团还未揭晓,帝陵还待昀凰来启。红颜白骨,那人是否毁了诺?琴瑟在御,良人是否能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