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读后感100字
《大道之行》是一本由鄢一龙 / 白钢 / 章永乐 / 欧树军 / 等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9.00,页数:2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道之行》读后感(一):体现了75后的担当,能看到良心、良知和良药
体现了75后的担当,能看到良心、良知和良药。在如今之中国,切实去发现问题而非简单质疑,胸怀信念和理性,最关键是承载着先辈血泪探索成本的当下中国,以中国梦凝聚共识,再以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改革目标,还有政治家之风范,以最低代价去来实现吾国吾民之富强文明,岂非我辈之大道?
《大道之行》读后感(二):怎么说呢!
看了这本书是在朋友的介绍下,看之前充满期待,寄希望于能够看到一些新的思想和看法,看完大失所望!这些通过高考进入这个国家最高学府的人民现在也已经是8000万只一份子了!换句话讲他们是这个政党以及政府管理之下的既得利益者,所以除了毫无论证自吹自擂一番之外,就是类似于领导你不好好休息会把身体搞垮,而领导的身体是人民的是组织的这样批评!
看完更觉得雾霾不可能得到治理,如果还是这片天的话!
《大道之行》读后感(三):严肃的政论著作,开篇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严肃的政论著作,开篇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一个出土文物放在开篇,是想讨论推背图还是玛雅预言?不要告诉我你的借口,你就告诉我你到底想告诉读者什么?几个副高为了评正高?搏眼球,还是为了什么!回过头来,再看你的注释,基本上两三页一个引用,想告诉读者我的论据有出处,为了证明你的学识还是为了证明你的论述的权威?回过头来再看你的引用,你到底引用的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还是推背图还是玛雅预言?你到底想告诉读者什么?你的著作能成为学术著作吗?!基本观点还是支持的。
《大道之行》读后感(四):“大道”也需要解释
一些空洞的口号只会贬损中共的形象,中国共产党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能领导中国取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并可预见不远的将来,能够在公平、正义、民主等方面给中国人民谋求更大的福祉。这本身就说明了中共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少喊一些口号,多做一些实事,用逻辑去论证,革除内部存在的缺陷,形成一个有生命力的能够自我完善的体制,二十年后自然无人再质疑中共的优越性。
本书毫无疑问是宣扬主旋律的,但缺乏严密的哲学逻辑论证,一些政治改革的建议也有待商榷,当然,这些或许也不是本书的目标。
《大道之行》读后感(五):黑体字,黑体字,还是黑体字
对于这本书基本上就是,如果你想速读,请看黑体字。如果你想看重点,请看黑体字。如果你想回看细读,请看黑体字。如果你想提炼,请看黑体字。如果你觉得这段不错想做笔记,不用,请看黑体字。准时觉得这黑体字太逗了,原来书还可以这么出。内容吗,这种涉及政治的书本来就是没法评论的,所以只能说这几个作者的观点比较明确,对现实的某些问题和中央精神也很契合,在论述中与国外政治制度或形式也有对比,详情请看黑体字。但是也有局限性,就是理论太多,观点太多,强调太多,论据太少,实例太少,研究方法太少,文章还是有点表面化,详情请看黑体字。
《大道之行》读后感(六):感情澎湃的政论
这是一本优质的政论集。全书共分五章,五位青年学者各执笔一章,既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 五章,实际是五个大的政治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中国、中国共产党在世界视野中的位置。 第二个问题,讲必须坚持中国的制度自信,对社会主义保持信心。 第三个问题,依然要保持与人民的血肉的联系,把人民组织起来。 第四个问题,要把人民社会激活,让社会充满活力,而不是搞什么公民社会。 第五个问题,要驾驭资本主义,不能让资本控制政府;最终要走向共产主义。 五位作者学力深厚,功底深湛,论述逻辑严密,情感蓬勃起伏。尤其是鄢一龙的撰写的绪言、第五章、跋,十分精神,除了严肃的学理阐述之外,文字中涌动着一股充沛的激情,令人想起梁任公的风采。[/cp]
《大道之行》读后感(七):【短书评】改革浪漫主义宣言书
《大道之行》读后感(八):哔哔哔~~~避雷针
领导推荐的书,吹得多么多么宏大新颖,然而实在是看不下去,从来没有想过看书也会让人产生生理性的不适。我这人有强迫症,看书和吃饭一样,最后一粒米不清空,就觉得对不起农民和厨师,整得我特么看了大半年,最后还特么吐了。
看书甚少想骂作者,这回实在忍不住:
卷一,世界文明史视野下的中国社会主义(白钢,复旦大学中文系):平平无奇
卷二,制度自信与中国政治改革(章永乐,北京大学法学院):异想天开
卷三,组织起来,再造人民(欧树军,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自欺欺人
卷四,激活人民社会(何建宇,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睁着眼睛说瞎话
绪言、卷五,骑在资本头上的社会主义(鄢一龙,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文盲舔狗!
书里提到作者,这姓鄢的总是排第一,但他写的比我公司的文员还不如,前面四章作者至少说说人话,替我党操操心,这最后一章竟然战胜了我的强迫症,实在忍不了跳过了80%,垃圾!还特么自诩学术书籍,理论创新,别特么给我党丢脸了!
《大道之行》读后感(九):因为这段话,给差评。
因为这段话,对正本书的印象都变差了。。。真的很无语。实在不敢苟同。也非常不认可。这不是变相的形式主义。。。。。。。。。。占字符凑字数占字符凑字数占字符凑字数占字符凑字数占字符凑字数占字符凑字数占字符凑字数占字符凑字数占字符凑字数占字符凑字数占字符凑字数占字符凑字数占字符凑字数占字符凑字数占字符凑字数占字符凑字数因为这段话,对正本书的印象都变差了。。。真的很无语。实在不敢苟同。也非常不认可。这不是变相的形式主义。。。。。。。。。。占字符凑字数占字符凑字数占字符凑字数占字符凑字数占字符凑字数占字符凑字数占字符凑字数占字符凑字数占字符凑字数占字符凑字数占字符凑字数占字符凑字数占字符凑字数占字符凑字数占字符凑字数占字符凑字数
《大道之行》读后感(十):通缉清晰与诘屈聱牙的结合体
1.立足点。读此书我认为首先要记住它的主旨——“不自信无以立根本,不批判无以识当下,不创新无以图将来”,在这个的引领下,才能看下去,不然会被其拗口的表述搞得云里雾里。 2.内容。本书的逻辑还是很清楚的,从文明、政治、基层(人民)、社会(人民)、经济五个维度回答了什么叫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通过基层重建实现人民政治,构建一个怎样的社会体系,为何以及如何驾驭资本这几个问题。正如有人说的本书像一篇命题作文,正是应对当下存在的问题来寻求解决途径,回答的挺好,能打高分。当然因学识的有限和后续历史条件的未知,这个答案并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正如需要制度自信一样,趋于大同的社会难道不是我们期待的吗,难道不该为之努力吗。 3.优点。再次肯定一下本书的逻辑,把这些晦涩难懂的问题讲的很明白,帮助读者梳理内在关系,便于理解。不像枯燥的讲授或学习,难怪思政老师缺,也不好当。 4.缺点。个人认为,除了第二、五卷还稍好些外,语句太拗口,完美诠释了“诘屈聱牙”这个词。“学究”气特别重,有时候几页的内容得反复倒腾琢磨好几遍,回过头来,就说了一个简单的事儿,让人很有一种“阅读理解”的感觉,不知道是作者风格就这样,还是我的理解能力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