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航空为什么是一只好股票
两天前我在保定,第二天上午十点半的会议,从北京飞回上海最早的航班赶不上会议,于是从石家庄坐早晨7点10分的春秋航空回上海。
但凡北京大兴有能赶得上的航班,我应该还是会去大兴,但没办法,没得选择。
上一次坐春秋的航班已经不记得了,可能是十年前吧,航旅纵横里也没有记录了。
因为春秋用的系统依然是独立于中航信之外的,所以航旅纵横里还需要手动添加才能出现飞行记录。
以前民营航空很难分享到北京和上海这样黄金航线的时刻,就是有也是最早和最晚的,毕竟这条航线太赚钱了。
春秋的低成本运营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但飞机本身和其他航空公司没有任何区别,甚至它的飞机都是很年轻的A320,比如我这次坐的就是服役两年多的320,很新。
当航空市场好的时候,春秋是最赚钱的,遇到疫情这样情况时,它也是亏钱最少的,这里说的不是绝对值,而是利润率。
在A股里一直以来表现最好的航空公司股票春秋肯定是其中一个,远甚于三大航和海航。
很多细节可以说明为什么?
除了乘坐本身外,几乎所有的需要都是付费的,比如行李和餐食,甚至春秋办票柜台的工作人员和空乘颜值也比较一般,或者说对外貌的要求是稍微降低的,或许这样招聘更容易,这只是猜测。
飞机没有商务舱,一架飞机可以放的座位应该比其他航空公司要多,飞机尾部的洗手间布局换了,只有一个洗手间,在最后部,这样腾出了更多空间给座位,类似CRJ900机尾的洗手间布局。
座位靠背很薄,间隔也小一点,增加了座位的密度,别看这一点点变化,一个航班多10个人,每天几百个航班,一年算下来这都是利润。
春秋地面没有专门的休息室,没有其他任何额外的支出,比如报纸,没有商务舱的服务等等。
好几年前我去过春秋上海的总部,一栋老楼里,座位密度也很大,每一个细节都看的出节俭这两个字。
该花钱的地方不省钱,比如买的飞机都是A320,很新。
该收钱的地方绝不含糊,该省钱的地方省到极致。
中国第一家低成本航空,模仿全美第四大航空——美西南航空,低成本绝不意味着Low,虽然我已经不是春秋的目标客户,但十年多年前我出差,还真的是会选择春秋,现在已经过了这个阶段,但这并不妨碍很多人愿意为了省钱选择他,省去那些不是必须的服务,省点钱依然是很多人的第一选择考量。
特别说一下,以前经历过春秋航班在空中叫卖东西,很多人有意见,这次因为是早班机的原因,不想打扰大多人睡觉吧,所以没有叫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