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带我看画展》读后感精选
《猫咪带我看画展》是一本由[英] 露丝·布朗著作,后浪丨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0.00元,页数: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猫咪带我看画展》读后感(一):用好奇的眼睛看世界
世间有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我想答案是没有的。在生活中往往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固有的模式里循环,随波逐流,很少会停下来用好奇的眼睛看世界。 比如有一些人就陷入在自己的痛苦里无法自拔,他们认为这世间就如此了,没有改变的可能性,开始自暴自弃。 我们的孩子也是,当面对一些压力和痛苦的时候,他们不知道怎么从那个漩涡中找到出口,就会很挫败和无力,从而很自卑。 作者露丝.布朗创作的《猫咪带我看画展》是从几十副名作为蓝本,用不同猫咪形象,诠释十三位画家的整个人生态度,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人在逆境中逆袭的可能性。 每个人的人生脚本都不同,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人生经历,我们不能只看到自己不好的一面,而忽视我们本身自带的光环,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擅长的方向,比如本书中13位画家,他们的出生和性格孑然不同,相同的是他们从作画中找到了自我价值。 那我们一起来跟随作者去欣赏猫咪与作家的关联,看他们与艺术融合在一起。 把痛苦融入色彩 培根说过:身体有缺陷者往往有一种遭人轻蔑的自卑但这种自卑也可以是一种奋勇向上的激励。 在我们生活中,有一些孩子因为先天或者后天导致身体出现缺陷,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变故,都会很痛苦,特别当遭受别人的轻蔑和嘲讽的时候,那种自卑感远超过身体的疼痛。 绘本中第四幅画的灵感是来自弗里达.卡罗《献给埃洛瑟尔医生》,画中的猫是带有异域特色的杂交西班牙野猫。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是杂交野猫呢?因为弗里达.卡罗父亲是匈牙利犹太人,母亲是西班牙与美国印第安后裔,体现出她是一个混血儿童。 在这副画的介绍牌上写到“弗里达(带有异域特色的杂交西班牙野猫),曾经发生过意外,有点儿瘸腿,但依然性格独立,充满活力。时而热情洋溢,时而暴躁易怒,总是情感丰富”,从这段画的描述,看到弗里达虽然经历了病痛,可她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向往,从画中看到猫躺在床上的惬意,到床上的抱枕和后面的鲜花,还有导读手册上的画像,就算脖子地方在滴血,头上还是插着美丽的花朵, 我们在看画中猫的眼神是霸气却醒目至极,而导读手册中的画里面人物眼神也是如此。 从这里让我们看到,不管人生发生怎样的变化,是先天的痛苦再到后天在受创,都要有一颗永不放弃自己生命的勇气,在逆境中寻找光,像弗里达一样痛苦对关注的渴望,移植到艺术里,成为了一代画家,从而找到了自己价值的画家在这本绘本里有好几位,下面我们在看一下,无拘无束好奇心强的人,他们会在绘画上创造出怎样的火花。 即兴的行动色彩 跟随者汤姆看的第一副画是“杰克逊(美国硬毛猫),喜欢冒险,好奇心强…但是不爱干净—常常把食盆和猫砂盆里的东西弄的满地都是。” 从这副画的介绍让我们看到杰克逊是一个无拘无束,喜欢冒险,好奇心强的人,他对生活充满热忱,他是行动派和抽象派画家。 整幅画是“泼洒”出来的,地板上有一个铁桶一把刷子,还有淋淋洒洒的染料,画中的猫,悠然自若的从画中走出来。 画中的猫代表杰克逊,不管生活多嘈杂,它都不会受外在的影响,这种自由奔放、无定形的抽象画风格,成了反对束缚、崇尚自由的精神体现,活的洒脱和奔放。 这副画也告诉我们,不管生活中有怎样的变化,我们也要对生活保持一份好奇心,同时也要热爱自己热爱生活,就好比现在的孩子不管在家中还是在学校,都会有很多无形的压力,慢慢的都磨没了自己对外界的好奇心,所以我们不管深处什么环境,我们都要有一颗冒险和好奇的心理,因为人生有太多不确定,保持一刻好奇心,即兴的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们在跟随着汤姆去看一下,一位永不放弃,喜欢旅行和冒险的猫。 色彩源于生活 最近大家在一些网站上是否看到一副日本名画《神奈川冲浪里》,这副画是葛饰北斋浮世画家所画。 鲁迅曾说过:“日本的浮世绘,何尝有什么大题目,但它的艺术价值却在。” 书中小男孩汤姆来到这副“北斋”的画前,上面的介绍是“北斋(日本短尾猫),它已经很老了,几乎下不了床,所以只能怀念过去的旅行和冒险”,这副画的灵感来自《神奈川冲浪里》,从文字中看这是北斋晚年创作的画,他的身体已经不适,就这样的状况下,他也没有对生活失去向往。 画中的小猫在一个绿色的木桶中,手里拿着一根破碎的木棒,面对巨大的海浪,它不萎缩,勇往的前行,在它的海浪边远远的是美丽的富士山景象,巍峨的雪山和汹涛骇浪的海浪形成了一静一动的对比,就好比我们的生活总会跌宕起伏,不管经历怎样的磨难或者多大的年龄,都会对美好生活充满生的希望。 贯穿整本书体会到作者用轻松有趣的形式,为我们开启了艺术之门,用可爱的小猫咪代表着没副画的作者,而13位作者人生大不同,不管他们经历怎样的困境和逆境,他们都用绘画表达和诠释了自己内心的渴望,从而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没有放弃自己,用好奇的眼睛发现世界的美好,绘画出传奇的佳作,所以通过这个绘本让我们看到大师的作品,同时教会我们面对人生困境时,不要放弃,可能这就是新的开始。
《猫咪带我看画展》读后感(二):假如猫咪藏进名画里,它们会如何选择?
设想一下,如果猫咪藏进名画中,不同品种的猫会怎样选择? 谁会选择波洛克,谁会选择蒙德里安,谁会选择梵高,弗里达呢?亨利呢?不同品种的猫有着不同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他们会不会根据自己的特征去选择不同风格的画家呢? 英国著名童书作家和插画师露丝·布朗专门为孩子创作了的一本有趣的艺术启蒙书,《猫咪带我看画展》,把猫咪藏在了名画里面,用巧思妙想的方式带领孩子领略绘画艺术的魅力,释放孩子的视觉和想象,为他们开启艺术的大门。 露丝·布朗常常从普通的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而各种各样的动物则是她旺盛的灵感来源之一。她似乎对猫有偏爱,在很多的绘本作品中都有猫的形象,比如《一个黑黑的、黑黑的故事》《冬日花园》,封面上都有一只猫。这一次,她以几十幅名画为蓝本,用不同的猫咪形象,带我们看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画展。 01经典名画+可爱猫咪, 艺术启蒙原来可以这样有趣 一说到艺术启蒙,是不是第一反应就是很枯燥无聊?带着娃去看画展,怎样才能让他一直保持兴趣?《猫咪带我看画展》,带给孩子一场与众不同的画展,原来艺术启蒙可以这样生动有趣。 汤姆陪奶奶参观美术馆,偶然走进了一道神奇的侧门,他读着说明牌,看到那只叫杰克逊的猫从画上走了下来。就这样杰克逊带着汤姆开始看画展。它的伙伴们从画里跳出来,这些猫代表着不同的画家,和画家有着一样的名字、一样的性格和相似的经历。那些挂在墙上的画,是作者露丝·布朗模仿那些画家的作品和风格画出来的,她巧妙地将不同的猫咪形象和十几位画家的风格和人生经历结合起来,轻松有趣地位孩子们开启了艺术之门。 最后一幅画的选择特别巧妙,亨利·卢梭的《热带雨林:老虎和水牛作战》,里面的老虎没有从画里走出来,反而将除了杰克逊之外的猫全部吓回了画里,孩子们读到这里,会哈哈大笑起来。杰克逊为什么不回去?原来它在等着和汤姆说再见呢。 这样的画展,孩子们是在看猫,也是在看画展,通过说明牌对画家的生平和风格都有了了解,真是一场不同寻常的艺术之旅! 02想象力+创造力, 释放孩子的视觉 “如果我们不能释放自己,我们可以释放我们的视觉。”20世纪上半叶“新造型主义”画家蒙德里安说。就是那只黑白相间的花猫,性格爽直,单纯率真,被人遗弃的猫。绘本作者露丝•布朗在保持原作品风格的同时,把猫巧妙地嵌了进去。 孩子们在绘本空间里探索,投入自己,让想象挣脱所有的藩篱。《黄色椅子》是凡•高的作品,他尤其喜欢黄色,因为黄色代表了太阳和大地,代表着希望。在原画中,椅子上放了一个烟斗和一个烟袋。露丝•布朗将椅子上烟斗和烟袋换成了姜黄色的流浪猫。 再比如塞缪尔的《月亮与星星下的玉米地》,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静谧。作者让虎斑猫藏在这幅画里,非常的贴切,说明牌上的文字,寥寥数语,“最大的爱好是坐在野外静静守候,耐心等待好几个小时,立马扑上去。” 画家塞缪尔在乡村写生期间,经常在野外待上几个小时,观察和“捕捉”乡间景色,绘制了大量的风景画。露丝•布朗把虎斑猫放在这幅画里面毫无违和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融合,这场猫咪的画展,也是一场世界名画的盛宴。 03 深入了解+互动游戏, 随书附赠导读手册,让孩子爱上绘画 随书附赠的导读手册《猫咪画里的秘密》对画展里面的画家进行了的详细介绍,对绘本里面的画,进行了解析,导读手册和绘本想对应着一起读,可以加深理解。 在每个画家后面,导读手册都设计了一个互动小游戏,比如在杰克逊的这一页,互动游戏是试一试,让小朋友用颜料和画笔画一幅“行动绘画”。 在猫咪古斯塔夫的画像里,数数用到了多少原画中的服饰图案? 或者用画笔只画方块和直线,看看能画出什么图案? 还有猜一猜,猫咪雷内的画像下那句法语是什么含义? 在每个画家和画的解析后都设计了这样的互动游戏,导读中的解析加上有趣的互动游戏,孩子不爱上绘画都难。 经典名画与猫咪的巧妙融合,绘本作家露丝·布朗的创意之作,一场现实和想象交织在一起的神奇画展,《猫咪带我看画展》,展现了十三位画家的艺术人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带领孩子了解绘画艺术,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
《猫咪带我看画展》读后感(三):这只喵说:没有人比我更懂喵咪,也没有人比我更懂给孩子讲故事!
古往今来,猫给人的感觉,既温顺乖巧,又神秘莫测。
天真狡黠的它们具备了许多其他动物不曾有过的气质,正因为如此,历代文人、画家都有爱猫情结。而猫也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画家所画的猫,是他自己的替代物,是一个画家的延伸。通过猫这个符号,一个人得以将自己的状态延伸开去,用猫替代自己做千奇百怪的事情,表达各种各样的情绪。
与其说画猫,不如说在画自己。
露丝·布朗的《猫咪带我去看画展》根据十三位著名画家的个性和作品创作了十三幅以“猫咪”为主角的“仿作”,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带领孩子了解绘画艺术,认识不同画家,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学习不同画家的绘画风格。
以猫咪为主角,从题材上特别对孩子对胃口
假如画家变成一只猫咪,会是什么样子?翻开这本书,走进这场融合现实和想象的神奇画展。你会看见变成硬毛猫的波洛克,变成夏特尔猫的马格利特,变成挪威森林猫的蒙克等等。他们既是画作的主角,也是原作者。在猫咪杰克逊的带领下,猫咪们纷纷从画中跳了下来,向你讲述他们的人生故事。
汤姆和奶奶去参观美术馆,他跟着猫咪杰克逊参观了一场与众不同的画展。
杰克逊是一只美国短毛猫,它喜欢冒险,好奇心强,但是不爱干净,常常喜欢把食盆和猫砂盆里的东西弄得满地都是。
在19世纪末,美国短毛猫开始受到欢迎。但在那个时候,这种品种仅仅被称为短毛猫。后来,这个品种被重新命名为短毛家猫。
在美国注册的第一只美国短毛猫是一只名叫Belle的橙色虎斑雄性短毛猫,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它是在20世纪初从英国进口的。
杰克逊就是一只美国短毛猫,它领着汤姆往前走,原来是想给汤姆介绍它的朋友。
它给汤姆介绍第一个朋友是古斯塔夫,这是只带有异域特色的杂交波斯猫。杰克逊告诉汤姆,古斯塔夫失去家园后,它养尊处优的生活也会结束。古斯塔夫虽然外表看着高傲,但是她的性格友善,很容易相处。
杰克逊和古斯塔夫他们都是性情平和的猫,就如孩子交朋友一样,不能只看外表,我们要和其他人相处之后再下定论。
跟着猫咪去冒险,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弗里达,一只带有异域特色的杂交西班牙野猫、它曾经发生过意外,有点儿瘸腿,但是它依然保持着性格和独立,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有时喜欢热情有时容易暴怒,它的感情总是丰富的。
杰克逊说弗里达虽然遭受过意外,但是它从来不抱怨猫生,依然高高兴兴地生活着。这只喵比我们一般人更坚强,遇到困难不要自怨自艾。
杰克逊说还有一只猫喜欢看星星看月亮有着伟大的梦想,它就是雷内。一只夏特尔猫,喜欢看空荡荡的地方,让自己的思绪放空,想着自己的梦想。
猫咪都有梦想,我们也要向它学习。
这些千奇百怪的猫咪,会让孩子们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学会用全新的角度认识世界,了解万物运转的奥秘。
阅读是一味良药,在阅读中,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地释放天性,呼吸清鲜的空气。
在其中,孩子们会发现万物有灵,孩子们会领略真善美的力量……
这么可爱的主角,别说孩子喜欢,大人也会被萌化。
不要小看了猫咪的力量,好奇心被反复满足再激发,也是孩子学习力、创造力、逻辑力、想象力、观察力……变强的过程。
学习有关猫咪的知识,拓宽孩子的眼界
你知道流浪猫是生活是怎么样的吗?
杰克逊告诉汤姆,文特森是一只姜黄色的流浪猫,它在流浪的过程中由于遭受太多的苦难,它的情绪很不稳定,他很好斗且警觉性很高。它偶尔会对我们表现出友善,而它最喜欢去田野里追逐乌鸦。
很多猫咪被遗弃、被放弃,被迫成为流浪猫,如果我们在街上看到流浪猫,请不要驱赶它们,给它们一席之地。
猫咪的性子有时很难让人捉摸。杰克逊告诉汤姆,莫凯和科内利斯是一对白色短毛猫。它们的性格完全相反,就行一个硬币的正反面,彼此离不开彼此。
不由地感叹一句:猫咪的世界有时候也很难懂。
从语言难度上来说,这本书的难度不大,词汇量也不多,适合孩子独立阅读。
画风激萌,颜值爆表,主角杰克逊和其他猫咪傲娇软萌,贪吃又调皮,让人忍不住想狠狠揉一把。翻开绘本就是一场视觉盛宴,娃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美的艺术熏陶,提升审美水平与鉴赏能力。
全新角度赋予猫咪新的故事,语言幽默,知识丰富,将各种喵咪的成长与历史文化完美融合。
跟随杰克逊的步伐,在全新的角度下,猫咪不再是冰冷陌生的,因这只小猫咪重新散发出满满生命力,而每个角落里潜藏的猫咪与背后的文化典故充分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猫咪带我看画展》读后感(四):喵星人"变形计",惊喜总在拐角处
猫,宠物界的百变大咖。提起他,各位的形容词各不相同,什么傲娇的、慵懒的、调皮的、呆萌的……但无论是哪个词汇,无不透露出大家对它们的喜爱和"专宠",尤其是当它用那双水汪汪的眼睛盯着你,再轻声唤上一句"喵"。哇,瞬间感觉整个人都被融化了。
可就是这样一位萌宠,你能想到他有一天会摇身变为世界知名画家,在艺术的殿堂里带给你无限惊喜吗?我猜你想不到,我也是!但它确实做到了,这得感谢一个人!
英国著名童书作家和插画师露丝·布朗!正是她脑洞大开地编著了《猫咪带我看画展》这部绘本,才让人们看到了猫咪摇身“变”画家的惊喜。书中由十三位“画家”变形的猫咪,形象生动地向人们展示着一幅幅大家的名作,抽象的、现实的、诙谐的、惊悚的,总有一个让你熟悉和感动。品读这本书,你就宛若为孩子们开启了艺术之门,让他们带着满满的好奇,在艺术殿堂中探索揭秘。
"如果画家变成猫会发生什么?"让我们随小男孩汤姆一起去看一看吧。
这天,小男孩汤姆和奶奶一起参观美术馆,结果没想到走入的那一刻,他震惊了。这哪是一场画展?这分明是以猫咪为主角的一场艺术之旅!
你瞧,美国硬毛猫杰克逊走来了。他可是古灵精怪的一只猫,好奇心强,钟爱冒险,就是不爱干净,常常会把食盆和猫砂盆里的东西弄得满地都是。
但这又如何?就像美国绘画界的“异类”杰克逊·波洛克一样,他创作从不事先做好规划和设想,也从不固定作画的位置和技法,他就是喜欢在画布上随意泼洒走动,让反复无意识的行为变成一张张杂乱无章,费解难懂的抽象画。读他的作品,你感觉就是调色板不小心打翻在画纸上,最后无奈地肆意挥动几笔,但越看越有韵味,这也许就是大师的风范吧。
姜黄色的流浪猫名叫“文森特”,它好像跟其他喵星人不太一样,没错,它右耳缺了一大块!也许是天生的,也许是流浪中受了伤,我们不难而知,但它那份不稳定的情绪、高度的警惕性却令人莫名心疼。它时而也会表现出友善,但整体还是呈现给人们一种好斗的印象,它最喜欢去田野追逐乌鸦。也许只有在那一刻,它才能放下戒备,毫无顾忌的意思奔跑吧。
这样的它简直就是文森特·凡·高的“翻版”。文森特·凡·高,一个满头姜黄色头发,性格散漫而害羞的后印象主义画家。有人说凡·高就是个“疯子”,行为疯狂,画风怪异。可有话说得好:“世界上总会有一些来自别的星球的疯子,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杂志,你说他是神经病?可以,但是你也可以说他是英雄。”
文森特·凡·高就是这么一位英雄,他用自己的作品阐释着真实的内心,他用钟爱的黄色勾勒出心中的希望。他不在乎别人说什么,他只关注自己是否可以如太阳般热情似火;他不在乎别人异样的眼光,他只在乎自己能否在心仪的金黄色世界中不断前行奔跑,实现画画的梦想。如此看来,还挺有个性!
“爱德华”这只挪威森林猫有点胆小,它随时感觉都是紧张兮兮,容易受到惊吓似的。这也不怪它,毕竟它本该呆在安静屋子,陪着安静的奶奶才是。这不为了画展,它还是勇敢地走出了舒适区。
这不禁让人想起表现主义艺术之父爱德华·蒙克。身为挪威象征主义画家的他经常处在一种焦虑和恐惧中,不是他非要“庸人自扰”,而是患有精神病的父亲常常给他灌输可怕的思想,久而久之,他就“深受其害”了。
也正是情绪的大起大落,他的作品通常都是在刻画内心感受而非临摹外在现实。看他的画,你感受的不是细节的魅力,而是惊人的内在表现力。就如世界名画《呐喊》,一个男子站在孤寂的桥上,双手紧捂住他骷髅般的头,张开大嘴拼命呼喊,远处的景色好像都被他吓着了,扭曲着向远处“逃窜”。然而他身后的两人却浑然不知道他的惊悚悄然离去,这份痛苦源自他的内心,只能独自承受。
不得不说,蒙克的作品真的带给人一种独特的感觉。每个人物都是特定情绪的宣泄,每个姿势都是意味深长的心理状态,想要读蒙克,还真需要情感世界足够丰富才行。
……
当然,书中的喵星人远不止这些,艺术之旅也才刚刚开始。这本《猫咪带我去看画展》以十三位知名画家的个性和作品为原型,大胆创意出喵星人大变身的“仿作”,随意翻看都可让人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感受绘画的魅力,在名家的风范中培养艺术的情操。
喵!“我”不是艺术博物馆,“我”是地地道道的“猫咪”,只想带你去看画展!
(本文完,部分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我是@拾月屿,愿与您品生活,聊共鸣,同成长,看人生。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