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银匙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银匙的读后感大全

2021-07-11 00:00:4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银匙的读后感大全

  《银匙》是一本由[日]中勘助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银匙》读后感(一):把纯真、温情和爱种在心间

  最初被文案所吸引,说这本书是与《窗边的小豆豆》《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共同入选日本小学生的推荐读物,《窗边的小豆豆》我是读过的,当时读的时候惊为天人,整个故事从前到后没有讲过一点大道理,只是讲一个平凡无奇的故事,讲芭学园里发生的事情,讲校长是怎么对待小朋友的,但是越看越能感觉到呼之欲出、埋藏心中、汹涌澎湃的爱与尊重,看完之后我向身边的父母们都推荐了这本书,这才是正确对待孩子和童年的方式,这才是正确的养育孩子的方式。

  既然本书能与《窗边的小豆豆》相提并论,一定也有它闪光的地方,抱着很大的期待我拿起了这本书。

  本书讲述了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乍一看也是个平凡无奇的故事,与其说是故事,不如说是作者自己的回忆录,记录了他从幼年到少年的生活。从他出生时写到了青春期,从城里写到城外,从春天写到冬天,从身边的家人写到好朋友、同学,当然也不掩饰自己身体的缺陷和脆弱,写了许许多多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东西,那些东西曾经在历史长河中昙花一现,现在多半都消失了。在本书中,作者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他绚烂多彩的童年,也向我们展示了家人对他无限的爱护和照顾,美好的童年易寻,但真挚的情感难觅,这也是本书闪闪发光的地方。

  本书开头以小时候喜欢的玩具——银匙为过渡,开始追忆少年时,同时也定下了全文的基调——质朴自然、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出生时难产,年幼时多病,但这没有影响作者的幸福感,相反由于这个缘故,作者得到了伯母的专门照料,以及全家的精心呵护。

  伯母是本文中非常重要的角色,出场远远超过作者的父母,作者也花了很多力气来描述伯母的为人和处事,她的性格善良宽厚,有一颗悲悯之心,对弱势群体非常的同情和体恤,对孩子也很用心地照顾,会讲各种好玩的故事,也会陪孩子一起玩游戏,在我看来,是个有着菩萨心肠的大好人。

  作者的家庭对他也是呵护备至,虽然他不是家中唯一的孩子,上面还有哥哥姐姐,下面还有妹妹,但家人们为了他的身体,从城市搬到郊区,父母只带他去海边旅行,从来不强迫他做任何事,包括上学,他说不想上学,也就由着他在家呆了几日,后来跟他说好了,才送他去学校。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虽然胆小害羞,不善言辞,但天真烂漫、悲天悯人、是非分明,十分有见地,越长大越会光芒四射。有一章就写了他的这种精神,中日战争爆发后,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们全都力挺本国,只有他很清醒地站在反面,提出中国也有中国魂,并且与其他师生划清界限,以嘲笑的冷眼旁观这场闹剧。这也是作者值得赞扬的地方,面对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他有很清晰地认知,并且明确表态反对,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除了人物的部分,本书还描写了当时社会的风俗和习惯、动物和植物、玩具和游戏、节日和祭礼、食物和民情,笔触细腻,充满诗一般的韵味,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不愧是夏目漱石的高徒,得到他和周作人的高度评价,十分了得!

  作者出生于1885年,后来考上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师从文学巨匠夏目漱石,二十五岁开始创作处女作《银匙》,被夏目推荐在东京朝日新闻上连载发表。本书出版后,赢得了读者的喜爱,至今再版不断,累计销售数百万册,是岩波文库(日本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累计销售的TOP7。还写了小说《提婆达多》、《犬》,以及诗集、全集等。

  这本书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时光,那时候天很蓝,云很白,空气很新鲜,我们有好多好多的时间去玩耍,我们也玩捡果子、穿树叶、捉知了、捉迷藏、丢手绢等游戏,只是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祭礼可以参加,大人们也不怎么管我们,小孩子在外面成晌成晌地玩,大人不叫,绝对不回家,多么美好的童年回忆啊!

  现在,我经常感慨,在这个科技高度发展的社会里,很难再找回从前的乐趣了,但越是这样,我们越应该多看看《银匙》这样的书,把纯真、温情和爱深深地种在心间!

  《银匙》读后感(二):有温暖,有爱,有正能量,就是它——《银匙》

  当今时代,儿童文学备受家长们的关注,尤其儿童书籍的内容及作者三观更是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若说起原因,必然是书籍会影响影响阅读者。儿童在成长阶段,还未形成成熟的思想与三观,在阅读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书中内容的影响,从而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因此,作为一个家长,选择儿童文学书籍,我最看重的便是书籍内容与书籍所表达的观念。曾几何时,《窗边的小豆豆》几乎成为每个小学生的必备读物,此书饱含正能量,让人喜欢不已。《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更是影响了宫崎骏的一生,甚至他还将此书搬上银幕(2022年上映)。

  在看到《银匙》一书腰封“与《窗边的小豆豆》《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共同入选日本小学生推荐读物”这一行推荐语,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了《银匙》一书。

  《银匙》讲述的内容很简单,却很温暖。“我”无意中发现了一把银匙,问起母亲,母亲便为“我”讲述了银匙的故事,这与“我”儿时有关。因此,“我”回忆起了儿时的时光,回忆起童年发生在“我”与朋友、伯母,甚至是整个大自然之间有趣的诗情。故事涉及到童年故事,学校生活,家庭之间的故事,从这些看似简单纯朴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少年的成长经历。

  每个人的童年,似乎都会经历一些相似的事情,譬如:捉迷藏,跳格子,听故事,又譬如:小伙伴之间的友谊与闹腾,不愿意与好朋友分别,校园总会遇到讨厌的人等等。因此,阅读《银匙》的过程,也是读者回忆童年的过程。当然,对于正处于童年时代的孩子们来说,阅读此书似乎也能联系到现实,通过书中“我”对一些事儿的反思,也可能学会反思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如果《银匙》一书能达到这个目的,我想这无疑它发挥出了属于它的能量。

  “我”的童年,似乎与“伯母”脱不开关系,因“我”身体孱弱,母亲的身体状况也不佳,所以“我”从小便由“伯母”代为抚养。“伯母”因曾经失去过孩子,对“我”极为爱护,《银匙》一书中描写“我”与“伯母”最多的场景,便是我趴在“伯母”的背上。有时,是因为“伯母”担心“我”身体弱,受累;有时,是因为“我”害怕与人接触,“伯母”的背便是“我”最好的避风港。多年与“伯母”的相处,也让“我”对伯母产生了不可分割的感情。因此在多年后,“伯母”年纪大了,“我”去探望“伯母”,“伯母”还以为此生可能再也见不到“我”。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相互的,尤其是亲情,具体的情况在这里不需要赘述,被亲人深爱过的人自然会懂。作者如此描写,我甚为喜欢,他写童年,又不仅仅写童年,毕竟每个人的童年不仅仅只有游戏、欢乐,还有伴随人成长的人。他将亲人之间的情感描写的如此生动,“我”也懂的感恩,成年后也未曾忘记过“伯母”对我的关照。

  如果用心的小读者阅读《银匙》,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我想他成长的过程中,成年后,也不会忘却童年时期疼爱关照自己的亲人。

  这是本书呈现出来的第一个正能量。

  第二个正能量是有关于“我”的成长。

  儿时的“我”身体弱,腼腆,不愿意出门,也不结交朋友。其实,现在这个社会也有很多如此性格的孩子。面对这样的“我”,书中的亲人们是如何做的呢?

  “我”的隔壁,有一个年纪相仿的女孩,名叫阿国。虽然我拒绝出门,可是家人仍然以合适的机会让我与阿国认识。自那之后,阿国便成为了“我”的第一个朋友。自从有了阿国这个朋友,“我”渐渐融入了大自然的怀抱,每个季节去寻找树上的果实,聆听金琵琶、金钟儿清脆的鸣叫声。

  在快要入学的年纪,“我”对上学充满了恐惧,始终不愿意去学校。“阿国不去我也不去”这是“我”拒绝上学的借口,大人们却问我:“要是阿国去,你也一定去吧?”“一定去。”就这样,“我”入学了。

  这一场景,无不让我感动。“我”的家长不是逼迫“我”去上学,他们似乎能明白“我”的内心,也能从“我”的性格出发,引导“我”走进学校。从这一点来讲,《银匙》一书不仅仅可以给孩子启发,甚至可以给家长启发,面对不同性格的孩子,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引导他们成长。

  更让人震撼的场景,便是入学后,每次考试成绩,“我”都是倒数第一名,可“我”却从来不自知,一直以为自己是第一名。而这样的成绩,家长却从来没有责备“我”,也许是因为我身体弱,但不论如何,这一点都特别能触动我。现在家长非常关心孩子的成绩,甚至有些家长因为孩子成绩差打骂、暴力对待,这自然是不正确的。

  孩子成长是需要时间的,《银匙》中的“我”自然也是如此。在认识新朋友阿蕙之后,从她对我很友好,到说出:“哼,我才不跟倒数第一的玩呢”,“我”才知道原来自己不是第一名,而是最后一名。自那之后,“我”开始用功学习,后来考到班级第二名,还成为了班长。

  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成长道路。虽然当今社会,内卷很严重,但并非每一个孩子都适应高强度的竞争,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以孩子的性格出发,找到属于他们的成长之路。

  当然,《银匙》一书除了这样的有关于“我”的成长细节,还有大段的景物描写,这些描写细腻优美,也可以作为小读者的素材积累。难怪,日本兵库县一所专收落榜生的学校滩校,教师用《银匙》代替语文教材,还创造了“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录取人数全国第一”的记录。充分阅读此书,我才发现这一点也不夸张。

  总之,《银匙》一书是一本很好的儿童阅读读物,书中有温暖的童年,有满满的正能量,也有那个陪同你一起成长的“章鱼小子”。但愿每个孩子都有个快乐、有爱的童年。

  《银匙》读后感(三):做一场回到童年的梦

  我经常以孩子的视角观察身边的世界,对许多东西看惯以后,人们就会对其视而不见,但春天萌发的树芽每次都会带来新的惊喜。——中勘助《银匙》是中勘助的儿童小说代表作,全书以第一人称撰写了一组组有趣的童年故事,这本书在日本享有怎样的声量呢?与《窗边的小豆豆》《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共同入选日本小学生推荐读物,日本某个落榜生学校教师用它代替语文教材,创造“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录取人数全国第一”的纪录,同时它还得到了周作人和夏目漱石的举荐。拥有这些闪闪发光的名号,很难不对它动心吧?如果你开始入坑阅读,就会明白这本书的确有着独特的魅力。这虽然是本儿童小说,但是成年人读起来却会有一种截然不同的感受,跟随中勘助有趣的文字,仿佛搭上了一个时光穿越机,回到对万物好奇的小时候,这就像一本日本版的《小王子》。

  《银匙》中有不少关于童年生活的描写,对大自然的观察是其中的一个主旋律;每次读到相关的文字,就像是戴上了一层童年滤镜,重新回到了孩子视角,让人莫名放松:原来每天看到的大自然,其实在孩子眼里充满了想象力,大人眼里习以为常的东西,在孩子眼中却是一个与众不同的魔幻世界,每一天都不一样。

  天上的云变幻着形状,一会儿是菩萨一会儿是妖怪;蚂蚁到处造塔白蚁旁若无人地飞舞;森林里随风传来水车声蛙鸣,高山上回荡着钟声。孩子眼里的快乐就是如此的简单,看云数虫子听奇妙的风声,到了夜晚为凝视星星姑娘驻足,哥哥却不解风情地说这是冷石子,真是可怜的大人。就连那柔美的月光啊,在作者笔下也变成了爱捉弄人的魔法师,他和小伙伴忍不住沉浸在月光的漂亮里。

  如果你是民俗文化爱好者,这本书将满足你对日本文化的好奇心。诸多日常生活的描述,只言片语间流露出满满的日式风情。小时候作者体弱多病,总被人唤做章鱼小子,和伯母去祈福的时候,两个人的互动之间流露出亲子的温馨感,这种特定的互动,只有熟悉日本文化的人才会了解。

  之前去日本旅行时,对日本人这种祈福形式觉得颇为有趣。无论是在车水马龙的大城市,还是在人烟稀少的乡村,走两三步总有一座小小的神社,走过鸟居就像是走入神的领域,老人孩子都收束起表情,进行虔诚的祈愿。晃荡荡的麻花绳,是像神灵传递心愿的暗示,旁边的净水池流水涔涔偶有鸽子飞落。格外有所求的,还会在绘马上写下心愿,让神灵长期记住自己。平常百姓所求的,无非学业、健康、婚恋,平稳的一生。但日本人这种对神灵的虔诚格外沉甸,每年夏日还会举行盛大的祭祀,《银匙》中出现了一段关于神田祭的描写:

  虽然作者生活在20世纪,但是百年过去了,再看现在的日本祭祀,会觉得日本人的生活习俗还是始终如一,连节日庆典的模式都不舍得更改。这对于旅行者到也是一件幸事,即使灯红酒绿,但历史风俗依旧像凝结进了琥珀,一百年前什么样现在依旧什么样。

  如果仅仅是卖弄孩子的天真视角,那这个世界上与之相似的作品数不胜数。难得的,《银匙》里描绘的是一个“叛逆日本“的孩童,他虽然天真纯净但有着了不起的人性思考。清朝时日本对中国发起侵略,中国百姓因此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一段历史每当回忆起来,都让中国人感到痛心。那个时刻的日本百姓是如何想的呢?

  作者所在的课堂陷入军国思维的狂热,老师教导着大家喊着大和魂的口号。叛逆的主人公陷入沉思:高喊着大和魂的同学不了解《史记》,甚至连报纸和世界地图都懒得看,凭什么看不起中国?当老师再次大骂时,小主人公忍无可忍:如果日本人有大和魂,那么中国人也有中国魂啊!他思路清晰地阐述,日本人有本国人崇拜对象,中国也有关羽张飞这样了不得的人物,课堂上明明平时教导武士精神,现在却这样辱骂真的很可笑。

  谁说小孩子就没有思想呢?他们心里存在着这个世界上天然的一杆秤,砝码是人类最基本的同理心。这本书让大家看到,作者对人性独特的见解和了不起的反战思想。

  《银匙》读后感(四):童年就像一道长长的影子

  “小时候真好!八九点就上床睡觉,一觉睡到天亮,没有噩梦,没有惆怅,没有想念的人,小时候真傻,竟然盼着长大。”

  一把从小给体弱的主人公送药的小银匙,只因“用一般的匙子把药送进小孩子的嘴巴里很不方便,”所以在他小的时候,他的伯母便找来这把小银匙,用这把小匙一口一口往他的小嘴里送药。

  “银匙”是这本《银匙》书中的一个引子,是引发主人公回忆的一个因子。主人公的母亲产后身体恢复得不理想,也因此由当时住在家中的伯母将他一手带大。伯父死后,他伯母没有归宿、没有子女,加之年龄又大,没有乐趣,对他百般疼爱,就像对待自己亲生儿子一般。

  书的前篇在很大篇幅中都讲述了善良的伯母对主人公的关爱与呵护,相比之下,叙述父母的情节要少了许多。就像与之对应的篇幅一样,这个伯母在他心中也有着十足的分量。

  主人公自小身材瘦小、身体虚弱,心智启蒙也晚,性格上有些忧郁。伯母为他付尽了心血,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哄他入睡……为了哄他吃东西,伯母发挥她独特的口才,讲述与不同食物有关的新奇的故事,把食物说得津津有味。又因他自小老实,喜欢安静的环境,伯母煞费苦心的帮他找寻可靠的玩伴。可以说是想他之所想、忧他之所忧,他的伯母把所有的母爱都用在了他的身上。随着主人公的成长,一手把他抚养大的伯母却逐渐老去,眼花了、耳背了,甚至差点认不出眼前的孩子……

  《银匙》文字之间充满着温情和感动,也洋溢着孩童们的活力。少年儿童去看这本书,跟我们大人去读一本书,肯定是不一样的感受。大人们能从书中追寻到自己曾经逝去的童年时光,自己已接近消失殆尽的童真。而青少年朋友们或许能看到自己现在的影子,能于书中找到自己伙伴。

  《银匙》顺着主人公成长的时间主线,由75个小短篇构成,行文中情绪流动顺畅,加上细腻的描写,是青少年读者也能比较容易把握的。文中描写了一幅幅童年应有的景象:地方特有的游戏,孩子间的玩耍逗趣、争吵打闹,儿童很低的满足感,同学之间的友情……这个世界新奇而明亮,有孩子们细致地观察一花一叶、昆虫小鸟的情形,有儿时的捉迷藏游戏时对寂静黑暗的恐惧心理,有对糖果喜爱和期盼,有孩子之间的迎合或孤立,甚至还有孩子之间的“打击报复”。记录了种种在孩童时期遇到的欢乐与忧愁。

  现在再看书中描写孩子为了朋友亲近又远离感到落寞、看到朋友与他人亲近时的吃醋、重归于好时的欢欣,却没了当时自己当年也曾有过的情绪波动,多的是一些坦然,原来,孩子们的世界都是这样子呢。

  我们还能于书中注意到作者提及的为数不多的一些与中国有关的元素,如:二十四孝、甲午战争、《西游记》、《史记》等。或许是出于孩子对战争到来的不情愿,面对战争爆发后在校园内引起的议论,主人公选择表达了与周边师生不同的看法,认为“日本最后会败给中国”,并引起不小的风波,引来老师和同学的蔑视。但或许孩子们的世界没有错,错误的仅在战争本身,而这也仅是全书的一个小插曲。

  《银匙》这部作品与我们所熟知的《窗边的小豆豆》《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共同入选了日本小学生推荐读物。能与书为伴,应该是一个人可以拥有的最好的时光之一了吧?青少年的作品,需要有吸引他们的题材,有兴趣的话题。兴趣是让他们走上阅读道路的很重要的条件。而能从书中读懂安静,读到自己的影子,则是另一种投入的状态了。

  对于主人公来说,银匙意味着深厚的亲情,意味着家人对主人公成长的呵护,也承载着他难以忘却的童年记忆。书中记录了他从小成长到十七八岁的时光,叙述的虽是异国他乡的一段童年成长经历,但它给我们的感觉却并不陌生,它将我们带入一段回忆,仿佛刚刚发生在自己身边,仿似自己曾经有过的那个纯真美好的童年。

  《银匙》读后感(五):童年 生活 伙伴 还有我

  看书的名字你会想到什么?这是一个讲述什么的故事呢?一个餐具的故事?餐具跟主人的故事?还是一个什么富有特殊意义的故事呢?翻开书走进作者的生活,我知道他的人生是从这只银汤匙开始的。

  书中的小主人是一位体弱多病的男孩,他从小就时常生病,这只银汤匙是作者的阿姨为了方便生来体弱多病的他喂药,特别寻来的。母亲在生他的时候吃了不少苦头,除了喂奶,阿姨几乎代劳了所有照顾他的事情,所以陪伴在他身旁时间最久的就是阿姨。这位阿姨属实是一位有趣的人。

  她非常的善良,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她也总是不会拒绝别人对她的拜托。阿姨也会信奉小老鼠是吉祥物,然后养一只小老鼠在家里,可是殊不知这小老鼠的繁殖能力惊人,不久之后家里就成老鼠的天下了,即便这样阿姨还是很平和的接受了这一切,直到遇见了小时候的主人公。书中的小男孩从出生身体上就问题不断,总是各种各样的小病缠身。但虽然如此,在阿姨的精心照料下,家人的小心对待中,在男孩的记忆中他的童年是快乐的,无忧无虑,充满欢快的色彩。

  在书中,着墨最多的便是这位阿姨,怎么说呢,阿姨在书中的形象让我想到了鲁迅先生家的保姆阿长,善良且信奉神衹。阿姨的脑子里都装着稀奇古怪的传说故事,在对待主人公的生活上细致周到,主人公也在书中提到阿姨一直伴随着他成长,深得他的喜爱。

  作者在书中还着重刻画了一位叫做阿国的小伙伴,与老实巴交的闰土大不相同,这为阿国聪明伶俐,能言善辩,在他的学龄前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后来,渐渐的随着主人公逐渐长大,他接触的人也慢慢变多了,思绪也随着他的成长变得敏感了起来,情绪也因为周围的人和事物发生变化后有了波澜起伏。

  虽然在薄薄的一本书中,作者刻画了许多的人物,也许你会疑惑就这么多怎么写?我看完真的可以记住吗?在每个篇章中,虽然不少人着墨不多,但是这些人物都令人印象深刻。例如其他的同龄人,节日里的舞者,买糕点的小贩以及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等等这些人,有不少人仅仅只用了只言片语就仿佛真的走在了我们的身边,作者的观察力和描写里在这本书中可见一斑。

  虽然在《银汤匙》书中写的是父母、阿土、哥哥、邻居小朋友、老师、同学之间的小事。但是真诚、细腻的文字描述,让一切显得真实,接近童年的最本质的味道。最真实的记录,也未尝不是艺术。或许正是这份真实,才使得艺术写实的一面难能可贵。

  童年的记忆往往是内心深处最深刻、最牢固的,无论多少年之后,童年的人物总是在心头萦绕,挥之不去。然而,多年后每当我们回忆起这段往事,总会以一个成人的眼光,成人的角度再次加工,重塑那段记忆。

  所以可以发现在很多人的笔下,童趣、童真、童味往往是参杂了太多成年人的想法,没有那么的真实。但是在这本书中原汁原味的复原了童年的一切,那么的真、那么的美,一切都充满了爱。

  你会发现一百年前的书,你至今拿来读仍然觉得好像这事情就发生在你的身边。或许,童真的事永远都能激发人们内心的记忆,跨越国界,超越时间。

  如果现在的你厌倦了谋划布局的情节小说,如果你现在觉得纯文学和 情节小说之间的书这是一本不错的选择。

  童年 我们都曾有过天真无邪的岁月,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天真无邪慢慢消失不见。 孩提时期的我们,施舍给乞丐一些钱时,一颗浅显又深邃的孩童慈悲心就会得到满足;观赏花草时,会有清净无垢的喜悦;甚至每年春天树木荫发的嫩芽也会值得感叹。 可惜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满足和喜悦都再难体会了。人们往往对许多事情司空见惯,过而习以为常,甚至视而不见。 从书中,无一不感觉作者小时候受到的宠爱真的是太多了,童年的生活过的真的很甜。 大家都认为作者的智力不高,所以对他就不会要求很严格,即便是班级最后一名,家人还是哄作者,说他很厉害。但是阿蕙让作者触碰到现实,所以开始努力学习,由最后一名考到班级第二名。 这样的事情很能触动人。哪有什么天生的风光,不过是风光背后有心酸的努力。所以请还在路上的你,坚持下去。

  最后,用书中很喜欢的一句话作为文章的结尾:所谓的成年人不过是拖着一副一本正经的躯壳,藏在里面的只是个滑稽的小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银匙的读后感大全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