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英语基础教育主题调研中期工作继续展开
7月13日,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吴晓春指导的外语院“星梦夏约”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队以“粤西、粤北地区英语基础教育现状研究”为课题的中期调研工作顺利开展。调研组的成员们在今日完成了实地和线上访谈粤西粤北地区城镇的小学初中英语老师、实地考察该地区的乡村教育机构和初步分析线上问卷数据的任务。通过这些方式对粤西、粤北农村地区的部分教师及基础教育管理人员展开调查,了解了当地学生读英语和写英语的水平、英语教学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课程安排等状况。
根据调研组队员们的考察和访谈,我们了解到以下四方面内容。
第一,调研组根据已实地考察的城镇和乡村的学校及教育机构并进行对比,发现粤西粤北地区乡村的英语老师的水平相对较低,城市学校英语老师学历普遍在本科以上,而农村地区则为本科和专科占比大。英语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我国农村人口仍然占据着很大比例,这就意味着农村地区有大量的处在学龄阶段的学生。现实情况是因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所以大多数英语教育人才往往不将农村地区作为首要就业选择,而是流向城市地区。因此,很多学校师资力量非常薄弱,师生比例严重失调,甚至在湛江市廉江市吉水镇上坝小学中,出现一位英语教师承担整个年级的英语教学的现象。
第二,粤西粤北地区农村英语教学缺乏与教学相关的设备设施。与城市地区学校比如已考察到的湛江市培才中学相比,农村地区却因为教育资金有限等原因而难以全方面覆盖实施现代化教学,并且现代化教学水平较低。主要的表现为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等数量很少或者没有,相关的图书资料及音像资料缺乏等。这种现代教育设施设备资源不足的局面,限制了农村英语教育的现代化发展,直接造成粤西粤北地区农村英语教学水平低。
第三,粤西粤北地区学校教学理念和方法较为落后。大多数学校缺少先进的现代语言教育理念。在所考察的学校中,较少学校的老师会在教学中使用第二课堂而选择采取小组讨论和对分课堂等形式。他们对英语教学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记单词、背语法句型等方面,将教学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上,教学方法比较僵硬。
第四,根据初步分析线上的问卷,许多学生进入初中之后往往英语学习比较吃力、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非常敷衍。除此之外,一些有英语教学条件的学校实际英语教学效果也并不理想,关键原因在于大部分学生和家长认为英语没有实际用途,英语学习的目的在于应对学业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