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次一碗饭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一次一碗饭

2021-07-16 09:52:18 作者:和菜头 来源:槽边往事 阅读:载入中…

一次一碗饭

  看昨天《聊聊正念》后面的留言,尤其是关于佛教的部分,总是让我想笑。但又不肯,因为笑他们就是笑我自己。

  在这里,谁没有看过几本蔡志忠的漫画呢,谁没有读过几遍《心经》呢,谁没有看过几本《金刚经说什么》呢?谁不曾在劝慰别人的时候说“放下”、“着相”呢?佛教就像是做菜,人人都能发表一点意见,展示一点见地,顺带调一碗鸡汤。至于说下厨房做两道菜出来,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包括我自己在内,许多人是把佛教当做是一种知识来学习,甚至是一种文化上的装饰来学习。就是说,花了许多时间去了解佛理,整理整个理论体系,分析诸多的名词,背诵精美巧妙的字句,找寻比较更加威猛高效的法门,然后赢得一个“懂”字。当初我也挺满意的,见了任何仁波切、大和尚都气定神闲,大谈佛理,赢得一句“您的见地非常深刻”。

  如今我怎么看呢?我觉得这一切加在一起总体价值大约等于零。这不是谦虚的说法,认真讲的话,其实已经算是一种自我恭维。因为这些年来把我佛教当做知识来学习,作为文化上的LV包包百达翡丽手表挂在身上,总体价值其实应该是个很大的负数。我说大约等于零,其实是在恭维自己,说我做了这么多无用功居然没有造成多少过患。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实修为零。实修为零,所有被我当做是知识来学习的佛法唯一的用途就是来满足自我,变成傲慢的来源。这个我知道,那个我也知道,我知道我知道我都知道,以前上学的时候,这种同学全班看他课堂举手的样子就想暴打,原因就在于这里。即便是单纯的中小学生也能看出来,他的心思并不在求真求知上,他那么做只是为了显示自己有多聪明。

  知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知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只是字句而已。别人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是切身见证了色空不二,体验了心无外缘。我说我知道的时候,什么都没有感受过,什么都没有见证过。那么,这些话其实就不是我的,而是我从别人那里借来的,贴在自己脑门上,以为这样就算是我自己的。就像是一个旱鸭子,坐在泳池边,极为深沉地说:“向前伸臂的时候要打直,打水要均匀有力,这样身体侧转才有节奏,不会产生过多的阻力。”听起来的确很懂的样子,的确知道很多的样子,但是真的能下水游一圈么?

  知道有多大的意义?今天的我会说,它的意义不如知道不知道来得大。昨天在《聊聊正念》的留言里,有一条引起了我的注意。留言人说,如果他想观察自己的呼吸,那么很快他就忍不住想要控制呼吸,努力想让呼吸变得绵长微细,于是很快就觉得胸闷气短,浑身僵硬,简直无法呼吸。我觉得这一段留言比其他一万句佛理背诵都要强,因为他知道有自己所不知道的事情,此时也不能靠那些漂亮的字句加以解决。

  所有背诵佛理,玩弄概念的人,大概都很难理解他描述的状态,这是因为他们没有上过座,也不曾实际练习过观呼吸。因为文本是有限制的,文辞的表达也是有限的,写出来只有很简单的一句:保持自然呼吸。然而,只有上过座的人才会知道,当一个人要注意自己的呼吸,同时要保持自然呼吸的时候,情况会变得多么复杂。只要你有意识地关注呼吸,那么它就不会是自然的。你越是想让它自然,你就越是容易去人为干预,于是迟早会变得全身僵硬起来。

  把佛理当做是知识来学习的人不会注意到这些问题,也不会在意这些问题。而对于实践者而言,这就是极为真切和迫切的问题,问题就在自己身上,需要即刻加以解决,否则就会无以为继。如果是从实际出发,而且他也足够幸运,那么他迟早会知道,“保持自然呼吸”的前提是知道什么是自然呼吸。不知道是因为不熟悉,不熟悉就会忍不住自己去捏造出“自然呼吸”。想要熟悉的话,那么平常就得经常试着去觉察,感知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呼吸的。通过反复觉察,对于自然呼吸会越来越熟悉,最终是怎么样就怎么样,无需自己再去捏造,再去控制,非得弄出个自以为自然的样子来。

  这只是一个法门里的一个环节中的一个点。用这个点去看过往自己所有的“我懂”、“我知道”,难道不会让人悚然而惊么?懂什么了?又知道什么了?离开佛法,进入更广阔的现实世界。懂了商学院的教材,和开一家公司并且运营起来之间是什么关系?知道了传播学的奥义,和写一篇100万+的热门文章,拍一部观看量过亿的电视剧之间又是什么关系?我认为或许有点关心,但终究还是两件事情。

  所以,回想过往自己谈玄论禅,玩弄名相,我感到非常羞愧。因为我不曾持咒,我也不曾打坐,我更不曾观察无常变化,但我却为了自己提供了那么多资料,让它吹气一样胀了起来,觉得自己都懂,都知道。这就不如我谈做菜,起码我是真的下厨房,真的颠大勺,说我真知道真能做的事情,还算是个诚实的人。所以,当我看到《聊聊正念》的许多留言时,如同看到过去的自己,很严肃很自得地搬运某些名词,某些概念,展示自己的见地,就忍不住从心底里想笑。但是最终又笑不出来,因为那等于是在笑我自己,谁让我也一样呢?

  最后,我说一点只算是建议的话:纵然有一桌子菜,你能辨识其中每一道,能说出每一道菜的起源、特色、要点,不等于是能做这么一桌子出来。即便不考虑去做菜,只需要考虑吃的问题,那么你也不可能同时吃到所有的菜。你所能做的,也只是一次下一筷子,一次添一碗饭,一口一口那么吃。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时候,那就不应该追求全知道,不妨先真正知道一个点。其实,有一个点也已经足够了。不要像我一样,有天想要笑的时候,眼泪却忍不住落下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一次一碗饭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