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殿军》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殿军》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8-20 00:42:2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殿军》经典读后感有感

  《殿军》是一本由[日]清武英利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殿军》读后感(一):拨云见日

  1997年11月22日,《日本经济新闻》用大幅版面登出山一证券负债三兆、即将自主废业的报道。两天后,山一证券社长野泽正平对外正式宣布了这一消息。百年名企商誉毁于一旦,近万员工一夕失业。

  一片惊惶不安和混乱之中,出于生计考虑,大多数人选择了立即寻找新工作,逃离沉船。但有十二名职员为了查明大规模非法债务背后的真相,即使没有报酬、再就业会被延迟、费力不讨好,也甘当殿军(打了败仗撤退时,在队伍的末尾坚持战斗的一群士兵),坚守到最后。

  清武英利写作功力深厚,寥寥几笔,人物形象就跃然纸上:不会喝酒、唱歌的嘉本隆正【劝酒者对此倍感扫兴,而年轻女职员却很高兴这位上司的到来,因为可免掉被拉去陪酒之苦(情况再糟糕点儿的话,可能还有职场性骚扰之苦),对比之下,令人心酸】,有担当、重情义,带领大家完成调查和报告书,帮助参加内部调查和清算业务的同伴找新工作,在祭拜了同事的妻子冈村真苗(在家中被一个仇恨山一证券的暴徒刺杀)后才递交了辞呈;总是笑眯眯的菊野晋次爱说自己姓氏的谐音梗,有进取心却不会为了业绩苛求部下;性格爽快的郡司由纪子不甘示弱、工作能力很强,到了新公司后更是加倍努力,考下诸多资格证书,赢得信服……遗憾的是,郡司和白岩弘子这两位女员工虽为主要出场人物,相关篇幅并不多。不过作者也在后记中提到:“原山一证券的员工半数都是女性。在本书中少有涉及,但我想有机会的话应该去展现她们后来的人生。”豆瓣读书条目显示,清武英利最近一本著作与另外一家金融公司有关,说不定未来真能看到他写下更多女性职员的故事。

  书中的情节描写干脆利落,十分冷静。殿军的集结、寻找并解读被隐藏起来的资料、进行听证调查、整理记录、破产清算、写报告书、开记者会……历时四个多月的战斗,像纪录片的画面一样一帧一帧地清晰展现在读者面前。学到表外化、握手基金、可转换公司债券等相关金融知识也是我阅读本书的收获之一。

  大厦将倾,独木难支。要求员工讲伦理、有操守的公司业管被嘲笑,指出公司存在的问题的人受到排挤,加上高层自以为是、道德沦丧,倒闭已是山一证券注定的结局。嘉本等留下来的十二名职员里几乎没有所谓的“领导”或“精英”,各自处境均不容易,如菊野大病初愈,桥诘武敏、堀嘉文他们面临着经济上的压力等,但依旧秉持着“因为必须得有人去做(这种大家都觉得是下下签的工作)”的念头,奋斗至真相水落石出之时。希望我步入社会后,也能保持这般正直、勇敢和热血。

  《殿军》读后感(二):经济凋零下的打工人

  文/徐谌辉

  日本曾经的辉煌,其实有一大半得益于日本的金融体系。只是成也萧何败萧何,在其经济达到顶峰之际,最先受到冲击的也是金融行业。

  本书名义上讲述的是山一证券当时破产后,有12个人留守调查并且坚持到清算的故事。实际上,本书其实讲的内容挺多的,从一个风光无二的证券公司开始倒闭开始,讲述了为什么会倒,为什么有这12个人,而之后他们的人生又是怎样的?

  而本书作者也算独树一帜,清算就清算吧,他把这些人称之为殿军,我想这也是日本人为了更好地生活给自己留下的希望吧。毕竟他们的证券业其实…….就再也没起来过。

  山一证券破产发生在1997年,日本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期。当时的破产,除了少数人,另寻高就意外,其实大部分人不仅损失了收入工资待遇等等,还有他们还自购了大量公司股票,甚至不惜借贷,倾家荡产。

  而这12个人,不论算不算殿军,确实非常重要,甚至属于自掏腰包做了最后的努力,作为员工,这非常难得。

  而这,也让我思考到,打工到底为了什么?而员工的责任到底又是什么?

  山一证券是因为当年的泡沫经济,造成万亿表外负债的原因,使得政府无法救助,而选择了轰然倒塌。这本是公司的责任,准确说,是公司实际受益人的责任,而这些人在这些事情败露了以后,又去了哪里?书里其实并没有提。因为最后承担责任的,明显都是执行者。

  执行者承担了刑事的责任,可是他们真的是为了中饱私囊么,大部分其实也未必。在整个股东的利益驱动下,他们也是为了做业务不是嘛?而那些四处遣散的员工呢,更是茫然不懂,不过是打一份工,出一份力,谁能想到来到如日中天的企业还能碰此憾事。

  然,人是坚强的。

  他们有的找到了更好的工作,有的努力生活。而还有12个人,选择了继续战斗,他们为了什么?其实读完此书,我认为也无法断言,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在的理由,但是每个人,也可以选择离开的其实。

  诚然,就如书里所言,公司职员是一个有了公司才得以存在的职位。而这个职位存在的时间太短,短到并没有经历多少个经济周期能让我们看到,在危机下该何去何从。

  如今,读此书,我觉得时间很好,大概也是这个原因此书出版的吧。每个人或许都有个职员应该的样子,但是那些公司的实际受益人心里,是否想过一个职员应该拥有的权益是什么样子的呢?

  此书,甚是推荐。

  《殿军》读后感(三):砥柱中流

  殿军是在撤退时为了保护主力部队不受到追击,而安排在军团中最后的位置以阻止敌方追击的一种部署,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抱着些决然牺牲的意味。“打仗有的时候明知打不赢,也要干一场。“。 而如果你去查“断后“的词条,在许许多多的史书记载里,写的都是高祖、赵云、马超、郑伯“身自断后”、“亲自断后”。然而对于拥有7700名员工的山一证券,在自主废业的这场惨败战斗中,留在现场第一线的几乎没有任何“领导“或”精英“。 盐滨大厦在公司内部被视为收容没本事赚钱的员工的回收站,大厦中的人则自嘲称之为“旮旯”。若非经济形势持续低迷,金融机构对不良债权的处理停滞不前,背负了3000亿债务的公司早已千疮百孔,这个地方永远都还只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调侃之资。谁能想到,在这部运转了百年的巨型机器即将停止运转的最后关头,这里成为了调查的中心,有十二人在这里站最后一班岗。 作者不管是对整件事情经过的描述很有纪录片般的场景感,对这支殿军小分队的刻画也如同手书群像,如果镜头一一扫去,大概能看到嘉本又在默然被吐槽“喝酒、唱歌、高尔夫三项全不能”,菊野依然老神在在地念叨着“老夫菊野,凡事俱闻“,长泽刚看完高仓健的电影,正疾步走在黑暗的街道上……他们每个人都拥有鲜明的记忆点,这并非来自什么地位头衔,他们确实只是一群有些可爱特点的普通人,平日朝九晚五,也就万人如海一身藏。但当他们站出来,当你看到他们的所作所行,就如同看到了那些青史留名的领袖将军,他们十二人,和为他们提供帮助的公司边缘人,近似单枪匹马地,在对抗冰冻千尺、积重难返的沉疴积弊,和涉及大藏省等官僚政治机构的宏大的东西。 前任把事件处理得“没有问题”,意思就是压下消息息事宁人,而如今在公司里追查总会屋事件的他们,却被认为是事件的共犯,领导层的说辞是一个接一个的谎言,层层逼问才不情不愿地吐露一星半点。和各个部门沟通,和律师交涉,照顾员工的情绪,清算人员不仅要面对来自公司内部的离心离德、阻挠隐瞒,还要接受来自外界的种种质疑谩骂,眼睛疲惫,肩膀酸痛,成日接听顾客和支店的电话让他们的耳朵也红肿起来。 是谁多事入江湖,眼也累苦,心也累苦。 作者大概也在想,他们是出于什么原因在这样一种大厦将倾、飞鸟各投林的境地中选择留下来,于是他事无巨细地记录了很多细节。这个原因里,有在战争年代度过的童年,有侠义电影里的殉道精神,有领头人慷慨真挚的陈词,有同僚多年相交的情谊,有为救公司勉力购入的股份,有对真相的尊重和对道德的坚持。而或许正是因为他们的动机难以客观地用利益与情感量化权衡,就这样不畏艰难甚至不计后果,其中的热血意气才更让人振奋动容。 随波逐流者众,许多接受调查的员工一直以来都在以“我做的都是为了公司”自我安慰自我开脱,工薪阶层当然没有办法单靠正义感生存下去,但这些以往不愿同流者,而今砥柱中流者,他们的坚持把“勿悔过往,莫忧前程,无惧一切。”这句太大的话具象成了现实。 最终尘埃落定,他们也各奔东西,有的去了其它证券公司,有的转战房地产行业,真相大白,各界震动,而他们复又归身人海,那段同为殿军的岁月里的波澜曲折只留存于小团队内部的记忆里。竹内君在新公司又因为检举了干部的不端行为而被排挤冷落,他的新同事新上司与山一的大多数人并无不同,但殿军里没有一个人为他的遭遇愤怒、叹息或惊讶,因为他们只会欣喜同伴不曾改变,因为他们永远能够并肩战斗。

  《殿军》读后感(四):正直的活着,做自己的英雄 ——读清武英利《殿军:山一证券最后的12人》

  清武英利的这本《殿军:山一证券最后的12人》,一方面,看得我很气愤,因为山一证券高层的不作为或者说犯罪,让员工们“被见都没见过的2600亿的帐外债务戏虐玩弄。”最终导致公司自主废业,员工集体失业,员工及普通客户手里那些本以为可以用来养老的股票一夜之间变成废纸。甚至有员工及家属的生命因此无辜受到伤害。

  另一方面,看时有一种早年间TVB剧即视感,很燃很感动。几个被认为才华平平无奇,在“旮旯”里工作的12名干部/员工,在大家都急于与公司撇清关系、急于再就业的当口,选择了留下,仅仅是为了给公司员工及客户一个交代,仗义之士,很是佩服。

  他们是一些被边缘化了的人物,他们本可以不这么做的,但他们选择了集结起来,成立了公司内部清算与调查委员会,没有任命,名不正言不顺,阻力与压力可想而知;没有薪酬,适逢经济危机,家里的收入来源突然大减,生活可想而知。且冒着被起诉的风险,然而他们坚持下来了,顶着官方、舆论、大众、家人、前员工等各方压力,排除万难,连续几天住在倒闭的公司里,一个一个地去找哪些他们认为知道内幕的人恳谈,有嘲讽,好在偶尔也有支持,毕竟“没有人单凭运气成功。神灵肯定有,只要努力,总有一天神会帮你。有人在看着这世间,援助之手会伸向那些勇于奋进的人。”最终他们查明了事情的真相,震惊了很多人,也给了大家一个交代。

  其实,我对证券、经济、数字都特别不敏感,有些部分看得不太顺畅,比如用皮包公司转移账目,比如“握手基金”,真真儿看得头大,但丝毫不影响这本书的吸引力,依然是不舍掩卷,调查部分环环相扣,只需跟着“殿军”的节奏一起走,一起因为无头绪而叹息、一起因为逐渐浮出水面的真相而愤慨,继而是取得进展的兴奋与激动、一起因为一句鼓励的话而坚守。

  书中还有一个比较打动我的点,那就是人性。患难见真情一点儿都不假,大难临头各自飞也无可厚非,但这种对比,更显殿军的责任与担当,虽然公司倒闭害惨了他们,但他们并没有选择报仇和痛恨,他们不但顶着压力免费做完了清算和调查任务,给了大家一个交代,还负责帮大家介绍工作,再就业。他们是大家的英雄,更是自己的英雄。只是他们的第二人生显得有些遗憾,如果山一证券不倒闭,他们可能会在那里工作一辈子,想来都是寻求稳定之人,但山一证券倒闭以后,虽然有很多公司愿意接受他们,但他们在新的公司同样也经历了排斥、打压、嘲讽,以至于不停地更换工作,让人不得不跟着虫明一起思考“工作的意义”,“虫明相信,有不适合自己公司,也有待遇提不上去的企业,与其原地忍耐,不如找到能发挥自己能力的地方。”而“公司的破产让横山懂得,公司不能够守护自己,只有自己才能够守护自己。”想把这几句话想送给那些在纠结要不要辞职的人。

  虽然不希望我们有成为“殿军”的那一天,但希望我们都能拥有殿军的精神,大爱、担当、执着、坚韧与坚守。也希望我们都能像殿军堀嘉文说的那样:正直的活着是生活的秘诀。

  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要做自己的英雄。

  《殿军》读后感(五):就算不能东山再起,也要给出一个交代

  1997年11月24日,日本的山一证券突然召开了临时董事会,决定“自主废业”。这个自1897年就已成立的老牌证券公司,在一夜间大厦倾覆。

  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当时的日本,正处于经济危机之中。但是,作为四大证券公司之一,山一证券自然不会因此而破产。

  而真正的原因,是在绝大多数人意料之外的:山一证券的一些高层,在近六年中隐藏了2600亿日元(按当时的汇率,大概折合200亿人民币)的债务。他们把债务转移到临时成立的皮包公司中,让山一公司本身账面上看起来漂亮干净。

  可想而知,一旦东窗事发,就是雪崩。而纸是终究包不住火的。1997年8月,在一次针对山一证券的调查中,问题终于暴露了。

  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自11月24日起,山一证券停止营业,次年3月解雇公司全体员工。

  事已至此,想挽回公司已经是不可能了。但是,责任是要追究的,山一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还是有很多人希望能有个交代。否则,就连公司都“死不瞑目”了。

  抱着这样的心情,还有对公司的感情,“殿军”集结起来了。

  简单地说,“殿军”就是“殿后部队”。

  听上去就很悲壮对不对?在我们心目中,这样的人都是勇士,是英雄。他们将自己置之死地,将生的希望留给战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对于山一来说,“殿军”集结的目的,仅仅在于查明欠债的真实情况。纵然不能让山一“复活”,也总能查清楚“死因”。就像调查组组长嘉本所说:

  山一的“殿军”一共有12个人。性格耿直的嘉本,“凡事俱闻”的菊野,熟悉电脑的横山,强势秘书郡司……每个人都个性十足。

  他们都是山一的普通员工,但是他们的性格又实在是不普通。因为,普通员工很难像他们那样,拥有决心、毅力和勇气。

  从山一11月24日停止营业,到3月份解雇所有员工,这中间只有短短的三个月,但是,在三个月内他们是没有任何收入的,他们都还要养家糊口,却放下一切,投入到调查之中,直到2月底,他们终于交出了调查报告,之前谁都没有动摇过。

  调查组的工作算不上他们的本职工作,但是比他们的本职工作更加重要。进入调查组,就没了休息。我还记得书中的一个细节,嘉本每周一会从家带来一周的内衣和衬衫,周末才回家一趟。这样坚持三个月,恐怕常人都难以接受吧。

  对公司上层的调查,很容易牵扯到一些盘根错节的关系。不仅是山一内部,还涉及到了负责日本财政的大藏省的监管问题。要公布真相,就要连这些丑闻全部曝光。时不时地,还有曾经的山一员工或家属遭到刺杀,调查组的成员也在一直经受着考验。

  但是嘉本他们一直都没有退缩。他们怀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必须忠于自己的内心。

  最终,1998年2月底的时候,山一最后的殿军召开了发布会,公布了调查结果。全场哗然。没有人想到,他们会调查得如此认真,如此彻底,如此不留情面。

  但是,不管怎样,事情终究是要有个结果的。这就像是一场为山一举办的葬礼,不算华丽,但是给山一画上了完满的句号。

  “葬礼”过后,“殿军”们也将继续踏上自己的征程。

  《殿军》读后感(六):十二武士 十二人の侍

  关于日本文化,武士道精神可以说是关键词之一。而每每谈及武士道,首推黑泽明的杰作——影片《七武士》。该片讲述的是战争时期1小村庄受到山贼威胁,七名不同背景的武士受请竭尽所能保护村子的故事;这七人,彰显了武士道所倡导的忠诚、侠义、信义、正义、舍己救人等精神。当然,这种精神也有其弊端,在《武士道残酷物语》中,我们可以看到武士对上层没有底限的愚忠所导致的苦痛人生。而今,武士道精神残印刻在彼国人的深深脑海中,如何扬长避短、如何合理运用这种文化精神?译文纪实系列的新作《殿军》给到了适宜当下且相当值得推崇的答案。

  十二武士 责任驱力

  其实故事很简单,上世纪末,日本一家证券公司突然因记者报道其内部状况不堪,从而使得一连串效应爆发,曝光出公司背负了高达2600亿日元的债务,最终导致公司破产。没了工作,没了工资,照理该抓紧时间找下家,并通过各种途径向破产公司讨回应得的劳动所得。

  而山一证券里却有12人,把这些切身相关的事务放在一边,甚至不仅一分收入都没、还身负重病,仍然集合起来誓要一起查明工作多年的公司破产的原因及背负高额债务的真正原因!前面道路,是一团未知云雾,严重的事态,没有任何施援,只有不断的碰壁与压力,更有涉及自身的官司可能性。其实后退即可安身立命,也能在不断试错后找到稳定工作,但是,查明真相意味着对自己、对公司、对下属、对客户做了完整的交代,也意味着不用谎言去掩盖谎言,更意味着亲自找到百年企业破产的真正原因。这样热血的决定,是一种自发的责任心吧,而驱动这种责任心的力量,是该有多强大、多值得赞扬。

  寒潮鸣泣,一路不易

  寻找真相的战斗打响了,绝非只是说说而已,艰难还只是刚刚开始。虽然证券公司招人时,要求是“业绩数字要优先于人品和伦理观念”,但这12人,让我们见识了何谓树倒猢狲散后依旧坚挺的人品。

  十二武士首先要面对的,是公司内部的隐瞒与同事的欺骗。谎言,谎言,还是谎言!从早到晚,早10点到晚10点,嘉本隆正持续听证调查,却屡屡被同事欺骗,还有董事对于内情的隐瞒。这样的无用功,不仅让人气恼,更多的是气馁。更有外部压力同时袭来,调查官也在讯问这12位武士,外部以为12人是知情不报,是共犯,可后者却是被蒙在鼓里,完全不知情。密闭的空间里,竹内透被讯问到晚上9点钟,晚饭都没吃,心忖第二天要带上吃的喝的。虽是小事,可见其心态之佳,不仅没对当下做抱怨,反而为将来的打算都做好了。书中未提及,他一共被讯查了几次,但“揪住不放”4个字,似乎比次数更可看出竹内那时所面对的调查压力。更不用提,人人都无法接受的入室调查,这可是有种个人隐私被一览无遗的暴露感。

  这样的调查,也是对心理承压能力的考验,一名山一证券的员工在不断被询问后,自杀了。为此,嘉本特地申请了一间房,专供接受调查的员工、干部来此倾诉、发牢骚。人是脆弱的,但能完全理解对方的脆弱,并站在对方角度为其提供可行的解决改变方案,且自身都在苦痛困扰纠缠之中,嘉本的举动,属实暖心。与此同时,嘉本的调查也有了进展,“地检特搜部对向总会屋输送利益的怀疑正在进一步加深。”相形见绌的是,会长行平次雄此刻仍坚称“公司不存在违法行为”,真是可笑又让人愤怒。一边是令人心寒的不承认言语,一边是武士们的执着战斗,菊野晋次,嘉本的盟友,12人里他岁数最大,其实顺势退休最划算,却也与盟友们一起查明真相。特殊的是,菊野身患肾小球肾炎,本就比常人都要忍受更多病痛,浑身无力是常态,他拖着病体,还是挑起了公司清算的重任,一路多少未倾吐的不易,只有菊野自己心里最清楚。调查与被调查,坚持与挣扎,这一路,宛如修罗场,但所有人,没有放弃过。

  女性崛起,不容忽视的战斗力!

  不同于七武士的是,十二武士里,有两位女性。白岩弘子,营业企划部下属店内课长,虽然是小领导,然她已55岁了,赶紧离职或找兼职多赚点退休金才是上上策!白岩却选择彻底调查真相,而且,还承担了此前公司给她造成的经济损失——她买了山一证券3.8万股,公司破产,等于损失惨重,血本无归,更不用提加入内部调查,并无丰厚报酬且错失寻找下家的良机。而这些,她都未曾向丈夫抱怨过,真正的独立女性,由此可见一斑。而她解压的方式,是身体自己呈现的:在公司里呕吐。但这并不影响其工作效率,她加入调查战斗,从事清算的业务。

  郡司由纪子,嘉本的秘书。这可不是仅仅为领导处理杂事的小秘书,由纪子工作能力雷厉风行,为这一调查事件所助的力,可以说只有多没有少。郡司始终坚持岗位,并协助其他战友,不断告诉自己“Yes,I can”。并且,在这场战斗结束后,她仍坚持这样的拼搏精神,考出了多项资格证书,让男性调查员服从她正确的工作指示(这在日本职场可不容易),之后更成为唯一一名女性检查员。

  还有个中武士的妻子们,嘉本的妻子千惠子,即使老公晋升董事,仍旧骑摩托去便利店打工;菊野的妻子为其病情保驾护航;长泽正夫的妻子理惠子,不仅支持丈夫倾注全身的调查,更设身处地地理解他,这样的婚姻或许才更难能可贵吧,“他是喜欢一个‘义’字,喜欢义理人情的世界……”……女性如此崛起,实为不容忽视的战斗力!

  回报 忠实自我

  尘封的不堪秘密终于被武士们顺利解封。12武士终于胜利了!当真相逐渐浮出水面,也是大家逐一作别的时候了。嘉本为长泽介绍了工作,后者感动到眼泪打转(作为读者的自己何尝不是!)长泽自认自己是冷漠的男人,却未料到这样的自己,让大家鼎力相助。

  回首那段战斗时光,他们活着是忠于自己的,就算最后结局是败,至少也全力以赴地参战了,且目的是如此的“义”,这才是真正的人生。一如书名《殿军》,打败仗撤退,在队伍末尾殿后坚持战斗的士兵,即为“殿军”。

  “我们已经不再惧怕人生的转变。在座的诸位都是这样的!”长泽干了手中烧酒,而今996的打工人如我,也干了手中的快乐肥宅水!真是一本感人又热血的书啊!忠实自我,多好人生方向。我愿朝着这样的武士精神努力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