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鉴赏:《西游记》第二十三回节选
这一篇讲述的是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面对女色诱惑,不同人物表现出不同的反应。这一片段也突出体现了吴承恩刻画人物形象的能力以及其幽默风趣的文体特色。
吴承恩在言行中刻画不同人物的心理和性格,并塑造出立体的人物,尤其是文中的猪八戒。面对女色诱惑,角色与角色间形成对比,三藏的“推聋妆哑”和猪八戒的“心痒难挠”,而其他角色的定力也强化了老猪定力不足的形象。同时老猪的种种行为和辩解则更显出猪八戒内心中世俗欲望还很多;另一方面,老猪所说的“停妻再娶妻了”也体现出他在意世俗的看法,但是仍没有直接的说出想要放弃取经,足以见到其人性和神性要求之间的矛盾,这显得他的人物生动立体。其他角色的回答也映射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孙行者与平常不同的回答显得机灵,而悟净所答的则体现出他的老实正直。
文章中角色的语言没有多余的,从妇人出现的话语开始,便是为后面猪八戒想要去交涉作铺垫。前文所述的悲惨家世和良好条件,足以让猪八戒为之动心。后面孙悟空的信息型对话也用的比较恰当,没有为了交代而交代的感觉,交代了猪八戒的人物信息使得上下联通,猪八戒形象得以解释。
本章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引人注意。比喻用的生动形象,“好便似雷惊的孩子,雨淋的虾蟆”使用生活中的场景,简单直接地传递形象给读者。动作描写形象到位,“左扭右扭的,忍耐不住”体现出猪八戒的犹豫。语言通俗易懂,还有悟空这个活宝在,比如用“呆子”这个词对八戒进行调侃。这些都让整篇的氛围没有那么严肃。
但是节选部分的后半对话并不算完善,我认为“谁谁道”这一种并不能很好的将人物对话中特点所展现,当然也并不是有副词等描述就一定好,在本文中也有让读者自己更多的想象,而非局限在作者选定的副词当中思考。与明清其他小说相比,对话场景基本是“谁谁道”,似乎并没有什么大问题。
在本篇节选中,我们能够从管中窥豹,以小见大。通过吴承恩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人物形象刻画,我们能够感受到西游记人物的生动立体和幽默有趣的故事呈现,这也许是西游记能够流传开来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也应多在他的文章中汲取营养,学习如何刻画人物,如何使用生动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