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减负还是增负,中小学书法纳入考试之思二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减负还是增负,中小学书法纳入考试之思二

2021-08-21 00:20:45 作者:光明网 来源:光明网 阅读:载入中…

减负还是增负,中小学书法纳入考试之思二

  考察知识水平还是书写能力

  其实,书法进入考试,早已屡见不鲜。2020年10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在《意见》的第11条明确指出:把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将测评结果纳入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依据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客观公正评价。

  2016年北京中考,让考生选择一幅“福”字,结合书体的特点说明选择的理由;2016年湖北中考试题里,考察学生对古体字的辨认;2019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中,突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的考查,其中书法被纳入到语文学科中考察,增考认识篆、隶、草、楷、行五种字体,了解其大致演变过程的表述,强化对书法常识和书法欣赏的考查。2020年,山东省政协常委、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孟鸿声的《追寻隶书演变之踪》一文,出现在多地语文高考试卷中。

  除中高考试卷外,公务员考试的试卷中,书法知识题也频繁出现,如2013年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中,让考生选择“最能概括王羲之书法风格”的答案;2019年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B卷)中,让考生选择最能概括隋代书法的描述。

  这些对书法知识的考察,从实施以来一直受到大家的欢迎,也有效推动了大家对于书法学习的热情,但为什么此次两会上的提案会引发如此热烈的讨论?

  在宋华平的提案中,我们可以看到:“具体来说,建议教育部制定统一的中小学书法教学大纲,并将书法纳入语文学科中考查。重点考察学生的实际书写能力。把学生的书法分数作为升学成绩的一部分。”“考试时可以让学生写一篇短文,也可以选一篇短文抄写,从识读、用笔、结构、布白、熟练程度等几个方面评定。当然,书法考试主要考硬笔的书法水平,毛笔字可以在以后纳入。具体评分标准,可以找有经验的书法老师和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专业书法家认真研究。”

  以对书写能力的考察作为评判标准,这就让很多人担忧了。在采访中,有家长表示,书法好坏的评判是非常主观的,对于升学,每一分的上下,在排名时都可能差几百甚至上千名,这实在有失公平;也有人表示,只要把字写得端正、清晰,便于评卷老师阅卷即可;更有人提出了担忧:如果考察书写能力,是不是又增加了了孩子的负担,在正常的课业外,他们必须去学习书法,无疑是一边减负,一边增负。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涉及到中小学、考试,都是需要非常谨慎的,因为这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着千千万万的学生、家庭。在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小舍得》中,仅仅一个奥数班,且这奥数,应该说早已没有了考试的特殊待遇(2010年,教育部取消了奥赛获奖考生〈入选国家集训队的除外〉享受保送和加分的资格;2018年,全面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性加分),依旧让剧中的几个家庭鸡飞狗跳。因此,无论将来书法是否真的全面纳入中高考,都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对制度、评价体系、师资等进行全方面的综合考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