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校园欺凌事件不断,我们该如何给予孩子反抗伤害的力量?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校园欺凌事件不断,我们该如何给予孩子反抗伤害的力量?

2021-08-20 08:39:09 作者:蜻蜓写作 来源:蜻蜓写作 阅读:载入中…

校园欺凌事件不断,我们该如何给予孩子反抗伤害的力量?

  前几日,“安徽歙县一女孩厕所内遭围堵霸凌”的视频在网上疯传,激起了不少网友的愤怒。

  大家纷纷留言,对肇事者口诛笔伐,又一次把“校园欺凌”推上了舆论热点。但,对于校园欺凌,除了将怒骂和呼吁留给网络,我们依旧力不从心。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校园欺凌事件被搬上屏幕,在千千万万陌生人的面前演绎。群殴、孤立、捉弄、故意杀人……在我们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地方,校园欺凌的阴影正笼罩着许许多多的孩子。

  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数字背后:结束校园暴力和欺凌》研究报告,基于144个国家的相关数据发现:全球有32%的学生在近一个月内,至少一次被学校的同龄人欺凌,每3个学生中就有1个曾遭受过同学的欺凌。

  我们总以为校园欺凌的事件虽然存在却不常见,可数据将血淋淋的现实摆在我们眼前时,除了喟叹,我们好像什么也做不了。

  ◎ 2016年6月,青海省海东市一15岁少年不堪欺凌,喝下一整瓶剧毒农药自杀;

  ◎ 2018年3月,云南昭通一女孩在学校宿舍被数人轮番推搡、打耳光、拳打脚踢;

  ◎ 2019年12月,江苏淮安一15岁中专女生索要钱财未果,伙同他人殴打一13岁女生;

  ◎ 2020年11月,陕西兴平一15岁少年被6人殴打致死后被埋;

  ……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在不断地向我们质问:霸凌者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暴力倾向?受欺凌的孩子为什么没能寻求到帮助?校园霸凌事件为什么年复一年屡见不鲜?

  “房间里出现一只蟑螂,就说明这个房间已经有了一窝蟑螂。”摆在大众面前的校园欺凌事件不过冰山一角,冰山之下,那汹涌着的暴力和折磨,或许更加可怕、压抑。

  很多时候,作为家长、老师,我们没能给孩子吐露心声的底气。以至于,受欺负的孩子们一直在软弱恐惧、自我怀疑中受欺负,最后若不是带着伤痛过一生,就是以决然的方式报复自己、无辜的人或者欺凌者。

  口口声声说要保护孩子的我们,真的做到了吗?

  前两天,知乎上有人问:“孩子在学校被欺负了,我一直让她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别总是把责任推给别人有错吗?”

  我看到这个问题的第一眼,就为这个孩子感到难过。不管孩子有没有错,她被欺负的时候,作为家长,我们不应该首先站在孩子这边吗?如果连自己信任和爱的人都不接纳自己,孩子又该如何去面对自我和其他人?

  这位家长的态度对孩子来说,是多大的二次伤害啊!

  把“欺凌”看作同学之间的玩闹,拿“一个巴掌拍不响”来解释孩子被欺负的事实,多可悲。我们本可以挺身而出,却选择以忽视和苛责的方式助纣为虐。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霸凌,再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阴影的人,恐怕很多都不会明白,对一个孩子来说,身心的健康成长究竟有多重要。

  谁希望自己的孩子要用一生来治愈童年或青春呢?

  我们没办法扭转霸凌者的思想和行为,更无法替代他们的父母教育他们,但我们起码可以给自己的孩子敢于保护自己、反抗伤害的力量。

  1)更多陪伴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与孩子的关系很大程度地影响着孩子面对霸凌时的选择。问问自己:我有没有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在乎呢?我和他之间有相互分享生活的信任感吗?他会愿意、敢于向我吐露他的不开心和委屈吗?

  如果孩子对我们没有足够的信任,孩子惧怕在我们面前犯错,我们又凭什么要求孩子能够在“恶霸”面前勇敢?凭什么责怪他没有将实情早早地告诉自己?

  多陪陪孩子,切实关心他们,不要只管学习、只看成绩。多问问孩子的生活:他今天开不开心,和谁一起做了什么,有没有发生不快乐的事情。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是他的朋友、后盾,他不用害怕丢面子、被人欺,他可以完全信任爸爸妈妈。

  2)共读教育,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

  不管孩子有没有在外受欺负,我们都需要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让他们明白欺负人是不对的,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友爱、互相帮助,让孩子能够独立思考,养成坚强、勇敢的品质。

  如果家长在这方面无从下手,不如挑选一些合适的书籍,陪孩子一起阅读。读的时候还能相互交换想法,在沟通中促进家庭关系。

  推荐书单

  3年级及以下

  《最低年纪里个子最小的女孩》

  《手不是用来打人的》

  《你不能欺负我》

  《不会爬树的卢比》

  4-6年级

  《老人与海》

  《杀死一只知更鸟》

  《男孩要有理想,女孩要有梦想》

  《野性的呼唤》

  初中年级

  《唤醒心中的巨人》

  《孤镜之城》

  《成功这件小事》

  《我的晃荡的青春》

  3)引导写作,记录成长+交换生活;

  也许在不少中国家庭中,亲子之间面对面交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不如通过写作的方式来记录和传达感情。譬如,在家里设置几个小信箱,上面标记上“给某某”,如果有想要对ta说的话,可以试着先用文字告诉ta。

  很多时候,语言交流往往不留痕迹,我们说完了可能就忘记了,但文字能够记录我们在某时某地所经历的事件、感情,能见证我们相互间的交流和成长。

  那些我们不好意思说的话,可以先用文字来表达;那些我们不知道如何开口的事情,就让文字替我们转述。和孩子交换信息、交换生活、交换信任,帮助他成为一个愿意表达、敢于倾诉的人。

  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的人,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生长环境,也因此形成了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既然人与人的生活方式和追求都不一样,相互之间产生偏见、不满也就很正常了。

  校园欺凌是一种难以根除的现象,因为走出校园,走上社会,孩子们可能还将面对职场霸凌、感情PUA……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源于人性之恶。

  校园欺凌不过是人在某一阶段暴露劣根性的现象之一罢了。恶在,欺凌在。

  抵制“恶”,让世界变得更加和谐平等,需要社会的进步、法治的完善,更需要每个人的努力。让孩子也认识到这一点,教导他们从小学习做一个坚强的、敢于抗争的人,或许是对抗“欺凌”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