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孩子的高度看世界
在幼儿园每次玩儿区域的时候,总是发现小部分孩子插进区卡有困难。其实我特别疑惑,明明刚开学都教孩子认识了各个区域牌的标志,单独指出来的时候孩子说的特别好。为什么对应的时候却是如此困难,似乎在脑子里想着各个区域牌长什么样子,再把进区卡插进去这个过程需要很长时间,而且相对比较艰难。孩子们记忆力特别好,唯独这个记得特别不清楚。所以我也一直特别疑惑,一直在找原因,后来我找到了两个原因。概括起来就是:没有站在孩子的高度看世界。
首先,我没有站在孩子的思维高度看问题。幼儿园刚上中班的孩子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当老师把各个区域规则牌贴到相应区域的时候,有各个区域具体实物作为一个提醒,作为一个暗示,孩子们特别容易对应起来。而没有实物作为提醒,只有单独一个代表区域的头像时,孩子们就会反应特别慢,一时想不起来。如果老师再一催促,孩子一紧张更是什么都不知道,放错就没什么大惊小怪了。所以如果要节省时间,让孩子能够快速将进区卡插进去,似乎还需要做一个小小的玩具标识贴在区域头像右下角,提醒孩子这是哪个区域,过一段时间后,孩子记清楚了,再把后来添加上的玩具标识去掉。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就是因为从成人的思维出发,自己还觉得很完美,其实根本不符合孩子的发展程度。只有站在孩子的高度看世界,一切才会更加简单。
其次,没有站在孩子的视觉高度看问题。贴区域规则的时候,其实一直很注意高度问题,也尽量贴到孩子最容易看到的地方。但是并没有让大部分孩子试一试,看效果如何。完全就是心里大致估计了一个高度,然后贴上去了。有时候碰到一些墙壁上有瑕疵的地方,为了美观,就略微调节了高度,遮挡住瑕疵部位。当时心里还告诉自己,没关系的,就高了那么一点点,影响不大的。可事实告诉我,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本来贴上区域规则,就是为了每天提醒孩子,能够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可是由于高度不是特别精确,超出了孩子的视觉高度,孩子每天都需要抬头才能看到。试想一下,有哪个人愿意每天抬头去看一些东西呢?太累太费劲,所以干脆不看。孩子不主动去看,脑子里就没有相应的东西,所以这也是插进区卡困难的另外一个原因,不够熟悉,不够深刻,而造成这些结果的原因就是墙上贴的东西超出了孩子的视觉高度。任何时候都要站在孩子的高度看世界,否则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站在孩子高度看世界,一切才会变得简单明朗。我们要时刻清楚幼儿是主体,一切活动的出发点都是幼儿,要从幼儿的发展水平考虑问题。同时教育孩子不能心存任何侥幸,每一步都认真,才会看到一个做事认真的孩子。站在孩子的高度看世界,蹲下来与孩子说话,建立平等有爱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