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偷走人生的少女》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偷走人生的少女》读后感100字

2021-10-01 00:00: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偷走人生的少女》读后感100字

  《偷走人生的少女》是一本由昼温著作,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偷走人生的少女》读后感(一):道可道非常道

  虽然都是短篇,还都挺喜欢的。因为是有关于语言的IDEA,有点意思。

  看过一部外国小说,书名和情节都不记得了,扉页上的一段文字却一直都记得,说爱斯基摩人关于雪的词有二十几个,分别指形状不同的雪,比如蓬松的雪,鹅毛大雪等都是专门的词,而现代社会只是在雪前面加上形容词例如粉雪细雪等。我当时想可能是因为雪占爱斯基摩人的生活比重很大吧,但同时也觉得我们的语言贫乏,尤其是关于“爱”,这类词很少,喜欢,欣赏,妒忌,关心,心痛?所以我们不清楚自己的感觉更表达不出来。是爱在我们的生活中不重要吗?

  后来知道了,其实越落后的地方是因为概括能力差所以看似不相关的词多,比如新几内亚有200多种不带“树”的树名,而语言发达的国家早已把它们划归树类了,名称什么什么树非常明了了。

  说回爱吧,这就是高度概括了,大概更是太私人了无法共通的感觉,所以只有自己知道吧是说不清楚,说了别人也不明白的感觉,是对每个人每次行为都不同的感觉。

  这部小说篇篇都有爱,都有那么一点小感觉,让我想起以前,我喜欢谈恋爱的感觉

  恋爱是最好玩的事情,试探,暧昧,思念

  还相信爱的人是幸运的。即使现在社会太功利了,爱很危险,可能我是属于爱幻想爱冒险的人吧,我只怕我找不到感觉了。

  《偷走人生的少女》读后感(二):不可窥探的大脑

  这书名其实我很感兴趣的,但是博士看到后非调侃说是偷走少女的人生,那还不简单?然后我开始无法直视这本书名,明明如此唯美。

  韩松在序言中也提到中国科幻的现状,言简意赅,也是我所认识到的,不过其实《三体》和这些短篇小说还是不一样,虽然短篇小说可以经典,但容易杂而碎,文章之间没有关联,只是一本合集,只有在作者本身出名之后,他的经典短篇小说集才会显得经典有意义,那些小说难以引发大众的轰动效果,和大部头的鸿篇巨制还是不一样的。他们本身各有千秋,所以不应该放在一起比较。其实我个人相比大部头,还是更喜欢短篇小说的,不累。希望日后有更加合适的评价体系吧。确实有看到一些自己喜欢的短篇小说,但是小众,也难以和别人引发共鸣,记住书名。所以他自身有这样的缺陷也没办法啦。韩松说作家写自己的喜欢的内容就好,按自己的感受去写。我也是,按自己的感受去看就好。然后贡献自己的真实感受给大家。

  一个认为语言充满魅力的作家,对语言学有所建树。语言确实是神奇的存在。却又无法追溯,以语言为话题的科幻小说吗?(另外作者这个名字很好听哈哈)

  因为贫穷,没有办法融入贵族学校,养成了自己的孤独,直到遇到小雯,一个性格开朗,被人嘲笑,自己永远阳光向上,然后自然在一起。

  我开始关注起不同年龄阶段需要做的事情。1岁前对语言的掌握,那可以一下子学2门语言吗?是否2门都能学好,掌握同声传译的天赋?3岁得到爱抚,6岁延迟满足,12岁批判性思维。牢记时间点,以后用在教育上哈哈。

  人的镜像学习让人们进步,但是这个过程会抑制miu波,结果就有论文说抑制miu波,就能学习别人,这真的是因果颠倒的瞎扯。

  不过小雯究竟拿脑力帽用到什么程度了呢?但是抑制器得靠近才行,说是镜像其实就是跨语言的沟通感受,能够想人所想。入侵了别人的大脑,但是这对对方会有什么后果吗?自己如果迈入潜意识的深渊是不是就是迷失自我?看起来好可怕。所以虽然窥探了教授的脑力,却没有变成他,窥探有2个后果。一个是迷失。一个是copy增加?诡异。

  《偷走人生的少女》读后感(三):你喜欢科幻小说吗?《偷走人生的少女》介绍给你啊!

  给大家带来一篇小说集《偷走人生的少女》,作者是科幻作家、翻译双硕士昼温。 如果你可以有一个过上完美人生的机会,代价是失去之前所有的记忆,你愿意吗? 本书中第一篇小说《偷走人生的少女》中,女主小雯就因为之前过的太心酸,遇到这样难得的机会她怎么能放手,于是她不断达到别人羡慕的人生巅峰,却同时陷入她自己人生的地狱。 她拥有了一切,却失去了自己。当有一丝机会让她回到自己时,猛然发现母亲已不在…… 一个人拥有一颗上进心是好事,然而一切皆有限度,打破了某种界限,人将变得不受意识控制,变得贪婪。终有一天,也会为这种贪婪付出代价。 有些爱可以惊天动地,有些爱也能默默不语,本书中的《失语之爱》这篇小说便是后者。 《失语之爱》中的女主患有一种选择性失语症,当她面对特别喜欢的男生时,才会失语。不能与心爱之人互诉衷肠、谈天说地,似乎确实非常遗憾。但有时候,爱能打破各种界限,包括选择性失语症,因为爱是世间最温暖的火炉,它将温暖一切。本小说的结局是一个完美的句号,也是让我惊喜的地方。 最近阅读了大量的科幻小说,《偷走人生的少女》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也许是作者昼温的缘故吧,因为他是翻译双硕士,有着很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和细节描写能力,小说中的文字在特定的人物与情节下,涌动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也许是作者笔下的小说太过于真实,让我完全沉浸在了那个世界中,当小说结束时,我仍意犹未尽;也许是一个科幻故事中夹杂着太多的人间俗物,总想期待在这些天马行空的艺术作品中被打破,重生,变成美好的样子,然而一切都是枉然,可能即使作为虚换小说来说,一旦脱离了世俗的一切,就变得太空洞,太无趣、无聊,更显得因完美而失去转折与悬念。 当把科幻小说拿来与其他小说做对比时,忽然觉得科幻小说多了一些其他小说不曾有的想象空间。当未来充满不确定时,一切皆有可能,我们可以任由自己的思维在昨天、今天、与明天或者天上、陆地与海洋中瞬间移动。完全可以 抛却时间、空间与经验的限制,当脱离了这种束缚之后,科幻小说更容易写出题材新颖的作品。比起除了爱情、亲情为主的现实小说体裁,科幻小说更容易生发出更宽广的关系。

  《偷走人生的少女》读后感(四):《偷走人生的少女》:不熟的世界,熟悉的人

  科幻小说我看的很少,这本却看得津津有味,整本都是短篇,看着不费劲儿,作者的文笔又很好,让我这种科幻门外汉也能理解并感受到其中复杂绚丽的想象。看完之后,下面这三点给我印象最为深刻,也是我动笔想要安利给大家的原因。

  人物

  不得不说,作者的三观可太正了,我可太喜欢了!作者笔下的女性角色非常多样,有为了家人“牺牲”自己的小雯;有为了世界去据理力争,甚至变得格格不入的颜寒;有发现被他人算计后,成功化身复仇女神的“我”(《沉默的音节》的女主);还有为了爱情舍命斗争的悦颜……她们性格各异,但都那么鲜活可爱,让人印象深刻。

  此外,作者总能通过一些心理活动,把主人翁的心思刻画得非常细腻,将那些对于人、事、物的看法改变转变得非常流畅,丝毫没有违和感。拜托一些编剧来学习学习,不然面对一两集就爱得(恨得)死去活来的男女主,观众真的是“地铁老人看手机”。

  情感

  对于我这个科幻门外汉来说,科幻小说吸引我的除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瑰丽的世界观,更能触动我的是在这背后的真情实感。而作者就做到了这一点。虽然作者在每篇小说中都塑造了一个未来的世界,但我完全可以和这些想象中的人物感同身受,实现情感共鸣。我能感受到他们的爱恨情仇,他们身处未来世界,但想要的最多的,还是纯粹的情感(爱情友情亲情都有)。

  世界

  每个小短篇,作者都塑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基于现在世界发展的合理想象,可能也不是那么全),并且有一项新技术/技能(大多和语言相关,可能和作者经历相关)。这些世界大多数不如如今的生存环境,我想,这对现在也是一种警示吧~

  比较喜欢的是《沉默的音节》《温雪》,喜欢看受伤的女主黑化复仇的场面,也喜欢看蕴含初恋情愫的小清新,总之,在这些世界中,场景很容易带入,也能在现在生活中找到文中的主角。

  另外,书里有彩蛋——后面几篇里的角色有联动,让人很是惊喜。还有一些隐藏在暗处的小心机,比如第一篇《偷走人生的少女》里,在窃取他人人生之前,女主叫女二“小雯”,在那之后,两人逐渐疏离,称呼便改为“赵雯”,就喜欢这种明戳戳的小心思。

  《偷走人生的少女》读后感(五):从“基石”到“NEXT”,昼温为代表的新生代带给我们了惊喜

  接触科幻是从中学开始,《科幻世界》上的《七重外壳》吸引了我,后来买了一些“基石”系列的书,现在看到新生代的“NEXT”也陆续出了作品集,他们都有很强的个人风格特色,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科幻的发展方向。

  这其中1995年出生的昼温可能是年龄最小的一位,山东大学翻译硕士、未来事务管理局签约作者,她是很有灵感才气的天赋型选手,语言特别优雅干净简练,略带伤感的文字背后透着深切的人文关怀和真切温馨的关爱,大爱。

  《偷走人生的少女》这本短篇集由11个小故事组成,大多与语言有关,最受震撼的是《沉默的音节》,获得首届中国科幻读者选择奖(引力奖)最佳短篇小说奖,其扩写的长篇《致命失言》年初已在不存在科幻公众号上连载完毕(本书中《沉默的音节》《埃塞俄比亚凤凰》《温雪》《言蝶》可看作是《致命失言》前传);《最后的译者》带来触动很大,似乎可以看作是作者的自述? 有意思的是,书中有五篇故事在文后都列举了不同数目的参考文献,有的多达十几篇,感觉小说好像是在写论文的时候顺带着写出来的“副产品”。 《猫群算法》和《落光》,《沉默的音节》和《埃塞俄比亚凤凰》在情节上有关联,可以看出昼温想构建她的语言宇宙。

  许是受了家庭的影响,从小就对文字有浓厚的兴趣,不过因为一直学工科,对于语言总是感觉有些隔阂,虽是喜爱,有些东西却把握不住。语言之美、文学之妙,想要捕捉,总觉得差些火候。 昼温是语言翻译双硕士,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是独一无二的,在《言蝶》中,她将语言想象成一种有生命的物体:“当你发声,颤动的空气里飞出一只言蝶;当你落笔,瞬间的思维便诞下一颗足以在万千头脑中萌发的花种”。 这种描述一下子就击中我了。 前年科幻春晚的作品《泉下之城》,描写了科技发展和文化保留之间的矛盾冲突,同时通过父亲和女儿的沟通问题表达了交流的重要性,很多时候我们面对自己最亲近的人往往缺乏沟通,进而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误会困扰。在任何时候,作为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都是不可或缺的,真诚、及时、有效的沟通能够化解矛盾避免冲突。 在昼温的作品中,多数以女性视角描写亲情、爱情、友情,温情脉脉的背后是她对生活的观察、对宇宙的思考、对进化对未来的反思,在我们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融入钟爱的科幻元素,构建起了她的语言宇宙。

  在进化的道路上,捷径就是深渊。

  越来越多昼温一样的作者崭露头角渐成气候,坚持纯正的科幻创作,推动着中国科幻更好地向前发展。

  

  《偷走人生的少女》读后感(六):还,还远远不够!但这是一个明亮的开始

  以下评论涉及大量剧透⚠️

  昼温是国内新锐的科幻作家,如果不是非常留意华语科幻领域的新人作家,读者有可能对她不是很熟,但如果留意,就会发现她自2017年以来发表科幻短篇处女作以来一直笔耕不辍,《偷走人生的少女》就是她首部科幻短篇小说集。

  就我本人对于这本小说集的看法是:昼温的科幻文字依然青涩,依然直白,依然像所有初出茅庐的作家一样,还远远不够成熟与老练,但同时,因为新鲜,她的文字充满原创性的奇思,既有对于她的偶像大刘的致敬,又有基于自身生活经历的提炼,多的是我们尚未在小说领域或更泛化的影视领域见过、开发过的原创科幻故事。

  昼温作品最鲜明的特色是【语言学】相关,在小说集收录的11篇小说中,所有的篇目几乎都围绕着一个大学女生的语言奇遇展开:

  《偷走人生的少女》、《最后的译者》两篇立足于语言习得与人类(工)智能的联系。

  《落光》、《沉默的音节》、《埃塞俄比亚凤凰》两篇立足于语音蕴含的能量。

  《失语之爱》立足于语义与情感的联系,《白虫》、《言蝶》构想了语言的实体形态。

  《泉下之城》、《猫群算法》、《温雪》四篇虽无关语言学,但也展现了昼温较为擅长运用的“形态结构”与人类生活环境的这一主题的多元创作能力。

  在【语言×科幻】的领域,读者最为广泛熟知的可能就是星云奖得主特德·姜所写的《你一生的故事》以及其后改编的热门科幻电影《降临》。《降临》中,不同于人类线性时间结构的语言,外星环形空间语言结构的解谜过程令人震惊,同时也向不熟悉“语言学”这一古老科学的观众打开新的科幻大门。在此后,我也曾思考,语言这一巨大网络还可以开发出怎样的故事,在昼温那里,语音、语法、语义均被运用于科学幻想,幼儿的大脑何如被开发出强大的母语习得能力?我们如何在嘈杂中辨认出我们牵挂的声音?我们如何用可视化的方式来认识我们的语言?我们的语言中透露出多少情感、记忆与人类的过去?语言的结构又有多少可以追溯到宇宙与自然的结构中?可以说,语言所未被目前科学研究透彻的灰面,都被用于编织起一张语言科幻的网络。对于以上问题,昼温的小说表明,以科幻小说的方式让读者介入语言的本质与生命的本质是可行的,并且还有更深邃的道路有待前行。

  其次,在大多读者对于昼温的科幻作品的感受中,女性之间的惺惺相惜,少女爱恋,家庭故事总是能带来感动。的确,或许在科幻的温度常常来源于科学的魅力与超越私人情感的勇气,使得情感的纤毛无法触动,但是昼温的作品却能天生地将爱情、友谊与亲情融入其中,我相信这是与她的生活经历与看待世界的态度密切相关的。有评论者直言,几篇作品的情感基调可以稳稳属于百合SF中,我直接赞成。这是女性作家的特质,也会遇见不同读者对于小说同质化的批评。我想说的或许是,昼温的情感刻画其实不是小众向的,而是普遍的,那么她对于虚构小说的情感把握仍处于生涩的阶段,如果她能深耕类型小说刻画情感的能力,那么女性作家的温柔将能得到更成熟的体现。

  最后,我自己选一下喜欢的几篇:《沉默的音节》、《埃塞俄比亚凤凰》、《泉下之城》《温雪》、《猫群算法》,特别喜欢《埃塞俄比亚凤凰》和《沉默的音节》,不管是在科幻还是在奇幻的领域,我认为都是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加上《译者》中巴别塔的隐喻,我认为还可以写成更有科幻悬疑色彩的长篇。《猫群算法》是对大刘的致敬,seeker和tracer之间的默契,百合党直接一个流泪滑跪。

  我想,这还远远不够,需期待未来昼温的新作继续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偷走人生的少女》读后感(七):无法轻易模仿的语言学科幻小说集

  初识昼温,是在未来事务管理局出品的《龙的呼吸阀》中。在那本科幻集子中,只有昼温的《遥远的终结》是让我真正眼前一亮的作品,通过这部作品,我看到了科幻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一个将来可能获得极高成就的科幻作家。而在那篇评论底下,我也有幸得到了作者昼温的留言,从而关注到了她个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出版的书籍——短篇科幻小说集《偷走人生的少女》。

  这套丛书的四本书封面主色调各不相同,本书让人联想到凤凰

  在这部作品集中,收录的作品更是让我惊喜万分,她以冷门的语言学为科幻创作的基石,完全不同于喜欢以天文学、物理学、计算机学作为创作的理论基础的国内其他科幻作家,有着非常强的个人特点。可以说,虽然国外有特德姜《你一生的故事》这样伟大的关于语言学的科幻小说,但像昼温一样一直坚持创作语言学相关的小说的原创作者更加需要赞扬,更何况她在特德姜的基础上又向前迈了很大的一步。

  语言学看似小众,但在昼温的笔下却关联起了其他的各种学科。就拿她第一次向“未来事务管理局”投稿的《最后的译者》这一篇作品来说,就是语言学和人工智能相结合下的产物,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没有因为人工智能更容易写,就减少了作品中语言学的重要性,反而通过阐述人工智能翻译和人类翻译的文学作品的差异,表达了不同语言之间的隔阂。

  而《白虫》一文中更则是将语言学和物理学结合了起来,创造了一种暗物质的生物,这种生物通过窃取思维生长,而找到这种暗物质生物的攻击模式依靠的是语言的拓扑结构。在《沉默的音节》中,昼温更是用语言学解释了咒语的成因,这种奇妙的点子可以让传说、神话、奇幻故事获得了科幻的内核。由此可见昼温在科幻创作上对以语言学为基础的坚持,而正是这种坚持是我认为她终将得到更高成就的原因。

  有评论家认为昼温的小说创作有着同质化的倾向,包括角色的同质化、故事内核的同质化和故事模式的同质化。对此我是不赞成的,且不说作者在成长的过程中必定会有熟悉的创作模式,就算是成名作家细究其作品也必然有着种种相似之处。我反而认为昼温始终坚持语言学科幻小说的创作是更值得的肯定的,而用少量的几篇作品去说作者创作同质化也有失公允。《偷走人生的少女》中收录的11篇作品完全呈现了昼温创作上的进步以及多样性,就算她搭建的语言学科幻小说,也因为有着每篇特殊的学科串联以及人物之间的情感联结,表现出了完全不一样的趣味性,在我看来,完全不存在同质化的问题。

  本书中《猫群算法》和《落光》两篇作品非常好地向读者展现了昼温创作的不同一面,这两篇作品是同一个背景,在作品中没有使用语言学作为科幻灵感来源,反而是向带领昼温进入科幻创作的引路人刘慈欣的《三体》进行了致敬。故事中继承了《三体》中把宇宙想象成黑暗森林的设定,把外星人看做凶残的猎人,为了避免被外星人发现,从而产生了世界上湮灭一切人类地面文明的行动。但昼温没有进一步述说这个背景宏大的故事,仅仅是把视角限定在两对女性挚友身上,这又是女性创作者细腻的一面。

  如果用陆秋槎的话来说,这两篇作品分别描写了两位女性之间惺惺相惜、互相支持甚至有一点互相爱慕的感情,稳稳的都属于百合SF小说。这种称谓在我眼中完全是赞扬之词,陆秋槎所写的百合推理小说让我欲罢不能,而他也提到了日本出版了一本百合SF小说集,虽然无缘得见,但能在《偷走人生的少女》一书中欣赏到这两篇作品,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更是让我对昼温的小说好感度倍增。

  而《落光》一文还有一点非常值得一提,该篇是未来事务管理局策划的“科幻作家走进新国企”活动的成果,和《龙的呼吸阀》中收录的《遥远的终结》一样,都属于命题作文。而昼温在命题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完成度、现实向科幻转化的想象力着实让我惊叹。这次以光伏电厂为原点,最终完成了从宇宙汲取光能的自带动力的宇宙飞船,这种纯粹的硬科幻设定和广袤的想象几乎成了昼温命题作文的标签。

  熟悉昼温的读者一定知道她在今年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的创作,这篇名为《致命失言》的作品正式串联起了昼温以前创作的语言学科幻小说,形成了独特的小说宇宙。我相信《偷走人生的少女》这本集子中收录的作品,必定是经过了精心挑选的,把和《致命失言》关联紧密的同一小说宇宙的作品全都收录了进来。同时在作品排序上也非常用心,把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按照关联度进行了全新的排列,让读者能够更容易进入昼温的小说宇宙。

  而本书中《沉默的音节》《埃塞俄比亚凤凰》《温雪》《言蝶》这四篇作品可看作是《致命失言》的前传小说。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长篇《致命失言》的单行本能够与读者见面,到时我必定能再次感受到昼温带给我的惊喜。

  最后,还是按照我本人的习惯,把本书中收录的各个短篇的初出放在最后,供读友参考。

  《偷走人生的少女》/《未来人不存在》(作家出版社2019年5月) 《失语之爱》/“不存在科幻”公众号2019年8月7日 《泉下之城》/“不存在科幻”公众号2019年2月2日科幻春晚 《猫群算法》/《猫不存在》(湖南文艺出版社2020年5月) 《落光》/“不存在科幻”公众号2020年6月15日 《白虫》/“不存在科幻”公众号2019年10月18日 《沉默的音节》/“不存在科幻”公众号2017年12月7日 《埃塞俄比亚凤凰》/“不存在科幻”公众号2020年7月7日 《温雪》/“不存在科幻”公众号2018年3月9日 《言蝶》/“不存在科幻”公众号2020年1月21日科幻春晚 《最后的译者》/“不存在科幻”公众号2017年7月11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